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来源 :陕西社会科学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_k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回归生活世界是现代哲学的重要导向,传统哲学理性主要表现为生活世界的一种外在教化,是普通民众的“立言人”和“代言人”,而不是生活世界内在的文化启蒙。对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研究,不仅有着学术的根据和需要,更重要的是与我们的国家现代化发展进程紧密联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批判;当代意义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3-014-02
  
  从十九世纪中叶起,随着马克思实践哲学观念的确立,各种哲学流派以不同的方式冲击着体系化、政治化、贵族化、独断化的传统哲学理念,从而把哲学彻底从“天国”拉回“尘世”。现代哲学通过胡塞尔的现象学、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卢卡奇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等思潮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开始把目光专注于人在其中现实的交往与生存、现实的创造价值与意义的生活世界。不管是研究经典马克思主义中的关于日常生活的思想,还是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日常生活批判思想,这些都对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和建设起着极大的启示作用。
   一、日常生活的理论范式
   在探讨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之前,我们有必要对“日常生活”这一概念范畴进行简要的界定。
   日常生活是与每个人的存在息息相关的领域,我们每天生活于其中,但是要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国内日常生活批判大师衣俊卿教授认为,为构建日常生活的理论范式,必须同时构建起非日常生活世界的理论范式。只有在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相互关联中才能对日常生活做出合理的界定。他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日常生活的理论范式。
   (一)内涵与外延的界定
   衣俊卿教授对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定义是:“日常生活是同个体生命的延续,即个体的生存直接相关的,旨在维持个体生存和再生产的总称。……非日常生活是同社会整体或人的类存在相关,旨在维持社会再生产或类的再生产的各种活动的总称。”[1]就外延而言,日常生活包括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日常观念活动。日常消费活动是获取和消费衣食住行、饮食男女等旨在维持个体生命延续的日常生活资料的活动,是人类生活最为基本的层面。马克思认为,“人们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行以及其他一些东西。”[2]
   (二)时间与空间的界定
   每个人都存在于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之中,具有特定的时空框架,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也同样具有各自独特的时空特征。从时间角度看,日常生活表现为相对凝固、恒常少变、均匀流逝的特征,而非日常生活则更具有节奏多变性、延伸性和拓展性。从空间看,日常生活表现为固定、狭窄、封闭的特征。虽然现在的城镇化和全球化的进程加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有所改变,但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在相对固定和狭窄的圈子里进行。
   (三)结构与图式的界定
   相比较对日常生活的内涵与外延、时间与空间的界定,对日常生活的结构与图式进行说明则更能够进一步深化日常生活这一范畴。日常生活相对于非日常生活自由自觉的存在不同,其表现为一种自在性、自发性和天然性。日常生活的结构与图式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以重复性思维与重复性实践为主的自在的活动方式;(2)以传统、习惯、常识、经验等为基本要素的经验主义的活动图式;(3)以生存本能、血缘关系、天然情感为核心的自然主义的立根基础;(4)以家庭、道德、宗教为主要组织者和调节者的自发的调控系统。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相对完整的关于日常生活的概念:日常生活是以个人的家庭、天然共同体等直接环境为基本寓所,旨在维持个体生存和再生产的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日常观念活动的总称,它是一个以重复性实践和重复性思维为基本存在方式,凭借传统、习惯、经验以及血缘和天然情感等文化因素而加以维系的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领域。
   二、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概况
   通过对日常生活概念的一般界定,我们把握了日常生活的特点,同时也看到了日常生活的主要缺陷:自在的日常生活是人们熟悉、安全、亲切的家,但也成为或保守或滋生和助长异化的温床。尤其是现代化的进程中,沉重的日常生活作为传统文化的基本寓所,成为现代化的巨大文化阻滞力。回归日常生活世界,成为众多学者共同的心声。
   基于此,国内外的哲学家们把目光和研究重心转向生活世界,特别是日常生活世界的时候,也对日常生活世界展开了全面的批判,他们都不约而同地从不同视角将注意力聚焦到生活世界上,提出了关于生活世界的构想和批判理论。所谓批判,就是分析、反思、追问的意思,具有否定的意义,并在对现存合理性追问的同时,进一步探讨其被超越的根据和条件。
   (一)国外方面
   胡塞尔的现象学、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列菲伏尔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及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等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哲学流派有一个共同的学术取向,即对日常生活世界的关注,他们各自提出了关于生活世界的构想理论和批判理论。这表示着20世纪哲学的一个重要转向,与这一转向相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极大地拓宽了当代哲学的视野。
   (二)国内方面
   目前,中国正处于重大的历史转变时期,一方面,现代化的进程呼吁对传统日常生活的批判与重建,呼吁人的素质的现代化;另一方面,西方高度工业化过程所带来的日常生活世界萎缩、破碎的消极后果和负面效应也清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如何兼顾两方面因素,寻求一条日常生活世界和非日常生活世界从传统向现代协调擅变的途径,是需要我们深思的课题。衣俊卿教授曾说:“促使我进行日常生活批判的原动力并不只是现代哲学、人类学、文化哲学、历史哲学,以及西方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进展,而主要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实际进展。”[3]凭借他对哲学生命激情的投入和对中国现实的深切关怀,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基本建立起一套中国特色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体系。
   在日常生活批判领域,衣俊卿教授先后承担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资助优秀年轻教师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五个项目,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三十余篇,主编出版了中国第一套日常生活批判丛书,其中包括《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日常思维与非日常思维》、《中国传统日常生活世界的文化透视》、《走向中国的日常生活批判》。
   此外,众多国内学者也把目光投向日常生活世界,参与到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研究和构建当中,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三、日常生活批判的意义
   把人们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日常生活世界确定为哲学和社会历史理论的重要范畴,其意义和价值是多方面的。
   (一)有助于我们克服传统思辨理论哲学和纯粹意识哲学范式的抽象化弊端,使哲学理性真正回归生活世界
   传统哲学理性主要表现为生活世界的一种外在教化,是普通民众的“立言人”和“代言人”,而不是生活世界内在的文化启蒙。传统社会历史理论往往只关心非日常生活世界的政治经济运行规律等宏大问题,而实际上,正是日常生活世界的内在的文化图式,从深层次上影响和制约着特定时代的个体的行为方式和社会运行的内在机制。
   (二)以日常生活批判形成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实现人自身的现代化
   在日常生活批判的视角下,实践是一种既有目标追求又有价值准则的主动创造活动,是在对现实的批判中改造客观现实,进而不断生成新的能力,达到新的境界的过程。日常生活批判对人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它是现代化中实现实现人的发展的必然选择。[4]
   (三)日常生活批判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中国现代化进程之所以迟缓的根本原因在于,现代性的生成遭遇到异常发达的日常生活世界的内在文化图式的严重的文化阻滞。因此,在中国语境中,开展日常生活批判,就有了特别的现实意义。对于一个民族而言,要实现文化的转型和人自身的现代化,必须经历日常生活世界的批判重建过程,使人超越传统日常生活结构和图式对人的创造活动的束缚,由自在自发的日常生存状态向自由自觉的非日常存在状态跃升。这是日常生活批判的宗旨,也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的内在机制,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四)日常生活批判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视域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使以抽象系统理论化形式存在的马克思主义渗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化为人们的习惯性日常意识,直接支配人的选择和行为。马克思主义影响大众日常生活的范围大小、程度深浅、时间久暂是衡量其大众化程度的基本标准。要真正将马克思主义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世界,就要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和日常生活世界的关注入手,一方面,要使马克思主义面向大众的日常生活,在与大众日常生活的结合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另一方面,由于日常生活世界的保守性和重复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成为现代化的文化阻滞力,需要对日常生活世界展开全面的批判,使人们由自在自发的生活状态向自由自觉的生活状态转变。因此,面向、回归日常生活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要求和选择。[5]
   综上,日常生活世界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领域,是个人生产与再生产的活动总称,处于整个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地位。因而,这是一个不容被忽视的领域,只有对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反思和重建,即日常生活批判,才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从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M].北京:人明出版社,2005:12-1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9.
  [3]衣俊卿,欣文.日常生活批判:一种真正植根于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衣俊卿文化访谈[J].学术月刊,2006,(1).
  [4]懂四代,陈用芳.大众文化悖论、日常生活批判与人的发展[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1,(2).
  [5]聂丽琴.面向日常生活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科学社会主义,2011,(5):3.第2卷第3期Vol.2,No.3
  
其他文献
摘 要:比较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起来发展的,《比较思想论》是中村元先生于1960年出版成书的,主要论述了比较思想论的历史发展,东西方思想特征,并提出了比较思想史的建设方法等。   关键词:中村元;比较哲学;思想;融合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3-010-02     思想是人类所特有的,“思想或哲学历来就是在人类的各文化圈内部成长起来的”①,全球主要
期刊
摘 要:新时期下,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正在全党全社会蓬勃展开。通过了解其内涵、回顾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时期,对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获得历史启迪,更好地引导全党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历史进程;路径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
期刊
摘 要:“中庸”是儒家的重要伦理思想,其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中正以及中和的思想,主张人的身心和谐,对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因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庸”思想中的积极因素,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庸;和谐社会;重要意义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3-023-02     “中庸”作为儒家文化
期刊
摘 要:道家美学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审美心胸的理论,而这一理论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跟道家在性情方面的独特见解有莫大关系,可以说正是因为道家独特的性情观才引发了中国美学史上的这一重要理论。   关键词:道家;性;情;审美心胸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3-021-02     中国传统审美心胸理论的最早阐发可以追溯到以老庄为代表的道
期刊
摘 要: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是人们道德情感的本源,又贯穿于人们道德情感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子女敬养父母,善事父母的基本原则。一部恢宏巨著《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其中“孝”就是其核心思想的具体表现形式。孝在当时的背景下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当今是否仍然价值犹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关键词:论语;孝道;孔子    文章编号:978-7-5369-
期刊
摘 要:20世纪50年代中期,台湾文坛上的“乡愁文学”是在海峡两岸分离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学形式。以余光中的《乡愁》为例,传达出了两种独特的乡愁意境,一是关于加强两岸文化认同层面的文化乡愁,二是关于呼唤两岸统一层面的地理乡愁。   关键词:余光中;文化乡愁;地理乡愁;乡愁世界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3-025-02     20世纪50年代中期,
期刊
摘 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观是人类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平等是共产党人处理民族问题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民族平等观创造性地运用于多民族的中国并做出了新的发展,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品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发展  
期刊
将再建450所幼儿园 到2016年公办园比例达到50%  本刊讯 9月26日上午,陕西省政府召开全省第一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总结暨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动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总结全省第一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成效,全面部署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副省长庄长兴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府副秘书长胡保存主持会议。  2011年第一期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公办幼儿园数量达到了1758所,增加10
期刊
摘 要:辛亥革命的胜利,袁世凯起到了充分值得肯定的作用,称其为辛亥功臣似乎并不为过,然而其最后却走上了称帝之路,成为了“窃国大盗”,实在令人扼腕叹息,笔者试图从文化、政治、军事、外交四个方面探析其原因。   关键词:袁世凯;辛亥功臣;窃国大盗;原因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3-036-03     袁世凯,中国近代史上备受争议的一个人物,近来学术界对其功过是非
期刊
摘 要:佛家经论浩如烟海,论其心性者更是名相繁多,深广难测。本文仅以《师子吼菩萨品》为例,从一阐提人皆具佛性为出发点,阐明心与佛性之间的关系,得出“心”为八万四千法门之精髓所在,同为道家内圣之法及儒家内圣外王之道。   关键词:心性;佛性;师子吼菩萨品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3-001-03     《华严经》云:“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此为众生成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