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贸企业如何“涅重生”

来源 :财经界·通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y_10121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上半年出口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出口国,但是出口结构却是“8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飞机”,这样的现状成为政策出台的一种必然诱因。这表明,政府对抑制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污染产品出口的决心很大,尤其是商务部希望尽快推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而不是一再地给予宽限期。
  
  此次限制类商品目录实施,造成的国内加工贸易出口减速,将没有多少悬念。对珠三角、长三角很多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来说,8月23日似乎有着大限的意味。
  一直以来,在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加工贸易的门槛是越来越高了。数据显示,中国上半年出口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出口国,但是出口结构却是“8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飞机”,这样的现状成为政策出台的一种必然诱因。这表明,政府对抑制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污染产品出口的决心很大,尤其是商务部希望尽快推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而不是一再地给予宽限期。
  而这样的政策调整将仍然继续进行,有消息称,新的加工贸易政策在9月对外公布,新的目录将主要以7月1日降低和取消出口退税的商品为主。此外,政府还可能叫停国货复进口,并提高加工贸易进入门槛,那些增值率不足10%的贸易将不被纳入加工贸易。
  从环保、能耗、用工、设备水平方面设立加工贸易门槛,将这些指标纳入加工贸易企业经营状况及生产能力核查范围的细则之后,催化的是企业的加速转型升级,以面对未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这样的政策环境,使得两种在本质上存在明显差异的企业泾渭分明——未来能够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的企业,一定是那些以智慧和资本密集的“劳心者”企业,而不是“劳力者”密集型的企业。
  
  几家欢喜几家愁
  此次限制类商品目录实施,造成的国内加工贸易出口减速,将没有多少悬念。以浙江省为例,近年来,浙江省加工贸易出口增速一直快于一般贸易出口,去年,加工贸易占浙江省外贸出口比重已接近四分之一。但今年上半年,浙江省加工贸易出口增速开始落后于一般贸易出口增速,限制类目录出台后,这种态势还将继续。
  经了解,保证金台账制度的收紧是此次政策调整中最令相关企业“难受”的部分,其直接效果是被列入限制类商品目录的企业资金压力骤增。
  新政规定,对列入限制类目录的加工贸易商品,将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管理,即企业开展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在合同备案时,须缴纳台账保证金;企业在规定期限内加工成品出口并办理核销结案手续后,保证金及利息予以退还。
  “‘台账实转’占压了企业的一部分流动资金,以及这部分流动资金的财务成本。对那些资金状况良好的大企业而言,实际影响不大。但对于资金紧张的中小型加工贸易纺企来说,压力重重。”一家纺织企业的负责人表示。
  虽然在产品出口以及合同核销后,企业能够从银行拿回这笔钱以及相应利息,但是与以前相比,将大幅增加资金周转压力,“而且,何时能够拿回这笔钱,要视企业的生产周期而定”,这位企业负责人说。此次政策调整,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深受影响。
  以其氨纶加工贸易出口来说,进口聚四亚甲基醚二醇关税7.6%,算上增值税的综合进口税率为25.892%,进口100万美元的原料,假设制成品出口售价150万美元,获利50万美元,但一旦实行保证金实转,企业进口时,就必须缴纳13万美元作为担保金,直到产品复出口核销之后,才能申请退还。
  仅缴纳保证金一项就给华峰氨纶带来不小的资金压力,企业成本骤然上升,对资金流动和周转造成影响。
  新政的施行,那些生产效率低下、规模小且产品经济附加值低的企业将进一步被淘汰,这对于行业的结构性调整以及整合有正面的促进作用。对于规模较大、生产产品具备较高经济附加值的部分上市公司来说影响甚微。
  对珠三角、长三角很多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来说,8月23日似乎有着大限的意味。与此同时,东部地区不再审批被列入限制范围的加工贸易企业。
  
  新政推行的诱因
  自从广东珠海市香洲毛纺厂1978年8月签订第一份毛纺织品来料加工协议以来,中国加工贸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
  1981-2006年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25亿美元上升到8319亿美元,增长332倍,在中国大陆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从5.7%提高到了48.6%。在许多层次较高的出口商品中,加工贸易所占比重更高。2006年,我国计算机与通讯产品出口总额1910.01亿美元,其中进料加工、来料加工贸易方式占91.34%;在笔记本电脑出口中,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贸易方式更占出口金额的99.73%。
  换言之,我国贸易统计中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在相当程度上应归功于加工贸易,无怪乎有学者将加工贸易誉为中国工业化新路径。
  在看到成就的同时,国内加工贸易存在的众多问题也不可忽视:加工贸易基本上为贴牌生产,技术含量和增加值较低,以至于中国加工贸易环节在整条产业链的利润总额中只能拿到10%左右。
  其次外资企业把持加工贸易,内资企业参与机会少,越是高端产品这种现象越严重。这样的加工贸易,使得土地、能源、资源占用和消耗大,环境污染较重,最关键的是,加工贸易的某些发展趋势似乎要将中国固定在国际分工产业链低端而无法自拔。
  中国是笔记本电脑的世界头号生产基地和出口大国,以台资企业为主的三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是中国笔记本电脑出口的绝对主角,2006年,外商独资企业占笔记本电脑出口总量的99.7%,出口总额的99.8%。
  在笔记本电脑成品出口中,配套零部件也绝大多数来自台资和其他外资企业,例如苏州名硕电脑有限公司2006年加工贸易出口总额29.38亿美元,但其中配套的内地生产原料仅880万美元,仅占出口总额的0.3%而已,且大多为技术含量甚低的辅料。
  虽然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迄今已达800家,但外资企业在内地的技术转移主要发生在母子公司之间,内资企业很难获得技术。“拉美化”这个说法在中国舆论界已经是耳熟能详,也是许多关心中国前途命运者的梦魇,而这个梦魇当中恐怕有很大成分就是来自加工贸易中的上述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紧缩加工贸易政策势在必行。从2003年起,中央政府就开始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仅去年1月、11月和今年4月,政府就3次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目录,商务部还在今年4月表示今后将视情况每年更新加工贸易禁止目录。
  此次紧缩将1853个十位商品税号列入新一批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占全部海关商品编码的15%,应当能够对贸易顺差过度增长发挥相当的抑制作用。
  在其中,加工贸易行业的上下游企业乃至整个产业链都会因此受到影响。例如,服装加工业上游的棉纺业和塑料、金属材料等受到新政影响的材料加工下游的电子制造业等。
  另外,政策是“东西有别”。根据公告,中西部地区的相关加工贸易企业,不受此次限制目录影响。这种政策差异有可能会有部分企业选择向中西部,目前相关部门已着手在产业引导等方面给予优惠的政策支持。一些外贸企业老总也坦言,有可能会将相关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催化行业大洗牌
  在本次公布的限制类商品目录中,共列出2247个海关商品编码,其中394个是2007年之前发布的,1853个是新增的。新增商品类别主要涉及塑料原料及制品、纺织纱线、布匹、家具、金属粗加工产品等劳动密集型行业,都属于较低层次的加工贸易。
  此次调整只是开始。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司长王琴华8月25日表示,年内可能再出台禁止类、限制类加工贸易目录,“目前商务部正在听取有关地方和行业的意见,正在拟定目录。”
  另据国家海关总署官员透露,今年底或明年初将公布的新限制目录,除了比目前的禁止目录更严格外,不在出口加工区内的加工贸易型企业,将不再享受税收优惠。
  “这次政策的调整,在资金压力方面对大企业和小企业的冲击都是平等的。”商务部研究院梅新育博士表示,“而那些层次不高、‘玩空手道’的公司,受到的影响可能会更大。”新政的实施,正引发加工贸易行业格局的重新洗牌。
  国家之所以采取这样“激进”的政策,其意图也就是逼迫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上从低端移向高端。商务部机电司加工贸易处的一位官员说,国家希望借此使企业顺利转型升级,下决心投入自主研发和自主品牌建设。
  中国加工贸易行业已经发展了20多年,现在正处于高速上升阶段。统计显示,2007年上半年我国加工贸易额同比增长33%。其中,外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在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中,有80%是外资企业,尤其是港资、台资数量众多。与此同时,民营企业发展也十分迅速,民营企业的增长速度不仅高于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速度,也远远高于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增长速度。加工贸易新政的实施,不可避免地会影响这个领域的发展情况和企业格局。
  显然,无论是出口退税税率下调,还是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增加,都是以针对快速增长的贸易顺差为主,长期来看真正解决贸易顺差问题还在于国内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形成更高技术含量、更多附加值的产品,劳动密集、资源低附加值加工类的企业将面临较大的发展瓶颈。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从事传统加工贸易的企业较少,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向其他领域转型,如厦门国贸等,因此加工贸易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不如出口退税税率下降影响明显。
  对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加工贸易产品实施限制,是我国优化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结构的一个重要政策手段。从这次目录看,纺织、塑料、家具、皮革等将受到最大冲击,这些行业均属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
  “东边不亮西边亮”。根据公告,中西部地区的相关加工贸易企业,不受此次限制目录影响。此种政策差异是否会带动东部相关产业向中西部的转移?
  “东部沿海地区受土地、能源、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影响,劳动密集型产业也需要转移,国家鼓励这些企业将加工基地转向中西部地区,也促进了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梅新育说。
  浙江天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永根表示,缴纳保证金将占用企业相当部分的流动资金,对那些绝大部分产品受此次目录限制的东部企业而言,选择只有两个:要么继续留在本地,产品转型或改行;要么远走中西部,利用政策差异继续老本行。
  
  竞争力的骤减
  多重政策的叠加出台,加上人民币汇率自2005年7月汇率机制改革以后上升了7%以上,出口退税的两次调整,配额制度抬高出口门槛等,已使出口企业面临更大压力,企业一般是通过向客户提价来消化,但具备采购议价能力的加工企业大约只有20%,不少企业将面临着倒闭或转移。
  而此次的加工贸易新政,一些企业反映,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后,资金链很可能断裂,赚取1%-3%的加工利润已经没法保持下去了。
  深圳市贸易工业局指出,涉及的加工贸易企业主要将承受大量的台账保证金压力(初步估算涉及台账保证金十几亿元),因此竞争力会“明显削弱”。
  有业内人士测算,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成本有可能会因此骤然上升30%。仅纺织服装、鞋帽、箱包等轻纺行业的加工贸易企业需要缴纳的保证金就达到200亿元。对于被限制的行业来说,产品同质性强,生产工艺成熟,产能扩张容易,国内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很多企业希望寻求出口来解决销售,出口利润下降将使这些行业盈利水平下降。
  在珠三角,新政给数万家加工贸易企业带来了极大的考验,许多企业对新政策甚至产生了“如临大敌”的感觉。
  据有关机构调查,调整加工贸易政策后,将给珠三角43%的加工企业带来影响,制鞋、钟表、计算机或电讯产品、印刷品或包装材料、机器和五金制品等行业受到的影响更大。
  现在,珠三角企业面对巨大的生产成本和出口成本上升压力,但产品销售价无法上升,令一些以加工贸易形式出口的产品,其边际利润由5年前的18%,可能减至10%,反映加工企业利润空间不断收窄。
  珠三角企业过去主要承接的是日韩、港台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这种低效率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产业升级的需要,有专家声称它“也许已经走到了尽头”。
  以加工型企业集聚最多的深圳市宝安区为例,2006年8月,在3307家企业中,目前只有三分之一完成产业转型。随着国家产业政策和外贸出口政策的调整,这种加工贸易型企业,将成为珠三角经济持续增长的制约因素。
  实际上困难的局面绝不仅仅出现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仅苏州就有650多家企业受到影响,有统计数字称,估计占据的保证金将达到60亿元人民币。在浙江宁波,受加工贸易新政影响的企业也达到370家之多,近10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阻。
  不过,与珠三角“山雨欲来”之势不同,长三角地区似乎较为“风平浪静”。珠三角主要是以来料加工和订单为导向。而长三角虽然有大量来料加工企业,但还有很多重装备、大规模的企业,来料加工企业虽然数目众多,但是在经济总量中的比例相对较低。因此,长三角的应变能力在某方面比珠三角要强一些。
  
  摆脱危机的出路
  有关分析人士在对照日本、韩国、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历程后提出,加工贸易政策每20年左右就会发生重大调整。
  中国目前就处于第一次重大调整期。一个普遍共识是,如果企业不利用当前的契机进行产业升级的话,中国的加工贸易企业的未来发展非常令人担忧。中国的加工贸易企业要摆脱产业升级的尴尬,真正走出困境、迈向国际,就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跨越加工贸易型企业单纯的来料加工生产模式,引来高新技术在本地孵化,让新的产业集群加速生成,形成数十甚至数百家企业的群落,进而形成产业分工或市场竞争,带来巨量产业规模。
  因此,在中国贸易顺差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外界也较多地将加工贸易新政视为旨在压缩贸易顺差的总量政策,其实这次紧缩更是旨在优化外贸结构的结构政策,从新一批限制类商品全部属于我国产能过剩的塑料原料及制品、纺织、五金、家具等行业,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在可预见的未来,政府不应该也不会“消灭”加工贸易,但加工贸易应当努力加快升级转型。毕竟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将保证金台账从空转改为实转,力度还算温和,而且开了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西部地区两个口子,如果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效果不甚理想,出台进一步的紧缩措施恐怕也不是不可能的。
  对从事这些被限制的加工贸易产品的企业,短期来看肯定增加了经营成本。但从长远来看,有利于企业转型升级。如果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把产品附加值提高上去,或者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可以用更高的价值量来获取利润。
  至于如何摆脱传统加工贸易局限,根本出路在哪里?也许台商的应对方法值得其它企业借鉴。不少台商机构正在实施或准备实施将研发引入大陆、改合资为独资,以及向高增值产品发展的产业进行提升。
其他文献
“2007年8月20日,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在天津滨海新区进行试点,允许境内居民以自有外汇或人民币购汇直接投资海外证券市场。”   H股市场相对A股市场而言,更为成熟、规范、透明,其交易品种也更加丰富,但优势与风险并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让我们先充分了解一下港股优势与风险。    港股投资的十大优势    港股具有一定的估值优势,截至2007年9月,共有45只股票同时在香港与内地市场上市,
期刊
《色·戒》意外得到“金狮”,让人欢欣鼓舞,但与此同时,我们立刻不那么意外地想起一个人在这个奖项中所起到的作用,那就是热爱中国的威尼斯电影节主席马可·穆勒先生。   马可·穆勒的中国情结并非横空出世,而是由来已久。1974年,他来到中国,并接触到了中国电影,再回到欧洲,他几乎成了中国电影的卧底,1979年在都灵独立创办“电的影子”(Electric Shadows)电影节,展映中国电影;1983年,
期刊
在电影《歌剧魅影》里,集音乐家、建筑师和魔术师于一身的“歌剧院幽灵”埃里克亦人亦鬼,他的教诲成就了女主人公克里斯汀的歌剧事业,却因为被克里斯汀好奇地揭开面具露出了自己被毁容的丑陋面孔而狂性大发,最后差点导致一出悲剧的结局。面具之下,那会是怎样的一付面孔?这样的悬念,人人当然都会感到好奇。既然戴着面具,必然是想隐藏着些什么吧。就象西门子,家喻户晓的德国企业巨头,如今创造了一项新的世界纪录,它曝出了超
期刊
有些事情就是有点巧合。  去年9月,一直致力于小额贷款扶贫事业的尤努斯教授荣获了诺贝尔和平奖。随后,尤努斯来到中国,并受到了贵宾般的礼遇。巧的是,2006年6月,在几经波折之后,尤努斯的自传《穷人的银行家》刚刚出版,此书随即在中国大卖。这样的书籍,在中国很流行,实在是一件很罕见的事情。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出一些后续书籍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穷人的诚信》是《穷人的银行家》的姊妹篇,是尤努斯的两位
期刊
2007年8月23日,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施行了“加工贸易新政”,对一批加工贸易目录进行了限制,主要涉及塑料原料及制品、纺织纱线、布匹、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共计1853个十位商品税号,占全部海关商品编码的15%。  这一组略显枯燥的数字,其实意味着众多中国东部加工贸易企业的前途,以及数以千万人的就业甚至温饱问题。不过,从另一个侧面来理解:此后,国际上甚嚣尘上、借题发挥的指责声或许会降低几分贝;国
期刊
他们携着巨额的资金从故乡出发,水银泻地般奔向全国各个城市——东及上海,西抵喀什,南到芒街,北至哈尔滨,千里奔袭,攻城略地,把一间间、一层层,甚至一栋栋的楼房像买大白菜一样买了下来。    温州:中国最热的城市    中国哪一座城市最热?温州!  关于温州人,有这么一则趣话:一个外星人不幸落难地球,并凑巧降临在中国。他来到上海,立即就被圈起来进行展览,为上海人带来巨额的门票收入;他来到广东,马上被解
期刊
从两年前广东地区出现“民工荒”以来,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内陆地区转移已经成为业界共识。“民工荒”的出现,体现的不仅是东部沿海地区快速升高的人力成本压力,还应看到背后更多人性化的问题。  民工之所以不愿再背井离乡,一部分是因为东部沿海地区生活成本太高,而工资增长未能跟上生活成本上升的步伐。“不挣钱”,或者是“攒不下钱”,使外出打工对农民工来说毫无意义。另外,一个十几岁就出门打工的农村年轻人,到了二三十岁
期刊
“为何这次动真格了?!”自从7月中国大陆宣布推出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新措施以来,最近一段日子,一些在内地设“来料加工”厂的港商都愁云惨雾,纷纷议论这个话题。  无疑,对这些企业而言,国家商务部出台的加工贸易新政策的确令人感到惶惶不安。笔者同许多受影响的港商接触过,他们都抱怨说,根据新政,日后加工港企需缴付起码多三成的保证金,这无疑令行业资金压力剧增,很难负担。其中重灾区之一的纺织业,从事棉纺业的香港
期刊
对于中国而言,转型升级的现实意义不容忽视。在国人满足于“中国制造”几乎行销全球的虚荣之时,许多人或许忘记了算一算:我们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值得注意的是,新政在将那些规模小、实力差、技术落后的中小企业淘汰出局的同时,也会让部分真正想进行升级转换且正试图提高产品附加值的企业感受到生死考验。  如果还没做好准备,他们或许将陷入一场剧烈淘汰赛的泥沼——对中国东部诸多加工贸易企业而言,这场赛事的发令枪
期刊
《通商》:请简单向我们介绍贵公司的情况,公司性质以及生产产品等。    孙进:我公司是由东方贸易株式会社、冈谷钢机株式会社、株式会社不二越以及岩井冈谷机械株式会社四家日本公司于2003年5月在天津合资成立的。  主要面向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提供非标加工设备、自动化工装夹具、机器人安装调试、自动化生产线等产品、技术支持和服务。    《通商》:在此次的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中,是否对贵公司产生了影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