有关课堂提问在初中政治中的研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3392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者针对在初中政治中课堂提问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初中政治课堂提问的意义,并对优化中学政治课堂提问的措施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初中政治 课堂提问
  “提问”是教师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渠道、手段,课堂教学能否成为学生主体参与的、交互的、和谐的、高效的、完整的学习过程,“提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操作性的技巧方法层面的问题,而首先涉及教育观念。优化课堂提问,确立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使课堂成为增长知识、发展思维、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启发想象、进行创造思维、促进人际沟通、培养合作精神、健康个性和良好习惯的圣地。这既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改善当前课堂教学实践的需要[1]。
  1、初中政治课堂提问的意义
  问题是教师与学生传递思想和情感的纽带,是沟通师生认知活动的桥梁。学生能否在教学过程中真正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能否使教学成为和谐而高效的学习过程,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何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不仅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前提,而且还是学生理解和再现知识的前提。作为教师,我们要想方设法使学生的大脑中充满疑问,使问题意识成为学生的基本意识,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弘扬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
  一个不能产生问题的学生,何来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知识经济的发展日益全球化,综合实力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中国要腾飞,民族要振兴,迫切需要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做强力支撑[2]。
  2、优化中学政治课堂提问的措施
  2.1让学生想问
  要注意提问方式的多样化,如“冷场”时少用用点名回答,过热时少用用集体回答。
  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一般来说要由浅入深。问题设计得有梯度,就好象引导学生去攀登山峰,翻过一个山头还有更高的山在前面招手,成就感与好胜心会不断驱使学生去主动积极思考,向困难挑战。如在学习市场交易原则中的平等原则时,可设计五个问题:“何谓平等原则”、“平等原则是对谁的要求”、“现实生活中哪些交易行为违背这一原则”、“根据上题说说为什么要坚持这一原则”、“市场经济之所以要坚持这一原则从根本上说是由什么决定的。”这五个问题,从对书上的内容进行简单整理归纳,到简要分析书本关于概念的表述,到用逆向思维反观实际生活,到说明原因,对原因的思考也是先由违背了原则的负面影响到理论的思考。问题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又层层深入,既符合学生的思维逻辑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实践中收到较好的效果。2、让学生能问
  要重视提问时的“布白艺术”,即要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教学中并非教得越多越好。所以要少一些自问自答式的提问。要有利于学生思考,能起到“以问促读”“以问促思”的作用。精当的提问,符合教学的需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启迪思维。
  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他们充分发挥想象的潜力,从多种的假设和想象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发展,课堂效率自然提高了。
  2.2让学生敢问
  要重视培育民主的课堂氛围,要保护学生的求异思维。因此要多设计答案是开放性、发散性的问题,少一些唯一答案的提问。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青少年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氛围。
  “X32”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就其情境则是以平等、民主为前提的“和谐、互应”;就其学习方式从“教”之层面而言,教师从问题化、去标准化、重过程化及个性化教学等方面入手,从“学”之层面来说,努力实施合作性、研究性和体验性学习。这就营造了自由民主的氛围,使学生敢问、敢辨;这种课堂模式中的学生小组展示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使学生想问;这种课堂模式中教师给学生的是更多的信任、鼓励和赞赏。这就有效地保证了学生自主、互助、快乐、高效地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问题意识得到强化,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
  2.3让学生会问
  是否善于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检验一个人是否具有问题意识的重要尺度。当前学生无疑可问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不能发现问题,总觉得没有问题可问。这与教学的过程中,教法和学法的不当有着密切联系。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提出:“一个平庸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优秀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教会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主体性凸显,无论是自主学习、小组协作互助学习,还是点评、质疑,都需要学生带着明确的问题走进文本、走进导学案、走进课堂,最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经过长期训练与强化,学生发问的能力得以养成,问题意识亦可得到强化。还可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启发性、曲折性、发散性等,逐步提高学生提问的艺术性。
  要重视提问的趣味性,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如创设情景,把学生置身于一个具体的场合去理解和应用知识。如在学习“违背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基础上订立的劳动合同是无效合同”时,可设计一个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就合同有效性发生纠纷的案例,让学生以法官的身份来处理,或让学生通过模拟法庭的形式来明白道理。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地调动,不但掌握了知识,而且也活用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培养了兴趣。
  3、结 论
  总之,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问题意识不但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而且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不断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1]龚放文.强化问题意识,培养创新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0年第4期.
  [2]沈壮海.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必备素质[J].理论与改革,2000年第5期.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学习的动机的概念、作用、心理机制及其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现状,重点阐述里如何通过多种途径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动机。  【关键词】动机 中学语文教学 培养激发    在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如何教学生学会学习的今天,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已经日益引起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其中动机更有其特殊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会遇到各种各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高年级开设的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型课程”。它具有三个基本理念: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课标对不同的内容标准还有着具体的教学实施建议,这对教师的教學有极强的指导意义,但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我们教师特别是农村《品德与社会》课程
一、案例描述  陈昶是个腼腆、内向的男孩,上课铃响就睡觉,下课铃响就出校门,学习一塌糊涂,成绩非常糟糕的学生,是班级几大“后进生”学生之一。  新生军训结束后进入正式上课阶段,在一个周内我要熟悉全班62名同学,这必然要求我要熟悉学生的名字、学生的个性、学生的家庭状况。而了解62名学生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观察法。经过一个周的连续观察我发现班级中出现了一个“睡神”——陈昶。于是,我不动声色的调查了
【摘要】在这个教育立国、文教兴国的时代,中职语文教育迎来了其发展的春天。语文教学应着眼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未来的职业适应与发展。因而,语文教学应进一步走近生活。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 生活化 实用性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沿袭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形式,语文训练基本上脱离生活。而现在蓬勃的语文教学联系生活、走近生活成了一种趋势。语文活动和口语交际设计也应走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未来的
摘要:在小学体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是毫无疑问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观点、信念、情感和意志品质,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 本文通过体育教学特点的分析,以及对学校体育教学中德育内容的探讨,提出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体育教学 德育 健康成长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其特点是寓教育于体育活动中,同其他学科比较具有明显的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英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英语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如何使职高的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呢?下面,浅谈几点本人在职高英语教学中的体会。     一、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职高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薄弱,甚至有的学生讨厌英语。如果教学中单边沿用传统模式,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讲解,填鸭式向他们灌输那些枯燥无味的语法词汇,大多数学生会对你的课没有任何反应。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
[背景陈述]  《搭配中的学问》是一节专题实践活动课,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本课教学中我试图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一些努力和探究,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流程:    一、情境引入  师:星期天,笑笑和同学
随着我国基础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展开,广大教学一线老师人人都在更新着自己的教学观念,意识到陈旧的教学观念不仅影响自己的教学效果,还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甚至人生。政治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更显必要,因为政治课更具时代性和政治性,直击社会,不仅要传播知识和培养能力,还要更突出其育人功能,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学会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会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能用自己的头脑去思
摘要:英语阅读是中学英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阅读达到理解,也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所在。本文就一些教学实践经验,根据中学生的实践,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面探询一些符合实际的方法和途径,以使学生在阅读速度、理解深度上有较大提高。  关键词:英语教学 阅读能力 语音 词汇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中学英语教学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自学英语的能力,只有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才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不但要加强双基而且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开展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是每一位老师都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课堂 教学 开展 效率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二十世纪以前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