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习作教学之浅见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re_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文的确源于积累。不外乎两方面:一是留心生活,二是广泛阅读。两方面有机融合就是传统经验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积累越丰厚,习作就越有基础,文章就越能妙笔生金花。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积累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语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海量的阅读和丰富的积累。要想讓学生写好作文,必须指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获取素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是创造的原型。这些都充分地体现了习作源于积累这一主张。
  一、主动实践,注重生活积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語文教学必须和丰富多彩的生活相联系。”习作更是离不开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都是小学生习作的源头活水。
  1.在日常生活中创造习作素材
  陶行知先生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作文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但学生大部分时间待在校园,与社会接触不多,融入大自然的机会更是不多,这就给习作素材积累制造了难题。怎么克服呢?老师要经常布置一些与教材相关的家庭作业。如:让学生在花盆里种一些自己喜爱的花卉或蔬菜,每天观察一下它们的生长变化,把看到的细致记下来;三八妇女节到了,让学生给妈妈洗一次脚,然后把给妈妈洗脚的经过、妈妈的反应以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因为学生亲身经历了、感受到了,所以动笔时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一篇篇生动丰满、有血有肉的美文呼之欲出,孩子收获到成功的喜悦,不怕作文了。
  2.从集体活动中挖掘习作素材
  学生生活在集体中,经常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要想把活动写具体生动,光做观众是不行的。教师要尽可能组织学生融入集体活动中,只有亲自参与,才能把活动的经过、活动的细节以及活动时的感受描写得淋漓尽致,表达出真情实感,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趣味运动会”“你是我的朋友”“给熊猫画鼻子”“秋天一日游”“难忘的爬山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兴趣盎然,回味无穷,激发了习作欲望,让学生不吐不快。多彩的集体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积累了大量的作文素材,一篇篇感情真挚、充满个性的作文跃然纸上。
  3.学会方法,在观察中积累素材
  生活是个万花筒,它时时为我们积累收获,处处为我们带来启迪,因此,我们必须把学生领出课本,带出教室,离开校园,融入社会,走近自然,去观察自然,体验生活。要教给学生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观察顺序多种多样:从整体到部分、从部分到整体、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等。另外,观察方法也多种多样:要有主次,突出重点;会分类,抓住特点;能比较,发现不同……掌握了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用心看、用脑想,定能写出各具特色的作文来。
  学过《雨》这篇课文后,学生懂得作者是按雨前、雨中、雨后的时间顺序观察的,其中雨中的景象又按照天空—屋顶—房檐下—地面的空间顺序观察。雨前,抓住闷热的特点;雨中,抓住越来越大的特点;雨后,抓住格外清新的特点。然后,在冬季下雪前,让学生按照这一观察方法观察“雪”,这样学生就有章可循,调动多种感官全身心去感受,因此观察得具体细致,写起作文有声有色,生动形象。
  二、广泛阅读,丰富语言积累
  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的思想,将语文学习从课堂扩展到课外,按教材、按学生喜好推荐读物,将阅读进行到底。喜欢读童话的就读童话,精彩之处讲给别人听;喜欢读诗歌的就读诗歌,优美句段读给别人听;爱看漫画书的就看漫画书,给书中角色补充几句对白……另外,还要养成摘抄的好习惯,随身备个小本子,看到就记下来,电视上的广告语,商铺门面的对联随处可见,都是积累的好素材。另外,成语、格言、谚语、歇后语等多背一背,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妙笔生金花。
  三、触碰心灵,积累思想沉淀
  留心生活,广泛阅读是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前提条件,但绝不是唯一条件。如果学生只是走马观花地去观察,漫无目的地去阅读,不经思考的洗礼,便不会有触动灵魂的内心感悟,也就写不出感情真挚的好作文。要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评点”,当学生看到一些事件或者了解一种现象后,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评议,以此加深对这一事件或现象的认识和理解,整合观点,并将大脑中的素材进行合理排序,创造性地赋予特定的含义,使事件或现象变得丰满而有活力。例如,让学生利用双休日到公园看一看、走一走,然后抓住所观察到的某一内容进行“评点”,有的学生针对“公园没有增添什么设施,环境也无多大改变,而参加锻炼的人却成倍增加”这一内容想到了:人们的观念在改变,认识到健康是人生的最大财富,把日常的体育锻炼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师生、生生互相“评点”中,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完成从日常生活到习作素材的升华,真正达到积累习作素材的目的。
  综上所述,作文的确源于积累。不外乎两方面:一是留心生活,二是广泛阅读。两方面有机融合就是传统经验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积累越丰厚,习作就越有基础,文章就越能妙笔生金花。
  参考文献:
  李蔚.课堂教学心理学[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05.
  编辑 温雪莲
其他文献
去年秋天放农忙假时,爷爷叫我去他家帮忙割稻。我把稻茬留得老高老高,爷爷见了,严厉地说:“割稻时,稻茬要留得低一点,不然害虫会藏在里面越冬的。”我听了,将信将疑。为了弄
利用黄鳍马面Tun的鱼骨作原料,经调味、烘干等工序制成香味可口、营养丰富的香酥鱼排。产品粗蛋白含量45.5%,水分17.255,粗脂肪0.76%,粗灰分14.31%,钙2.29%,磷1.47%,钠1.12%,钾0.16%,镁710×10^-6,铁355×10^-6,锌49.2×10^-6,铜3.40×10^-6,镍2.40×10^-6。
多媒体教学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一种新型手段,也是丰富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它打破了以往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学习的情况,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更为
应用肾周止血法在肾活检中进行加强止血效果,预防肾周血肿的姓。方法:将有肾穿刺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常规经皮肾穿刺活检后,沿穿刺点肾周被膜外,立即局部注射立止血1U(1U=150mg,=1klobusitzkyUnit);对照组:经皮
章钧(以下简称“章”):开展一些教学研究课活动,都要进行课后评议。可是在评课中,往往有的同志只看到其中的某一点。比如,这节自然课的学具设计得比较新颖,某件教具设计比较
凡有条件制作压膜标本的地方,把学生采集的、合适的材料,制成压膜标本有许多好处,一是学生喜欢,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生活;二是可培养学生的动手、审美、创造美的能力和科学知识;
如何使自然常识课教学活动生动活泼,成为学生乐于从事的认识实践活动,笔者认为首要的问题是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根本转变,即“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付之于教育实践。这
禽流感监测最为常用的是微量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检测),其优点是所用仪器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快速等,在基层兽医实验室及养禽场普遍应用。但常因不能正确熟练地掌握这一技术或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