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n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物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其教学为学生以后的物理知识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行物理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形成严密的思考模式。让学生学会整体、全面地看问题。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其有效的对策。以期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实现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物理;情境创设;问题;对策
  情境创设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教学方式,被广大的教师所运用。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物理教学的发展。影响教学效果。物理教师要认清现状,了解当前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真正发挥出情境教学的作用,让学生在生动有趣,新颖的情境中探究物理知识。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实现高效课堂,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提高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
  一、 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一) 情境创设目标不明确
  由于很多教师都受到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愿意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知识的传授和解题的技巧上,在教学新知识时并不愿意花太多的时间在创设情境上。有些教师为了应付新课改教学的要求,只在公开课、示范课上创设情境。在平时的教学中却很少运用。情境创设的目标不明确,没有把情境教学的作用发挥出来。
  (二) 情境创设过于老套
  虽然很多教师都认识到了情境创设的重要性,并且在实际的教学中也会创设情境进行教学。但是情境创设需要选取典型的素材或新颖的、生动的、有代表性的情境。由于教师的专业水平有限,创设情境的能力不高。在取材上没有选择好,造成创设的情境过于老套,造成情境创设的教学不理想。
  二、 初中物理教学提高情境创设的方法
  (一) 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兴趣
  情境创设需要有良好的师生互动。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改变传统的教师“独揽大权”的局面,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巧设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情境创设时以问题来引导学生积极发言、探讨。调动学生思考、探索、沟通的积极性。践行情境创设教学的根本目的,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发挥出情境创设教学的最佳作用。例如在教学《汽化和液化》过程中,教师创设以下情境:一壶水在灶上烧,我们怎么来判断水开了没有呢?水开了为什么要冒气?水烧开需要哪些条件?水在沸腾时有哪些特征?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大胆猜想,自由讨论。教师则负责引导学生往深刻的方向思考。对于学生弄不明白的问题,如“水熬干后,水去了哪里”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弄清楚到底水干了去了哪里。在有趣的情境中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汽化和液化的相关知识。在问题中思考,在探索中收获知识。这样的情境创设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水平。
  (二) 物理实验与情境创设相结合
  初中物理很多知识教学都需要实验的辅助教学才能完成。如果抛弃了实验教学,物理知识教学就剩下枯燥无味的理论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如果教师将物理实验与情境创设巧妙地结合,既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课堂中享受学习的快乐。在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思考,激励学生提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想法、观点。然后用实验求证观点,在实践中获真知。例如在教学《摩擦力》时,创设情境以引入新课内容。如:两个班级在进行拔河比赛、人们在冰面上滑雪、下雪天轿车车轮上绑铁链防滑。情境创设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通过“探究互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实验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知识。在情境创设中学生学会思考问题,而在实验中学生学会证明问题。两者的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实践能力。通过实验学生知道了互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从而理解了情境中拔河比赛、滑雪能够进行的条件。轿车车轮上绑铁链的目的。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认识到摩擦力的作用及危害,提高知识运用的能力。
  三、 结语
  在素质教育下,情境创设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在情境创设之上,认识到目前情境创设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有方法地运用情境创设进行教学。运用情境创设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能力。面对情境创设的种种问题,教师要善于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借鉴先进的教学经验,构建高效课堂。令物理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促进教育事业的进步。
  參考文献:
  [1] 许义林.探究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11):75.
  [2] 马梅.探究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魅力中国,2016(18).
  [3] 扎西多吉.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J].教育:文摘版:57.
  [4] 王国强.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未来英才,2016(22):92.
  作者简介:党文军,王应智,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古浪县裴家营职业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社会和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进行体育锻炼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体育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也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缓解高中紧张的学习压力,放松学生的心情,对于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将拓展训练应用到高中体育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拓展训练;高中体育;教学应用  高中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重
摘 要:高中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当中包含了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让学生能够健康发展。体育教师在日常工作当中,应当重视对所有学生的全面教育,对待特殊群体的心理疏导等等。本文对高中体育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中体育;新课健康;渗透;有效方略  高中生的年龄正处于性格和心理变化十分大的年龄。如果不能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教育,帮助其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健康成长,那么便会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产生极
摘 要:本文从自身近几年的信息技术Visual Basic(以下简称为“VB”)程序设计教学的亲身体验和经验出发,分析了VB程序设计课堂教学中所面临的一些难点和尴尬,在遵循信息技术这门特殊课程的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律下,给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和教学策略。  关键词:程序设计;教学;难点;策略  在新课程新高考的背景下,信息技术这门学科被纳入“7选3”科目,且选考技术学科的学生越来越多,我省一年
摘 要:当前,由于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认可度不高、学生基础薄弱、职业教育发展较短等因素的影响,中职学生存在就业困难的现状。在中职计算机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结合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不断提升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就业导向;现状;对策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在现代社会的工作生活中,计算机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必不可少的工具,
摘 要: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通过板书授课,把教学内容传递或者灌输给学生,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宰,学生则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高中数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要求教师角色、学生角色、教学内容及媒体作用发生转变。  关键词:教师角色;学生角色;教学内容;媒体作用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通过板书授课,把教学内容传递或者灌输给学生,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宰,学生则是处于被动
摘 要:微博客是Web2.0的最新技术应用形式,其应用范围已经扩展到很多领域。基于微博易开放、成本低、方便快捷、操作简单、交互性强等特点,笔者试图将微博与实际教学建立联系,以发挥它的优越性。本文分析了它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可能性及具体的使用方法并提出了面临的问题和不足。  关键词:微博;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微博就是微博客的简称,它和博客一样,是一个基于Web2.0思想的互联网应用形式,是一个免
摘 要:思想政治课是学生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课程,是学校教育中学生爱国教育、文化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载体,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既要让学生认真了解政治理论和公民道德养成的相关知识,也要让学生关心时事。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核心价值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西方思想和文化对我国青年一代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进行了新一轮的冲击和影响。这些影响有些有利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建设
摘 要:传统的初中政治课堂中大多是教师占有主体地位,整节课堂学生发言和思考的时间很少,慢慢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得缺乏主动性、不善于思考。长此以往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会大大降低,因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初中;政治;学生主体;完善;创新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初中政治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
摘 要:伴随教育制度的不断改善,关于高中地理教学模式,现已实施教案学习方式,教案学习方式不仅益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高效掌握,而且还提高了教师教学效率。对此本文针对高中地理教案设计及实施方法进行了以下研究。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案设计;实施研究  一、 前言  高中地理教案在高中地理学习课堂上扮演重要角色,它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工具,也是教师教学所利用的工具。对此本文先从高中地理教案的组成和设计原则
摘 要: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进行学习过渡,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通过加强对各个阶段的教学衔接工作,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快速融入高年级的课程学习。教师在进行高一化学授课时,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要注意高一化学与初中化学的教学衔接,通过将化学课程的理论知识、教学方法以及学习技巧进行衔接,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高一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课程学习效率。本文就高一化学与初中化学的教学衔接内容进行如下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