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序列化训练构建小学作文立体式教学体系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1-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序列化的形式构建小学作文教学的实施过程,这可以实现有效的教学引导和过渡的效果,能够促进作文教学效用更好地发挥,能够让各个时期的作文教学的侧重点都相对明确,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也会有更强的针对性。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序列化训练 小学 作文 立体式教学
  以序列化的形式构建小学作文教学的实施过程,这可以实现有效的教学引导和过渡的效果,能够促进作文教学效用更好地发挥。小学时期的作文教学会经历一个发展的过程,中低年级对于写作训练的要求不高,作文教学的难度也不大。但是,慢慢过渡到中高年级后,写作的要求和训练难度在一点点提升,尤其是随着学生语言积累的丰富和学生写作技能的增强,会需要学生完成要求更加明确,难度更大的习作。这样的背景下,就需要教师的作文教学的指导方法和教学侧重点相应有所调整变化。以序列化的方式进行小学时期的作文立体式教学,能够让各个时期的作文教学的侧重点都相对明确,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也会有更强的针对性,写作教学需要发挥的效能会更好地得到展现。
  一、完成从口头表达到写作训练的过渡
  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让他们写出完整的文章显然不可能,写出段落都还要求太高。这个时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从语言应用出发,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对于语言表达与应用越来越熟悉,然后再来慢慢进行教学过渡。这样的背景下,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适应的环节,当要求学生进行完整文章的写作时,学生会相对容易接受。在首先指导大家展开口头训练时,教师可以从一些学生熟悉感兴趣的题材背景着手,或者是训练一些生活化的口头训练背景和内容描述。这会让学生都有话可以表达,学生能够有充裕的口语能力的训练,思维能力也会一点点得到锻炼。有了这样的基础后,教师再来指导大家将自己表述的这些内容一点点转移到文本写作中,这也是给学生正式写文章打下的一个基础。
  例如,在组织春游时,学生在公园里观赏盛开的桃花,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问学生:“大家看到的是哪一种树啊?它的外形是什么样的?开出的花是什么样的呢?你觉得这树怎么样?”学生会回答:“今天大家一起春游,玩的很开心,公园里有一棵桃树,桃树又高又大,开出的花是粉红色的,非常漂亮,就像冬天里的雪花一样。”让学生先学会如何说话,并且在口头表达上整理与梳理自己的思维,这可以给学生进行书面表达奠定一定的基础。同时,这样的训练方式也更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能力水平和语言积累,不会因为教学要求过高而让学生产生难以适应的状态,这是一种相对更加灵活的教学实施方式。
  二、进行细致深入的写作教学指导
  随着学生对于写作训练一点点熟悉,对于各种写作要求也更加了解,教师可以慢慢提升写作训练的难度,设置更深入的写作训练内容和方向,推动学生写作能力素养的逐渐提升。进入中高年级后,教师可以慢慢指导学生进行细致深入的写作。比如,可以指导学生基于有效观察进行具体事物的刻画,可以是一个人物的外貌特征,也可以是对于一个静物特点的描摹。这些都会让学生掌握一些非常实用的写作方法技巧,能够让学生的写作能力素养有明显提升。教师可以首先从锻炼的写作指导开始,让学生基于具体的写作目标和方向进行锻炼的刻画,然后再来一点点提升写作要求,这会更符合序列化写作训练的特点。
  例如,在一堂三年级的作文课上,写作的主题是水果,学生按照语文教师的事先布置,带着各种各样的水果来到教室,而教师也带来了自己的水果——西瓜。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说出西瓜的外形是什么样子的,学生通过观察后说出“西瓜长着圆圆的身子,圆鼓鼓的像皮球一样,还长着竖条的花纹。”说完了外形之后,教师再让学生从听觉角度去说一说西瓜,用手拍一拍西瓜,学生说:“拍西瓜的声音听起来就象拍自己的肚子一样。”就这样,在教师层层深入的引发和思维引导下,学生可以逐渐掌握这一静物的一些特征,会形成自己的写作思路,找到相应的写作素材,有了这样的基础后学生自行写作时才会有更好的发挥。
  三、循序渐进地提升写作训练难度
  进入高年级后,写作的难度和要求会进一步提升,写作训练的侧重点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不仅要进一步强化对于学生语言表达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也要慢慢开始要求学生在文章中有真情实感的流露,并且能够进行一些相对细致深入的刻画。如果学生的能力较强,教师还可以在习作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对于特定的事件,或者是一个探究主题进行分析。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应当具备非常好的完整的写作文章的能力,并且能够在语言表达上更加清晰准确,最好是能够写出具备感染力且可以触动人的文章,这才是这个阶段写作训练应当有的侧重点。
  教师首先要设定对于高年级习作训练的一些基本目标和方向,然后结合这些特定目标制定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模式。例如,六年级的学生应该写出脉络清晰的文章,并且对环境和背景描写到位,也能有所重点、有所突出地进行写作,描写人物时能够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来写,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也能做到基本到位。他们也应当明白写一件典型事例可以刻画出人物形象,懂得从不同的角度去描写,从侧面去描写能够收获更好的效果。这些都是非常细致深入的写作要求,明确了这些基本的写作要求和能力培养方向后,作文教学的展开才会更加清晰有效,学生能力的培养也会更加有针对性。以序列化的形式循序渐进的展开对于学生寫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这会促进学生的综合写作技能有更加明显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梁成凤.小学作文教学中情境运用初探【J】.中华少年,2016(26)
  【2】王秀芬.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6(S1)
  【3】龚敏.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及其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8)
  【4】柳力玮.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J】.教育革新,2009(11)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主要对信息技术创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对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希望能对初中语文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语文 高效课堂 实践研究  在有效课堂为前提下,完成初中语文教学,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也就是高效课堂。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能够有效地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率,它和传统的教学方式所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因此,要合理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高中语文教学迎来全新的挑战,传统“以考定教”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用,核心素养引领下的教学课堂成为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在这一背景下,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积极转变观念,深入教材,反复钻研,精心设计教学,借助多元的活动引导学生,让其在兴趣驱动下深入探究,充分灵活,以此促进能力的发展。本文将结合实例具体探究高中语文课堂贯彻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核心素养
数学教学过程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树立学生是数学学习主人翁的观点。通过教师对教学内容合理有序的设计和组织,可充分激发学生自觉求知的内动力、主动性、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培养学
东周之世,由于传统礼乐制度的渐趋破坏,法律调控逐渐成为各诸侯国管理国家、维护社会正常运行的一种主要社会调控方式。楚国是一个注重法律调控社会功能,重视法度建设,法治文化非
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爱学、乐学和善学,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可以扩展课堂内容和教学形式,培养和维持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课堂的教学效率。本文主
南方丝绸之路是现今已知最早连接中外的古老通道,历史上沿线连绵不断的人流、物流以至文化信息流动,为中外文明的发生、发展和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沿线山河壮丽,景观和生物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是最具时效性的教学方法之一,巧妙、恰当的问题设置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语文发散思维
【教前设想】《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本书的“方正”一门。“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是一种好的品格。本为记陈纪和来客的对话。先交
VoIP技术利用TCP/IP网络有效实现了分组语音和传真的交互.对于企业减少话费开支,加强内部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方案.文中利用企业本身已有的虚拟专用网(VPN)实现VoIP技术,在实现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