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与“佛性”的相遇

来源 :陕西社会科学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80085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佛家经论浩如烟海,论其心性者更是名相繁多,深广难测。本文仅以《师子吼菩萨品》为例,从一阐提人皆具佛性为出发点,阐明心与佛性之间的关系,得出“心”为八万四千法门之精髓所在,同为道家内圣之法及儒家内圣外王之道。
   关键词:心性;佛性;师子吼菩萨品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3-001-03
  
  《华严经》云:“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此为众生成佛成圣之依据。下起一切凡夫,上至一切诸佛,皆以圆融灵明之真如本性为世出世间一切法之根本,此二者无有相戾,但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深陷于无明烦恼之中,辗转于生死无明之际,性本虽同,却迷悟迥异,何以故?凡夫者,迷失真如本性,佛者,明心见性?抑或一阐提之人并无佛性?
   一、“众生具性”与“一分无性”之说
   佛家最终目的即是成佛成圣,有无佛性为众生是否可以成佛的关键,《涅槃经》中云:“一阐提者,断灭一切诸善根本,心不攀缘一切善法。”一阐提人最终能否成佛?观点有二:一者,属无佛种性之一阐提之人不能成佛。唯识宗坚持一分无性之说,即除一阐提人之外,一切众生皆可成佛。一阐提者,为永不涅槃种性,无出世功德种性,故永不成佛。在诸多经论中确有阐明一阐提人并无佛性,如《佛地经论》、《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经论》都有一分无性之说。其中《佛地经论》中明确主张一阐提人无有佛性:“无始以来,一切有情众生有五种性,一声闻种性,二独觉种性,三如来种性,四不定种性,五无有出世功德种性……第五种性无有出世功德因故,毕竟无有得灭度期。”[1]所谓无出世功德种性,又称无成佛种性,因此类众生永不具三乘无漏功德种性,故不能成佛。
   二者,一阐提人皆可成佛。《师子吼菩萨品》中曰:“我常宣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乃至一阐提亦有佛性。一阐提等无有善法。佛性亦善以未来有故。一阐提等悉有佛性。何以故。一阐提等定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2]其中关键在于“未来”二字,又云:“有者凡有三种。一未来有。二现在有。三过去有。一切众生未来之世。当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佛性。”[3]故一阐提人现无佛性,未来未必无佛性,况独觉种性也可通过修习而成为声闻种性,五种种性之间也未必一成不变。因之,“众生具性”与“一分无性”之说并无矛盾之处。
   二、众生之“心”与众生之“性”
   无佛性如一阐提者,未来因何故而有佛性?一阐提人成佛的关键在于具能善能恶之心。《师子吼菩萨品》中曰:“凡有心者定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义故。我常宣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4]可见“佛性”虽是成佛的基础,但仍依“心”所变。
   所谓之心,非血肉之心,是人之本原,神明之主宰,是思维妄念之主体,客观事物之反射,是一切缘起的聚合地,亦是六尘缘影的载体。心与外物互为因果,示现世出世间一切诸法实相,故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大学》之“明明德”、“止于至善”之道在于何处?在止于其心,不正其心不能修其身,故不能得其正,则忿懥、恐惧、忧患、好乐生焉。心有不察,则无有修身之意。常存悔过谦虚之心,具“吾日三省吾身”之心,方初具“慎独”之本。孟子认为心者有四,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可见,“心”是仁、义、礼、智的萌芽之处,是修身炼性起始之所。相应于此,佛家有“四无量心”,慈无量心者,即能与众生安乐之友爱心。悲无量心者,即具同感他人苦难之心。喜无量心者,即有见人离苦得乐的喜悦之心。舍无量心者,即无一切分别之心。
   何者为性?性者,生命之本体,生命之质也。《中庸》曰:“天命之谓性”,此性为生而本有,即生之所以然者之谓性,溶于万事万物之中,如色里胶青, 水中盐味。然此性却不可说,不可道,不可名,不可言,可言说者非性也。《说文解字》中曰:“性,心中之阳气也。”故说性依存于心,性由心而生,由心而显。又有性为心之本体,心为性之外现之说,心为已发,为喜怒哀乐之情,可应万事。性为未发,具心之众理之地,可寻万事。性为体,无相无形,非用不显,非心不明。心为用,无相不显,离心则无性可见。从有相之心, 可见无相之性。为心所现的山川大地实有本无,性虽无形无相可显,却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实无本有。心性二者从缘起性空到性空缘起,实为一也,所以色空不二,有无不二,心性不二。
   心性不二,但心性却不尽相同,有心者不等同于有佛性,但明心却为见性的前提,心目开明者,性方自现,同时也是具佛性的条件。性有具善具恶之能,古有孟子“人性本善”之说,为人天生之“良知良能”,此为人异于禽兽之别。另有荀子“人本性恶之论”,人之本性实之为恶,有生而好利、趋乐避苦之情,其善者实之伪也,故应循“化性起伪”之道,“隆礼重法”之行。《荀子·解蔽》中曰:“治之要在知道。人何以知道?曰:心。”三有告子“性无善与无不善也”,此同于佛家“无记之心”。然性有善恶之分,但心无二者之别,性为善为恶以心为其始。性虽具可辨之现,但终要依止于其心,故心为善恶之源端。因之,具能善能恶之心,是一阐提人可以成佛之根本,野草枯木若能生心,也可最终成佛。然一阐提人皆具能见能知之心,因何故终陷泥犁之中?实因一阐提人所具之心为不信佛法之心,断灭一切诸善根本之心,不攀缘一切善法之心,不信因果之心,无有惭愧之心,不信业报之心,不亲善友,不随诸佛所说教戒之心……故说一阐提人无有佛性,若此心可修、可变、可转,一阐提人未来世定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众生皆有佛性”但未必可以作佛,“一切众生不得涅槃。善男子。譬如良医知病说药。病者不服非医咎也。善男子。如有施主以其所有施一切人。有不受者非施主咎。善男子。譬如日出幽冥皆明。盲瞽之人不见道路非日过也。善男子。如恒河水能除渴乏。渴者不饮非水咎也。善男子。譬如大地普生果实平等无二。农夫不种非地过也。善男子。如来普为一切众生广开分别十二部经。众生不受非如来咎。善男子。若修道者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汝言众生悉有佛性。”[5]是故,欲成佛者,应以修心为要,应具修一切善法之心。若不修心,如亲见佛如提婆达多者,纵然有佛亲尊教悔,日日闻法,然心已被邪知慢见所沾染,终堕泥犁,万劫不复。可见,“修心”应为佛性转变之前提。
   三、“修心”之道与“六波罗蜜”之行
   古语有云:“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二心。”儒家有“存心养性”、“尽心知性”,道家有“修心炼性”,佛家则为“明心见性”,可见学问有别,其根本为同,皆以“修心”为要。有心者,有佛性、但只为初具成佛的可能,犹橡树之种未必可成其树。况有心者,有妄生的攀缘之心,也有真如之本心。佛在《楞严经》中曾七处征心,八还辨见,寻找这颗真如本心。所寻真心本在何处?为何不见真如本心?只因妄认攀缘心为真如本心,时刻被六根所牵动。唯有把清净无沾染的真心从无明妄念之心中拯救出来,心无挂碍到五蕴皆空之时,即是得见佛性之时。从一阐提人到成佛成圣,无一不是一次又一次心性的转变,从妄念之心到真如之本心的转变方法即要不断增长般若智慧,从而转识成智,方能转凡入圣。
   由此可知,成佛之道在于见性之学,见性之学在于明心之道,明心之道必先调伏其心,然后方可统领善恶之念,永断贪欲嗔恚之情,关闭无明烦恼之门。如何可以明心?《金刚经》云:“无所住而生其心。”即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赫拉克利特则认为与“心”做斗争是极其艰难之事,因每一个愿望都以灵魂为代价而换来的,如若所有的愿望均得到满足,对于此人并无益处,因为每一次的贪得无厌,都会离本性愈渐愈远,心时时刻刻会向外去攀缘,分别之心、妄生之心、攀比之心、嗔恚之心、悭吝之心便会油然而生,执着烦恼随即接踵而至,自性立即被无明妄念所遮蔽,邪知慢见便逐渐地日益增长。
   如何去除心之诸邪见,安抚生死怖畏之心,觉寤无明众生之心,使行恶法者有作悔之心?如《师子吼菩萨品》中所云,众生若具师子吼力,可作师子吼摧破一切魔军,需修一切善法,具足“六波罗蜜”之行,何为“六波罗蜜”之行?即为度生死之海到彼岸之意。何者为六?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者之中,以持戒为本,禅定为要,般若波罗蜜为核心要旨。
   “戒”者,一切善法之梯櫈,亦一切善法之根本。无戒犹如花无根而欲茂,鸟无翅而欲飞,实为诸善根之导首也,众生若能持戒便能永断一切心之恶业,亦是心目开明的前提,佛灭度之后需以戒为师,有戒在等于佛住世。故《师子吼菩萨品》中云:“戒是生死险道资。戒是摧结破贼铠仗。戒是灭结毒蛇良咒。戒是度恶业行桥梁。”[6]由此可知,戒对易于沾染的心性起到遮止之用。“禅定”者,妄心不生,息灭心之散乱为禅;坐见本性,调伏身心相续为定。能修习禅定者,则心之万缘皆息,可使诸根寂静,心无烦恼,贪嗔痴自然不生,远离爱欲,悉无沾染,身口意皆无散乱,可通达无量智慧之法门。“般若波罗蜜”者,能于其中知诸法实相,得世出世间一切法之根本智慧,心具正知正见。以此六度修心,可于精进中度懈怠之心,忍辱中度嗔恚之心,布施中度悭吝之心,持戒中度犯悔之心,禅定中度散乱之心,般若中度愚疑之心。六波罗蜜之行可教化无明之众生,远离贪、嗔、痴三毒,使众生无有畏怖、颠倒之心,度一切无明之烦恼。
   众生若能具六度之行,心虽能抑恶扬善,却终为人天福报。众生须行六度之时,发起菩提之心。何为菩提之心?菩提心为求真道之心,求正觉之心,深信因果之心,求一切智之心,求无上正等正觉之心,以悲心为本,并以此心回报累生累世曾为父为母的众生。初发菩提心者,人天菩萨皆为赞叹!虽未是佛,然不远矣。不发菩提心而修法者,终是魔道。众生若能行六度,心则远离一切诸不善业, 定会心开性见,若能深发菩提之心者,定能见性成佛,德福万千。
   结语:无始以来,众生不自见其心,不自明其性,被外缘所缠绕,如海中盲龟,百岁一跳,不知何时可遇浮木中的直孔,诸佛怜悯众生,揭示宇宙人生之实相,洞明万事因果之理,破除生死无明之本际。众生切莫有上智下愚之分别,一切有心者皆可成佛,草木沙石若能生心,也于诸有情众生无有差异,此为众生平等之根本。众生切莫以佛法甚深,望尘莫及,故弃之不理,须知众多修法如禅、如净、如密,皆以修心为要,不修其心,无法可得,无性可见,此为八万四千法门之精髓所在。中国哲学虽重于明“天人之分”、“天人之合”,但其核心仍为人,即人的“心”与“性”的问题。在追求“内圣之法”的道家之中,有老子的“涤除玄览”,庄子的“体悟道法”、“心斋”、“坐忘”、“齐物”等方法来追求精神自由、心灵宁静和神圣同体。而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在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正心”为内圣之法。修身者,必将先正其心,此即为连接“内圣”与“外王”,“明明德”与“新民”之间的纽带。同是也是朱熹的“道问学”及王阳明、陆九渊的“尊德性”的核心要旨所在。
   由此而知,人之本“性”不可不察,人之本“心”不可不明,“心”与“性”相依相形,互为为儒、释、道三者之根本。能明见于“心”者,自然能通达于一切,能明见于“性”者,自然能了知一切。若能明于“心”、见于“性”,定会通达一切正知正见,知人间一切祸福姻缘,洞明世出世间一切实相真理。
  
  参考文献:
  [1]《大正藏》第二十六卷。
  [2][3][4][5][6]《大般涅槃经·师子吼菩萨品》第二十七,三十一,三十。
其他文献
近日汉中市制定出台了《加强县城以上城区中小学建设实施方案(2014—2017年)》。从2014到2017年,全市建设县城以上城区中小学81所(新建3所、迁建3所、改扩建71所、提升改造4所,其中小学54所、初中27所),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总投资11亿元。  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先急后缓、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基本要求,以优化学校布局、扩大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公平为目标,以科学
期刊
摘 要:比较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起来发展的,《比较思想论》是中村元先生于1960年出版成书的,主要论述了比较思想论的历史发展,东西方思想特征,并提出了比较思想史的建设方法等。   关键词:中村元;比较哲学;思想;融合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3-010-02     思想是人类所特有的,“思想或哲学历来就是在人类的各文化圈内部成长起来的”①,全球主要
期刊
摘 要:新时期下,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正在全党全社会蓬勃展开。通过了解其内涵、回顾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时期,对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获得历史启迪,更好地引导全党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历史进程;路径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
期刊
摘 要:“中庸”是儒家的重要伦理思想,其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中正以及中和的思想,主张人的身心和谐,对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因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庸”思想中的积极因素,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庸;和谐社会;重要意义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3-023-02     “中庸”作为儒家文化
期刊
摘 要:道家美学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审美心胸的理论,而这一理论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跟道家在性情方面的独特见解有莫大关系,可以说正是因为道家独特的性情观才引发了中国美学史上的这一重要理论。   关键词:道家;性;情;审美心胸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3-021-02     中国传统审美心胸理论的最早阐发可以追溯到以老庄为代表的道
期刊
摘 要: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是人们道德情感的本源,又贯穿于人们道德情感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子女敬养父母,善事父母的基本原则。一部恢宏巨著《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其中“孝”就是其核心思想的具体表现形式。孝在当时的背景下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当今是否仍然价值犹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关键词:论语;孝道;孔子    文章编号:978-7-5369-
期刊
摘 要:20世纪50年代中期,台湾文坛上的“乡愁文学”是在海峡两岸分离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学形式。以余光中的《乡愁》为例,传达出了两种独特的乡愁意境,一是关于加强两岸文化认同层面的文化乡愁,二是关于呼唤两岸统一层面的地理乡愁。   关键词:余光中;文化乡愁;地理乡愁;乡愁世界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3-025-02     20世纪50年代中期,
期刊
摘 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观是人类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平等是共产党人处理民族问题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民族平等观创造性地运用于多民族的中国并做出了新的发展,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品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发展  
期刊
将再建450所幼儿园 到2016年公办园比例达到50%  本刊讯 9月26日上午,陕西省政府召开全省第一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总结暨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动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总结全省第一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成效,全面部署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副省长庄长兴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府副秘书长胡保存主持会议。  2011年第一期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公办幼儿园数量达到了1758所,增加10
期刊
摘 要:辛亥革命的胜利,袁世凯起到了充分值得肯定的作用,称其为辛亥功臣似乎并不为过,然而其最后却走上了称帝之路,成为了“窃国大盗”,实在令人扼腕叹息,笔者试图从文化、政治、军事、外交四个方面探析其原因。   关键词:袁世凯;辛亥功臣;窃国大盗;原因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3-036-03     袁世凯,中国近代史上备受争议的一个人物,近来学术界对其功过是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