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货iPhone活得挺好

来源 :计算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kf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习记者李欣原)在苹果手机iPhone尚未正式登陆中国之前,水货iPhone已经堂而皇之地进入卖场,走进了苹果“粉丝”们的口袋。那么,水货iPhone的“机缘”如何?为解开这一疑团,本报记者专门走访了中关村手机卖场,进行暗地调查。
  根据汉语谐音,“粉丝”们给了iPhone手机起了一个生动的中文名字—“爱疯”。
  从6月29日起,iPhone正式在美国上市。按照苹果公司的销售计划,2008年才会在中国市场正式发布。
  “爱疯”一族显然无法忍耐行货iPhone的姗姗来迟。如今,也许就连乔布斯都没有料到,在iPhone美国上市的5个月时间里,水货iPhone已经飘洋过海,成为中国市场的宠儿。
  商家: “100台都没问题”
  和刚上市时“一机难求”的窘境相比,如今在中关村的手机市场,只要你说想买iPhone,很少有商家说“没有货”,即便自己不做iPhone,也能从别的商家“串货”,“找来给你看看”。
  中关村某IT卖场4楼的一个角落,是一家手机网站的实体店。记者按照约定的时间去看货,恰逢一个年轻小伙子也来选购iPhone。
  “听朋友介绍说iPhone不错,我在网上看了一上午,决定过来看看。”
  面对手里崭新的iPhone,小伙子还不能熟练操作,一个劲儿地询问店家如何实现某种功能。导购一边做演示,一边打消小伙子的疑虑,“放心,好用着呢。”
  小伙子并不避讳买iPhone的目的是为了送礼,“本来想买其他牌子的智能手机,但还是觉得iPhone时尚、好玩,况且是朋友推荐的。”
  某网络公司的汪老板也是受了朋友的影响喜欢上iPhone的。他在使用iPhone的同时,还抱着一种研究的心态。提起iPhone,业务繁忙的他仍忘不了向记者夸耀几句。在他的影响下,“公司好几个同事都开始玩iPhone”。
  “以前iPhone刚上市还没被破解的时候,卖到8000多元,当时就有挺多人买去送礼,现在价格降了,买给自己用的人也多了,”卖场的导购解释说,“现在破解的都差不多了,功能几乎全都有了,而价格才是以前的一半,我们家平均每天出货10来台——零售。”
  “多买几台你们有货么?”记者问到,“100台都没问题,但什么时间要你必须提前一天打电话,第二天来取货就成……”当看到记者对货源表示质疑时,店家表示渠道上不会有问题。“你想,在美国有多少留学生,再说,还有别的办法可以拿到货。”
  记者在中关村另一家卖场问讯时,商家也表示,买多少台iPhone都没问题,但因为要从深圳调货,可能要等几天时间。
  水货交易各自为政,商家彼此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究竟有多少水货iPhone已从中关村流入市场,恐怕已经难以统计,但可以确定的是,水货iPhone已不是“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而是堂而皇之地走进了中国市场,走进了“爱疯一族”的口袋里。
  
  “爱疯”: 挥之不去的情结
  
  尽管业内人士一再提醒,购买水货iPhone手机将无法享受到苹果公司的质量保证和售后服务,而且使用时存在一定的风险,但这仍然无法阻止“粉丝”们争相跟iPhone亲密接触的热情。
  “一直在关注,听说苹果出手机,就打算要买了。”刘女士表示自己对苹果公司的产品都很推崇。一周前,她通过朋友,特地从深圳买了一台破解版的iPhone。
  “平时一直用苹果PC,对苹果比较了解,我还用过苹果第一代的iPod。”作为一家IT杂志的美编,她的工作和生活一直有苹果的产品相伴。
  “不太像普通的中国手机,相比别的牌子,iPhone在手机方面的功能可能比较弱,但我比较看重它其他方面。”刘女士如此概括一周来的使用感受。
  除了打电话、发短信等基本功能外,iPhone还继承了iPod强大的音乐播放功能。“音质挺完美的,直接拿它的小喇叭放,效果也不错,只要你别去听摇滚。”
  “网速跟笔记本电脑上网一样”,通过接入公司的Wi-Fi网络,刘女士几乎可以享受到iPhone集成的所有服务,包括收发邮件、天气预报、美国股市行情、游戏娱乐、理财等等。虽然还不支持YouTube在线观看视频,但通过iTunes,可以将视频下载到iPhone之后播放。
  同时,由于iPhone跟苹果 PC操作系统采用同一个平台,记事本、地址、相册、联系人等资料的管理在手机和PC上都能操作,相当简便。
  当然,破解版的iPhone依然存在一些让中国用户觉得“不习惯”的地方,比如没有短信转发设置。同时,据刘女士介绍,使用iPhone还存在着中国移动、联通的SIM卡中一些信息无法读出,版本较老的SIM卡不能发短信等兼容问题。
  “苹果的产品一般很少坏,我的iPod一直用到现在也没出问题。”尽管网上传出iPhone宕机,不得不寄回美国维修的消息,刘女士对iPhone的质量依然充满信心。“大不了花钱找人修呗,我觉得在中关村就能修。”
  相比较起来,还在读大学的乔同学则比较谨慎。“我还是等行货,iPhone太复杂,还是行货保险,哪怕贵点儿。”
  也许正像一些苹果粉丝说的那样,买iPhone不需要理由。但是买水货iPhone到底值不值得,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售后: 水货iPhone的软肋
  
  “坏了怎么办?”“升级找谁?”
  当被问及是否会购买水货iPhone的时候,被调查者的疑虑聚焦在这两个问题上。
  和其他消费电子产品一样,商家往往只负责水货iPhone的软件,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为消费者免费“刷机”,而硬件的风险只能由消费者自己承担。据记者所知,即便是行货,按照相关规定,过了“三包”规定的保修期,产品的维修费用也由消费者承担,而官方高额的维修费用往往令消费者难以接受。
  正是由于这个缘故,一支由“非官方”维修人员组成的维修队伍弥补了市场的空白,成为水货、“过保”产品维修的主力军。
  iPhone水货的维修自然也得指望这支“非官方”的维修队伍。记者以“维修iPhone的名义”走访了中关村某卖场几家手机维修店,大部分店家表示“可以拿来看看”、“没有配件”、“不能保证修好等等”。惟有一家店主告诉记者,可以帮忙“寄到美国去修”,然后便是漫天要价。
  而据记者了解,对于用户擅自改装后的iPhone,即便在美国也无法享受到苹果公司的保修,自然包括破解版的iPhone。在行货iPhone风行中国市场之前,iPhone的维修业务恐怕很难形成“气候”了。
  但相对于硬件维修,水货iPhone软件的升级途径还是比较多的。
  据了解,苹果公司为了防止iPhone被破解,每次系统升级都会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加密,使得被破解的iPhone无法顺利升级到最新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为此,水货iPhone只能借助第三方实现软件升级。
  “iPhone的相关软件、破解程序都能从网上下载,包括破解iPhone的视频,”学计算机的小李并不把升级看做一件难事,“借助一台电脑和iPhone的数据线,按照教程谁都能给自己‘刷机’。”
  但并不是每个iPhone用户都受得了繁琐的“刷机”过程的烦扰,张女士表示宁愿“到中关村花点钱升级”。在中关村,有的卖iPhone的商家就口头承诺为消费者“免费升级”,有的则要收取10~50元的“刷机费”,“我们也得花钱找人‘刷机’,半小时就能搞定。”
  水货iPhone产业链初成
  在iPhone刚刚上市的时候,一台在美国售价仅499美元的iPhone,在中关村则可以卖到8000~9000千元人民币。
  有知情人士透露,即便在今天,每卖出一台iPhone,渠道中的进货、破解、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仍有几百元的利润可以分羹,这其中还不包含升级、维修等附带收益。
  同时,iPhone的“行头”也大有赚头。“皮套220,硅胶套100,贴膜40……”拿捏着消费者“好马配好鞍”的心理,再加上有些消费者送礼的目的,商家给这些iPhone附带商品开出了不菲的身价,“没办法,粘上苹果的东西就贵。”
  尽管它们并非苹果原装,但也是按iPhone的尺寸“量身定做”。比如,皮套和硅胶套上的缺口恰好能够将iPhone手机背后的苹果标识露在外面。“便宜的套子套上了也不知道手机是苹果牌子的……”
  据报道,截至目前,苹果公司在全球已经售出了约140万台iPhone手机,而全球约有25万台iPhone遭破解。
  可以预见,随着iPhone市场占有率的扩大,围绕iPhone的产品和服务也将逐步完善,包括iPhone配件、附件生产、外观装饰在内的产业会逐步兴起。在中国市场,也许iPhone的配套环境在行货到来之前就能形成。
  分析人士指出,水货iPhone打的就是时间差。在iPhone行货进入中国市场之后,水货只能凭借价格优势立足,届时水货iPhone的吸引力将不足以动摇苹果的铁杆粉丝。
  然而,苹果公司会如约而至么?乔布斯会给中国的“爱疯一族”一些额外的惊喜么?对于那些翘首热盼iPhone行货的中国消费者来说,如果不用水货iPhone来填充苹果公司迟到所带来的空白,那么剩下的就只有等待和希望了。
  
  评论
  水货iPhone应引起苹果思考
  通过对中关村市场iPhone水货销售和使用状况的调查,记者得出一个结论: 水货iPhone活得挺滋润。
  尽管苹果公司变着法儿地给iPhone加密,三番五次地更改销售策略,可水货仍不绝于市,“谁让苹果出的东西总是那么‘拉风’,怪只能怪iPhone自己。”
  而水货iPhone能够大行其道,得益于广大网民的智慧。首先,iPhone上市不久,硬件被破解的新闻便浮出水面; 其次,随着苹果官方驱动程序不断升级,破解软件的版本也接踵而至。即便苹果公司被逼出“每人两台、多了不卖”的销售策略,但仍然敌不过购买者的“人海战术”,更何况那些通过非正常渠道流入市场的iPhone呢。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草根”技术爱好者与苹果高级工程师、苹果粉丝与苹果公司之间的博弈没有止境、没有胜败,好戏连台。
  苹果着实有一大批“粉丝”,但iPhone的销售策略满足不了“粉丝们”的热情,这倒是苹果自身应当反思的。
  首先,iPhone与AT
其他文献
本报综合消息 12月23日,诺基亚公布消息,称正在积极讨论出售其安全业务部门。而Check Point很可能成为诺基亚安全部门的接收者。  诺基亚软件与服务高级副总裁Tom Furlong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诺基亚的安全业务非常适合Check Point,两者结合将为目前使用诺基亚安全解决方案的客户提供更广阔的选择。”  此前,诺基亚的网络安全产品一直使用Check Point的安全软件,双方在此
本报综合消息 近日,在针对英特尔公司的反垄断案中,AMD公司将能够收集竞争对手在美国以外的有关业务信息证据。   Delaware地区法院法官Joseph Farnan命令英特尔在涉及其美国以外的业务资料中出示文件和其他证据。AMD称,这一命令是2005年6月提起诉讼以来的一次重大胜利。AMD指控占有全球微处理器市场80%份额的英特尔试图通过不提供优惠价格等行动,阻止系统制造商采用AMD芯片。  
本报讯(记者 杰文)尽管统一通信市场正在兴起,无论是IT公司还是通信公司都在角逐这个市场。但实际上,企业客户还抱有观望的心态。近日到北京参加“2007年Avaya统一通信巡展”的Avaya智能通信解决方案副总裁Vickie McGovern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管在中国、美国还是在其他国家,统一通信市场都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   Vickie McGovern认为其中的一个阻碍因素,就是很难去量
2006年12月25日至26日,信息产业部在杭州召开全国软件产业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十五”以来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成绩和经验,分析我国软件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部署了“十一五”期间及2007年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工作任务。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他强调,要站在新的高度认识中国软件产业。     三大高度凸显软件产业作用     娄勤俭在讲话中指出,软件产业是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性产业,
坏消息    美第二大电子零售商  申请破产保护  本报讯上周,美国第二大电子产品零售商Circuit City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原因是金融危机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公司业务每况愈下,并且对东山再起已失去信心。最近两年,该公司市值已缩水50亿美元。据Circuit City向法庭提交的破产申请文件显示,公司目前拥有资产34亿美元,债务为23.2亿美元。  沃达丰下调  2008财年营收预期  本报讯
本报综合消息 在Gartner公司4月23日举行的Symposium ITxpo会议上,该公司的高级分析师们向首席信息官敲响了警钟。   Gartner分析师Jennifer Beck预测,“传统IT机构将消亡”。她说,传统IT机构的“基本职能”常常是“控制”,而不是很好地与业务目标取得一致。   她说,企业需要变革IT机构,让IT机构以提供服务而不是管理产品为核心。IT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应该相信,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天天临近了,数字信息亭项目却面临着沦为烂尾工程的“危险”,这种状况令人心焦。   “这个怎么也不好使?”在北京街头使用数字信息亭的张先生抱怨道,“已经换了好几个亭子了,不是没显示,就是没法用。分明是烂尾工程嘛!”   根据张先生提供的线索,记者调查后发现,分布于北京市街头巷尾的数字信息亭基本上停留在“形象工程”的层面上,仅有少数设备能够正常使用。这无疑令人失望且不解。    
一个北京的用户如何获得在厦门的戴尔工程师的技术支持服务?以前是通过电话或者电子邮件,而现在用户不但可以得到戴尔工程师的“可视化”指导,甚至还可以让工程师远程操控自己的电脑,诊断并排除故障。   这是日前戴尔在中国内地推出的Dell Connect远程诊断工具所带来的实效。Dell Connect是一个类似即时通讯的小插件,只要客户的电脑可以连入互联网,就可以通过DellConnect解决使用中的问
收购瘦客户端计算机技术开发商Neoware,在亚太地区发布第三代刀片PC解决方案,首度推出刀片式工作站。种种迹象表明,惠普正在努力使刀片PC变得像刀片服务器那样被广泛接受。   7月23日,惠普确认以2.14亿美元收购虚拟化及瘦客户端计算机技术开发商Neoware。   据悉,Neoware将被并入惠普信息产品集团(PSG)下面的商业PC部门。相关业内人士认为,Neoware的技术将进一步巩固惠普
本报讯(记者 李敬)10月22日,联想集团在北京发布了其首款为证券行业客户量身定制的智能终端产品,该智能终端体积小巧,整机功耗20W-25W; 囊括了目前终端的各类应用模式,并兼顾券商未来新业务的应用和扩展。  对于此时联想进军证券信息化,一些与会业内人士普遍表示不解。有人指出,由于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一次金融风暴也不可避免地会波及到中国的金融市场。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