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峰:转型创业,一触即发

来源 :现代青年·精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ng_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被广大War3玩家所熟知甚至膜拜的人皇Sky——李晓峰,近期正式宣布“正式退出War3转而创业”的消息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从一个专业玩家,一个大男孩的形象瞬间转型成为创业公司的董事长,跨度之大使得玩家们投以了热切的关注。
  2015年6月李晓峰正式退役,从职业生涯末端比赛渐少到担任we俱乐部LOL的领队、管理者,现如今转型创立了自己的品牌,自己开公司做老板。李晓峰的人生总让人觉得如此富有传奇色彩。有着非常成熟的职业规划的他对于整个游戏、整个电竞行业的思考和认识不同于一个简单的从业者,这也是他为何能够如此适应选手、管理者和老板的多重身份的重要原因。
  前记:新领域的尝试未尝不是件坏事
  “我总觉得我自己还可以再拼一枪,再多打一个冠军出来”,这是有魔兽“人皇”之称的著名中国电竞选手SKY李晓峰在微博退役长文中最为动情的一句话,从这句动情的话语中,我们能感觉他对电子竞技依然是热爱的,那么,李晓峰为何要离开这个已坚守10年之久的电子竞技场呢?背后是不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呢?对于这个问题,李晓峰解释道:“这个问题我在那篇长微博里已经提过了,其实主要就是个人选择吧”。
  早在2005年WCG(世界电子竞技大赛),李晓峰以前无古人的速推流登上冰封王座,飞上“Sky”。紧接着的06年,他再次卫冕举起WCG War3冠军奖杯,正式封为人皇。
  但后来,随着版本迭代,这个打法逐渐被其他玩家破解针对。而Sky的游戏生涯也好似他发明的“速推流”一样,表露出后期疲软的状态,直至2013年WCG宣布完结,魔兽争霸3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他也未能完成三冠王的梦想。
  “13年WCG宣布停办以后,我确实迷茫了一阵子,不知道以后该如何。我尝试过转型做解说,也做过其他游戏的领队,甚至尝试着去做一名职业的德州扑克选手,然而效果并不理想。”
  三十而立,已到了当家立业年龄的Sky机缘巧合多遇到了中国超频第一人余孟遥,加之从小对外设的钻研,他决定创业成立钛度科技。“在电竞的发展过程中,魔兽争霸3的落寞是必然,总有画面更好,类型更为市场接受的新游戏出现。在选择创业之前我也做了别的尝试,其他的游戏项目,还有俱乐部的管理,一方面是精力所限,另一方面我也已经30岁了,不可能一直活跃在职业赛场上,在几年的迷茫和摸索之后,我寻找到了创业这条道路,也是希望能延续借自己在电竞职业生涯的成就,在新的领域做出一番事业”。
  从毛头小孩到当CEO的大叔
  “创业和当选手,心理还是有很大转变的。当选手的时候你只需要想尽一切办法击倒你的对手即可。而成为创始人,你要学会如何管理公司、去于供应链磨合、去跟各种人打交道。”
  7月底,李晓峰在上海发布了钛度科技第一款硬件产品,智能鼠标。在传统的游戏鼠标上加入了反应时间测量等功能,还开发了配套APP,可分析鼠标获取的数据,并给予玩家指导建议。这款产品的目标用户定位在电竞爱好者。
  然而瞄准外设市场的,李晓峰并非第一人,前Dota、LOL选手若风在退役转型后就与优达尔牧马人鼠标合作推出若风版。
  他表示,钛度科技要做的不仅仅是粉丝经济。“冠军的光环或许能给我创业带来一定帮助,但若想做一个品牌还是需要产品的质量与口碑。”他想要做的不是捞一票走人。
  目前钛度科技已经完成了天使轮和A轮融资。分别由险峰华兴、PreAngel以及白金之星、力合清源分别进行两轮投资,两轮融资金额超过1000万人民币。
  而一款售价近300的鼠标对于普通的使用者来说,未必每个人都能接受,而专攻电竞爱好者受众是否太小了?Sky不这么认为。他表示,经调查中国 范围内电竞爱好者已经突破了5000万人,这已经是一个很庞大的市场了,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做电竞外设是可以搭上游戏这辆高速飞驰的顺风车的。
  然而一个初创公司与传统外设厂商来比,在资金、供应链等方面,钛度并没有什么优势。Sky自己也明白这一点,那么钛度科技多优势在哪里呢?Sky表示他以及他的员工是发烧到不能再发烧的硬件爱好者,可以充分了解玩家需求。但分析算法能保证多少核心竞争力,大厂能否生产一款功能类似并可借助资金渠道来取代钛度,是Sky未来要重视的。
  对于钛度科技的未来,Sky依旧没有明确规划,他表示目前还在专注鼠标的生产制造、供应链磨合等事,不过将继续为电竞从业者提供一流设备支持。
  “我并不后悔作为一名电竞选手,那是一段非常美好快乐的时光。然而我也很喜欢现在的自己,从零出发,一切都是新的开始。”李晓峰表示,他的创业才刚开始,然而即便是光环加身体,钛度科技要克服的困难依旧有很多。
  对于选手、管理者和老板的多重身份,李晓峰表示在不同阶段年龄会有不同的喜欢,“就比如说做选手的时候我就很喜欢做选手的感觉,做俱乐部管理者的时候我就很享受,我会想怎么把俱乐部做好。做老板的时候就会想着自己的产品。要是一定要说最喜欢,我觉得是职业选手,因为我认为自己天生是一个斗士,永远都喜欢和别人比高低。可能说现实中比高低的过程比较慢,而游戏来得更快些。其实我创业了,我仍然在这个游戏中,只是我进入了创业这个“大游戏”而已。我需要在这个游戏中把这盘游戏继续走下去,而且成为最后的冠军,胜利者。”
其他文献
马赛克既是一位来自纽约的视觉艺术家、艺术评论家、也是一位大学艺术教授(罗马)。现主要生活于纽约、罗马与北京。由于他的三种身份,所以他创作的作品既有视觉的完美呈现,又有对作品观念的精准确把控。他从一个"他者”的角度,以敏锐的感知力,批评的态度,在世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就地取材进行创作,在不断的行走、发现与创作中,在时空与东西文化差异的不断切换中,以最朴素简单的生活方式,前行在路上,像一位虔诚的信徒,
李霄峰,作家,导演,演员。1999年至2004年,曾用笔名Liar撰写影评而广为人知。2002年加入陆川导演工作室,参与影片《可可西里》制作。2009年编剧并主演电影《达达》(张元导演),此片入围美国圣丹斯电影节竞赛单元。2012年出版个人文集《失败者之歌》,此书在全国十家人文书店举办朗读会,开风气之先。2013年《失败者之歌》在豆瓣阅读上架电子版。2013年携《少女哪吒》(原著小说:绿妖)获上海
重庆市某高校女大学生王茹英做梦也没想到,一段风花雪月的故事留下了沉甸甸的情感债务,男友的42笔“恋爱账单”记录了情侣的真心付出,也成了她挥之不去的魔咒。更令王茹英想不到的是,自己不幸遭受色狼侵犯之后,又遭到前男友在网上“剥光内衣”,女孩的隐私成了博弈的筹码,掀起了层层波澜。2008年春节前夕,法院审结了这起全国首例“恋爱账单”官司。    安享资助:“恋爱账单”埋下噩梦伏笔    2004年秋,一
2015年以来,“白沙青年”微信公众号7次进入海南省内政务媒体微信单周排行前六名,最大程度地夯实了地区网络宣传阵地。  网络宣传工作队伍建设:依托团组织、志愿者群体为整体框架,采取以专兼职团干为主体,志愿者为两翼的队伍结构,现有网宣员230人、网络文明志愿者530人。  拓宽网络平台建设、构建多元网宣工作路径:依托白沙共青团网站建立团属中心工作展示平台,依托“白沙青年”微信平台、“白沙共青团”微博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年危机”这个词在年轻人中火了。有好事者又非要给它找个“主语”, 90后就成了接盘侠。“90后遭遇中年危机”突然上了微博热搜榜。  正在岗位上勤恳工作的我就不明白了,作为一个刚刚过完25岁生日的阳光女孩,自己怎么就被“危机”了?而且,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所指的青年年龄范围是14~35岁。我还是青年,我没有“中年危机”!  
在重庆渝北一家静谧的咖啡厅,这是他经常出没的场所。他常宅在这儿写稿、读书。每日下午两点开始,咖啡厅的一个角隅,一杯茶、一部手机和一台电脑,他开始用文字与世界对话。屋内飘着悠扬的轻音乐,任凭迸发的灵感思绪穿梭于微隙的气息,舒畅,漫长,把天地间一切空虚盈满。他时而在键盘上敲敲打打,时而在笔记本上勾勾画画,一篇篇把社会热点绑上金庸作品解读的文章就这样流传……  咖啡厅外,这么一个靠码字为生的文人,靠一个
出生于1990年的张皓宸长着一张青春无敌高颜值的脸,微博里不是自己搞怪自拍、新书宣传,就是一系列的趣味插画:画面中,橘子变成了太阳,张皓宸手绘的小人戴着墨镜,在太阳下说出“每当遇到阴雨天就努力做自己的小太阳”的励志宣言。张皓宸就被封为正能量励志偶像,被读者誉比“正能量”更加振奋人心的“全能量”。  正儿八经的作家,起初没有想过  “不知道为何忧伤也要忧伤一把”,最开始张皓宸的文风也受到了“疼痛青春
笛安,擅写青春文学,曾有作品刊登在著名的《收获》杂志上,被称为“最被主流接受的80后女作家”,在2010年、2011年、2013年荣登中国作家富豪榜,引发广泛关注,并于近期推出最新长篇历史小说《南方有令秧》。  从销量总数过200万册的“龙城三部曲”(《西决》《东霓》《南音》)到新作《南方有令秧》,笛安称自己实现了写作的突破。  南方有令秧  《南方有令秧》小说灵感来自于笛安2011年的一次旅行,
其实在2015年那引起全民追剧的下半年,霸屏的并非胡歌一人,还有他的“老师”——刘奕君。《伪装者》里的“疯子教官”王天风,《琅琊榜》里坏得坦荡荡的侯爷谢玉,《他来了请闭眼》的花花公子裴泽,更在《温州两家人》里一人分饰双胞胎兄弟、温州商人石胜天、石胜人。说不定没事儿换个台,你又能发现霸屏很忙的刘老师还是那个夜观天象、一言定下芈月霸星一生的占星师唐昧,引得网友直呼谢玉大人怎么走错剧组打了个酱油。接连几
硅谷一直是深度科技投资的主战场,但近期形势似乎不太妙。首先是典型代表Magic Leap这半年频频出事,视频造假、技术落后、产品比不过HoloLens,已经快成为深度科技投资深坑范例了。  除此之外,Oculus爆出核心科技抄袭,陷入兩亿美金官司;一度的硅谷宠儿Theranos彻底神话破灭,第二个血液检测执照被撤回……这些令人咋舌的硅谷故事让记者开始对深度科技投资有点提不起兴趣了。然而在硅谷,不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