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历史课堂中的作用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ft9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信息技术、知识经济对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信息技术的发展已影响了人们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多媒体技术对教学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信息显示的多样性、信息组织的超文本方式、大容量的信息储存、信息处理的智能化等,它不仅改变和优化了学习过程,而且改变了教学结构和模式,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教学效果,也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创造了条件。多媒体技术在历史课堂中的作用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多媒体技术使枯燥的历史内容形象直观、生动有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成功的教学课件必定有一个重点突出、生动有趣的教学过程。多媒体教学技术具有声、光、形、图等综合表现力强的特点,它能通过图像的翻动、闪烁、重复、运动以及色彩变化、音响效果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兴趣。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使抽象的历史内容更形象直观、生动活泼,从而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运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历史问题,理解历史概念的本质。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栩栩如生的情景,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变为具体可见的感性材料。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充分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促进思维活跃。多媒体教学还打破了原有的时空界限,为历史课堂营造了资源丰富、生动逼真的历史知识模拟与仿真情境,极大地优化了学习过程。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提高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师结合课本知识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自己在业余时间查找、猎取相关知识,准备好下一节课的材料。在历史课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制作成的课件,创设情景、设计问题,通过学以致用,让学生感受成功。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理解、认识、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样,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会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寻找信息,并通过各种媒体,如:互联网,书籍、报纸,电视等,或者亲自调查、参观等搜集所需要的信息,同时进行筛选鉴别,判断它的可信度,然后对信息进行分类,在加工信息的时候,要通过归纳、综合、抽象、联想的思维活动。所以运用信息技术能提高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与素质。
  
  三、运用信息技术,真正把“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贯彻落实到实处
  
  学生能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主要看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有效程度。心理学研究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愿望和要求。然而参与意识所呈现的强弱水平和参与的主动性程度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信息技术的运用,教师对学生直接灌输知识减少了甚至取消了,教師由场上的“主演”变为场外的“主导”,学生由原来机械的、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主动的求知”。信息技术的运用,让学生对课堂形式的兴趣提高了,使学生产生乐学的心理需求,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总之,以多媒体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手段把人们带到了一个崭新的教学环境中。这种图、文、声和动画并茂的方式,使传统的教学中无法或难以表达的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对历史知识和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记忆更加牢固,极大地增大了课堂容量,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056300河北省武安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在科教兴国的大势下,我们对传统的教育思想应作科学的分析,不能仅凭惯性走向极端,避免由理论的偏颇导致实践的失误。  当前,在实施素质教育和“减负”的大潮中,个别极端理论也不时在报刊出现。由于人们受传统思维定势的影响,在这些偏颇理论的误导下,学校教育难以超越应试教育的轨道而进入素质教育和“减负”的轨道上。  我们不时在报刊上见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警句,这样的话,我实在不敢苟同。众所
期刊
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颗瑰丽璀璨的宝珠。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诗占有一定的比重。这些诗语言精炼、意境优美、思想深刻。但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在理解诗意上存在一定的障碍,仅停留于“译”诗和背诵,赏析古诗,体会意境只能是肤浅的、表面的。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龙头,赢得了广大教师的喜爱,已经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学科,同时在古诗教学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开辟了古诗教
期刊
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在体育活动实践中有其不同的意义。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是在提高人们对体育活动意义认识的基础上促进他们对此产生兴趣、爱好,以致形成了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成为生活节奏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与习惯,不仅是一般的体育教育过程,而且更要强调这是一个养成教育的过程。因此,不仅要求在体育课中进行教育,而且应课内外结合,校内校外配合,共同实现,若
期刊
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创新精神需要创新教育去培养,这就要求必须全面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重新构建全新的阅读教学,才能使创新思维的培养得到保证。通过实践,我认为阅读的整个模式为:整体感知——提出问题——阅读理解——互相交流——总结反馈。主要教法是通过自读、自悟,以此来实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下是我具体实施的几点方法:    一、整体感知    朗读是理解文章内容的主要
期刊
大纲中明确规定了现代文阅读的要求,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能准确迅速掌握文章的要点,对于阅读能力差的学生,我们可以从训练筛选信息入手,逐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一、明确筛选信息的重要性    现代文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着学生的语文素养,价值取向,审美能力和阅读能力等诸多因素。而就当前高考,现代文阅读更是一个重头戏。高考试卷中的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是对考生语文能力进行测试
期刊
课文介绍:《炮手》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奉献”这一主题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百多年前德国发动了对法国的战争,法国人民为了保家卫国,奋起反抗。一位炮手为了国家、人民的利益,亲手炸毁了自家的房子。赞颂了炮手的无私奉献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  教学的重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炮手神态变化对表现中心的作用。  教学过程:  教师导入:家是我们每一个人栖息的港湾,同学们你们喜欢自己的家吗?(
期刊
近年来,我结合生物学科的教学实践,开展了计算机软件辅助教学的探索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就计算机软件辅助教学的作用,谈谈个人肤浅的看法:    一、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计算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其形、光、声和色等多种功能作用于学生的多个感官,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呈现最佳的学
期刊
传统复习课总是由老师提供复习材料,学生围绕固定材料进行讨论和整理,往往老师认为讲得面面俱到,而学生还是漏洞百出。为了激活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愿望,笔者综合了复习课教学观摩的感悟和平时探索的一些经验,觉得有以下几种较好的教学模式可供借鉴:    一、“自助餐”式复习课    1、自备菜单  课前,给学生布置具体的复习要求:一是在复习回忆基础上对知识要点进行归纳整理;二是记录与此相关的问题和提
期刊
组织高效益的施工,使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合理配置,保证施工生产的均衡性,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以实现项目目标,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一、项目成本控制原则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原则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和核心,施工项目经理部在对项目施工过程进行成本控制时,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成本最低化原则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促进不断降低施工项目成本,
期刊
人们常说,字是人的外衣,一个人字写得好不好,对他自身的形象影响很大。出了校门走向社会的学生,若写得一手好,不仅能提高一个人的自信心,而且能赢得别人的好感和尊敬,也可以为自己的事业锦上添花。  现在的中学生中能把字写得像样的委实不多,且不说以书法的要求来衡量,倘能做到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就不错了。相反,一些中学生字不成形,笔迹潦草,横竖相连,点捺不分倒是司空见惯。如今不少学生把作业当成额外负担,只求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