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的谜

来源 :早期教育(美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08年的一天,瓦西里·康定斯基胳膊下夹着画纸往画室走,他总是在室外作完画带着速写回去。康定斯基作画就像音乐家作曲一样,用一些图解、粗重的和尖锐的线条制造出一些冲突、对立,他自己也不是十分清楚到底想画什么。这时,他就思考或与朋友讨论。
  他回到画室,在那儿停下来,突然被一幅画所吸引、震撼,“一下子看到了一幅十分优美的图画,画中反射出密集的光线感,只有形体和色彩。”康定斯基感到奇怪:“难道有人趁我不在,把这幅画放到这儿了吗?”
  当然不是!这就是他自己的画,只不过是放倒了!
  这幅偶然发现的、倒放的画,使他明白:没有具体形象,纯粹的色彩也同样感人。也从而启发了他创作出第一幅名为《无题》的抽象水彩画。
  
  故事带给我们小朋友的启示
  
  抓住偶然
  偶然可能是无数件小事,一次相遇、一次巧合、自然中的一条痕迹、一件蠢事、一次遗忘、—种目光,并非“无论什么”都是偶然,但是你总要善于捉住机会!你可以捕捉偶然,抓住、表现并挖掘它的含义。
  
  如何抓住偶然
  要机灵一点儿,睁大好奇的眼睛,竖起好奇的耳朵,如饥似渴地,不放过哪怕是最小的机会,不管在城市还是农村、在幼儿园还是家里,抓住面前一切的机遇!
  一片云彩的形状或者它在湖面上倒影的变化,可能就会一下子给予你灵感,你可能会以此为根据而创作出一幅奇怪的人物肖像画:一位挎着篮子逛超市的老妇人,可能会让你想起某篇侦探小说;偶然听到的别人的谈话,可能让你想到一本连环画……
  不要忽视你的任何偶然的收获:溅上的污点、无意中混合的色彩、一次弥补失误的补救工作、能补偿过失的机会。
  主动去创造,引出这样的机会。
  画画时,你可以随意地乱画,制造出偶然的效果。用布蒙上眼睛作画,边走、边跑、边画,戴上拳击手套、有意在极不舒适的条件下作画……总之,培养另外一种作画习惯,使偶然变成一种创作的方式。
  
  小画典:抽象画
  就是画家抛开具体形象造型表现的语言,脱离人的视觉经验去寻找创造力,用单纯的点、线、面、色来表现“纯精神世界”,或是表达一种情感、一种情绪。以康定斯基为代表的抒情抽象美术,重视色彩的丰富性和各种造型语言的运用,达到音乐的和谐,因此称“热抽象”。
  画家小档案:康定斯基(1866~1944)出生于莫斯科,先后在德国、法国和苏联从事美术活动。他是个性格开放的人,深受音乐的启发,强调即兴式的情感创作,有着澎湃的激情。他认为“色彩就是键盘,眼睛就是和弦,灵魂便是拥有众多琴弦的钢琴:艺术家就是演奏者,碰触琴弦,令灵魂在冥冥中震动”。他的艺术被誉为“热抽象”艺术,享有“画布上的乐师”美称。
  
其他文献
古人为何爱佩剑  剑不仅用于沙场,也是我国古人喜爱的佩饰武器。从周代到唐代约两千年间,人们一直盛行佩剑之风。从西周到春秋,剑主要用于佩戴防身。另外,腰间悬剑也是一种身份地位的标志,剑只有贵族才能佩戴,其他人是不许佩剑的。战国以后,由短剑发展为长剑,秦国剑就更长,长了有利于实战,但从剑鞘拔出却不方便。荆轲刺秦王时,秦始皇就因剑长拔不出来几乎丧命。东汉以后,在疆场征战中,用刀已代替了用剑,但是作为佩饰
为何在云南等地有很多天生的石桥  在我国云南、贵州、广西等地有很多天生的石桥。那么,这些石桥是怎么产生的呢?原来在这一带,石灰岩分布很广。每到高温季节,这些地方的有机物容易氧化成为碳酸,加上此时雨水充沛,对石灰岩有非常强的侵蚀作用,很容易形成许多小沟和洞穴。当它们互相流通的时候,水在其中,就像真正的河槽一樣。这些地下水河流长期溶蚀岩层,最后把顶部溶穿坍塌下来,变成了“地上河流”。如果某一个地段,地
地球妈妈  张瑞筱(7岁 油画棒画)  辅导教师:高翔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昆仑中心小学
蝗虫群聚成因新发现  根据尤瓦罗夫1921年提出的蝗虫型变理论,蝗虫之所以能成灾是因其可以从低密度的散居型转变为高密度的群居型。关于蝗群的成因曾有食物、繁殖地、性成熟、群聚信息素、气候等多种假说,群聚信息素被认为是蝗虫能够聚集的最关键因素。目前发现的几种有可能是蝗虫群聚信息素的化合物,如蝗醇、蝗酚等,没有一种化合物能符合群聚信息素的所有标准,特别是没有野外种群验证的证据。最近,中国研究人员通过分析
2020年10月28日,唯一仍在运营的图-154飞机执行了雅库特—新西伯利亚的航班飞行任务。这是该型客机最后一次完成定期航班任务。  因无法满足俄罗斯政府制定的适航条例规定,这架曾经最受欢迎的苏制飞机要在民航领域谢幕了。今后,能够使用图-154的仅为俄罗斯内务部、联邦安全局和国防部等政府机构。一个传奇的开启  尽管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图-154已经大大落伍,但曾经,这款飞机在航空史上光芒四射。  图
俄罗斯科学家正在研制一种新型催化剂,用于空气的过滤净化。这种催化剂能够把煤气、甲醛等有害物质分解成无毒成分,可以用来防治工业有毒气体排放、抵御森林火災引发的雾霾以及净化汽车尾气。这种催化剂由银和氧化铈合成,它们被放在二氧化硅纳米管中,使用时不需要加热,常温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2020年1月末,初现于武汉,随后蔓延全国并导致国际传播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疫情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COVID-19”。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史无前例地宣布“封城”,民众被要求进行自我隔离,口罩一时间成为“抢手货”,滥食野味成为令人唾弃的行为……“病毒”“隔离”“口罩”“野味”无疑是2020年新年伊始的熱词。
2000年1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猴诞生  2000年1月14日,一只克隆猕猴在美国诞生。这是全世界第一次成功地克隆灵长类动物。美国俄勒冈州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的研究小组在著名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这一研究成果。  这只克隆猴名叫泰特拉,其克隆方法同第一只克隆羊多莉完全不同。克隆猴采用了胚胎分裂的方法。研究人员反复实验13次,通过各种方法把107个猴胚胎分裂成368个胚胎,结果有4个发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