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的“本土化”之旅

来源 :财经界·通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hch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克莱斯勒公司的发言人戴维·埃尔斯霍夫说过:“日本人大概花了20年时间才真正立足于美国汽车市场,韩国人花了10年。我们有把握认为,中国人可能只需要不到5年时间。”
  
  2007年上半年,中国轿车出口达6.7万辆,同比增长94.52%。其中奇瑞旗下品牌“旗云”出口20058辆,成为全国单一品牌出口冠军车型。而旗云正是近段时间“碰撞门”事件的主角,在进军俄罗斯汽车市场数年后,一度春风得意的奇瑞猛然受挫,这一事件引起了中国汽车业的高度关注:中国汽车如何很好地走出国门?国产汽车能否安然度过迈出国门后的“本土化”进程?
  作为民族工业的支柱,汽车在中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汽车工业的发达与否就像是一个国家经济的旗帜。此次,被喻为“要扛起中国汽车走向世界的大旗”的奇瑞忽然停驻于“碰撞门”外,这对于中国汽车业不啻为一次沉重的打击。
  
  奇瑞“碰撞门”事件
  今年6月,由俄罗斯汽车杂志《AvtoRevu》按照欧洲新车评价规程(EuroNCAP)组织的奇瑞汽车冲撞试验,在以时速64公里进行的金属障碍物撞击试验中,奇瑞所产的旗云轿车前门柱“扭曲得像报纸一样”,试验用的假人也变得支离破碎。《AvtoRevu》称这是其所见过的“史上最差试验结果”:中国有很多汽车生产商,其中奇瑞被认为是相当优秀的品牌;如果这个产品不能通过冲撞试验,那其他品牌就可想而知了……
  据悉,负责进行此次试验的实验室由俄罗斯国有汽车公司Avtovaz所有,苏联时期久负盛名的拉达轿车便是该公司产品。
  对此,奇瑞公司新闻办公室称,“碰撞门”不会对其出口带来过多的影响。为适应出口所在地的各种竞争环境,奇瑞强化进行了多项试验,经受了多个世界权威机构的碰撞测试:以旗云为例,今年5月,它曾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世界权威的VCA碰撞实验认证。
  奇瑞拿出证据“洗冤”的背后实在是有太多苦衷:一旦被贴上“汽车杀手”的标签,就无论如何也进不了欧洲市场了!
  近年来,欧洲不少汽车业巨头都瞄上了俄罗斯这块肥沃的土地。相对于欧洲车,中国汽车在价格上拥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汽车出口市场,目前在俄罗斯销售的中国汽车品牌已达15个,向俄罗斯出口份额占中国汽车出口总额的16%以上。
  据透露,今年一季度,奇瑞代表中国汽车首次登上了俄罗斯的汽车销售排行榜——以6656辆的成绩排名第12位。目前,俄罗斯正是奇瑞最大的海外市场。另据俄罗斯欧洲商业联合会汽车生产者委员会提供的资料,今年上半年俄罗斯进口中国汽车38600辆,总价值达4.5亿美元,仅奇瑞就出口了18558辆。
  尽管俄罗斯舆论热炒奇瑞“碰撞门”,奇瑞相对优异的性价比还是吸引了不少俄罗斯人。“我们检测汽车主要考虑两点,一是可靠性,二是舒适性。一辆好车,首先要稳定、安全及可靠——维修要少,路能多跑。而中国汽车大都比较舒适。如果不发生交通事故,奇瑞系列无疑都是一辆好车。更何况我们买车并不是为了看它在发生车祸时会怎样,因为谁也不会期望自己的车发生车祸。”俄罗斯汽车业资深分析专家罗曼诺夫丝毫不掩饰对中国汽车的好感。
  尽管如此,此次“碰撞门”事件对于奇瑞而言仍是不小的打击,姑且不论市场反映有何变化,其所遭受的质疑并非短期内所能补救的。
  
  风险与未来
  8月下旬,奇瑞汽车迎来了第一百万辆汽车下线,然而不久前的“碰撞门”阴影却令喜气冲淡了不少,因为俄罗斯汽车业界并未给予奇瑞更好的评价。
  “中国汽车喜好模仿一些国外品牌,但质量却不如人家正版的好;中国汽车的最大优点是靠价格取胜,最大的缺点就是安全性低。”俄罗斯汽车业专家、斯维尔德罗夫州独立汽车工业协会执行总裁别拉帕申采夫毫不客气地指出。对此,奇瑞显然难以认同,“在单一品牌汽车厂内进行的单一媒体的监测是有欠公正的,何况那家汽车厂还是奇瑞在俄罗斯的最大竞争对手……”
  无论如何,奇瑞“碰撞门”还是给期望走出国门的中国汽车业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如何规避风险,打造美好未来?如何冲破贸易壁垒?
  “碰撞门”后,奇瑞对国内汽车业界表示,该事件说明中国汽车进入国际市场的风险很大,中国的企业要有充分的准备,也要有好的应对方法。
  从自身角度而言,中国汽车的金属标号及售后服务的确有不足之处。俄罗斯汽车专家就不赞同进口或组装中国汽车,“中国汽车的金属标号达不到要求,因此,用中国零配件组装的汽车也会出现危险。”
  俄罗斯市场目前汽车年销量150万辆,到2010年有望增至260万辆。一些俄罗斯汽车专家提醒中国同行说,俄罗斯市场很有潜力,但需要小心呵护。
  事实上,中国汽车早已开始逐鹿国际市场,中国的汽车制造商业已找到了通向西方市场的道路。在中国的100多家汽车生产商中,越来越多的厂商正将目光投向欧洲和北美。克莱斯勒公司的发言人戴维·埃尔斯霍夫说过:“日本人大概花了20年时间才真正在美国立足,韩国人花了10年。我们有把握认为,中国人可能只需要不到5年时间。”
  
  “本土化”尚需补课
  目前,奇瑞已经有意识地在俄罗斯试行本土化运作。据悉,奇瑞是唯一在俄罗斯有自己代表处的中国汽车商。国外汽车厂家是先建维修中心后卖车,中国汽车要走出去,必须建立从设计到产、供、销、售后服务的一整套体系。
  “中国汽车要走向世界,还需好好补补课!”此类观点饱含深意。
  中国的汽车制造发展速度是惊人的,且具有世界第一的巨大潜力。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的中国汽车制造仍是年轻幼稚的,因此在国际市场进程中屡屡碰壁,知识产权、产业实力、贸易壁垒、甚至是政治反应都成了中国汽车的绊脚石。
  2005年,通用指控奇瑞抄袭了其Spark车的设计,而且奇瑞的英文名称Chery听起来太像Chevy——“雪佛兰”品牌的昵称。当年9月,奇瑞同意不以Chery品牌在美国销售汽车。
  在产业实力方面,中国汽车得益于因特网和容易获得的汽车技术,中国的汽车制造商雇用外国设计和工程咨询公司,而不是花很多时间和金钱培养自己的研发团队。
  最残酷的莫过于贸易壁垒障碍,专家认为,由于要达到美国的汽车排放、安全和质量标准很困难,要想在竞争中构成威胁,中国汽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是在2005年,自从江铃“陆风”首次登陆欧洲以来,在西欧卖出的汽车不到1000辆。就在第—批“陆风”抵达安特卫普还不到2个月,这款SUV在德国一家汽车俱乐部的安全测试中几乎遭到了全盘否定。测试结果是在法兰克福车展的前夕公布,因为中国的“陆风”和其他汽车都参展了。
  “除去本位主义、标准化等贸易壁垒外,传统的政治反应也会成为一种障碍。”奇瑞董事长兼总经理尹同耀分析说,“中国的汽车要想真正走出国门,就必须进行本土化,利用本土资源,充分适应当地环境!”
其他文献
2007年8月23日,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施行了“加工贸易新政”,对一批加工贸易目录进行了限制,主要涉及塑料原料及制品、纺织纱线、布匹、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共计1853个十位商品税号,占全部海关商品编码的15%。  这一组略显枯燥的数字,其实意味着众多中国东部加工贸易企业的前途,以及数以千万人的就业甚至温饱问题。不过,从另一个侧面来理解:此后,国际上甚嚣尘上、借题发挥的指责声或许会降低几分贝;国
期刊
他们携着巨额的资金从故乡出发,水银泻地般奔向全国各个城市——东及上海,西抵喀什,南到芒街,北至哈尔滨,千里奔袭,攻城略地,把一间间、一层层,甚至一栋栋的楼房像买大白菜一样买了下来。    温州:中国最热的城市    中国哪一座城市最热?温州!  关于温州人,有这么一则趣话:一个外星人不幸落难地球,并凑巧降临在中国。他来到上海,立即就被圈起来进行展览,为上海人带来巨额的门票收入;他来到广东,马上被解
期刊
从两年前广东地区出现“民工荒”以来,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内陆地区转移已经成为业界共识。“民工荒”的出现,体现的不仅是东部沿海地区快速升高的人力成本压力,还应看到背后更多人性化的问题。  民工之所以不愿再背井离乡,一部分是因为东部沿海地区生活成本太高,而工资增长未能跟上生活成本上升的步伐。“不挣钱”,或者是“攒不下钱”,使外出打工对农民工来说毫无意义。另外,一个十几岁就出门打工的农村年轻人,到了二三十岁
期刊
“为何这次动真格了?!”自从7月中国大陆宣布推出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新措施以来,最近一段日子,一些在内地设“来料加工”厂的港商都愁云惨雾,纷纷议论这个话题。  无疑,对这些企业而言,国家商务部出台的加工贸易新政策的确令人感到惶惶不安。笔者同许多受影响的港商接触过,他们都抱怨说,根据新政,日后加工港企需缴付起码多三成的保证金,这无疑令行业资金压力剧增,很难负担。其中重灾区之一的纺织业,从事棉纺业的香港
期刊
对于中国而言,转型升级的现实意义不容忽视。在国人满足于“中国制造”几乎行销全球的虚荣之时,许多人或许忘记了算一算:我们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值得注意的是,新政在将那些规模小、实力差、技术落后的中小企业淘汰出局的同时,也会让部分真正想进行升级转换且正试图提高产品附加值的企业感受到生死考验。  如果还没做好准备,他们或许将陷入一场剧烈淘汰赛的泥沼——对中国东部诸多加工贸易企业而言,这场赛事的发令枪
期刊
《通商》:请简单向我们介绍贵公司的情况,公司性质以及生产产品等。    孙进:我公司是由东方贸易株式会社、冈谷钢机株式会社、株式会社不二越以及岩井冈谷机械株式会社四家日本公司于2003年5月在天津合资成立的。  主要面向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提供非标加工设备、自动化工装夹具、机器人安装调试、自动化生产线等产品、技术支持和服务。    《通商》:在此次的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中,是否对贵公司产生了影响?
期刊
中国上半年出口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出口国,但是出口结构却是“8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飞机”,这样的现状成为政策出台的一种必然诱因。这表明,政府对抑制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污染产品出口的决心很大,尤其是商务部希望尽快推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而不是一再地给予宽限期。    此次限制类商品目录实施,造成的国内加工贸易出口减速,将没有多少悬念。对珠三角、长三角很多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来说,8月23日似乎有
期刊
中国近期对加工贸易政策进行的重大调整及公布的新一批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就如7月1日调整出口退税政策一样,无异于给我国的加工贸易行业又投下了一枚重型炮弹。也许,由此,中国就进入了“后加贸时代”,并且随之而来的国际贸易格局、国家建设格局以及企业发展格局的变化将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国际贸易格局:顺差减少摩擦缓和  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实现贸易顺差1125.3亿美元,比去年同
期刊
Q: 限制类商品目录出台后哪些企业将成为受限对象?  A: 原则上只要涉及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的企业都将受到该目录公告的约束,但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企业在适用上有所区别,同时公告不适用于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以及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以深加工结转方式在国内转入限制进口类商品和转出限制出口类商品的加工贸易业务。东部地区在7月23日后才获得外贸权的新设立企业不能从事限制类商品的加工贸易。东部
期刊
风险度、收益性、流动性是人们投资时最为看重的三大原则,对于那些有条件的投资者而言,不应在风险度极高的“股市”这一棵树上吊死,也就是说当股指站在6000点左右这个浪尖上的时候,股市之外的其他投资渠道也许更为稳妥。所以,让我们继续关注“炊事班”其他成员的股市外的投资故事吧。    第一小队:冬宝 于德利  采访对象:帅胡、小姜和小毛  理财性格:跟随“领导小毛”意愿型    小毛本来家在河南,退伍后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