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虫花卉,形神俱见

来源 :中国科学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ong_z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虫花卉”是齐白石对中国传统的工笔草虫画进行变革后的独创,
  以最精致的手段刻画草虫,把生命的微细颤动捕捉下来,
  又以最简约的方法挥写花卉与果实,造成出人意料的强烈对比。
  1920年之后,齐白石的草虫画便受到广泛的欢迎,而他觉得自己老眼昏花,还要画这种工细的作品,有些苦不堪言,在《白石诗草》中曾说:“余平生工致画未足畅机,不愿再为。”他也时时感到工、写两种画法的矛盾,以及达到形神俱似的难度。他在1922年的日记中写道:“大墨笔之画,难得形似;纤细笔墨之画,难得神似。此二者余尝笑昔人,来者有欲笑我者,恐余不得见。”最终他悟到:“善写意者,专言其神;工写生者,只重其形,要写生而后写意,写意而后复写生,自能形神俱见,非偶然可得也。”
  因此,经过前一段时期的写意草虫创作,齐白石20年代初期的工笔草虫在写实的基础上更为传神。此后,他的工虫画反复经过“写生而后写意,写意而后复写生”的过程,最终达到“形神俱见”的高度。他的工笔草虫虽极写实,却不是死的标本,充满生机与活力。
  齐白石的草虫画有工、写、兼工带写三种画法:一种是工虫配上同样工致的贝叶,即他特有的“贝叶工虫”;一种是草虫与花卉全为写意的形式,一般先画花后画虫;第三种是以工笔画虫,配以大写意的花卉,即“工虫花卉”,一般先画虫再画花卉。
  “工虫花卉”是齐白石对中国传统的工笔草虫画进行变革后的独创,以最精致的手段刻画草虫,把生命的微细颤动捕捉下来,又以最简约的方法挥写花卉与果实,只把自然物的基本特征点画出来,在一幅画中形成粗与细、虚与实的强烈对比,造成出人意料的奇趣。这种画法就像摄影中的微距,主体在虚化的背景中更加突出,草虫成为视觉的中心,颜色对比也更为强烈。
  虽然齐白石没有学过西方的素描,仍具有超人的造型能力,可以非常准确地塑造形象,甚至他笔下的草虫很多也符合西方的透视规律,特别是北京画院收藏的一只正面的灶马。中国传统绘画中很少有表现正透视的形象,仅唐代韩《五牛图》中画过一头正面的牛。面对一只仅盈寸的灶马,即使熟知西方绘画的画家也很难正确地表现如此高难度的透视关系,但齐白石却在纸上将一只与观众直视的灶马画活了,浑圆的身体,粗细交搭、前后重叠的六条腿,纤细而劲挺的长须,圆睁的双眼,微张的嘴,似乎稍有动静,它就会一跃而起,跳到你的面前一般。
  中国绘画史上,许多擅长花卉的画家都画草虫,画的往往是蜂蝶蝉虫之类,用来点缀花卉。齐白石则拓展了草虫的范围,人们讨厌的蝗虫、蟑螂、苍蝇、臭虫等俱入笔端。凡是目之所及,他都无所不画。唐代以来,流行的评画标准是“评画以禽鸟为下,而蜂蝶蝉虫又次之”。到齐白石时,草虫画的品格得到大大的提升。他用一支生花妙笔,赋予了那些普通的草虫一种永恒的美感,可谓草虫画方面的集大成者。
  有学者说,用传统的水墨语言表现现实生活,是中国水墨画最大的难点,也是中国画发展中最重要的课题。在白石笔下,世间万物皆可入画,水墨画不仅能表现现实,且“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从这个意义上说,齐白石不愧是一代艺术大师。
  (本文写作参考引用了《草间偷活·齐白石笔下的草虫世界》,北京画院编;《齐白石传略》,龙龚著,特此鸣谢)
其他文献
2015年9月17日,第四届SATOA年度庆典在伦敦BBar伴着香槟庆祝非洲旅游业的卓越业绩。由旅游业和消费者投票,本次9项大奖展示了获奖单位在英国和爱尔兰的业绩和受欢迎程度。塞雷纳酒店连续荣获“最佳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奖项,在非洲和亚洲地区为商务人士和旅客创建提供高品质酒店住宿和奢华设施,成为酒店行业的领军标志。酒店集团的可持续的商业实践活动和企业社会责任行动彰显了集团的信仰理念,其不仅仅是慈善和
期刊
2015年10月10日下午,“五彩广西——广西壮族历史文化展”于南京博物院拉开帷幕。此次展览持续三个月,共展出170件(套)展品,分为居家之乐、锦衣之秀、佩饰之光、鼓乐之美四部 分。展览陈列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文物,配以图片、视频以及织壮锦、绣绣球、天琴演奏等活态表演,较为全面地展示广西壮族人民生存繁衍以及兄弟民族和谐共处 的人文景观,让观众更全面的了解壮族与百越的渊源关系、广西少数民族现今的文化面
期刊
禅古寺始建于公元12世纪,属藏传佛教噶举派寺院,极盛时僧侣达万余之众,故有“万僧之寺”的美名。2010年4月,寺庙建筑、佛塔、佛像在玉树“4.14大地震”中被毁。历经5年重建,新禅古寺涅槃重生。这座古老的寺院在广袤的青藏高原上重放光芒,祈福众生。  (上图)禅古寺和女尼寺现任住持是第九世洛卓尼玛仁波切。最为开心的应该是主持了,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在他的精心安排下,禅古寺终于在灾后重获新生。 摄
期刊
赛默飞推出Orbitrap系列两款质谱新品  开启高精准、快灵敏、更稳定的质谱分析时代  2015年10月13日,科学服务领域的赛默飞世尔科技暨Orbitrap十周年客户会议召开之际,在北京发布该系列两款质谱新品——Thermo ScientificTM Orbitrap FusionTM LumosTM三合一质谱仪和Thermo ScientificTM Q ExactiveTM GC Orbi
期刊
2015年10月16日下午,位于北京东城区的人民美术文化园春光里路演厅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发布会“TATA旅游产品上线发布会暨微电影《情话西游之爱有天意》首映礼!”发布会由TATA旅游创始人文东先生主办,吸引了各界媒体和重要嘉宾参加。TATA旅游网非常荣幸的请到了著名天使投资人、丰厚资本创始合伙人杨守彬先生莅临新闻发布会,热情为TATA旅游助威,场下媒体、嘉宾朋友掌声一片。
期刊
1919至1929,已近垂暮之年的齐白石幽居谢客,潜心变更画法,  这十年的经历被称为“衰年变法”。  变法成功之后,他自创红花墨叶一派,画风由疏简纵放转为繁茂热烈,画技不断精进,终至巅峰。  1864年,齐白石生于湖南湘潭的杏子坞,原名纯芝。齐家世代为农,幼年的齐白石边砍柴牧牛,边随外祖父读书,闲时常用习字本、账薄纸作画。乡居生活虽然清苦,却让齐白石从小感受田园牧歌的意境。乡间所见的蔬果草虫成为
期刊
面对乱世,命如草芥,齐白石感到深深的无奈与无力。  草间偷活的虫子自然引起他的共鸣,于是将它们绘诸纸上,以寄托乱世之感。  对草虫的关注,也是齐白石对早年乡村生活的一种留恋。  草间偷活,这是齐白石的草虫画中常常出现的字样。这四个字,是身处乱世的自况,也是他对纷乱时世的感慨。  “昆虫不识有仇恩,作对成双尚有痕。我共草间苦偷活,风声过去惨消魂。” (《虫》)  辛未国难,几欲迁移,岂知草间偷活,不
期刊
摘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是新时期我国构建科学合理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以《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为纲领,进一步明確当前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的目标、规划、实施三步走路线,理清理顺整合优化对象,思考具体的自然保护地制度改革路径,并以此来探索新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加快推动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改革,探讨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我国自然保护地
期刊
位于中国西南秦巴山区的巴中地区,有一些小型酿酒作坊,坚守着传统的酿酒工艺,价廉物美的地方酒的销路倒也不错,除了本地人喜欢外,许多外地慕名而来的游客也都会买几斤“烧老二”回去一醉方休。古老的酒文化在这里默默地传承着。  入窖发酵。将培菌糖化后的醅加水活化,让其在液状下进行发酵。加水量为投料量的1.3~1.5倍,水温也因季节而异:夏季34~36℃,冬季37~38℃。入窖的醅料既不能压的太紧,也不能过于
期刊
在历代画家的笔下,草虫仅仅是花草的点缀而已。  在齐白石的画中,草虫虽与真虫大小无异,却成为真正的主角与视觉中心。  这种功夫得益于齐白石对自然界昆虫细致的观察与大量的写生。  中国历代都不乏擅画草虫的名家,工笔如五代黄筌的《写生珍禽图》、北宋赵昌的《写生蛱蝶图》,南宋佚名画家的《豆荚蜻蜓》《葡萄草虫》《青枫巨蝶》《晴风蝶戏》,明代戴进的《蜀葵蛱蝶图》,清代蓝涛的《杂画册》以及马荃借鉴西方绘画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