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平面向量检测题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en1988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1.函数f(x)=(1+3tanx)cosx的最小正周期为.
  2.已知f(x)=cos(πx),1x≤0
  f(x-1)+1,1x>0,则f(413)+f(-413)的值是.
  3.在钝角△ABC中,已知a=1,b=2,则最大边c的取值范围是.
  4.函数y=sinπx13在区间[0,n]上至少取得2个最大值,则正整数n的最小值是.
  5.已知e1、e2是夹角为2π13的两个单位向量,a=e1-2e2,b=ke1+e2,若a·b=0,则实数k=.
  6.函数f(x)=sinx+2|sinx|,x∈[0,2π]的图象与直线y=k有且仅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
  7.设a,b,c是任意的非零向量,且相互不共线,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有(填序号).
  ①(a·b)c-(c·a)b=0;
  ②|a|-|b|<|a-b|;
  ③(b·c)a-(a·c)b不与c垂直;
  ④(3a+4b)·(3a-4b)=9|a|2-16|b|2.
  8.在△ABC中,AB=2,AC=1,D为BC的中点,则AD·BC=.
  9.存在x∈[0,2π),使2(4-m)sin(x-π13)-(4m-6)=0成立,则m的取值范围是.
  10.关于x的不等式a2+2a-sin2x-2acosx>2的解集是全体实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11.在矩形ABCD中,AB=2,BC=2,点E为BC的中点,点F在边CD上,若AB·AF=2,则AE·BF=.
  12.在锐角△ABC中,b=2,B=π13,sin2A+sin(A-C)-sinB=0,则△ABC的面积为.
  13.设e1,e2是夹角为60°的两个单位向量,已知OM=e1,ON=e2,OP=x·OM+y·ON(x,y为实数).若△PMN是以M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则x-y取值的集合为.
  14.如图放置的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的顶点A、D分别在x轴、y轴正半轴上(含原点)滑动,则OB·OC的最大值是.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90分
  15.(本小题满分14分)
  函数f(x)=sin(ωx+φ)(ω>0,|φ|<π12)在它的某一个周期内的单调减区间是[5π112,11π112].
  (1)求f(x)的解析式;
  (2)将y=f(x)的图象先向右平移π16个单位,再将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112倍(纵坐标不变),所得到的图象对应的函数记为g(x),求函数g(x)在[π18,3π18]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6.(本小题满分14分)
  设向量a=(4cosα,sinα),b=(sinβ,4cosβ),c=(cosβ,-4sinβ).
  (1)若a与b-2c垂直,求tan(α+β)的值;
  (2)求|b+c|的最大值;
  (3)若tanαtanβ=16,求证:a∥b.
  17.(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f(x)=Asin(3x+φ)(A>0,0<φ<π)在x=π112时取得最大值是4.
  (1)求f(x)的最小正周期;
  (2)求f(x)的解析式;
  (3)若f(213α+π112)=1215,求sinα.
  18.(本小题满分16分)
  已知两个不共线的向量a,b的夹角为θ,且|a|=3,|b|=1,x为正实数.
  (1)若a+2b与a-4b垂直,求tanθ;
  (2)若θ=π16,求|xa-b|的最小值及对应x的值,并指出向量a与xa-b的位置关系;
  (3)若θ为锐角,对于正实数m,关于x的方程|xa-b|=|ma|有两个不同的正实数解,且x≠m,求m的取值范围.
  19.(本小题满分16分)
  某港口O要将一件重要物品用小艇送到一艘正在航行的轮船上.在小艇出发时,轮船位于港口O北偏西30°且与该港口相距20海里的A处,并以30海里/小时的航行速度沿正东方向匀速行驶.假设该小船沿直线方向以v海里/小时的航行速度匀速行驶,经过t小时与轮船相遇.
  (1)若希望相遇时小艇的航行距离最小,则小艇航行速度的大小应为多少?
  (2)假设小艇的最高航行速度只能达到30海里/小时,试设计航行方案(即确定航行方向与航行速度的大小),使得小艇能以最短时间与轮船相遇,并说明理由.
  20.(本小题满分16分)
  已知函数f(x)=sin2x+23sinxcosx+sin(x+π14)sin(x-π14),x∈R.
  (1)求f(x)的最小正周期和值域;
  (2)若x=x0(0≤x≤π12)为f(x)的一个零点,求sin2x0的值.
  参考答案
  1. 2π2. 13. 5  6. 1  10. a<-2-6或a>211. 212. 313. {1}
  14. 2
  15.解:(1)依题意得:T12=11π112-5π112=π12,∴2π1ω=π,∴ω=2,
  又sin(2×5π112+φ)=1,∴φ=-π13,
  ∴f(x)的解析式为f(x)=sin(2x-π13).
  (2)将y=f(x)的图象先向右平移π16个单位,得sin(2x-2π13),再将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112倍(纵坐标不变),得sin(4x-213π),   ∴g(x)=sin(4x-2π13),而x∈[π18,3π18],
  ∴-π16≤4x-2π13≤5π16,
  ∴函数g(x)在[π18,3π18]上的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112.
  16.解:(1)b-2c=(sinβ-2cosβ,4cosβ+8sinβ),
  ∵a与b-2c垂直,
  ∴4cosα(sinβ-2cosβ)+sinα(4cosβ+8sinβ)=0,
  ∴sin(α+β)=2cos(α+β),即tan(α+β)=2.
  (2)b+c=(sinβ+cosβ,4cosβ-4sinβ),
  |b+c|=(sinβ+cosβ)2+16(cosβ-sinβ)2
  =17-15sin2β≤17+15=42,
  则|b+c|的最大值为42.
  (3)证明:由tanαtanβ=16,
  得sinαsinβ=16cosαcosβ,
  即4cosα4cosβ-sinαsinβ=0,所以a∥b.
  17.解:(1)依题意得:T=2π13.
  (2)∵f(x)最大值是4,∴A=4,
  f(x)max=f(π112)=4sin(3π112+φ)=4,
  即sin(π14+φ)=1,
  ∵0<φ<π,∴π14<π14+φ<5π14,∴π14+φ=π12,
  ∴φ=π14,∴f(x)=4sin(3x+π14).
  (3)f(213α+π112)=4sin[3(213α+π112)+π14]=1215,
  即sin[3(213α+π112)+π14]=315,
  sin(2α+π12)=315,cos2α=315,1-2sin2α=315,
  sin2α=115,∵0<α<π,∴sinα=515.
  18.解:(1)由题意得,(a+2b)(a-4b)=0,即a2-2a·b-8b2=0,
  得32-2×3×1×cosθ-8×12=0,得cosθ=116,
  又θ∈(0,π),故θ∈(0,π12),因此,sinθ=1-cos2θ=1-(116)2=3516,
  tanθ=sinθ1cosθ=35.
  (2)|xa-b|=(xa-b)2=x2a2-2xa·b+b2=9x2-2x×3×1×cosπ16+1
  =9(x-316)2+114,
  故当x=316时,|xa-b|取得最小值为112,
  此时,a·(xa-b)=xa2-a·b=316×9-3×1×cosπ16=0,
  故向量a与xa-b垂直.10分
  (3)对方程|xa-b|=|ma|两边平方整理,得9x2-(6cosθ)x+1-9m2=0,①
  设方程①的两个不同正实数解为x1,x2,
  则由题意得,
  Δ=(6cosθ)2-4×9×(1-9m2)>0,
  x1+x2=6cosθ19>0,
  x1x2=1-9m219>0.
  解之得,113sinθ  若x=m,则方程①可以化为-(6cosθ)x+1=0,
  则x=116cosθ,即m=116cosθ.
  而x≠m,故得m≠116cosθ.
  令113sinθ<116cosθ<113,
  得sin2θ<1,
  cosθ>112,得0°<θ<60°,且θ≠45°,
  当0°<θ<60°,且θ≠45°时,m的取值范围为{m|113sinθ  当60°≤θ<90°,或θ=45°时,
  m的取值范围为{m|113sinθ  19.解:(1)要小艇到港口O的正北与轮船在点C相遇距离最小此时OC=103,AC=10,航行时间t=10130=113(小时),
  航速v=1031t=1031113=303(海里/小时)
  (2)由(1)得
  OC=103,AC=10,故OC>AC,且对于线段AC上任意点P,有OP≥OC>AC,而小艇的最高航行速度只能达到30海里/小时,故轮船与小艇不可能在A、C(包含C)的任意位置相遇,设∠COD=θ(0°<θ<90°),则在Rt△COD中,CD=103tanθ,OD=1031cosθ,
  由于从出发到相遇,轮船与小艇所需要的时间分别为t=10+103tanθ130和t=1031vcosθ,
  所以10+103tanθ130=1031vcosθ,解得v=1531sin(θ+30°),又v≤30,故sin(θ+30°)≥312,
  从而30°≤θ≤90°,由于θ=30°时,tanθ取得最小值,且最小值为313,于是
  当θ=30°时,t=10+103tanθ130取得最小值,且最小值为213.
  此时,在△OAB中,OA=OB=AB=20,故可设计航行方案如下:
  航行方向为北偏东30°,航行速度为30海里/小时,小艇能以最短时间与轮船相遇.
  20.解:(1)依题意得:
  f(x)=sin2x+3sin2x+112(sin2x-cos2x)
  =1-cos2x12+3sin2x-112cos2x
  =3sin2x-cos2x+112=2sin(2x-π16)+112,
  ∴f(x)周期π,值域为[-312,512];
  (2)由f(x0)=2sin(2x0-π16)+112=0,
  得sin(2x0-π16)=-114<0.
  又∵0≤x0≤π12得-π16≤2x0-π16≤5π16,
  故∴cos(2x0-π16)=1514,
  此时,sin2x0=sin[(2x0-π16)+π16]
  =sin(2x0-π16)cosπ16+cos(2x0-π16)sinπ16
其他文献
整体思想是一种着眼于问题的整体结构,以统摄的方法抓住问题的全貌或本质的思想.由于数列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整体,所以运用整体思想解数列问题,具有决定全局的重大意义,它使问题的解决进入到了一种无可比拟的胜境.  一、整体代入  把已知条件作为一个整体,直接代入或组合后代入所求的结论.  例1 (肇庆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等比数列{an}中,a1+a2=20,a3+a4=40,则a5+a6等于 . 
期刊
数列是函数概念的继续和延伸,在中学数学与高等数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但在平时的学习中同学们往往对定义、概念的理解不透,对公式、性质应用不熟而导致错误,本文对数列中的几个易错点加以剖析,希望从纠错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概念理解错误  例1 设数列{an}中,S1=1,S2=2,Sn+1-3Sn+2Sn-1=0(n≥2)判
期刊
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各种考试的必考内容.同学们在应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解题时,常常因为未掌握其思想方法的精髓,而出现问题,下面就大家在解题中出现的错误分类辨析如下,供参考.  一、构建几何模型不正确  例1 向面积为S的矩形ABCD内任投一点P,试求△PBC的面积小于S4的概率.  错解:如图11所示,设△PBC的边BC上的高为PF,线段PF所在的直线交AD于E,则当P点到底边BC
期刊
一、题型设置  江苏省从2008年开始将对话填空改为任务型阅读。高考《考试说明》在对“任务型阅读”的解释中给出了两篇示例,表格型和树状型。江苏2008年、2009年和2010年高考任务型阅读为表格型;江苏2011年、2012年和2013年高考任务型阅读为树状型。题型要求是根据所读内容在表格中的空格里填入一个最恰当的单词,注意每个空格只填1个单词。虽然说明中给出的图表形式和答题要求不同,但是我们可以
期刊
一、单项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1. China successfully sent a communication satellite into space on Tuesday evening, Nov.27, 2012.  A. the; aB. the; /  C. /; /D. /; the  2. Even though Lucy and Kathy are go
期刊
Module 5  一、重点单词与词组  1. pretend v. 假装;扮作;装扮  固定搭配:① pretend to do something 假装做某事;② pretend not to do something 假装不做某事;③ pretend that clause 假装;④ pretend to be doing something假装正在做某事;⑤ pretend to have
期刊
填空题是将一个数学命题写成缺少一些词语的形式,要求考生将缺少的词语填写在指定的空位上,使之成为一个完整正确的数学命题.而填空题中的特色题形式灵活、答案唯一、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解题过程中容易产生错误,失分率较高,因此探求填空题中的特色题的解法就显得十分必要,下面结合例题介绍填空题中的特色题的常见类型及其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新定义问题  就是给出新定义的概念、公式、定理或运算法则等,然后根
期刊
一、高考命题分析  纵观近年各省的高考数学试题,出现了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考题,它们形式独特、背景鲜明、结构新颖,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处理交汇性问题的能力.在新课标高考试卷中一般有2~4题,分值约占全卷的14%~20%,因此,加强这些试题的命题动向研究,对指导高考复习无疑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聚焦高考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试题,揭秘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高考命题动向,挖掘三
期刊
高考数学解答题是在高考试卷中的第二部分,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其题量已基本稳定在6题,分值占总分的56%,占总分一大半的数学解答题汇集了大部分把关题和压轴题,在高考中举足轻重,高考的区分层次和选拔使命主要靠这类题型来完成预设目标.  一、解题策略  高考数学试题的解答题题型内涵丰富,包含的试题模式灵活多变,其基本架构是:给出一定的题设(即已知条件),然后提出一定的要求(即要达到的目的),让考生解答.而且
期刊
三角函数一直是高考的重要内容,在一份高考试卷中通常出现1~2个填空题,一个解答题.填空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图象性质、诱导公式及“和、差、倍”角公式的运用.解答题侧重考查正余弦定理及函数y=Asin(ωx+)的图象性质等.考题大多是课本例、习题的变形,因此复习时应“立足于课本,着眼于提高”,这也与当前高考命题特色相吻合.  考点一、任意角和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考点解读】 三角函数的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