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欠发达地区经济刻不容缓

来源 :农业经济问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7632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经济发展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世界各国经济总是沿着不发达→欠发达→发达三个阶段不断向前推进;在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由于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和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不同,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特征,也就是说,在同一时期,既有经济发达地区,也有欠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总是相比
其他文献
关于小城镇建设的几个问题万宝瑞一、小城镇建设的现实性和战略意义小城镇建设是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新课题。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以及
对加快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几点认识刘志澄1994年1月,国务院制定并颁布了《90年代中国农业发展纲要》。这是本世纪最后十年农业发展的指导性方针,对加快农业发展,更好地满足经济高速
有海峡两岸著名农经学者参加的“90年代中国农业发展学术讨论会”1992年8月 20—25日在北京召开。会上,海峡两岸学者精神振奋,畅所欲言,对于90年代中国农业的发展问题发表了
<正> 劳动力与其它生产要素一样,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是时刻流动的.但导致劳动力产业分都及空间就位变异的流动,却有着特定的发生原因和特定的实现方式.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经典
如何实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前些年,我国经济学界曾对此进行过研究探讨,但众说纷纭,未取得较好的共识。最近,李鹏总理在
八亿农民作为中国社会最为庞大的社会集团,在农村的十年发展中,主体运行的种种行为意识都可以归结到脱贫与致富这个上面来.本文拟以此为主线,对我国农民主体运行进行系统考察
<正> 一、山区开发和治理的战略意义 山区的开发和治理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它关系到“四化”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兴衰。这样提出问题是有
<正> 新中国前30年实现了由落后的农业国到农业一工业国的转变,最近10年实现了向工业一农业国的转变。工农关系中的深层矛盾经过时隐时现的长期积累已经浮到了表面,表明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