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i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科学注重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的方式学习科学,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使学生从感知生活中来提高探究学习科学的能力。本文就通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就如何帮助学生探究学习科学,如何让提高学生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做了一些思考和小结。
   关键词:学习兴趣;观察力;探究学习
  
   小学科学是一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课程,以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为目标,让求知欲引领学生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让学生学会学习,并能知道一些生活中的现象的原因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本人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策略之一: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科学这一门学科所包含的知识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包括了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研究方法。虽然只是一些浅显的知识和方法,如果只是光靠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学生就只能通过多方面的学习来巩固自己的所学知识。
  如三年级的观察动物一单元中书本上只介绍了几种体型较小的动物如蜗牛、蚂蚁、蚯蚓等动物,而一些体型较大又很常见的动物狗、猫等则不可能带到教室里来进行教学,这必然要让学生在课外的时间里进行合理的观察。又如四年级的养蚕活动,学生可以在教室中饲养几条小蚕来进行观察、研究、实验等。但由于学校的条件有限不可能让学生真正的体验到养蚕的艰辛和乐趣,所以必须让学生花时间通过自己在课外的时间去观察农民伯伯的饲养方法和辛勤的劳作让学生在观察和动手饲养中真正的体会到饲养的辛苦和收获的乐趣。
  策略之二:多角度感知生活从小事物开始观察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观察是智慧的源泉,是知识理解和技艺掌握之母。”观察力对于学生了解并掌握客观事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教学中,学生观察越仔细,就越能发现和提出问题,也能更多地思考和探究,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表现得也更充分,更能促进情感目标的有效达成。万事开头难,怎么让刚刚接触《科学》的学生学会去感知生活是比较困难的,很多自然现象和事物,孩子在课堂上根本不可能进行观察比较,所以要靠教师的引导、激励、帮助孩子在生活对一些事物和现象进行观察,力求把感知生活化为他们乐于从事的经常性活动。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现象开始,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的现象去学会观察乐于参与观察并且时时懂得观察。
   比如上第一堂科学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身边的事物来举例,一块黑板、一盒粉笔、一张纸等都是教室里比较常见的东西,而往往常见的东西学生们就会忽略了观察。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简单的观察一样小东西使学生懂得最基本的观察方法,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试着去观察生活中一些事物学会去观察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如小学三年级科学课中植物的观察,植物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可以说是处处可见,但是往往越是常见的东西越容易被忽略,那么教师可以让学生首先从学校或家中的植物进行观察讨论,同时可以根据早中晚、春夏秋冬等时间的不同来比较它们,从而引导学生长时间的观察记录活动。
  策略之三:多思考从生活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比如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到《科学》这一门学科,学生往往不懂得如何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何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呢?我们都知道孩子们对大自然和周围的事物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他们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或发现者,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发现科学的真谛和大自然的奥秘。这些科学本身是源于儿童内在的需要和兴趣,是一种持续时间长、强度大的内部动机。教师利用这个动机,可以将科学教学课外的学习活动设计成一种探索式、研究式或发现式的观察形式,孩子们自觉而主动的学习将自然而然地产生。
   同时我觉得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关键在于三个字“为什么?”。在日常的生活中出现的种种现象学生都可以问一声为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个这种现象?为什么是这样一个结果等等。就如最简单的例子牛顿发现地球引力,可以说几乎三四年级的学生都知道这是牛顿坐在苹果树下面被苹果砸了下头后经过研究发现了地球引力,那么如果当时牛顿不去想一想苹果为什么不是向上而是向下这个问题的话也不可能会发现地球引力了。又如学生在学习《蚯蚓》这一课时,当教师多媒体出示在炎热的夏天一场暴雨过后路面上会出现很多的蚯蚓时,这时的学生则会点头表示赞同,因为在现实的生活中就是如此。然而又有多少同学会知道其中的原因呢?那么就可以进一步的来试验蚯蚓在水中的反应。从而知道蚯蚓喜欢潮湿的地方但是不能生活在水中的。
  策略之四:多方位提高学生探究的能力,解决问题
  《新课程标准》指出:“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 科学教学不仅是教师讲解和演示的过程,也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必须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和实践。包括对科学及其相关的事物、现象进行观察、描述、提出问题、实验、证明,从各种信息渠道查找信息、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思维判断、做出解释、并能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等。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的获得,必须通过学生积极思考和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主渠道。
  如在《磁铁有磁性》中实验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这一环节中,教师就可以启发学生自己进行探究性的研究学习。生活中用到磁铁的磁性的事物也有如门背后的磁石就是利用了磁铁能吸铁的性质。那么如何设计实验呢?可以通过问答得方式来进行研究。
  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了磁铁能隔着纸吸铁(回行针),那么吸铁的多少跟纸有关吗?
  生:小组讨论回答有关
  师:跟纸的什么有关?
  生:跟纸的大小跟纸的厚度、跟纸的材料......
  师:教师给学生不同的纸若干张每组选择一种或几种纸进行试验
  生:学生小组自主选择方案进行试验,而在试验的时候要分工合作哪两个同学拿好纸张,哪个同学放放回形针,哪个同学记录都要有明确的分工。
  最终学生通过实验发现问题,得出结论。在实验的过程中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不仅体现在互相帮助上,还渗透在小组讨论、小组协商、分工合作上。在实验中学生了解了磁铁的磁性与什么有关还懂得学习与人合作,学会与人合作,对于每位学生的成长,无疑是铺设出了一条捷径。
  总之。科学来源于生活,学生学习的科学知识只有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让科学源自生活,又走到生活中去,才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欲望,并具有鲜活的情感体验,成为最具有价值的科学知识,我认为科学就应当来自生活,为生活服务。同时也要让学生感受到处处有科学,生活中到处是科学。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细心体会,专心探究,才能让学生喜欢学,乐于学。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小学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课程标准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7 第一期
  3、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科学课活动设计》 2002—9
其他文献
福禄克公司旗下子品牌雷泰Raytek,作为全球领先的红外测温仪供应商,推出了一种非接触式温度测量系统---装有DataTemp Multidrop软件的雷泰EMS设备监控系统,可为有源元件或运转机械提供全天候的状态监控,并支持预测性和预防性的维护方案。设备表面的温度升高或温度到达峰值是故障发生的最主要迹象。
腮腺癌手术中面神经处理方式的探讨ANAPPROACHONHOWTODOWITHFACIALNERVEINTHECOURSEOFPAROTIDCANCEROPERATION张军生孙国洪张彬牛怀恩作者单位:山东聊城地区医院口腔科(252000)孙国洪:武...更多还原
颊部小涎腺淋巴上皮病恶性淋巴瘤变1例刘渊,姜晓钟,刘会敏淋巴上皮病在口腔科临床并不罕见,一般为良性过程,病程可能很长而无特殊危害,但淋巴上皮病的上皮和淋巴成份可恶变为癌和恶
本文选定两个已建立完整的监测系统,也定期执行了监测工作,有完整的监测资料与监测系统的京福高速57K+300B道路堑边坡和60K+400A道路路堤边坡作为研究对象,拟建立此两个边坡的监测
软组织扩张器治疗永久性秃发102例报道张瑛,王善昌,陈方龙,李金玉造成永久性秃发的原因最多见的是烫伤,撕脱伤,少数可由于头皮疣状症、皮脂腺痣、肿瘤所致小面积的秃发可作切除缝合、
经过半年多的筹备,第十四届全国压力计量与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于2014年10月13日至16日在广西桂林召开。与会代表80名,分别来自全国计量院所、军工计量机构、部队、高等院校等,国
着重分析比较6个品种沙棘果渣基本营养成分,矿物质元素含量,氨基酸种类,总黄酮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6个品种沙棘果渣基本营养成分差距明显,其中中国沙棘果渣的蛋白
介绍了一种表面温度传感器时间常数测量的新方法,并对该方法测量的结果进行了分析。
一、科学活动中何谓教师的“放”与“收”所谓“放”,就是在科学活动中老师不轻易的否定幼儿的答案,也不急于给出正确的答案,而是给幼儿更多的展示自我、启迪思维的探究环境和氛
针对智能卡协议测试存在的自动化和标准化程度低、脚本复用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非接触式智能卡协议测试系统Proxi CPTS(Protocol Test System of Proximity Card)。系统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