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智:“呼风唤雨”为农忙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w62435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监测风云变幻,服务经济建设和人民福祉安康!”2011年11月13日,永川区气象局一楼大厅里的这句标语,在闪光灯下格外醒目。这个原本冷清的部门突然热闹起来,全国各地前来学习的同仁和多家媒体的目光聚焦在一个闪光点上:自然灾害应急联动预警体系的“永川模式”。
  “永川模式”的背后,凝结着永川区气象局局长杨智和员工们的心血。
  
  心结
  
  2007年7月18日晚,大安镇花果山村,暴雨倾盆。
  “马上撤离,还会出现特大暴雨!”
  暴雨越下越大,伴着电闪雷鸣。村干部高声呼喊着,通知村民迅速撤离。
  顷刻间,山间出现滑坡,泥石流一泻而下,淹没了所有房舍。
  “我的家呀……”
  黑夜里,村民们悲痛地哭喊着,雨水冲刷着泪水,从脸上一起滑落。
  翌日清晨,雨停了。
  永川区政府相关领导赶到现场察看灾情,杨智也在其中。
  “所有人都安全撤离了,但财产没来得及转移……”村干部汇报说。
  看着满目疮痍的现场和悲伤的村民,杨智的心猛烈地抽搐了一下。
  “没接到暴雨预警……”部分村民埋怨。
  杨智的脸一下子红了。实际上在暴雨发生的一个小时前,区气象局已经监测到这一情况,并通知到了镇里。此时他明白,这又是气象部门与农业生产一线脱节和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十几年前的一个初夏,西昌一个小县城。
  “天气预报怎么回事,这么大的暴雨都报不出来?”16岁的杨智淋了个“落汤鸡”跑回家,嘴里不停地埋怨。
  “这下不知道又会淹死多少庄稼!”一旁的父亲看着窗外的雨不断叹气。在县里从事农业生产资料管理的父亲,经常与农民接触,了解农民靠天吃饭的无奈。
  父亲的叹息和对大自然的好奇,使得杨智在高考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农业气象”这一专业。
  “人类虽然无法阻挡自然灾害的发生,但并非无可作为,只要我们能掌握其中的规律,很多损失都可以避免!”从事气象工作20多年来,杨智虽目睹了无数次气象灾害的发生,但天灾的无情,人类的无奈,并未阻挡他探索的脚步。
  “如何才能将事后风险管理提前到事前灾害预防,让气象直接服务最基层的人民,解决信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这是杨智多年来的心结。为此,从一开始他就执着地探索着。
  
  破题
  
  2003年4月23日,杨智永远记得到永川区气象局上任的这天。
  石头堆砌的歪歪斜斜的围墙,上个世纪70年代修建的老楼;底楼有不少人在洗衣服、煮饭——为增加收入,区气象局将办公楼底楼租给了居民;办公室里磨得发光的算盘……“当时感到气象局特别封闭和落后,急需一场改革。”杨智说。
  一场内部改革之后,2007年底,永川区气象局建立完善了气象信息预警平台体系。
  然而,对于杨智来说,这才刚刚起步。
  “现在的灾害都是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不是单一的气象灾害,而是一条灾害链,比如暴雨会引起泥石流、滑坡和农业灾害。”杨智说,“因此,仅靠气象部门的预警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多部门联动。”
  为此,杨智决定牵头建立这一联动平台。
  2007年12月3日,浙江省德清县。
  “这是我们的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这是与农业大户的合作模式……”在德清县气象局负责人的介绍下,杨智感觉到了差距。
  “不仅是硬件设施,还有他们主动联合其他部门服务‘三农’的理念,都非常值得学习。”杨智颇为感慨地说。
  随后两年间,杨智三赴德清,一边学习经验,一边开始组织研发业务软件。永川区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李焕梅说:“软件前后改版了十几次,还争取到中国移动投资建设了60台电子显示屏。几个月下来,杨局长瘦了一圈!”
  2010年6月,永川区政府批准自然灾害应急联动预警体系建设;8月,重庆市政府正式批准永川区为该体系的示范区。
  
  实战
  
  2011年3月12日,预警平台前。
  杨智眉头紧锁。技术人员报告:未来一周,永川区将出现几十年不遇的寒潮天气。“立即向乡镇和86个农业大户发出低温寒潮预警。”杨智说。
  一分钟后,全区6000名基层信息员的手机都接到信息,黄瓜山村委会主任刘意祚的手机也响了,他顿时紧张起来,因为未来几天正值六万亩黄花梨授粉的关键时期。刘意祚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立即将这一信息传递出去。
  正在院坝里晾衣服的石德银听到村里的广播,惊慌起来,一辈子靠天吃饭的她和丈夫承包了30亩黄花梨,本来指望有个好收成,没想到即将碰上天灾。
  刘意祚联合农业技术顾问李家德和气象局专家商量应对策略。
  “我们要做好人工授粉準备,兵分两路:一路组织村民储存花粉,另一路向外地联系购买花粉。”经验丰富的李家德说,“接下来就看气象局的预测了。”
  此时,杨智感觉到责任重大,他带领气象局员工每天24小时关注天气变化。
  终于,从气象局传出好消息:从3月26日到29日将会有三四天晴天。
  26日,晴天如约而至。
  当年8月,黄瓜山村的梨子大获丰收。
  “过去我们农民最怕的就是遇天灾,现在可以‘呼风唤雨’看天种田、问天种田了,多亏了气象局的预警,使我们避免了损失。”原本没什么指望的石德银感慨地说。
  “2011年全村梨子的产量达到6000吨,如果没有及时的气象预警和应对,产量将至少下降2000吨!”刘意祚说。
  2011年黄瓜山村的年人均纯收入已经达到9760元。“气象局功不可没呀!”刘意祚说。
  听到这话,杨智的心里一股暖流涌动。
  2011年11月13日,全国气象为农服务研讨会在永川区举行,这一原本拟在安徽召开的会议,临时改为在永川区召开。“‘永川模式’非常值得推广。”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说。
其他文献
青山孤渡间,淡淡雨雾如白练。  水鸟寻觅处,有蓑衣艄公独守寒江,为八方乡邻摆渡,无论是雨雪风霜。  这幅宛如水墨长卷的画面,在铜梁县双山镇岩湾村张家沟水库已经上演30多年……    寂寞艄公    隆冬,清晨。  张家沟水库升起一层薄雾。  旷万华坐在渡船舷上,一手抽着两元钱一包的烟,一手拿着自制的钓鱼竿,安静地盯着浮标。  每天清晨天不亮,旷万华就会来到渡口,等待为过往乡亲摆渡。他总是随身带着几
“郡县治,天下安。”基层干部的工作,是支撑党和国家事业的基石,关系百姓福祉,体现执政水平,展示党的形象。  但令人忧虑的是,当前社会对基层干部存在诸多误读、误解,甚至丑化的情况。  “早上是相公,中午是关公,晚上是济公。”  “见问题闭眼,见困难斜眼,见钞票红眼,见礼物花眼,见群众白眼。”  “同僚相见比车子,谈长论短话女子。公款出国做游子,吃喝嫖赌比浪子。出了问题兜圈子,群众质问吹胡子。”  网
冬宝:  读了编辑部转来的你的来信,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位父亲的伤心和无奈。作为一位15岁男孩子的母亲,我很能理解你目前的心情。从表面上来看,你谈的是一个家庭的教子话题,实质上却是一个如何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荣辱观的沉重话题。教育子女不仅是一个家庭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大问题。你反映的这个问题非常具有普遍性,我相信一定会在家长中引起共鸣。  作为家长,我们在责怪孩子不争气的
不犹豫不后悔    印度一位哲学家,饱读经书,富有才情,很多女生迷恋他。  一天,一女子来敲他的门:“让我做你的妻子吧!”  哲学家虽然也很喜欢她,却说:“让我考虑考虑!”   他用一贯研究学问的精神,将结婚与不结婚的好坏,分别罗列下来,却发现两种选择好坏均等,为此陷入长期的苦恼中。  最后,他好不容易得出结论:人若面临抉择而无法取舍时,应选择自己尚未经历过的。  于是,哲学家来到女子家中,告诉其
在重庆江津区,有一对在这里生活工作了几十年的浙江籍老夫妻。老先生魏澹,曾任原江津先锋区副区长(主持工作),1991年从江津林业局调研员岗位离休,今年已79岁;老太太袁静,也已77岁高龄。他们从同窗变成私奔的小情侣,又一起投身革命,共同走过数十年的风风雨雨,经历了无数次政治风波,其坎坷曲折却幸福美满的质朴爱情,令人动容。    激情燃烧冲破禁锢私奔革命    魏澹本叫魏吉人,袁静本叫袁雪春。受革命思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城镇化。城镇是实施城乡统筹战略的空间集合,抓住城镇开发就等于抓住了城乡统筹的“牛鼻子”。  今后十几年,是重庆城镇化的高速發展时期,如何利用小城镇开发吸引资本,打造特色强镇,不但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客观需要,也是二、三产业发展的载体和平台。  如何才能让资本围着城镇开发转呢?  第一招:科学规划,构建特色城镇。  目前重庆的小城镇建设比较混乱,有的先建设后规划,有的边建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北碚区注重体现实践特征,注重与中心工作相结合,着眼于实现内容行业化、标准具体化、业绩实效化、机制常态化,使创先争优符合实际需要,化为实际行动,取得实际效果。    行业化:让每个支部都自觉行动起来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关键是支部要行动。  支部要行动起来,首先要“建家”。每个行业、每个领域都应有健全的党组织。北碚区按照“三缘”党组织设置模式,依托微型企业、物业管理企业、个体私
为了给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供学习平台,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红岩联线举办了“精神不朽,宗旨永恒——红岩精神与群众路线教育”展览。展览回顾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及其领导下的地下党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团结和带领各族人民群众,组成广泛的抗战和反独裁反内战的统一战线的辉煌历史,其中红岩整风中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故事,尤其让参观者感动。  1943年3月18日,是周恩来45周岁的生日,办事处的同志
2008年8月8日晚上8时,全世界的目光聚集在北京。北京奥运会隆重开幕,中华儿女的百年梦想终于实现!盛况空前的开幕式,周密细致的比赛安排,热情周到的服务,中国健儿的骄人战绩……这一切,为中国在国际社会赢得了最大的一枚“金牌”!在这枚用13亿中国人的热情熔铸而成的沉甸甸的“金牌”里面,凝结着重庆人民的心血、汗水和智慧。为了这枚“金牌”,重庆人民——     ■ 用汗水浇铸奥运场馆    从2005年
我是罗嘉,我是一个摄影记者,我在华龙网。  我的工作是整天和相机、镜头打交道,用每一次闪光,讲述一个个故事,用每一个新闻故事温暖读者的心房,感动所有的感动!  “不管什么采访,我必须亲临现场”  都说“有图有真相”,在我的理解里,对于摄影记者来说,不管什么采访,我必须亲临现场。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成为摄影记者10年来,除了安排好的采访,我更喜欢突如其来的新闻,因为在这些突如其来的背后,除了一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