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有多远纸的生命延伸

来源 :旗帜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ggaowan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晨的暖阳斜照在宽敞的院子里,这是云南临沧耿马县的一位傣族刺绣与剪纸传承人罕云霞的家。一见面,罕云霞便忙里忙外拿出几代人传下来的剪纸纹样,认真地为我解读其中的意思,如《五尊佛》《壁虎王子》《莲花公主》和《楠喔弄(白牛公主)》的故事亦真亦幻,广泛流传于民间。其中白牛公主的传说故事《楠喔弄》讲述了楠闲囊(白牛公主的妈妈)去河边洗衣服,在河边发现了白牛吃剩的菠蘿,又饿又渴的楠闲囊吃了菠萝后便怀孕了,而后生下了白牛公主。因为大家从来没有见过她的父亲,所以寨子里的人都不喜欢她。于是公主来到深山老林寻找父亲,当她找到后发现父亲是一头白牛神仙。于是白牛神仙召集其他神仙为白牛公主建盖了一个王国,还有公主亭。一天一名叫阿弄的王子,被金马鹿带到深山里与楠喔弄一见钟情,于是他们回到白牛公主的王国勐巴娜拉西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看着剪纸里的故事和运用剪纸纹样制作的绣帽和绣鞋,我不禁感叹,感叹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我们需要用精湛的手艺去把美的,优秀的东西继续传承下去!
  云南临沧的孟定镇,有一位手丁造纸传承人玉勐嘎,她让我想起了家乡云南德宏的国家级傣族剪纸传承人邵梅罕,巧的是玉勐嘎与她也因剪纸相识。手工造纸与剪纸的完美融合让纸上的生命在我们面前變得活灵活现。
  同样是傣族,西双版纳的傣族纸文化又是怎样的呢?看似外表平静如水其内心却澎湃不止的香龙,把他对西双版纳傣文化的认知娓娓道来,我迫不及待地想请他解答从家乡带来的疑问:如何解读“吨亨”?在德宏的傣族奘房里“吨亨”是一种供品,我一直在寻找对它的解读,l德宏傣族奘寺供品“吨亨”2-4傣族人用银片剪成一些动物的图案悬挂在“吨亨”上,为了寄托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却没有得到一种完整的说法。当我在德宏第一次见到“吨亨”时,就被它神秘的气息所吸引。竹子做的支架上悬挂着各种精美的剪纸图饰,有农具和各种动物的剪影形态,这些形态各异的剪纸图饰随微风轻摆不定,栩栩如生。在西双版纳的“曼贺纳”佛寺里,我也看到了西双版纳的“吨亨”,香龙告诉我,这里的“吨亨”是为了寄托对逝去亲人的怀念。
  寻访金水漏印的传承者是我这次到西双版纳的重要任务,与香龙的几次交流也没能探寻出清晰的线索,直到来了曼飞龙才有些眉目。原来金水漏印没有认定过的传承人,金水漏印是傣族佛寺壁画技艺中的一部分,归于壁画类。听香龙说目前在曼飞龙附近的村寨中有一位老者曾经做过,带着对金水漏印的期待,在香龙的陪同下,我们来到了康朗糯老人的家里。康朗糯老人曾经到缅甸勐勇曼呵养佛寺当和尚,跟佛寺中的大和尚岩甩学习金、银、铁器具的打制、绘画和T艺美术品制作,掌握了如壁画、金水漏印等多种技能,现仍坚持作画。我们的到访让老人家很高兴,把他刚完成的一些绘画作品铺在地上给我们看。遗憾的是由于老人家因精力不够,现在做不了金水漏印了,曾经做好的纸本也给了需要的一些T匠们。老人为我们讲述着他觉得不值一提的过往,此刻的我沉默了,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来回应这位低调而怀揣精湛技艺的老者。香龙对我说老人家的画纸都是他为老人家送来的,再看看铺满地上的绘画作品,我不禁感叹,对本土民族文化的珍惜与热爱者大有人在。我只是一个探寻非遗文化的记录者。那一刻,我感觉到身上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推动着我继续前行,去追梦,去实现,去记录传承人世代相传的智慧与生命的力量。
  西双版纳傣族佛寺中精美绝伦的金水漏印蕴藏着祖先留下的古老语言,我的家乡奘房里也有类似的古老语言,置身在这些灿烂的民族文化里,我总想去解读其中的文化内涵,这些寓意深刻的民族文化,犹如大海里的珍珠深藏海中,光彩夺目。“懂、扎、焕、宝伞”等这些内容丰富、做工精美的贡品是呈递给佛祖的无声家书,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我时常被感动着。
  “吨亨”与“金水漏印”就是纸的生命延伸。
  行走在傣寨的乡间小道,微风轻拂着凤尾竹,佛幡迎风飘摇,竹海中时隐时现的佛塔熠熠生辉。一个温暖的笑脸、一声亲切的问候、一碗醇香的小锅米酒、一道精典的傣家酸帕菜,还有席间岳佬即兴表演的孑L雀舞,品尝着烤制的鲜鱼,甘甜的泉水,让我如痴如醉。原来,家的味道没有差别,乡愁亦然,就像曼飞龙白塔飘过的白云,是我们共同的故乡的云。乡愁的滋味就是这样的。
  (本文选自:人与自然 2019年06期)
其他文献
2018年的《北京健康白皮书》中显示,从前“高血压、肿瘤”等老年病,现在逐渐年轻化:73.6%的成年人心理呈亚健康状态;约3.4亿人属于超重和肥胖,也就是说,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受体重困扰;中国有1.5亿皮肤病患者、1.2亿肠胃病患者;每年1万人确诊患癌……有媒体也调查发现,近8成90后不敢看体检报告。大多数年轻人承认是归结于自己生活方式不健康,并表示体检完马上设计健身方案,去买大病保险,大呼“我太
期刊
方凌,女, 21岁,一家连锁企业店长,从普通销售做到店长仅用了5个月,表现非常优秀,令人瞩目。但是,最近这几个月,方凌却情绪一落千丈,白天看着好好的,到了晚上,特别是早上起床的时候,她感觉最难受,甚至想死。一个人的时候,遇见问题她就害怕慌张。没有问题的时候就一直想哭。最初,令她难过的还有明确对象,现在只要醒着就难受,工作压力大。她还时时刻刻担心着父母的安慰,总感觉他们会在不经意间离开自己。一想到这
期刊
进入冬季,万物伏藏。人体需要较多的热能维持体温以御寒,适当进补一些高营养、高能量的食物,不仅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还可把营养品中的有益成分储存于内,为来年健康打下基础。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补?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无论是食补还是药补,首当养胃,即调理脾胃,尤其是年老体弱多病者,进补前应先打“底補”。冬季底补的最佳食选是芡实,可用芡实、红枣加红糖炖汤服用,或用芡实炖牛肉、猪瘦肉食用,即可起到“底补
期刊
“五大国会议”  1953年7月,朝鲜战争虽然经多方努力停下来了,但是仍有许多遗留问题没有解决。两个月后,苏联向美、英、法三國提出,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一个包括中国在内的“五大国会议”,讨论缓和朝鲜和印度支那紧张局势的问题。  随着二战结束,胡志明领导的越南独立同盟(简称“越盟”)发起了反抗法国恢复殖民统治的“印度支那战争”。新中国没有直接向越南派出“志愿军”,但是中共中央派出的军事顾问团,一直在帮助
期刊
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者越来越多。如何才能减肥成为让人烦恼的难题。其实只要用对方法,就算走路,也能轻松减掉体重。  七个走路减肥的技巧  下面就教你七个走路减肥的技巧,让你减肥事半功倍。  1. 缩小步伐以增加速度。许多人走路时习惯用大步伐,其实这是错误的方法。若你想减肥,稍微缩小步伐,效果更佳。  2. 换个地方健走。不同的路面能给身体不同的刺激,如果你习惯在柏油路或是跑步机上走路,不妨换成在
期刊
莠草  一场狂风暴雨,  摧折了许多大树。  风息了,直起身的莠草,  马上便装扮得很有风度:  “我没有弯腰,  我是中流砥柱!”  可惜,它的头上,  还沾着磕拜时的泥土。  牧归  蓝山,深处,  绿叶,似雾。  收音机里说评书,  伴羊儿叫声,飘出山谷。  黄昏时,晚花香吐,  羊儿吃得肚圆如鼓。  小羊儿找妈妈吃奶,  公羊儿将母羊追逐。  老牧人打一声口哨,  站在石头上纵目。  “一
期刊
7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開国大典的礼炮声中诞生。在中央人民政府7位正副主席、5位正副总理和1位秘书长共计13位主要领导人中,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副总理陈云和郭沫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林伯渠,都曾在民主革命时期亲临东北,领导、参与或见证了东北的革命浪潮。  刘少奇:领导中共满洲省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刘少奇曾两次亲临东北
期刊
编者按  1月28日,外交部派出工作组驰援武汉。工作组人员在紧要关头主动请缨,义无反顾地踏上了空荡荡的动车,驶向疫情最为严重,同样也是祖国最需要帮助的武汉。受命于危难之际,也终将凯旋于胜利之日,肩负光荣使命的他们,是外交战线最美的“逆行人”。他们牢记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的嘱托,深入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发挥不怕苦、能战斗的精神,坚决做好各项涉外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忠诚、使命、
期刊
今年是新安旅行团新安小学建校80周年。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与新安旅行团在苏北抗日根据地奋战了多年。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新四军一直关心和支持新安旅行团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新安旅行团(后面简称“新旅”)也积极配合新四军同日伪作斗争。  被迫转移到新四军苏北抗日根据地   1939年底,在日本诱降、英美劝降的情况下,国民党顽固派发动了全面抗战中第一次反共高潮,由溶共、联共转为限共、反共,国民党军
期刊
《国语》一书,所载最早的事件为西周穆天子(公元前976—前922年在位)征犬戎,最晚者,之前学者都沿袭了三国时韦昭的说法:“下讫鲁悼智伯之诛。”智伯被诛事发生在公元前453年,事实上,书中还有一个叫赵襄子的人物在《晋语九》中反复出现,一般认为赵简子之子赵无恤卒于公元前425年,“襄”是其谥号,则《国语》所载的时间下限尚在智伯被诛、三家分晋之后近三十年以后。  壹  顾名思义,《国语》系各国之“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