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多角度接地线棒研究

来源 :机电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uan8146067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电压设备领域,例如变电站,接地线是人手装拆的工具之一,主要是安装在铝铜排和高压电缆上,会有位置高和角度多样的情况,例如高压输电电缆,有45°角拉伸的,还有完全垂直的,要实现这些位置的安全接地,通常的做法要么是爬高梯去克服,要么是另外购置90°弯曲头的接地线棒来安装。如果是另外购置,那就增加了费用投入,而且还占用地方;如果是人员爬高梯去安装,则又存在人员从高处摔落的安全风险,安装起来也很困难。基于此,设计了一种新的接地线棒,可以让人员在较低的安全高度实现多种角度的接地需求。
  关键词:多角度接地需求;安全高度;多角度接地线棒
  1    传统接地线棒介绍
  由于接地线的安装位置存在不同角度,而且高压设备一般离地较高,使用传统接地线棒通常都需要踩上梯子登高到2 m以内的安全高度去安装接地线,如果碰上45°角拉伸和完全垂直的情况,一向的做法要么是爬得很高去克服,要么是另外购置使用90°弯曲头的接地线棒来安装。
  因为这些问题,有些变电站会购置少量90°弯曲头的接地线棒,量不大,因为也可以通过人员爬高梯来解决问题,但登高高度越高,人员安全度越低。总的来说,不方便、不实用、不够安全的问题一直存在。
  2    新型接地线棒介绍
  新型接地线棒,外观与传统的平口接地线棒接近。
  传统接地线棒细分,有平口、圆口、平口中间带半圆口三大类,其中又各有90°角的款式,如果全都采购,采购成本和使用适宜度都不易控制。
  新型接地线棒只有一种规格,其夹头可以在5种角度范围内自由调整,设计规格综合考虑适应所有的使用需求,特别是针对接地部位相对角度是45°和90°的情况,其主要零部件包括可拆分绝缘杆、夹头以及转动部。
  3    新型接地线棒结构细节
  如图1、图2、图3所示,新型接地线棒包括绝缘杆1、固定架2、第一固定杆3、夹头4、第二固定杆5以及转动部6,第二固定杆5的一端与夹头4连接,另一端与转动部6固定连接,转动部6与第一固定杆3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杆3通过固定架2设于绝缘杆1的顶端;在转动部6上还设有用于限制转动部6相对第一固定杆3转动的限位机构。第一固定杆3与绝缘杆1垂直设置,第二固定杆5与第一固定杆3垂直设置。
  将第一固定杆3与绝缘杆1垂直设置,第二固定杆5与第一固定杆3垂直设置,这样,初始状态时,夹头4与绝缘杆1是位于同一直线上的,转动第二固定杆5,便能改变夹头4与绝缘杆1之间的位置,以适应不同的工作场合。
  夹头4用于与需要接地的线缆连接,操作时手持绝缘杆1,将夹头4与线缆连接,实现接地;当需要改变夹头4的角度时,打开限位机构,转动第二固定杆5,第二固定杆5带动转动部6绕第一固定杆3转动,当转动至需要的角度时,关闭限位机构即可。
  限位机构为八角形卡销7,在第二固定杆5与转动部6连接的一端的端部上设有八角形盲孔8,在转动部6上设有与八角形盲孔8对应的八角形通孔9,当八角形卡销7穿入通孔9直至盲孔8中时,转动部6不能相对于第一固定杆3转动;当八角形卡销7取出后,转动部6能够相对于第一固定杆3转动。
  在研究中,转动部6的一端设有安装槽,通过安装槽将转动部6套设于第一固定杆3的端部处,与第一固定杆3转动连接;转动部6的另一端为实心结构,在实心结构中部设置八角形通孔9,在第一固定杆3的端部设置八角形盲孔8,八角形卡销7穿入通孔9中直至盲孔8中,这样,由于转动部6与第一固定杆3通过八角形卡销7连接,转动部6不能相对于第一固定杆3转动,实现了限位、固定的作用;当需要转动转动部6时,将八角形卡销7取出即可。
  盲孔8和通孔9均为等边八角形结构,在转动转动部6时,每次转动都需要使八角形通孔9与八角形盲孔8的每条边对齐,这样才能插入八角形卡销7;如此,在转动时,便能实现夹头4与绝缘杆1的180°、45°、90°、135°、-90°这5个角度的改变,在操作过程中,这几个角度已经能够满足所有的操作需求。
  另外,夹头4包括上夹片41和下夹片42,上夹片41的一端与第二固定杆5固定连接,下夹片42的一端与第二固定杆5滑动连接,通过滑动下夹片42实现夹头4的夹紧或松开。
  其中,在第一固定杆3上设有传动丝杆10,传动丝杆10的两端与第一固定杆3转动连接,在传动丝杆10上套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另一端与下夹片42滑动连接;传动丝杆10的中部套设有第一转轴13,绝缘杆1的顶部设有第二转轴14,第一转轴13与第二转轴14齿轮咬合连接,转动第二转轴14能够带动第一转轴13与传动丝杆10一起转动,当转动传到丝杆支撑杆能够带动下夹片42沿着第二固定杆5来回滑动。
  第二转轴14与绝缘杆1连接,转动绝缘杆1即转动第二转轴14,第二转轴14又与第一转动齿轮咬合连接,则带动第一转轴13一起转动,第一转轴13套设于传动丝杆10上,与传动丝杆10固定连接,这样便实现了转动绝缘杆1能带动传动丝杆10转动;支撑杆的一端与下夹片42滑动连接,另一端与传动丝杆10螺纹连接,当传动丝杆10转动,支撑杆由于不能旋转,便只能沿着传动丝杆10来回移动,在支撑杆来回移动的过程中,支撑下夹片42往上夹片41方向来回移动,便实现了夹头4的夹紧或松开动作。
  绝缘杆1上设有两个轴承16,绝缘杆1通过轴承16与固定架2转动连接。在绝缘杆1上设置轴承16,绝缘杆1通过轴承16套设于固定架2底部中心位置,这样,在转动绝缘杆1时,固定架2不会跟着一起转动,只会带动第一转轴13和传动丝杆10一起转动。
  绝缘杆1可拆卸地套设于固定架2底部中心位置,在固定架2上设有自锁卡销17,当绝缘杆1插入固定架2后,自锁卡销17卡入轴承16下端边沿;当需要将绝缘杆1取出时,拔出自锁卡销17,自锁卡销17从轴承16下端边沿退出,这样便能将绝缘杆1从固定架2中取出;这样设置,便于在有需要的工作环境中取出绝缘杆1,不妨碍其他工作的进行。
  另外,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第一支撑杆11的中部与第二支撑杆12的中部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杆11的一端与传动丝杆10螺纹连接,另一端与下夹片42滑动连接;第二支撑杆12的一端与传动丝杆10螺纹连接,另一端与下夹片42滑动连接;第一支撑杆11与第二支撑杆12位于第一转轴13的两侧,位于第一转轴13两侧的传动丝杆10上的螺丝牙为相反方向设置。
  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中部转动连接,呈X型结构,改变第一支撑杆11与第二支撑杆12之间夹角的大小,便能实现支撑杆推动下夹片42滑动;由于第一转轴13两侧的传动丝杆10上的螺纹牙为相反方向设置,这样在转动传动丝杆10时,第一支撐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沿着传动丝杆10相向移动或反向移动,从而实现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之间夹角大小的改变。
  第一转轴13和第二转轴14均为圆台形结构。第一转轴13套设于第一固定杆3上,第二转轴14固定于绝缘杆1上,第一转轴13与第二转轴14垂直设置,将第一转轴13、第二转轴14设置为圆台形结构,这样便能实现两个垂直设置的转轴相互之间的齿轮咬合关系,实现传动。
  另外,第二固定杆5上设有用于连接接地线的螺栓孔15。接地线与螺栓孔15连接,夹头4与待接地的设备或线缆连接。
  4    结语
  本新型多角度接地线棒,与现有工具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接地线棒的绝缘杆与夹头之间的角度可以做出5种变化调整,能够适应多种工作场合,无须购买多种型号的接地线棒,降低了采购使用成本和仓储成本;其结构简单,便于人员操作使用,既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安全度,降低了操作人员的体力消耗,又提高了生产效率,有效降低了生产时间成本,值得在电力系统高电压领域大力推广使用。
  
  收稿日期:2021-07-22
  作者简介:许超华(1980—),男,广东湛江人,电气工程师、变电运行技师,主要从事变电运行值班工作。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调控一体化模式的推进,调度与变电的职责界面愈发清晰,运行—冷备用之间的状态转换将逐渐全部转至调度界面。在此模式下,以保证调度安全为前提,提升调度操作效率尤为重要。鉴于此,针对广东电网目前普遍使用的基于DICP的程序化操作系统,探讨了程序化操作“一键顺控”功能建设方案,其可有效提升调度操作安全性及效率。  关键词:一键顺控;遥控;程序化操作  0 引言  目前,广东电网正逐步推进实现“调
针对金刚石薄圆锯片基体磨削表面质量控制问题,在数控卧轴圆台平面磨床上开展圆锯片基体磨削正交试验,研究磨削工艺参数对其端跳、平面度、同片厚度差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砂轮转速对端跳影响最显著,提高砂轮转速有利于减小端跳;工作台转速对平面度以及同片厚度差影响最显著,提高工作台转速有利于获得平整和光洁的表面.优化的磨削工艺参数组合是砂轮转速为 1 500 r/min,进给速度为3 000 mm/min,工作台转速为250 r/min,磁力为 90%.在此参数下,对金刚石圆锯片基体进行磨削,其磨后的端跳、平面度和同
通过对比国内外热桥研究现状,分析保温层厚度、保温材料、保温方式对热桥的影响.目前研究结果表明,诸多保温方式中,外保温效果减小热桥能耗效果最好,聚氨酯保温板的保温效果最好,窗洞口处热桥能耗采用外挂的方式优于内嵌的方式,增加保温层的厚度可以减小热桥带来的能耗,保温层厚度增加过高达不到预期结果.为提升建筑围护结构经济性与节能性,对热桥的研究至关重要.
为探索制备高能量密度和高循环性能的超级电容器材料,将三聚氰胺与石墨化纳米金刚石(graphitized nano diamond,GND)混合物在N2 气氛中高温处理,制备表面 N 掺杂吸附的核壳纳米复合粒子(nitrogen doped GND,N-GND).由拉曼光谱和 X 射线衍射分析可知:N 原子掺入石墨层中,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其缺陷,且不改变其晶体结构.由透射电镜分析可知:N掺杂引起GND周围石墨层出现蜷曲形状.对N-GND粉末电极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扫速为 5 mV/s 时,电极比电
摘 要:蓝牙技术,是一种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在短距离无线数据传送中有很大的应用需求。鉴于此,在介绍蓝牙无线通信模块HC-05的结构和应用,蓝牙模块的配对设置的基础上,对应用两个蓝牙模块实现两个单片机之间时钟显示的数据传输进行了分析,实现了单片机之间的无线通信。  关键词:蓝牙技术;蓝牙无线通信模块;单片机通信  1 蓝牙技术概述  (1)蓝牙技术是一种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在短距离无线数据传送中有很大的
摘 要:从电线力学理论出发,提出一种基于点云数据的电力线弧垂验收校核方法。通过计算电力线比载,判断电力线控制条件,进而求解电力线控制应力,实现电力线任意工况应力的计算,并结合电力线弧垂公式建立电力线任意位置弧垂计算模型,最后通过与提取的电力线点云弧垂进行比对,完成电力线弧垂校核。  关键词:电力线;弧垂;比载;施工验收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输电线路的新建与迁改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因而
无人机在电力系统输电线路中的逐步应用,开启了无人机在变电站应用的探索。现提出基于RTK厘米级卫星定位技术的变电站无人机巡检技术方案,不仅可以实现变电站内无人机高频次、高质量的自主巡检,还可以使用无人机巡检管控平台实现对巡检任务的管理、无人机状态的监控、巡检数据的统一管理、缺陷的图像识别与分析和巡检成果的综合展示等。在未来的发展中,无人机自主巡检将逐步取代设备日常巡视和周期性带电检测工作,利用多数据
摘 要:近年来,铁路运费逐年上涨,各火电厂急需利用水路运输煤炭来降低燃料成本。因此,黄金埠发电有限公司结合长江—信江航道开发,调整煤炭运输方式,新建了一套现代化新型简易汽车卸煤系统,解决了“水—水—公路”煤炭运输接卸问题,彻底改变了煤炭运输方式单一、煤炭成本高的现状,节省了大量燃料运输成本,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现代化汽车卸煤系统;煤炭运输接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0 引言  
摘 要:为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降低片剂产品碎片率,合理控制混合时间以提高其生产效能,以某片剂颗粒总混过程为对象,使用近红外光谱在线检测技术及设备,依据颗粒质量指标,建立总混过程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模型。在颗粒混合过程中实时在线监控颗粒均匀度的真实情况,并对颗粒质量指标进行在线预测,以消除人工检验的滞后性,从而提高颗粒一次性合格率。  关键词:在线检测;近红外光谱;混合均匀度  0 引言  混合均匀
摘 要:电压暂降对当地电网电能质量有较大影响,会对当地工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现通过采集当地电网跳闸数据、电压暂降数据等手段,对泗洪工业园区电压暂降情况进行分析,并从电网运维管理角度出发,对电压暂降治理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电压暂降;电网运维;跳闸  0 引言  电能质量问题包括若干种情况,其中电压暂降对用电设备的影响最为严重,会直接导致设备停止运行,间接影响人身安全及工业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