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研究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7042500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是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为我国文化建设带来强大动力,教育是文化传承的基础,在多元文化视域下实施民族地区和谐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多元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民族地区和谐教育必须将宏观的教育资源配置落到实处,关注民族地区学生成长需求,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关键词:多元文化;民族地区;教学改革;
  引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历史中,56个民族均做出相应贡献,民族文化成为我国文化瑰宝。文化传承是民族地区教育工作开展的重点,将和谐教育思想融入民族地区,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笔者认为多元文化视域下民族地区和谐教育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基于多元文化视域开展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教育本身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存在千丝万缕关系,从学校内建筑布局,校园景观设置,学校规章制度以及校风校纪等等都是校园文化的具体体现,在实现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当前民族地区校园文化建设方式较为单一,在各阶段教学环节均以新课程标准要求的统编教材为主,民族文化内容相对较少,过分强调主流文化教育忽略了少数民族创造的优秀文化传承,校园文化建设中并没有体现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开放与融合,学生在感受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无法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导致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情感渗透无法实现预期效果。
  面对民族地区校园文化建设单一的问题,教育管理者必须转变民族地区校园文化建设理念,以多元文化理论为基础,在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同时,尽可能的渗透民族地区自身优秀文化。多元的价值观为社会带来更加丰富的文化,在校园和谐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引入多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共存的理念,促进二者的交融与发展,实现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尊重。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看,学校建设与规划中应当保留当地民族特色,结合民族建筑特点,突出民族文化在校园基础设施中的具体体现。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看,除了常规的传统文化教育与渗透,在校园文化宣传方面还可以融入地区独具特色的民族故事,在尊重民族历史的基础上向学生传递民族精神。
  二、重视民族文字与语言的传承
  语言与文字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我国是多元文化的国家,多种民族、多种语言和文字均在传承和发展,我国各民族语言与文字仍然具有较大的使用空间和较强的使用价值,在民族地区和谐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须重视语言与文字的传承。当前我国民族地区教育活动仍然保有民汉双语现象,但是在双语教学状态下,取得的教学效果难以满足预期要求,一方面是文化知识教学质量不高,另一方面是民族语言和文字传承断档,这两个问题影响了民族地区和谐教育发展。非良性的双语教学状态下,由于不同文化之间接触范围狭窄、接触时间不足导致民族语言与汉语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相互排斥的现象。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通常以汉语教学为主,少部分年龄较大的教师仍然以民族语言为工具,缺乏系统性的规划与应用,这就导致双语教学模式下学生接受文化的效率较低。面对这样的情况,民族地区教育工作者必须端正自身语言文字态度,认知民族语言与文字的积极作用,保护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关注少数民族学生在民族认同感方面的培养,以语言文字为纽带,保持个民族文化之间的稳定与平衡。
  三、将民族文化纳入学校课程建设
  课程是文化教育的载体,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民族地区和谐教育构建必须从课程设置角度出发,将民族文化纳入各阶段教育课程。当前我国民族地区课程设置是在国家统一的文化课程基础上融入各民族重大历史事件、节日活动、代表性人物等素材,在地方以校本课程形式融入民族文化教育,以乡土教材为载体,开设民族文化乡土地理等课程。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以主流课程为主体渗透民族文化教育的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许多学生在体会民族文化精神内涵方面的效果明显不足,将民族文化作为主流课程的附属内容,這样的课程建设方式无法系统的阐述民族文化,甚至导致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产生刻板印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民族地区在教学改革方面也作出了重要尝试,将适合民族学生学习的文化内容纳入新课程教育,学生才能更好的适应文化。民族文化本身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十分广泛,民族服饰、建筑风格生活物品、语言文字都可以作为民族文化教育的素材,依托于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发民族地区特色课程显得尤为重要。民族地区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必须选择恰当的文化载体,善于将民族价值观总结归纳为易于理解的内容,在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让民族文化服务于学生成长。从课程组织形式的角度来看,除了课堂上的文化知识讲解之外,民族地区民族文化建设还应将课堂设置在生活中,重视实践活动开发,关注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跨越文化的限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民族地区和谐教育必须将民族文化纳入传统教育模式,结合民族地区特定的文化背景,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须基于多元文化视域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在教育过程中重视民族文字与语言的传承,将民族文化纳入民族地区学校课程建设。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的发展目标,帮助民族地区学生树立正确文化理念,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适应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桑朗翁姆.试论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困境[J].文学教育(中).2013(09)
  [2]马佳.深化民族教育研究;推动民族教育改革和发展——2013年国内民族教育研究重点和热点问题综述[J].中国民族教育.2014(09)
  [3]罗利群,黄敏.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地区乡土教材开发与建设实践策略研究[J].荆楚学刊.2019(04)
  秦玲 四川省成都西藏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一个民族的语言是这个民族文化的具体象征,西藏是我国藏族人民的主要居住地,但是由于近年来物质等方面的冲击,对藏族语言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保证自己的民族文化,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注重藏语的相关教学。近年来国家也为民族地区实行语言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基于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需求实行藏文教学是本文重点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藏文教学;策略探讨  在对中职学生进行藏文教学的过程中,教
期刊
摘要:数学在小学阶段的学校教育工作中举足轻重,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并非仅仅是积累文化知识,学习生活常识的过程,更是不断提升学生理性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因此,教师必须肩负起教好数学,并引导学生学好数学的重任。但在现实情况中,很多教师却受到诸多客观存在的现实因素影响,而导致教学工作难以深入推进,且收效甚微。那么,教师应当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去改变这一现状,更好的呈现教学内容,
期刊
摘要:爱玩是幼儿的天性,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兴趣会十分浓厚,并且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幼儿园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学的时候,必须基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制定教学策略,以幼儿能接受而且更感興趣的形式将知识传达出去。本文认为“讲故事”这一传统育儿方法可以在现代幼儿园中焕发出新的活力,首先分析了故事教学法对于幼儿成长的价值与意义,随后提出了几点关于故事教学法的实施策略,希望能为广大幼儿园教师带来一些启发。  关键
期刊
摘要:数学在初中阶段的学校教育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并非仅仅是积累文化知识、掌握生活常识的过程,更是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步骤,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因此,教师必须肩负起教好数学,并引导学生学好数学的重任。但在现实情况下,由于农村环境有着一定的特殊性,使得教学工作难以开展,且收效甚微。那么,教师应当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去改变这一现状,开展更加优质的教学活动,更好的呈现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聋哑学校进行初中数学函数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应用信息技术,为聋哑学生构建信息化环境,让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中学习函数知识,使学生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借助信息技术理解和掌握函数知识。本文围绕信息化环境下初中数学函数教学应用的策略展开讨论,为聋哑学校初中函数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信息化;初中数学;函数教学;策略研究  引言:  聋哑学校讲解初中函
期刊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增设“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使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从课外走进了课内。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现实化、多样化、有趣化,要让探索性学习活动成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之一。【1】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多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这样才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被动学习数学转向主动地学习,从枯燥地学习转向有趣地学数学,从单一学习转向丰富地学习。这不仅是教育改革
期刊
摘要:小学低段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学习重点为识字,这也是小学语文学习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识字教学,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对生字的理解与记忆,从而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识字课堂的教学效率,丰富学生的生字量,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寓教于乐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通常采用“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并通过不断重复抄写生字达到记忆的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成为教师在开展数学课程中的重点问题。有效的小组合作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他人的思维方式和角度,将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合作意识提升上去,同时培养学生正确探究的方式。而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始终被动接受教师的传授,不仅课堂效率低,而且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很难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  关键词:小组合作教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用  引言  经
期刊
摘要:在当前素质教育广泛开展和新课改深入推进的教育形势下,教师的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已经成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笔者结合当前的教育理论与数学教学现状,深入分析小学低年级数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简要发表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有效教学  作为学生系统的接受数学教育的初始阶段,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在整个数学课程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小学阶段学生自控力差、活泼好
期刊
摘要:本文立足于中职学前教育教育专业的真实情况,从“发挥信息便利,赏析儿歌”“搜集生活素材,创作童话”“体会文学意境,朗诵散文”三个方面出发,对于如何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进行的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幼儿专业;文学素养;信息化教学;文学意境  前言: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中职学生个人的文学水平直接关系到其素质的高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幼儿教师的输送通道,学生文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幼儿们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