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之间,你选择什么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上,小优的插话又打断了我,随即是同学们不约而同的争论。我的课堂又变成了他们的辩论场,完全不顾我的存在。我又一次感到不应有的烦躁不安,几番训喝,依然不奏效。无奈之中,我拍了讲台,巨大的声响惊停了兴奋不已的孩子们,一切又恢复平静,只是迎面而来的是那一双双迷茫的眼眸散射出的捉摸不定的目光。一时间,我也不晓得该说些什么。沉默……
  像这样的情景,不知上演了多少次了。曾几何时,我炫耀地夸奖我班上那些聪明的孩子,夸奖他们伶俐、机敏。而这时刻,在我的脑海中的好印象却又荡然无存。多么矛盾的生命,多么矛盾的感受。我不知是该欣然接受他们,还是该压抑掉他们?迷惘……
  那我到底该怎样选择?是选择课堂上绝对的安静,还是选择让他们继续上演那“不可救药”的辩论?“动”、“静”之间,我该选择什么?的确,安静的课堂,让我这个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完成我的教学任务,有足够好的氛围让我游刃于书本内外。我陶醉于自己滔滔不绝、娓娓动听地讲演,旁若无人地讲述我对课文的理解,满以为这样的一堂课很顺利、很成功。然而,说不定讲台下的那些学生,他们具有沉着镇定的演技,居然骗过了老师神圣的威严,完成着他们感兴趣的种种。此刻的你,还会欣然吗?我想还是让他们兴奋起来,即使吵得不可开交,即使没有了课堂的庄严,即使你这个教师暂时会失去你神圣的地位,但一切都会过去,相信你会控制场面。只要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有自己的收获,不妨让他们选择他们的学习方式。
  “动”、“静”之间,我似乎选择了前者。然而,那也并非是绝对,很多时候,“动”、“静”的结合、统一,才可能是最美的。让课堂有倾听、感动的宁静,而并非死灰般的沉寂;让课堂有兴奋、激动的爆发,而并非火山般的躁动,那“动”、“静”之间的协调才是最美的。我渴望有一天,我的课堂会是这样,我们共同期待着,努力着。
其他文献
近年来,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建成,卫生监督基本达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目标。卫生监督能力,是卫生监督机构及其监督人员根据卫生行政法律、法规,履行卫生监督职责,
CAS可以为大中型付费媒体运营商的内容业务提供安全保证,并通过对最终用户的管理提供更丰富的付费手段。主要阐述了在艾迪德CAS系统(KMS)中EMM带宽超限问题所产生的现象以及造
自从新课程实施以来,“以读为本”的理念似乎已深入人心,大部分语文课都读得热热闹闹。但是静心想来,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只是不着边际地一遍又一遍地读,“小和尚”念经般地重复着。教师往往缺乏指导朗读的方法,不知从何下手。于是,阅读教学就难以真正做到新课标所倡导的“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的理念,王尚文先生说:“语言文字是有体温的。”读者如何感触其间的温度呢?我觉得教师要引领学生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对森林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尤其是建筑以及造纸等相关行业需要林业资源,然而林业资源是有限的,不能无限制地进行使用,人们
众所周知,班主任在所有主任系列中官职最小——要负责的事不少,但做主的事不多。每当送走一届学生,常听班主任暗自诉说,自己像被掏空了一样。面对这种“奉献”后遗症,我隐约感到了一种悲壮。情不自禁之下,我要忠告每一位难兄难姐,再也不要这样活,再也不要这样过了,悠着点儿,别累坏身体。    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心累”是现代社会激烈竞争的产物,知识分子因“心累”而“劳死”的事件时有发生,可怜乎?可悲
由于煤炭行业的特殊性,煤矿企业的员工素质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个性。提升员工整体素质不仅有利于企业提升竞争力,夯实安全生产根基,也有利于保障员工生命安全,符合员工的根本利
在公路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工程施工场地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自然条件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工程施工常常会受到地质、地形等因素的限制,因此为了保证公路工程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