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信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cent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信也就是自己相信自己,自信是成功的保证,在人的一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现代的学生大多数表现出不自信,自信不足既影响了学生们的身心健康,也阻碍了学生们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找回自信,再次燃起希望之火,重新扬起前进的风帆呢?下面将谈谈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供大家参考,共同进步。
  关键词自信 以身作则 学习的热情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
  
  1 教师首先应以身作则,信心十足,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
  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礼”,在教学中我们也经常发现,学生常常会模仿教师的一些语言和动作,教师的言行影响着学生身心的发展,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甚至影响到学生的一生。 “言传不如身教”,因此,教师要让学生自信,首先自己要自信,只有自信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自信的学生。自信的教师不会轻视自己,更不会贬低自己,他会时常激励自己,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我们教师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给学生作出示范:上课时声音洪亮,底气十足,精神振奋;下课后平易近人,微笑着面对每一件事、每一个人;生活上积极上进,信心十足,做事有条有理,所谓“身正为范”,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会受到影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用在这里虽然不恰当,但有一定的道理。只有自信的教师才可以塑造出自信的学生。
  2 教师应对学生充满信任,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舞台,放开手脚,让学生去完成一些任务
  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条件是让他们不断得到成功的体验,过多的失败体验,则会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把让学生办的每一件小事,都当成一次培养学生树立自信的宝贵机会,根据事情的难易程度,选派合适的学生去做。同时,注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均等的机会,无论事情做成与否,我总是给予鼓励和指导。每当学生看到自己有能力帮助老师、同学或家长做好事情时,那份受信任的感觉,那股自信的喜悦总是溢于言表。因此,教师应充分信任自己的学生,放手、放权,鼓励并支持他们去磨练、学习,让他们在生活中树立行动的勇气,有更多的机会去面对问题,体验生活,培养独立自主的健康心理。
  3 教师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独具慧眼地赏识学生
  学生缺乏自信与感受不到老师的关注有很大的关系。为此,当学生有了一些小小的进步,或根据老师的要求完成了力所能及的工作时,我们都应作出及时而肯定的评价,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如:在课堂教学中,优等生一遍做对了题目要表扬,学困生经过订正做对时也要表扬、鼓励。另外,一旦这些学生失败了,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给他们提供转败为胜的机会,并让他们从中发现“自己也行”。许多学生,尤其是成绩较差而又没特长的学生,常常会认为自己没有什么优点,以至于有自暴自弃的倾向,这就要求教师能独具慧眼地赏识学生。人需要赏识,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更不例外。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瓦拉赫,在被多数教师判为“不可造就之才”,而有一位教师从他的“笨拙”之中发现他办事认真谨慎并予以赞赏,鼓励瓦拉赫学化学,终于使他成了“前程远大的高才生”,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这个事例启示我们教师要在学生的行为表现中多发现可以肯定的东西,对学生正确的答案或方法加以赞赏,这是“锦上添花”;错误的也可以从思维方式、答题方式或态度上加以肯定,这是“雪中送炭”。 学生常常把教师的赏识看成是对自己的评价,当他们得到赏识时,就觉得自己有进步,认为自己在老师心目中是好学生,从而增强了自信心,学习的内部动力也增加。
  4 教师应根据个性差异,科学地评价每一个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恰当与否,是学生情绪的晴雨表,如果学生的做法能得到教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学生就会感到自己被赏识、重视,就会积极主动地参加各项活动,自信心增强。反之,就会情绪低落、被动,缺乏信心。即使他们做错了,也不要全盘否定,更不能讽刺、挖苦,而要就事论事,帮助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鼓励他们想办法战胜困难。在衡量学生的进步时,要因人而异,不能只和好学生相比,因为有些“学困生”根本无法达到优秀的成绩,只能让他们自己与自己比,拿现在的成绩与原来的成绩比。如:这次考试比上次多了5分,就要表扬,使其认识到有努力就有进步;同时再给他们提出新的要求,使他们在看到光明和希望的同时,也感受到压力。教学实践表明,教师体现个性差异,科学、客观地评价学生,有利于“学困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总之,学生的心灵是脆弱的,但他们又渴望自信,因为自信能使心灵变得坚强。我们育人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才,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脆弱的心是经不起挫折和失败的,坚强的心才能饱经沧桑而屹立不倒。只有自信,才能使一个人的潜能、才华发挥到极致,也只有自信才能使人得到高峰体验。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丈高楼始于垒土。”我认为:培养学生始于自信。当然,树立自信,播种希望不是一日之事,需要我们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愿每一位同学都能自信——奋进——成功,让我们大家齐声欢呼:“我也行!我能成功!”
其他文献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达到全面育人,乃是研究课堂教学优化的宗旨。然而优化课堂教学其关键是优化处在特定位置上的教师课堂角色。而这种角色的扮演的成功率,往往影响或决定着学生文化的创构和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因此,教师课堂角色的优化已具有战略性意义。  关键词课堂角色 主导态 角色期望  中图分类号:G625文献标识码:A    1 导学角色的涵义  导学是特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当引导、指导、主
摘要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这个全球性的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已逐渐认识到:一切教育改革成败与否都离不开“教师”这一关键因素,加强对教师问题的研究,重视教师教育,提高师资质量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条件。中学体育教师当前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与严峻的挑战,如何充分发挥中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特长,提高中学体育教师的素质,是目前中学体育教育发展所必须面对的课题。  关键
目的和意义: 用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方法探讨正常小肠壁强化的达峰时间,评估不同重建间隔对小肠肿瘤检测的价值,总结各类肿瘤的CT小肠造影表现及诊断价值,评价CT小肠造影和双气
“希望马拉松”是1981年由加拿大人发起的纪念特里·福克斯(Terry Fox)的义跑活动。1977年,福克斯被检查出罹患癌症而被迫截去右腿,但他乐观积极地在医院里接受各种治疗与康
摘要游戏化教学是指借鉴游戏的设疑、挑战、自主等理念,把教学目标隐蔽于游戏活动中。根据学习者的特征以及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游戏化教学策略,从而使学习者在放松的状态下,从乐趣中获得知识、提高技能和陶冶情操。这里的教学游戏是指具有比较广泛意义上的寓教于乐之中的电子游戏、传统教学中的游戏(如学生的活动游戏)或者是两者兼有的游戏(即基于电子游戏的一种教学游戏活动等)。从而培养游戏使用者的知识、技能、智力、情
摘要精神性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学生的精神性是教育的使命。但教育中存在着精神性的缺失。建构学生的精神性,在去除规训化的基础上观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在生活世界中达到知识与精神的内在统一;在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两种意义上展开教育,促进学生自由的精神创造。  关键词生命 精神性 生活 自由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    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人不仅是物质性存在,更是精神性
摘要针对新时期中职学生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笔者深入进行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现状调查研究,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中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关键词中职学生思想 现状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为了有针对性地在中职学生中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对中职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深入了解,做到有的放矢,使工作取得实效,笔者在本校中职学生中开展了“中职学生思想教育现状”的专题调查。  1 调查对象及方法
摘要近年来,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打工,诸多问题接踵而至,其中之一就是他们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我们必须根据留守学生的特点,采取科学、及时、有效的措施,让这些学生快乐地成长。本文就结合留守学生的特点浅谈对其进行德育教育所采取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留守学生 德育工作 用心沟通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1 用心沟通  在教育过程中,老师要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针对留守学生的不同特点,实施最佳
摘要新教材的改革已成为全国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焦点。本文就2007年版高中《中国古代史》教材引言、选材、专栏文献、照片、练习等内容的变化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中国古代史 内容 调整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2007年版高中中国古代史教材的改革带动了历史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正在深深的影响中国的教育改革。那么,与1992年版相比,2007年版新教材在教材内容方面到底有哪些变化将成
摘要近年来,家庭教育引发的问题层出不穷,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学者提出了“家庭教育专业化”、“家庭教育指导专业化”的概念。作为非公共领域的家庭教育,是否能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以期获得一个明确的认识。  关键词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指导 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家庭教育引发的问题层出不穷,人们逐渐从争论孰是孰非转向呼吁社会力量介入家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