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KZF1突变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laoshi_im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IKZF1基因变异与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急变的关系。

方法

选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及陆道培血液肿瘤中心2009年6月至2011年10月就诊的212例白血病[15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20例急性髓性白血病(AML)、36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及10名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巢式PCR方法扩增患者初治或急变期标本中IKZF1基因cDNA,PCR后的产物进行电泳检测,对异常扩增片段进行基因测序分析,以确定IKZF1基因的不同亚型。

结果

B-ALL中常有IKZF1异常表达,156例B-ALL中43例(27.6%)出现IKZF1异常表达。20例AML和10名健康对照者标本中均未检测到IKZF1异常表达。BCR-ABL1阳性B-ALL有IKZF1异常表达,38例中有30例(79.0%)增高,其中25例表达Ik6、2例表达Ik9、1例表达Ik7,2例IKZF1表达缺失。BCR-ABL1阴性的118例B-ALL中,仅有13例(11.0%)IKZF1异常表达(均为Ik6)。CML初治和慢性期标本中均未检测到IKZF1异常表达。CML发生B-ALL急变的12例患者中,7例(58.3%)有Ik6表达;而发生AML急变的CML标本中均无IKZF1异常表达。

结论

IKZF1基因变异所致的2次打击是CML急变为B-ALL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3,36:630-633)

其他文献
呼吸困难因发病急骤,病因繁多,一直是临床鉴别诊断的要点和难点。既往依据患者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但因临床表现有相似性和重叠性,且缺少特异而敏感的实验室检测指标,故容易误诊。B型利钠肽(BNP)等实验室指标是心力衰竭诊断敏感且特异的指标,其应用使得快速准确的实验室检查用于鉴别呼吸困难的病因成为现实。随着近年来新型诊断试剂和方法的不断涌现,使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水平不断提高,正逐步改变着临床诊
半乳糖凝集素3(gal-3)属于半乳糖凝集素家族成员之一和心脏纤维化及心脏重构直接相关。近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gal-3作为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帮助指标。gal-3与年龄、肾功能、BNP相关,与BNP的诊断特性相比,gal-3长期预后的价值高于诊断的价值。高浓度gal-3是心脏纤维化指标,增加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和致死率的风险。(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3,36:506-510)
期刊
目的体外检测阿司匹林、氟康唑单用或联合对生物膜白念珠菌的抑菌活性,评价两药联合的抗菌效果。方法分别测定阿司匹林和氟康唑对生物膜白念珠菌的MIC50值,采用分级抑制浓度指数检测阿司匹林与氟康唑之间的抗菌作用关系。并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析阿司匹林对生物膜白念珠菌表面蛋白ALS3及HWP1表达的影响。结果阿司匹林对生物膜白念珠菌标准株ATCC64550,临床分离株14215、15346、15538及
科学合理的应用诊断标志物,对心血管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的出现及其高敏检测方法的发展使得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无创性诊断成为可能,利钠肽用于诊断心力衰竭更是心脏标志物发展史中的亮点。随着新方法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可能会发现更多具有潜力的新型早期标志物和疾病风险预测因子,在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带来新的发展前景的同时,也为临床医师和检验工作者带来更多的挑战。(中
目的对临床实验室危急值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建立合理的危急值报告制度。方法横断面研究。统计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2008年11月至2012年10月危急值63 794件,计算危急值的年内发生率、项目分布及病区分布;比较危急值项目信息化、个性化报告前后的及时率和漏报率;对比门诊危急值报告流程改造前后的临床响应时间。结果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每年危急值报告1.5万~1.8万件,占年检测数
目的对F8基因大片段缺失所导致的重型血友病A患者进行基因断裂点分析,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筛查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明确血友病A表型诊断。采用长距离PCR及序列特异PCR进行内含子22和内含子1倒位的检测,并对F8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直接测序。基因步移的方法确定F8基因断裂点。断裂点特异双重PCR对携带者进行诊断。多重荧光PCR法检测6个微卫星DNA位点(F8Up226、F8Up146、
目的建立肉眼直接判读检测结果的铜绿假单胞菌OprD2耐药基因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对2011年12月至2012年6月西南医院微生物室收集的47株铜绿假单胞菌标本进行前瞻性研究。利用LAMP针对铜绿假单胞菌OprD2耐药基因设计两对引物,特异性识别OprD2的6个独立区域来快速扩增。通过在LAMP反应体系中加入核酸染料羟基萘酚蓝(HNB),建立可直接用肉眼判读检测结果的LAMP
目的建立儿童新发呼吸道病毒的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利用该方法进行临床标本的检测。方法根据人类偏肺病毒、冠状病毒HKU1、冠状病毒NL63、人博卡病毒、KI多瘤病毒和WU多瘤病毒的保守区域设计并合成引物和探针,确定引物和探针的特异性,优化引物和探针的组合浓度,通过检测具有类似临床症状的其他病原体的标本评价该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的特异性,构建质粒标准品用于分析检测该方法的灵敏度和重复性;
目的建立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鉴定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的方法,评估其快速鉴定临床和环境分离NTM的可行性、准确性和重复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至3月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微生物实验室临床分离NTM 15株及2011至2012年医院供水系统环境分离NTM 68株。比较3种样本前处理和蛋白抽提方案,采用MALDITOF MS技术检测临床和环境分离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