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肠道广基患肉280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kuik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氩离子凝固术(APC)是一种非接触性凝固方法,由于操作简便,安全性好,临床疗效显著,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消化内镜下治疗。我院从2003年以来,采用APC选择性治疗胃肠道广基息肉280例467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术(EUS-FNA)对胰腺占位性病变特别是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5年后经B超、CT、MRI等影像学诊断和(或)临床疑诊胰腺癌的37例患者,在EUS引导下对病变作细针穿刺抽吸活检(FNA),对于囊实性病变同时抽取囊液化验淀粉酶及肿瘤标志物等指标。结果EUS-FNA检出胰腺导管细胞癌16例,转移性肾细胞癌1例,可疑癌5例,异型细胞6例,正常胰腺组织6例,非胰腺
期刊
食管结核是一少见病,本文总结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7例患者,分析其胃镜及EUS特点,旨在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误诊。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0月间收治,共7例。男3例,女4例,年龄28~59岁(仅1例患者〉50岁),平均年龄39.3岁。其中6例患者为外院胃镜检查发现食管病变,为进一步确诊来我院就诊。初步诊断为食管癌1例,黏膜下问质瘤6例。
患者男,19岁,反复发作右上腹不适、疼痛十余年,近一年来发作频繁,症状加重,伴反酸。体检:右上腹压痛,余无特殊。B超提示:胆囊炎,肝总管及左右肝管扩张。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见十二指肠球部远端小弯侧与胆总管近端相通,钡剂进入胆总管及左右肝管内,胆总管及左右肝管扩张(图1)。立位见钡剂流入胆总管下端,胆总管下端开口于十二指肠降部内侧乳头处,无扩张及狭窄,边缘光滑。X线诊断:胆总管一十二指肠异常引流。胃镜检
食管瘘多发生于食管手术后、食管癌晚期,少数为白发性破裂、外伤等,既往多采取手术治疗。随着内镜技术和营养支持概念的不断发展,我院自2006年以来,采用内镜下胃造瘘(percutan eousendoscopic gastrotomy,PEG)联合空肠营养管置放术的方法对13例食管瘘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患者女,54岁。主因反复呕血、黑便4年,加重2d入院。患者2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非喷射性,呕吐物为咖啡样胃内容物。患者一般状况差,消瘦,右中上腹轻度压痛,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病史。自发病以来明显消瘦,常有不消化食物随粪便排出。患者曾因呕血、黑便反复发作,诊断为胃溃疡、上消化道出血4次人我院治疗。
真菌性食管炎主要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本研究旨在以真菌性食管炎的内镜分级表现为标准,对比观察各级真菌性食管炎的数字化X线造影表现,并探讨X线诊断分级标准。
Mirizzi综合征是由于胆囊颈部或胆囊管结石压迫肝总管或胆总管管壁,引起胆道梗阻而发生梗阻性黄疸甚至胆漏。此征占胆囊切除患者总数的0.3%~3.0%;术前诊断较为困难,治疗上颇为棘手,开腹手术+T型管引流创伤大,病程长,且T型管支撑时间需3~6个月,患者要承受长时间带管所带来的痛苦。近年来,随着ERCP技术的广泛开展,我院利用ERCP辅助腹腔镜及开腹手术诊治Mirizzi综合征18例,疗效满意,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其手术切除率不足3%,且术后5年存活率仅为20%-45%。目前对胰腺癌尚无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以手术和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以及内镜超声的应用,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线阵内镜超声的应用,使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和细针穿刺注射术(EUS—FNI)成为可能,该方法的出现无疑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了一种便捷的工具。现就内镜超声
消化内镜介入治疗中的很多项目均涉及口鼻转换的应用,如内镜下鼻胆引流术、内镜下鼻空肠管放置术、上消化道恶性狭窄营养管放置术等。传统的口鼻转换方法存在患者耐受性差、操作耗时、操作者被咬伤的风险、置管移位、不能直视观察等问题,近来,我们采用喉镜在直视下完成口鼻转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