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之我见

来源 :农业经济问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fei1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一、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意义 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以后,中央提出,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这就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新的历史时期和历史任务。可以说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是一片沸腾,一个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尽快把经济建设搞上去的新的发展势
其他文献
有海峡两岸著名农经学者参加的“90年代中国农业发展学术讨论会”1992年8月 20—25日在北京召开。会上,海峡两岸学者精神振奋,畅所欲言,对于90年代中国农业的发展问题发表了
<正> 劳动力与其它生产要素一样,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是时刻流动的.但导致劳动力产业分都及空间就位变异的流动,却有着特定的发生原因和特定的实现方式.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经典
如何实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前些年,我国经济学界曾对此进行过研究探讨,但众说纷纭,未取得较好的共识。最近,李鹏总理在
八亿农民作为中国社会最为庞大的社会集团,在农村的十年发展中,主体运行的种种行为意识都可以归结到脱贫与致富这个上面来.本文拟以此为主线,对我国农民主体运行进行系统考察
<正> 一、山区开发和治理的战略意义 山区的开发和治理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它关系到“四化”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兴衰。这样提出问题是有
<正> 新中国前30年实现了由落后的农业国到农业一工业国的转变,最近10年实现了向工业一农业国的转变。工农关系中的深层矛盾经过时隐时现的长期积累已经浮到了表面,表明转变
<正> 经济发展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世界各国经济总是沿着不发达→欠发达→发达三个阶段不断向前推进;在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由于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和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不同
当代中国农业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工农业(城乡)关系问题,这要靠调整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矫正重工业偏斜发展旧格局,执行工农业协调发展新战略来解决;二是农业发展走什么道路
<正>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农产品多数已经放开经营,完全由市场调节,尚未放开经营的只是少数几个品种,如棉花、烟草、蚕茧等。最大宗的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