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观性原则在幼儿写生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早期教育(美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iye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发现由于幼儿观察时往往受其特殊的心理、生理特点的局限,对周围事物缺乏足够的注意力,且对那些需要进行描绘的事物特征掌握不住。因此,我们设计了大班写生画《桌面上的静物》,旨在巧妙运用直观性原则,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感知,捕捉写生对象的明显特征,拓宽幼儿绘画创作思路,用自己创造的造型或图形符号等表现静物组合独特的美,而不是片面追求画得像,从而培养幼儿细致观察的习惯和能力。
  一、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感知静物的前后遮挡关系
  1.观察一组静物,初步感知前后遮挡关系
  教师:“前面的桌子上摆放了一些什么?” “这些摆放在桌面上静止不动的物体叫做‘静物’。看看这些静物谁离你最近?谁离你最远?” “你看到谁躲在后面?怎么看出来它是躲在后面的?” “你看到橘子被挡住了多少?”
  教师疑惑的表情:“奇怪!桌上的静物没有动,怎么大家看到静物离自己的远近不一样、被遮挡住的东西不一样、遮挡住的多少也不一样呢?”
  幼儿七嘴八舌,气氛热闹,有的还用手比划着说:“我知道,我们坐的位置不一样。” “因为我是从这个角度看的,××是从那个角度看的。” “方向不一样。”……
  小结:“原来坐在不同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静物离我们的远近不一样、被遮挡住的东西不一样、遮挡的多少也不一样。”
  2.进一步观察,感知前后关系和遮挡关系的变化
  教师:“大家玩一个《互换位置》的游戏,找一个离现在位置远一点儿的位置,再来看一看,你看到的静物是不是和现在看到的一样?有什么变化?”
  小结:“我们换了个位置,发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静物离我们的远近、相互遮挡的情况发生了变化。”
  【评析】
  直观实物演示法在幼儿写生教学中的应用。大班幼儿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师从本次活动内容的需要出发,选择幼儿熟悉又喜欢的,形状典型的水果、瓶子等实物,精心设计组合的数量、摆放的位置,从而增加幼儿的直接经验,丰富静物前后遮挡关系的感性知识,促进幼儿观察、思维等综合能力的发展。
  直观教学与游戏相结合法在幼儿写生教学中的应用。教学中采用直观教学与游戏相结合的方法,让幼儿在《互换位置》的趣味游戏中,思维一直处于积极活跃和探究状态。使他们在欢乐的比较性观察氛围中,大胆思考、真切感受在不同位置、不同角度观察到的静物前后关系和遮挡关系发生了变化,陶j台情操,发展思维。
  二、观察幻灯片,了解画静物组合的步骤
  1.教师边播放幻灯片,边引导幼儿领会如何表现静物的形态特征,以及前后遮挡关系
  教师:“我把这些静物画下来。先画离自己最近的,没有被遮挡的静物。”(梨子)“再画离自己远一点儿的,躲在后面的静物。”(橘子)“看到它的身体露出来的多,就多画一点儿出来。如果看到它露出来的少,就少画出来一点儿。” “接着画离自己再远一点儿的东西”(苹果)“瓶子是什么样的?”幼儿:“脖子长长的。” “高高大大的。”教师: “瓶子应该站在哪里呢,)”幼儿:“站在后面的中间。”
  2.了解静物是放在桌面上的
  教师:“有根小线条调皮地从纸上走了过去,纸被分成了上、下两个部分,哪里是桌面?”幼儿产生了意见分歧:“下面是桌面。”“不对,上面是桌面。”……
  教师:“究竟哪里是桌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同时手指着桌子上的实物引导幼儿观看静物是摆在哪里的。幼儿:“上面是桌面。” “因为上面大。” “上面摆了东西。”……
  教师:“原来有静物的一边是桌面。” “小线条调皮地又换到上面去走一走,啊呀!碰到了瓶子,瓶子太高了,怎么办啊?”幼儿:“停下来。”飞过去。” “跳过去继续走。”……
  教师:“高高的瓶子挡住了桌子的一小部分。这会儿纸又被分成了上、下两个部分,现在哪里是桌面?为什么?”幼儿:“下面是桌面,因为下面摆了东西。” “静物是放在桌面上的,有静物的一边是桌面。”
  【评析】
  直观课件演示法在幼儿写生教学中的应用。教师通过演示自制的逐帧动画《静物组合》课件,并配合适当的讲解、提问,幼儿清楚了写生桌面上静物的步骤:先画离自己最近的,再画离自己远一点的、躲在后面的,最后画躲得更远的。同时,由于课件中的水果、瓶子与桌面上实物的造型、大小比例吻合,而且摆放的位置也一致,这不仅形象地引导幼儿将物体由立体转换成平面,而且使幼儿由浅入深地了解静物从个体到组合的构图步骤,以及如何表现前后遮挡的关系。此动画最巧妙之处,就是让一根小线条先后穿过画面的下面和上面,虽然都将纸分成了上、下两个部分,但是桌面在画纸上的位置却截然相反,幼儿经过争议、讨论,以及比对着看实物的桌子和静物,得出了摆放静物的一边是桌面的结论,较好地帮助幼儿解决了活动的重难点。
  直观语言、手势演示法在幼儿写生教学中的应用。课件演示中教师简洁明快、生动形象的直观语言和手势的讲解启发,引起幼儿共鸣,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感染力。不但符合逻辑、准确精练、通俗易懂,而且还让幼儿在情绪愉快的氛围中,形象化地了解了静物的形态特征、遮挡关系等。
  三、交代要求,幼儿创作
  教师:“我在每组的桌子上摆放了不同的静物组合,请小朋友挑选一组自己喜欢的静物把它们画下来。想一想先画什么?再画什么?先用油画棒完成静物组合的部分,并给静物涂上漂亮的颜色,然后再用水粉颜料让桌布也穿上你喜欢的花衣服。”
  幼儿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细致观察,表现一组静物组合中水果、瓶子,以及桌布的形态特征。
  2.鼓励幼儿尝试运用前后遮挡的方法进行构图。
  【评析】
  在幼儿绘画过程中,教师进一步指导他们细致观察,捕捉静物组合的形态特征和前后遮挡关系。在完成写生后,鼓励其发挥想象,用油水分离的方式画出心中喜爱的桌布,突出主体物,增强画面立体感,同时增加其创作乐趣。
  四、展示作品、欣赏评价
  将画同一组静物的幼儿作品集中在一起展示。
  教师:“你喜欢哪幅作品?喜欢它什么地方?” “这里的4位小朋友画的是同一组静物,为什么画出来静物的位置、露出来的多少不太一样呢?”
  【评析】
  虽然绘画的内容与要求是一样的,但是从最后展出的幼儿作品来看,即使是观察同一组静物组合的幼儿,他们每人的作品在静物造型、画面构图、桌布装饰等方面的效果都不太相同。教师没有以幼儿画得像不像为标准进行讲评,而是从作品是否有幼儿自己对事物的独特理解为出发点,引导幼儿在相互欣赏、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不同角度观察的奇妙变化,激发幼儿细致观察事物的兴趣。
其他文献
这些巨大树干雕刻而成的网柱雕像充满了钟秘奇特的原始艺术气质,形成了鲜明的工芝风格和时代特色。其造型古朴、浑厚稚拙、简洁夸张,腧部雕刻宛如娥着丽具,头上贴着的头发或羽毛,身着彩绘的衣饰花纹,具有震撼人心、极具张力的的视觉效果。,色彩人都以上红、上黄,以及贝壳烧制的门色和土炭的黑色为主。从这谢木雕上可以看由著艺匠们兼有雕刻家和画家的双重枝能  信仰是土著民族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远占时代,澳洲土著人
许阳(3岁 油画棒画)  辅导教师:柯珊  深圳市机关第三幼儿园
活动目标  1.能够欣赏身边常见的小石头的美,感受它们的质朴与自然。  2.能够根据石头的纹理质地、形状特征发挥想象,运用各种颜料和工具在石头上作画,创造出新颖的形象。  3.体验在石头上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会使用水粉颜料及水粉笔。  材料准备: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小石头、供幼儿欣赏的彩绘石头若干、水粉颜料、水粉笔、油性笔、调色盘、抹布、涮笔筒。  活动过程  一、欣赏石头,引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探索,学会使用刷子、胶水粘沙的方法,并能根据粘出的沙子形状进行多角度的想象。  2.能借助刮蜡的方法有目的地进行创意添画。  3.感受借形想象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份刮蜡画。  2.胶水、沙子、刮蜡笔、大小不同的刷子、抹布。  3.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教师玩沙,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盘沙,我想拿它来画画。(播放背景音乐,调暗灯光,教师
故事情景是把整个活动用一个故事情节贯穿始终的教学方式。这是我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因为,孩子们天生喜欢故事,它符合幼儿善于幻想和将世界万物拟人化的特点。孩子的故事主要来源于孩子们的生活或是对成人生活的幻想,这些故事对他们而言有着一种不可替代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它是幼儿美术创造的源泉。如:活动《梧桐树上的最后一片叶子》中,我就将冬天梧桐树落叶的自然现象用故事的形式进行讲述,并引导孩子们
江苏省丹阳市实验幼儿园教师充分利用身边各种各样的废纸,和孩子们一起通过撕纸、浸泡、搅拌、调色等过程,将一张张即将丢弃的纸张变成了一盆盆的五彩纸浆。结合大班主题活动“中国娃”,引导孩子们构思、绘图、平铺,创作出一幅幅表达热爱祖国之情的魅力作品。
江苏省扬中市丰裕中心幼儿园以纸作为原材料,大胆践行“纸艺传情,心灵手巧”的特色课程,撕、折、搓、揉、团、卷,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创作出令人感动的作品。欣赏孩子们的作品,我们仿佛能够感受到孩子们的手温,听懂孩子们的图画语言。
西周时曾提倡晚婚  据有关史料考证,我国早在西周就曾实行男子30岁、女子23岁为适婚年龄。据《礼记》载,西周时期“男子二十而冠,始学礼,三十始有室,始理男事,女子十五而笄,二十三而嫁。”这就是古代的“婚姻法”—主张男子30岁、女子23岁是适当的结婚年龄。东汉班固在《白虎通义》中对男30岁、女23岁为适婚年龄有十分科学的阐述:“男三十筋骨坚强,任为人父;女子二十,肌肤丰盈,任为人母。”可见古人不主张
皮影戏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璀璨的明珠。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中国第29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法国著名电影评论家乔治·萨杜尔在《电影通史》中,把中国皮影戏称作“电影的先驱”。皮影戏表演时,艺人在幕后用木杆操控用兽皮或纸板做成的影人,借灯光投射在半透明幕布上,伴随音乐和唱腔进行表演。  皮影戏,又称纸影戏、驴皮影、灯影戏等,是一种集表演、歌唱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条形、块面、散点相结合的彩绘方法装饰葫芦。  2.乐意在葫芦上彩绘,体验立体彩绘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葫芦、毛刷、棉签、湿毛巾;四组色彩系列:蓝、绿、红、黄;辅助色:白;葫芦藤架。  2.步骤图:条形、块面、散点三步流程图。  3.PPT:小葫芦的梦。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起兴趣  师:小葫芦很想拥有一件自己的花衣裳,瞧,它想着想着睡着了,梦见大海妈妈送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