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时代,不得门而入的安全厂商

来源 :计算机应用文摘·触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m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方面,互联网大数据的作用被描绘得前景无限,另一方面,安全厂商们认为用户被搜集的数据会带来不安全因素。但在智能手机时代,安全厂商正逐渐被用户抛弃,被手机厂商嫌弃。
  更为复杂的安全形势
  移动互联网不仅在网络技术领域促成了巨大变化,还造就了人们日益为之痴迷的生活方式。
  从功能来看,智能手机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已高度关联。而随着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的进一步普及,手机还将会关联更多的银行账号和交易过程。
  从手机操作系统来看,Android操作系统的开放性,使任何开发者开发的应用程序都可以在Android生态圈内进行流通,也使Android手机病毒传播效率大大提高。
  从应用程序来看,手机应用商店和手机预装这两种主要安装方式,均有被黑客用于传播恶意程序的可能。由于Android类应用平台门槛较低,目前大部分移动应用正处于灰色地带,尤其是大量的二次打包的应用,用户真假难辨。
  从用户行为来看,电脑用户在长时间的接触中,对于安全问题已有了基本的认识。但智能手机的用户更具“草根性”,对手机安全危害的认识不足,对安全软件功能的了解不够,普遍安全意识薄弱,安全防范技能不足。
  总的来说,相比于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安全环境已经变得更为复杂。

  一直被边缘化的传统安全厂商
  在智能手机将逐渐成为每个人生活和工作的缩影时,传统的安全厂商却在普通人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除了民众对安全问题的防范意识薄弱这个外因,更多的原因是传统安全厂商已经无力去落地到安全问题的环境根基(此前为PC终端,现在为移动设备终端)中。
  首先,Android系统本身是开放的,它要适配全球成百上千个手机品牌的数千款机型,注定不可能提供一对一的软硬件深度融合来解决系统安全问题。而且,全球不同厂商和互联网公司对APP安全有不同审查标准,在用户主动限制前,各种APP对于用户隐私获取等几乎有不受限制的权限。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真正能解决Android系统安全问题的,只能是手机厂商。因为手机厂商有能力为自己的手机产品深度定制Android系统,实现软硬件系统的深度融合。
  如小米MIUI7,它在系统底层加载了骚扰电话识别和拦截,以及应用以非常规途径安装时的提醒功能;奇酷手机的360 OS,对预装软件、启动项以及应用进程等进行了深度优化和监控,严密监控APP(限制其偷跑流量,窃取用户隐私),从而大幅提升手机用户的安全体验。
  但是,对于智能手机的选择前提来说,任何一个普通人都不会因为安全问题而把安全手机放在选择的前列。
  从360选择和二线手机厂商合作“特供机”开始,就已经暴露了以360为首的传统安全厂商在智能手机领域的短板:团队、技术以及经验都没有任何优势。当然,这一尴尬依然在延续:在2015年第四季度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排名中,360被分类在“Others”(未进前十)一栏。
  又比如,如今很多互联网应用所谓的免费模式,其实都没有合法的盈利模式,经常是靠着窃取和利用用户隐私来盈利。所以针对此前泛滥的预装应用问题,360就提出了“应用众筹”(用户票选,免费安装,但必须符合360手机的安全标准)的概念,相比于给钱就能预装,这个办法显然安全很多。但是,市场份额远远不够看的360手机,连给这个预装市场掀起一片浪花的资格都不够。
  传统安全厂商究竟哪一步没走对?
  去年,美国网络安全市场调查公司Cybersecurity Ventures发布了一份《网络空间安全企业500强》榜单,对全球主要的网络安全厂商进行了排名。
  值得注意的是,位于榜单前列的,多是新兴的网络安全厂商,除以APT(高级持续性威胁)防护为主要业务的FireEye公司位列第一之外,还有创立不久的Moka5公司(排名第2)和Norse公司(排名第4)。相比之下,一些老牌安全厂商的排名相对靠后(中国厂商仅进榜3家)。
  Cybersecurity Ventures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斯蒂夫·摩根表示:“此榜单引用了新的评选标准,因为对现今的对网络安全行业而言,传统意义上以企业规模、产品线和服务完备程度进行企业排名的评判标准已经逐渐转化为应对网络空间威胁的能力和潜力。”
  一方面,传统安全厂商时刻不停地呼吁关注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带来的安全问题,另一方面,主流国产手机厂商因“某些原因”选择自己解决问题(如酷派智能手机的双系统,正是抛开了传统安全厂商的自主安全防范手段)。
  正如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在2011年公开“数落”传统杀毒软件厂商时所言,“传统杀毒软件厂商的没落实属咎由自取,他们没有意识到产业变化的信号。”这句话放到现在,也一样适用于本文所指的传统安全厂商。
  小编观点
  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带来的安全问题都如网络专家所呼吁的一般属实吗?当然属实。但目前这些问题依然连解决的苗头都没有,这不仅和移动互联网用户对安全问题的防范意识薄弱有关,也和主流智能手机厂商的利益封闭有关,也更和传统安全厂商的不得门而入有关。
其他文献
“抢购”、“秒杀”、“预约”和“黄牛”这样的词语,在2015年开始开始淡出和智能手机相关的新闻报道当中。而在用户感叹手机越来越好买了的另一面,则是智能手机厂商们的叫苦不迭。  首次调低了销售预期的小米  可以说,小米创造了一个智能手机领域的神话,成为无数创业者膜拜的目标。不过,在市场整体趋向饱和的当下,就连领头羊也难免无奈。  根据市场调研公司Canalys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小米在中国的智
清爽干净,只为极速  这款大小不到3MB的APP首页非常简单,进入后能直接看到手机内存的使用比例,大大的“清理内存”和“深度清理”按钮非常醒目。在其主界面左上角也只有个换肤图标,里面提供多种颜色供用户修改APP主色调。手指从下往上拖动就能打开小工具菜单,轻触即可调用。APP总体来说非常清爽,少了很多APP经常来的内嵌广告和“点击赚金币”这样的另类营销,用户大可以把这款APP当做系统APP来使用。 
用APP唤醒你的烤箱  作为一个东方人,想要玩转烤箱并不是个容易事,想想制作糕点时各种原料的配比就已经头大无比了。不过,手机上琳琅满目的菜谱APP就能解决我们的难题,今天就要跟大家介绍一个名叫《焙刻》的APP。  打开《焙刻》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张糕点美图:蛋糕、饼干、马卡龙,布丁、慕丝、水果派,每一样都让人看得口水直流。不过,你现在还不能品尝到它们,必须自己动手做。在《焙刻》里,你可以通过“
多平台覆盖  “截止今年4月23日,累计用户已超过2 000万人,入驻明星超过500位,收录高品质音乐超过500万首,用户自主创建的高品质歌单多达3 200万个。”这是2014年我们采访《网易云音乐》产品总监朱一闻时获得的数据。而自去年7月起,《网易云音乐》用户数已超过1亿人,入驻明星超过1 200位,收录歌曲1 000多万首,用户自主创建的歌单6 400多万个,累计产生1.2亿条乐评和2亿次的音
电影众筹  要说互联网 带给影视行业最直观的变化,第一个被想到的应该就是电影众筹。众筹,这个诞生于科技行业的模式,初衷是为了帮助有想法的创业者募集资金,完成创业项目;同时,也帮助有需求的消费者,支持心仪产品。也不知道是谁脑洞大开,将它引入到了影视行业。  去年3月,阿里巴巴低调上线了前文提到的娱乐宝,用户只要出资100元即可投资电影,还能赚钱(预期年化收益7%)。电影众筹的概念随着当时余额宝的超高
虽然中国足球一直都是闻者伤心见者流泪,但随着广州恒大淘宝足球俱乐部两次在亚冠(亚洲足球俱乐部冠军联赛)折桂让足球这片市场活力空前,球迷的队伍也越来越庞大。正如足球是一个团体运动一样,球迷也需要自己的团体,到哪里去找这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呢?毕竟现在伪球迷可不少呢!  让你嗨起来的足球社区  作为一个真球迷,没有几个也是真球迷的朋友简直都不好意思出门看球。可是,虽然现在通讯工具和社交工具都异常发达,但想
这家公司,是打算开个动物园?  说到outfit7这家公司,很多业内人士的第一反应就是“动物园”。继《会说话的汤姆猫》大红以后,它就似乎受到了什么天启一般,一口气推出了《会说话的安吉拉》、《会说话的金杰》、《会说话的狗狗本》、《会说话的鹦鹉皮埃尔》以及《会说话的长颈鹿吉娜》等共计10款同类型手游,让它们与用户产生充分互动,并且与用户进行双向对话。甚至游戏玩家还可以在社交网站上创建并分享自己与宠物角
付费问答市场迎来巨头  去年年中,分答和值乎等产品,在国内掀起了一阵付费问答的小高潮。然而,随后分答迎来了“停机升级”,而值乎的热度也逐渐散去。谁曾想,在付费问答还未出现复苏迹象之时,已经有巨头进场。去年年底,微博开始公测微博问答产品,正式涉足付费问答服务。  在具体的玩法上,微博与分答和值乎等其实大同小异。用户可以付费向大V提问,其他用户则可以付费1元人民币参与围观。大V可以自行设置问题的价格,
显然,雷蛇不是这样想的。愿意戴智能手环的,还有这么一拔人—他们工作体面,收入稳定,注重生活品质并关心健康。而目前市面上的智能手环,国内品牌走屌丝路线,国外品牌渠道不畅,而雷蛇Nabu X智能腕带完全能满足这块市场需求。  做工优秀的雷蛇Nabu X智能腕带  Nabu X智能腕带的外包装采用了硬质透明塑料包装,包装上采用镭射技术印有产品型号以及品牌Logo,喜欢雷蛇品牌的游戏迷们会有一种莫名亲近感
相对于2013年百度19亿美元收购91无线时鸣锣放炮式的热闹,7月初阿里巴巴收购豌豆荚则要显得低调不少。这三年,应用分发渠道的角逐基本尘埃落定,起了个大早的豌豆荚在和巨头的对位当中逐渐失去了起初的位置。  阿里巴巴接盘豌豆荚  “今天,我们正式宣布:豌豆荚的应用分发业务将并入阿里巴巴移动事业群。”2016年7月5日,豌豆荚证实了收购传闻。这距第一次传出阿里巴巴将要收购豌豆荚的消息,已经过去了三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