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合金之父与材料百科全书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shaom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材料、能源是社会文明的三大支柱,其中尤以材料是重要的物质基础。在参加完《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二版的编辑工作后,我萌生了编纂材料百科全书的愿望。为此,我找到当时国家科委的朱丽兰主任,与她商讨开展这个项目。她热情地支持了我的创意,并从人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我请她担任编辑委员会主任,她却说自己只能任副主任,并举荐一流材料科学家师昌绪为主任。
  師昌绪1920年生于河北徐水县。今年正是先生的百年诞辰。师先生一直致力于材料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更着重于开展高温合金及新型合金钢等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是这个研究领域的奠基人,同时也是材料腐蚀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他还是参与国家科技政策制定的战略家。
  1964年,中国设计出一种新型战斗机,但机用发动机涡轮叶片的耐高温、高压问题没有解决。面对难题,师昌绪勇挑重担,率领项目组攻关,终于在1965年研制出铸造多孔空心叶片,使我国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实现由锻造到铸造、由实心到空心的两个转变,从而迈上一个新台阶。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能研制这种叶片的国家。

  凭着一系列辉煌的业绩与贡献,师昌绪当之无愧地被誉为高温合金之父,并成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2004年荣获国家工程界最高奖—光华工程科技成就奖。直至2018年第十二届光华工程科技成就奖出炉,全国历届获此殊荣的仅有7人,他们是张光斗、师昌绪、朱光亚、潘家铮、钱正英、钟南山、徐匡迪。
  师昌绪先生非常肯定我们应该编纂材料百科全书,并且热情地接受聘请,担任编辑委员会主任。他亲力亲为,邀请一些专家召开座谈会,商讨书的框架,确立分支及主编等人选,组成了荟聚材料科学技术领域一流专家学者的编纂队伍。在编纂过程中,他多次参与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及一些分支的审稿会,并亲自撰写了《材料科学技术百科全书》的总论。总论的内容非常丰富,但比较突出了某一类材料和美国的情况。作为编辑,我做了点修改,主要是顾及书中所阐述的各类材料。师先生过目后完全赞同,并不因为自己是大学者而不愿意让人改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梅益总编辑审阅总论后,指示我适当做些压缩后发给社里的《百科知识》杂志发表,既是给《百科知识》提供稿源,也是出书前向广大读者做些推荐介绍。《百科知识》发表后,向师先生支付了稿费,他收到后竟然找到我,说稿费应该归我,由此可见师先生为人之一斑。
  在跟随师先生工作的过程中,深感先生学识渊博,待人坦诚,平易近人,工作踏实。通过工作实践,我才对材料科学有了点肤浅的了解,水平就是当师先生的学生都远远不够格,师先生却对我社单基夫社长说,他和我是好朋友。
  经过约5年的努力,一套两卷本350万字的《材料科学技术百科全书》面世了。全书受到社会好评,并荣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第二届国家辞书奖二等奖。
  《材料科学技术百科全书》是师昌绪先生心血的结晶。他却在书的扉页上题写:“本书是孙志敏数年努力的结晶。”并郑重签上自己的名字。由此可见师先生之品德。
  书编完出版后,我没再和师先生联系,我想他工作很忙,不应打扰他。不过在参加一次活动时,竟碰到了师先生,我们很高兴地聊了好久。他告诉我两件事,因为两位当事人都是我熟识的。一是师先生有个近亲申报工程院院士,他所在单位提供了材料和推荐意见。师先生看到履历,对其中一段经历提出了质疑,直到解释清楚了才同意评为院士。二是有位因工作关系与师先生有多年接触的人在单位申报副高职称,她请师先生为她写个材料,意即让先生推荐。但师先生认为她“学的东西太窄,文字功夫差些”,并没有因为关系密切而刻意拔高,只写了一份平淡的材料,没能助其晋升。从中我深深感受到师先生这种不计亲疏、实事求是的作风,这大概正是一位科学家科学精神的体现。
  2014年11月初,得知师先生患病住院,我赶紧到医院去探望。但因师先生体衰,怕再受感染,而禁止探视。我只能隔着玻璃窗看上一眼,想不到这就是诀别。11月10日晨,师先生驾鹤西去。有网友发文悼念:“民族脊梁,国之栋梁,大师走好!”我想这也是我的心声。师先生千古,我永远怀念您。
  (作者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离休编辑)
其他文献
  
2020年1月末,初现于武汉,随后蔓延全国并导致国际传播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疫情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COVID-19”。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史无前例地宣布“封城”,民众被要求进行自我隔离,口罩一时间成为“抢手货”,滥食野味成为令人唾弃的行为……“病毒”“隔离”“口罩”“野味”无疑是2020年新年伊始的熱词。
2000年1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猴诞生  2000年1月14日,一只克隆猕猴在美国诞生。这是全世界第一次成功地克隆灵长类动物。美国俄勒冈州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的研究小组在著名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这一研究成果。  这只克隆猴名叫泰特拉,其克隆方法同第一只克隆羊多莉完全不同。克隆猴采用了胚胎分裂的方法。研究人员反复实验13次,通过各种方法把107个猴胚胎分裂成368个胚胎,结果有4个发育成
  
1908年的一天,瓦西里·康定斯基胳膊下夹着画纸往画室走,他总是在室外作完画带着速写回去。康定斯基作画就像音乐家作曲一样,用一些图解、粗重的和尖锐的线条制造出一些冲突、对立,他自己也不是十分清楚到底想画什么。这时,他就思考或与朋友讨论。  他回到画室,在那儿停下来,突然被一幅画所吸引、震撼,“一下子看到了一幅十分优美的图画,画中反射出密集的光线感,只有形体和色彩。”康定斯基感到奇怪:“难道有人趁我
问:孩子初学画画能采用简笔画教材吗?  答:多年来,以临摹为主的教学方法大行其道,因而使得简笔画、填色画甚至描红本之类的书四处充斥。它给孩子们设计好了一种套路,你就依样画葫芦,比如画树: “先画一个长方两个叉,后画一个圆形头上戴,这就是一棵树!”殊不知简来简去,却把观察、想象、创造等绘画中最重要的过程全简略掉了。其结果,孩子们都不知所以然,每一个孩子画的树全是一个样,画一片森林就像画了许多拳头,
“我们爱和平”,一个较普遍的主题,怎么画好呢?基本元素:红太阳、鸽子……构图大胆一点吧!冲破传统观念,尝试大胆创新。  才4岁的小女孩喜欢个性的表现方式。她画了大红太阳在纸中间,这张画让它来唱主角。红彤彤的大太阳不像我们以往所见之画点缀在左上角或右下角作陪衬,而是潇潇洒洒地“走”到纸中央,恣意地放着光芒,自由地伸出手脚。下面的草地上有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花,紫色、黄色、蓝色……蜡笔勾线后再用水粉填
画里的几何图形——马克·夏加尔作品欣赏
孩子说画:自3岁起,我开始踉粱老师学习绘画,曾多次参加绘画比赛。慢慢对绘画的兴趣越来越浓,觉得画画的时候无忧无虑,梁老师从不会说:“不允许这样画。”我最喜欢画画了。  家长感言:我让他去学国,并不希望他成为一名出色的“画匠”。希望他在学画的过程中,除了掌握基本技巧外,更重要的是多思考、勤创作。因为孩子从一出生就爱涂鸦,天生就有着无限的创作力。  老师心声:小龙越聪明、智慧。说起话来像个小大人一样,
设计意图:  让孩子尝试用“挤彩”的方式制作民族服饰。  材料工具:  1 各色皮纹纸、透明胶、三角形的透明玻璃纸若干:  2 白色牙膏、各种颜色的食用色素、裱花嘴。  活动过程:  1 用各种颜色的皮纹纸制作一套自己喜欢的民族服饰:(或用黄色水彩笔勾稿)  2 制作彩色包:  a 用白色牙膏、各种颜色的食用色素调制成各种颜色的彩色牙膏;  b 将三角形的透明玻璃纸裹成锥形,并将任意一个裱花嘴放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