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干预对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 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lat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探讨系统化干预对于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九七一医院2020年3月~2020年8月收治的阑尾炎患者中选取接受腹腔镜手术者6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疼痛情况、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及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高于对照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肠蠕动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化干预应用于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系统化护理干预;阑尾炎腹腔镜术;疼痛;胃肠功能;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1-0136-02
  阑尾炎是临床中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1]。患者症状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右下腹疼痛、恶心呕吐等,若治疗不及时将出现阑尾穿孔、急性腹膜炎等多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近年来医学技术不断进步的成果,术后配合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患者腹痛症状,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本文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九七一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阑尾切除术的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系统化干预在其中的应用效果,现做如下研究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九七一医院2020年3月~2020年8月收治的阑尾炎患者中选取接受腹腔镜手术者6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18例男性,12例女性)和研究组32例(19例男性,13例女性)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年龄18~60岁,平均(40.80±5.20)岁,其中17例为坏疽性阑尾炎,13例为急性阑尾炎,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分布在5~10分,平均(7.59±1.45)分。研究组年龄20~58岁,平均(40.60±5.30)岁,其中18例为坏疽性阑尾炎,14例为急性阑尾炎,术前VAS评分分布在5~10分,平均(7.61±1.44)分。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所有参选患者均知情且均自愿加入试验研究,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的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上报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得到委员会的同意与批准。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确诊为阑尾炎,且自愿接受腹腔镜手术;②参与研究的患者具有清晰的感官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积极配合研究。
  排除标准:①有严重的心、肾、心血管合并疾病者;②危重症患者[2]。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围手术期对患者生命体征各项变化的密切监测,术后给予活动指导以促进早排气,做好饮食指导、病情观察、护患沟通及医嘱执行等工作。
  研究组患者给予系统化干预护理。具体如下:①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术前患者往往会产生紧张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应及时了解患者病情详细情况,与患者积极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阑尾炎发病成因、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优势,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从而帮助患者缓解负性情绪,转变治疗心态,增强治疗信心,积极乐观配合治疗及护理。②术后护理及疼痛干预。若患者术后尚未完全清醒取平卧位,需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误吸呕吐物而堵塞呼吸道;待其清醒后再改为半卧位,并对患者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和记录,一旦发现异常,第一时间报医生处理。阑尾炎手术后患者往往会出现腹痛现象,护理人员应会同医生对患者疼痛原因、程度、类型等进行全面评估,根据评估采取有针对性的疼痛干预措施,如热敷、按摩等,在医生的指导下,酌情应用镇痛药物,以缓解患者疼痛度,减轻其痛苦。③饮食干预。术后2 h嘱患者咀嚼口香糖,少量服用温开水或流质食物,促胃肠收缩,以免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视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循序渐进地补充所需营养,以使胃肠道蠕动功能得到顺利恢复。④运动指导。术后向患者强调及早下床活动对促进肛门排气、排便的益处,鼓励其尽早下床活动,给予运动指导,通过适当运动及活动量的增加缩短首次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每天坚持运动并配合脐周按摩直至患者排气、排便恢复正常为止。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后的疼痛情况、胃肠功能早期恢复情况(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及护理效果。采用VAS量表对两组干预前后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分,分为重度疼痛(7~10分)、中度疼痛(4~6分)、轻度疼痛(1~3分)、无疼痛(0分),即评分越高疼痛程度越严重。护理效果评价标准分为三级。A:显效(患者经过有效的干预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无腹胀感)。B:有效(患者经过有效的干预后,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仅轻度腹胀感)。C:无效(患者经过有效的干预后,症状无显著改善,且腹胀明显)。护理有效率=(A级+B级)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本采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干预后术后疼痛情况及胃肠功能恢復情况
  干预后研究组VAS疼痛评分、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等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
  干预后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低于研究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据统计,急腹症中发病率最高的是阑尾炎。该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手术切除阑尾对机体免疫功能无损害[3]。阑尾炎的传统治疗方式是对阑尾进行切除,但具有创伤大、出血量较多、并发症多、患者疼痛感明显且伤口恢复缓慢等缺点。近些年,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适用于临床,其创伤小、痛苦少,而且出血量相对较少,这些优势得到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被越来越多的患者认可,并被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当中[4]。但阑尾炎患者腹腔镜术后也不是绝对安全的,腹腔内由于残留有CO2或其他物质,术后患者也容易出现胃肠道蠕动紊乱等不良反应,从而延长患者恢复进程。因此,手术切除阑尾的同时还应配合有效护理,强化各项干预措施,以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系统化干预是从基础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运动指导等多个方面实施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以帮助患者术后尽快恢复,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5]。本次研究中,研究组32例患者实施系统化干预,从患者入院至手术前后,方方面面均加强了护理干预,并严格落实和执行各项干预措施,该组患者在胃肠功能的恢复情况、术后的疼痛程度,以及护理效果均明显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恢复具有积极影响,临床可加大研究与参考。
  综上所述,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应用系統化干预加以护理,对其术后疼痛及胃肠功能恢复均有明显改善,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张鑫.解析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4):145,156.
  [2]梁晓芹,牛娟,王静.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阑尾炎腹腔镜术后的应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9,34(7):22-24.
  [3]史媛媛.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8,31(12):151-152.
  [4]洪晓城,林汉昇,叶伟杰,等.阑尾炎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胃肠功能对比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33):4146-4148.
  [5]杨琳.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0):197-198.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 探析中老年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三合一心理干预疗法对生活自理能力及血糖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2月~2019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5例中老年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掷币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患者予以传统干预模式,观察组43例予以三合一心理干预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血糖水平。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
摘 要:目的 探讨在护理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枣庄市薛城区中医院收治的内科患者96例为观察对象,以抽签方式分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实施PDCA(P:计划;D:执行;C:检查;A:处理)循环管理,评估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管理质量,调查各组患者对此次护理管理的总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摘 要:目的 探讨基于营养风险评估的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患者的营养状态及预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9月菏泽市中医医院存在营养风险的重症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采用系统性的营养风险评估后实施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入住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和营养支持治疗期间胃潴留、恶心呕吐
摘 要:目的 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呼吸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吉林省一汽总医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伴有吞咽障碍患者,按照入选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与研究组(采用合并使用呼吸训练),每组45例,均治疗6周。比较两组洼田饮水试验等级、治疗效果、吞咽质量等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洼田饮水试验等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摘 要:目的 探讨牙周综合护理对慢性牙周炎患者满意度的影响以及护理质量观察。方法 选取济南市口腔医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7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奇数偶数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規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牙周综合护理。对比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下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菌斑指数(PI)、龈沟出血指数(SPI)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
摘 要:目的 分析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复杂肘关节骨折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诊治的复杂肘关节骨折患者6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对照组33例予以常规康复,研究组33例使用早期综合相关康复护理。对两组肘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肘关节功能日常活动、疼痛、运动功能、稳定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摘 要: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3月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心功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表(GAD-7)评分、抑郁评分表(PHQ-
摘 要:目的 探究开颅手术和微创引流术分别在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治疗中发挥的临床效果,观察两者的安全性并作出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18年12月德州市中医院接收治疗的100例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取开颅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微创引流术进行治疗。在进行治疗后,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治愈后不良情况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