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PS授时的多通道数据同步采集系统

来源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infeng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异地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需要,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GPS授时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利用EP4CE10F17C8+UBLOX-6T+ADS8568+CYPRESS68013A的组合实现8路数据的同步采样及上传;系统内建两个高精度时钟,通过GPS秒脉冲校准,从而获得每个采样点的准确时间;以FPGA为核心,完成AD转换控制、数据组织和缓存、USB数据传输控制;基于VS2010应用程序完成数据的接收和处理;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各模块设计合理,运行稳定,实时性高,具有较好推广价值。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任务管理系统的高清视频处理技术,具有提升高清视频处理实时性,优化计算资源利用率,降低高清视频处理应用设计难度的特点;首先,介绍了面向异构多核计算环境
针对1553B总线的实时性评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有色Petri网(Colored Petri Net,CPN)的1553B总线模型;该模型基于分层建模的思想,分别建立了1553B总线的拓扑模型、总线控制器模型、远
针对传统的车牌定位算法是采用灰度图像的纹理特征的,由于灰度图像的纹理特征诸多特性和局限性,给车牌定位算法带来很大的困难;鉴于此,提出了基于小波纹理分析的彩色车牌定位算法;首先对图像进行二维小波分解,计算滑动窗内图像的小波纹理特征;然后同时将低频子图转化RGB色彩分量为HSV色品值,提取颜色特征并得到综合特征向量;其次利用小波变化定位出车牌区域;最后对定位出的车牌进行后期校正处理并输出定位结果;该算
根据GJB冲击环境试验测试要求,介绍LabVIEW平台下两类典型冲击信号分析模块的设计方法,主要讲述利用多图层叠加编程技术实现GJB150.18 1986标准规定的半正弦波与后峰锯齿波动
当前的物联网环境下,各个智能网络的数据库的使用没有统一标准,不同生产商的数据库中的异常数据标准也不同,这就使得传统的以模式识别为基础的网络数据库异常检测方法在进行异常阀值设置时,无法形成统一标准,数据库数据量庞大且存在无序性,无法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检测效率;提出基于混沌特征分析算法的物联网环境下的差异网络数据库异常数据检测方法;依据混沌特征分析相关理论构建物联网环境下的差异网络数据库模型,构建一种
为了更有效地评估民航飞机惯性导航性能,更好地分析其惯导数据相对于飞行计划的误差;提出一种新方法整体分析惯导误差,将飞行计划航迹离散化计算出误差数据,使用小波多尺度分
工业以太网协议Ethernet POWERLINK (EPL)分布式站点的时钟同步方法并不能在实时运行过程中保持很高的同步精度,无法满足特定环境下的控制要求;研究了工业以太网协议EPL的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