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士的压力及应对措施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bedwi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821-02
  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生活高质量的追求快节奏的提上日程,使人们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精神科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专科知识及娴熟的专科技术、高度的责任心及永恒的爱心,还要有与之相应的心理素质及临床综合能力。然而,由于精神科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繁琐而特殊的工作性质、微妙的护患关系和复杂的人际关系等给护士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影响着护士的身心健康及护理服务质最的提高与发展。现深入分析我科多年护士的压力源,总结其应对措施,对护士的身心健康、护理服务、心理工作的开展显得尤为重要。
  1 精神科护士压力因素剖析
  1.1 与特殊服务对象有关的压力 精神病患者是特殊群体,面对无自知力、大脑功能失调、言语行为异常、治疗护理不配合、生活不能自理、具有攻击性和危险性的精神病患者,护士承担繁琐的治疗护理工作,不仅仅要关注其躯体症状,还要认真、细心地观察其精神症状,准确及时的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面对病情变化及暴力行为的患者,护士不仅要护理好病人,还要保护好自己;同时要密切关注其日常生活需求,做好生活护理,面对随地大小便、不会洗澡,不会吃饭,缄默不语的患者,护士要付出高度的耐心及责任心,做好治疗护理的执行者和生活的照顾者。尤其是女护士还要承受月经、怀孕、分娩、更年期等生理變化而出现的心理问题,更是增加了工作压力【1】。
  1.2 与职业风险有关的压力 护士面对各种精神病患者,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精神高度集中的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迅速做出反应,不得有半点疏忽与闪失,甚至有的危及到患者及护理人员的生命。护士必须为此承担必要的责任及后果,因此,将工作中的差错、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是每个护士努力的方向。护理工作是一项风险高,责任大的工作,职业风险的压力不难发现。
  1.3 与工作环境有关的压力 精神科病房大多是封闭式管理,护士长期面对的都是一些自知力缺乏,言行不能自控,沟通障碍的精神病患者,与外界处于隔离状态,从而产生束缚感及虚幻感,且意外事件随时都可能发生,如患者冲动伤人,自伤、自杀、逃跑等,这些不确定事件使护士常思安全隐患,意外事件是否会发生,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时刻担心患者安全及自身安全,这样,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压力无疑增加。
  1.4 人际关系所带来的压力 护士在工作中产生的人际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如医护关系、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护患关系等,处理不妥就会发生冲突从而影响护士工作。医护之间由于角色不同,观点不同,对患者的要求不同,很容易产生冲突。护理人员之间由于潜在的利益不同,知识结构不同,以及配合默契的不足易使其发生摩擦。护患关系也是复杂人际关系中最复杂的一种,由于工作中面对的都是精神病患者,每名患者对护士的看法不一样,如护理工作中必要的强制性措施,引起患者的敌对情绪,对护士不认同直接或间接影响双方之间的权益,所以即使护士遇到扭曲事实,言语行为攻击时,必须从职业角度出发,保持冷静,淡定,以宽容大度继续自己的工作职责,从而压抑自己的情感。当护士受到伤害、委屈、无从表达和发泄,就会产生消极情绪及人际交往障碍,从而影响社会功能。
  1.5 知识科技日新月异的压力 随着知识的更新换代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新的医疗仪器、新的检查和治疗手段层出不穷并不断用于临床,对护士知识技能的更新提出新要求、高要求。尤其是精神科的护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平时的工作更多的偏重于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许多新的仪器设备,新的操作技能很少接触,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业务、新理沦,参加护理科研迫在眉睫。加强护理继续教育,中专升大专,大专升本科,担心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还要进行三基训练及护理技能的培训考核以及各种护理创新、护理技能的学习与比武和提供“以人为本”的高质量护理服务才能为护理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平时还要迎接上级职能部门的各种检查,加上工作岗位的日益激烈,这就迫使护士完成紧张工作之余还要继续努力学习,做好迎接新挑战的准备,加重了护士的心理负担。
  1.6 社会价值不对称的压力 在众多的护士中,由于精神科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社会上有一部分人戴上有色眼镜看精神科护士,认为精神科护士工作简单,无事可做,只是看着那些神志不清、胡言乱语的病人,有时候还羞于向别人介绍自己特殊工作性质,还有的临床科室,姐妹科室也会用异样的眼光看精神科护士,不相信其能力,连简单的护理操作也不让其执行,这样不给其机会,岂不是阻断了学习的热忱,伤害了自尊,也平增了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压力。
  2 相关应对措施
  2.1 体贴关心护士 护士长多关心、疏导护士不良情绪,提高护士心理调节能力,关心护理人员,提供相应的保障,实施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病房多招收男护士人数,使男护士的介入利于护理工作的发展,同时进行有效合理的排班,注意劳逸结合,使护士有足够的时间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从而更好履行工作职责。
  2.2 有效预防职业风险 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增强责任心,经常巡视病房,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置。总结工作经验,多组织专科应急预案演练,提高护士应对能力,做好病房安全防范措施,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2.3 为护士工作营造良好环境 优化医护办公室环境,灯光明亮,物品放置有序、定量储存,标识明确,便于护士查找,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经常开窗通风,净化空气,有益于医务人员及患者的身心健康。设立室外场所,建造半封闭室环境,有利于护士工作的开展及患者疾病的康复。
  2.4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医护之间遇事意见有分歧时,要进行有效的沟通,择出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法;面对护理人员之间的矛盾时,大家要各自想想自身的做法是否正确,要懂得换位思考,面对利益冲突时,要有宽容大度的胸襟,或者找领导者商量,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护患关系出现危机时,护理管理者一方面要引导护士“一切为了病人”,另一方面要设身处地理解体谅护士,化解矛盾,调和各方面之间的复杂关系。同时丰富护士业余生活,如医务人员一起去烧烤,一起爬山,聚餐等等,全社会和院领导要改变“重医轻护”的观念,以改善医护关系,处理好护士之间、护士与其他医务人员之间、护士与患者及家属之间的关系,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精神环境,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2】。
  2.5 努力打造公平竞争的人文环境 形成激励机制,鼓励知识创新,业务创新,技术创新,充分发挥护士工作能动性,最大程度的挖掘出护士的深层潜力,积极鼓励有科研意识的护士参加护理科研,撰写学术论文,体现自身价值,增强自信心,为护理事业的发展输注新的血液。
  2.6 自我心理调适,增强自信心 正视自己的工作性质,坚定信念,提高业务水平,更新知识结构,努力学习新技术,新方法,认真履行好工作职责,做好自身职业的代言人。
  总之,根据护士面对的压力源,提出以上的应对措施,使护士在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也能身心愉快。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创新服务理念、保障医疗安全和人体健康,提高住院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王新霞,杨静娟,苏爱东.中国民康医学[J].2009,21(10):1177.
  [2] 包建英.健康必读杂志[J].2012,(4):243-250.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2年1月—6月的择期手术患者21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8例,對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则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予以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结果:实施心理干预的观察组焦虑情绪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93.3%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应用不但可以增强手术
【摘 要】放射性碘-131 治疗甲亢已有几十年历史,其方法简单、疗效肯定、无创伤、实用价值高等优点已被人们接受,近年来逐渐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和重视,在治疗甲状腺疾病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关键词】131Ⅰ;甲亢;辐射;防护  【中图分类号】R6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025—02  1 131I 甲状腺疾病治疗  1.1 甲状腺简介  甲状腺是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