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化学选修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yuanluyi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教师探索了选修类校本课程开放与实践必要性,并有针对性地设计出了富有特色的,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高中化学选修类教材的校本课程,并在进行了实践应用。结果表明,选修类校本课程的开发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化学兴趣,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高中化学;选修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化学选修类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对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新的探索,探讨了高中化学选修类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实施方法,以及对课程的评价等相关的教学内容,为化学教师同类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经验。
  1化学选修校本课程的背景和意义
  高中化学选修类校本课程的在国家课程的背景下,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对国家化学学科校本课程的一个补充。在《中学课程规划》的规定中,在化学教学中,除了必修课之外,还应该开设化学的选修课教学,必修课是为了达成必要的对学生化学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化学课程,选修课是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人兴趣而设置的学习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共同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目标任务。在化学课程体系中设置了选修课,丰富了高中化学教学的内容,打破了单一的化学学习模式,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实践性学习的引进,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参与性学习方法的使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化学学习的参与度,研究性和体验性点学习方法的引进,激发了学生对化学问题探究的兴趣,因此,这些方法的引进,使化学学习方式变得多样化了,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技能和方法,使学生无论在学习态度和价值观方面都有了全面的提升,因此,选修课校本课程的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意义重大。
  2选修课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2.1课程目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和我们的生活练习紧密,在化学教学实践中,将化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具有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也让学生容易接受化学知识,因此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共同认可。在高二的选修课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在“燃烧热、能源”的实践开发中,要达到下面几个目标:一是为了使学生的化学知识更加的丰富,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认识认识到这些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二是在有趣的化学实验中,去体验化学知识和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进而引发学生对化学的浓厚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去完成一系列有趣的化学水怪,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化学知识能力。四是让学生在化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五是让学生实验过程中,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形成了健全的人格。
  例如,在能源的教学实验中,教师让学生知道了我国能源的现状,因此亟须开发新的能源,现在的新能源汽车,让学生去认识更多的新能源,像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能等新型能源。和让学生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原理,去制作简易的红绿灯控制装置。同时也让学生直到还有一些可再生的清洁能源,都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都在使用着,我们所用的电,可能就是风力发电或者水力发电的产物。
  2.2课程内容
  在高二选修课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中,通过和学生的交流中发现,在化学的教学中,学生都希望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希望通过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去获取知识,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探究化学知识的乐趣,在对高二选修课的校本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设计实验方案,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学生在学会的化学知识基础上,去进一步探索新的知识,通过化学实验去探究化学问题,并指导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将诸多和生活有关化学实践带到课堂,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化学装置比较简单容易操作的实验,化学药品用量较少的,切用时较短的化学实验,并且实验现象比较明显,又不会产生有害的化学物质对学生的身体造成危害的实验,同时也让学生在实验中尽可能地使用生活用品来做化学实验,让学生对化学产生了熟悉感,加深了化学实验的印象。在选修课的化学实验中,尽可能让所学的知识和化学必修课的教学内容产生关联,以便学生在了解化学实验原理的同时,也巩固了必修课的教学知识。
  例如,在盐类的水解实验中,学生可以用家里的食盐作为化学实验的材料,由于盐类的水解中不会产生有害气体,同时实验的装置也非常的简单,也在这个实验中,学生对盐类的水解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得出了盐类水解的过程是可逆的过程的结论,一般盐类水解的程度很小,水解产物也很少,通常不生成气体或沉淀,也不发生分解。
  2.3课程实验
  在选修课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中,教师发现,通过对选修课的校本教学,讓学生感觉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化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做了大量的化学实验,加强了学生对身边的化学的了解以及化学知识的运用。
  例如,在学习化学电的基础的实验,教师让学生通过化学实验了解了电动车电池的原理,了解了电池在电完了之后充电的原理。同时也明白了锂电池:锂电池是金属锂作负极,石墨作正极,无机溶剂亚硫酰氯·SO2Cl2·在炭极上发生还原反应。也明白了锂是密度最小的金属,用锂作为电池的负极,跟用相同质量的其它金属作负极相比较,能在较小的体积和质量下能放出较多的电能,放电时电压十分稳定,因此贮存时间长。
  3结束语
  高中化学选修课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是一个学生的实践和认识都在提升的过程,选修课校本课程开发和实践,有利于提升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旷湘平.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61-63.
  [2]佚名.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践[J].浙江教育科学,2000,000 (005 ):28-32.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学科承担着审美教育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学的初始之环,语文教学设计也相应着含有或者暗含审美的因素,本文从语文教学设计的结构、节奏、留白、创造浅谈了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审美因素,以期给教师们一点启示。  ◆关键词:语文;教学设计;审美因素  语文学科是一门富有美的一门学科,具有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它能够激起学生的审美意识,从而达到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要让学生在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进行课外阅读,不仅能够使小学生对自己遇到的生字词进行自主探究,使小学生逐渐积累汉字语言知识,并且由于课外阅读都是段落性的阅读,因此对提升小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所以,课外阅读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也十分有益。但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将关注点放在了课堂教学中,忽略了学生课外的语文学习,这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背道而驰,无
期刊
◆摘 要:美术是一门艺术类课程,教师通过美术欣赏的方式让学生感知多种情感,再结合美术鉴赏技能让学生的个人审美水平和情感认知得到极大的提升,从而让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美术教师要加大美术教学的重视度,以符合学生的审美心理特征出发点、美术欣赏技能为载体、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为目标,实现对学生的美育教育,全面提升美术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美
期刊
◆摘 要:教育戏剧在幼儿园广泛开展,能够调动幼儿主动投入到戏剧中表现自我,使幼儿积极向上、热情高涨,这不仅激发幼儿热情,还提高幼儿对戏剧的兴趣,幼儿对戏剧表演非常感兴趣,能使幼儿提高主动性,并且在教师指导下,引导幼儿运用肢体动作表演戏剧,以及引导幼儿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有利于增强幼儿表现力、合作能力,同时推动幼儿更好地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戏剧;指导  教育戏剧是综合性的艺术形式,教师指
期刊
◆摘 要:情境创设教学方式,在长期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主要是由于情境创设教学法,能够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到英语知识,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教师通过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例如理解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探究能力等。本文就小学英语情境教学,展开了相关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情境;故事;角色;生活  目前,
期刊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小学阶段也是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写作能力,树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也能够加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由此促进学生向更高阶段的进步。英语课程是学生在初中学习过程中的重点科目,英语课程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也是更加困难的,所以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找到合适的教学方式,切实提高学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理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就是问题导向。但就目前来说,小学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缺乏问题意识,没有留出太多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以及提出和解决问题。导致学生的问题意识淡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我们要探究多样化的问题意识培养模式,着力于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期刊
◆摘 要:在小学阶段,美术教学不仅能够放松学生的身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能够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陶冶学生的情操,对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而言不可或缺。色彩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关系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该文就小学美术教学中色彩教学的实践策略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美术;色彩;实践  色彩在感知大千世界,描绘大千世界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而人类认识色彩大多数都是在小学的美术色
期刊
◆摘 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容易让小学生感觉数学学习是枯燥乏味的,晦涩难懂的。在此形势和背景下,课堂提问作为一种可操作性强、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理论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模式,得到了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高度认可和广泛应用。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深入探讨了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深入以及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推行,小学数学的课堂提问已经成为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教师要对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特点,充分开发语文教学资源,将不同的内容和知识点融会贯通,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高表达能力,有效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策略分析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也对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