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改革不断地深入,社会各界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教师的教学观念从传统地转换到适合新课标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成功地践行“教学相长”这一教学宗旨,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努力地探索的目标。下面笔者以彝族地区为例来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要想做好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必须先了解小学生的特点,根据他们的特点因材施教。随着生活的发展,现在的孩子入学年龄越来越小,有些家长是考虑到孩子的未来发展,有些家长则是因为工作忙没时间照看孩子,将孩子早早送进学校。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受父母和双方老人的宠爱,在课堂上常常不守纪律,爱打闹。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很多小学生在入学前家长就开始在家辅导,甚至提前选修高年级课程,针对这类学生,老师也要给他们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对教学方法的正确认识
什么是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因此,教学方法是一个总括的概念,是由教学方法指导思想,基本方法,具体方法和教学方式四个层面组成的。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等多个方面。
教学方法不只针对老师而言,也作用于学生,纵观目前小学教学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三中心”问题(课堂,教师,课本),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只是一味地进行灌输式教学,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学习方式单一,缺少资助探索的能力和思考的能力。这就使教学方式偏向于教师方面而忽略学生。教师的教学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方法,否则便会因为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
教学方式是教学方法的构成细节,是指教师在要求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获取学习方法的过程中采用的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的区别在于:首先教学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一项教学任务,而教育方式不能;其次教学方法是一连串有目的的活动,只被应用于教学方法中,是为服务于教学方法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教学理念是人们在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它支配着教师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理念的体现。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实践,我们会发现,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教学理念,在不同阶段都有很大的变化。
二、彝族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一)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少数民族地区学习好数学的困难程度是比较高的,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来提高这些学生的数学水平。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有可以在提高他们兴趣的同时无形中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所谓无形,是指在教学中加入多媒体来进行教学后,可以将文字、声音等内容通过生动的图片、声情并茂的电影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们跟着多媒体所传达的知识来学习,在这样有趣的学习氛围内,学生不仅能快速的立体全方位的了解汉文化,而且能够让学生们在理解喜欢的基础上再去学习数学,这样的效果就会更加的好了。
(二)要营造开放的教学氛围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进行。”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努力的创造一个和谐、友爱、开放的学习氛围。拥有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学氛围,是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意见,敢于参与讨论与探究的基础。教师只有与学生平等相处,才能与学生交朋友,学习的效率就会才会提高。这样,学生们才会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课堂氛围才会活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才会透彻。课堂的效率自然就会提高了,学生学到知识也就会更轻松,更高效。
(三)构建多元分层的评价标准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学生具有8种不同形式的智能,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治理结构与学习方法。这要求教师要设立多元的评价标准,注重对学生不同智能的评价。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某一阶段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采用分层评价的方法,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例如,在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时,要把握好“了解、理解、掌握、应用”不同层次的要求,在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时,要把握好“经历、体验、探索”的尺度。
(四)大力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关系到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真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的教应转移到学生的学上面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只有学生主动地学习,才能使教学落到实处,创新思维才能得以发展。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数学课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培养学生能发现问题、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和发表创造性见解的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激发他们主动创新的能力。
(五)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
教学中,教师要善待学生出现的错误,一旦发现解题结果与标准答案不一致,一定要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再作相应的有针对性的评价。对那些错误但具有创新思维又不符合常规的解法,在指出不足的同时,也要给予适当的鼓励,以便保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的火花。对解题正确,特别是具有创新思路的解法,给予适当的表扬,让他们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
综上所述,在当前新课程的改革之下,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理念,同时还要对教材进行充分的利用,彻底落实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所提升,进而使我国小学数学的整体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吕传楼.浅析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创新[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11).
[2]严汝年.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攻略[J].学科教学,2013(4).
[3]许影.浅析小学数学教学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3(5).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要想做好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必须先了解小学生的特点,根据他们的特点因材施教。随着生活的发展,现在的孩子入学年龄越来越小,有些家长是考虑到孩子的未来发展,有些家长则是因为工作忙没时间照看孩子,将孩子早早送进学校。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受父母和双方老人的宠爱,在课堂上常常不守纪律,爱打闹。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很多小学生在入学前家长就开始在家辅导,甚至提前选修高年级课程,针对这类学生,老师也要给他们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对教学方法的正确认识
什么是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因此,教学方法是一个总括的概念,是由教学方法指导思想,基本方法,具体方法和教学方式四个层面组成的。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等多个方面。
教学方法不只针对老师而言,也作用于学生,纵观目前小学教学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三中心”问题(课堂,教师,课本),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只是一味地进行灌输式教学,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学习方式单一,缺少资助探索的能力和思考的能力。这就使教学方式偏向于教师方面而忽略学生。教师的教学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方法,否则便会因为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
教学方式是教学方法的构成细节,是指教师在要求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获取学习方法的过程中采用的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的区别在于:首先教学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一项教学任务,而教育方式不能;其次教学方法是一连串有目的的活动,只被应用于教学方法中,是为服务于教学方法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教学理念是人们在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它支配着教师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理念的体现。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实践,我们会发现,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教学理念,在不同阶段都有很大的变化。
二、彝族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一)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少数民族地区学习好数学的困难程度是比较高的,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来提高这些学生的数学水平。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有可以在提高他们兴趣的同时无形中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所谓无形,是指在教学中加入多媒体来进行教学后,可以将文字、声音等内容通过生动的图片、声情并茂的电影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们跟着多媒体所传达的知识来学习,在这样有趣的学习氛围内,学生不仅能快速的立体全方位的了解汉文化,而且能够让学生们在理解喜欢的基础上再去学习数学,这样的效果就会更加的好了。
(二)要营造开放的教学氛围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进行。”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努力的创造一个和谐、友爱、开放的学习氛围。拥有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学氛围,是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意见,敢于参与讨论与探究的基础。教师只有与学生平等相处,才能与学生交朋友,学习的效率就会才会提高。这样,学生们才会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课堂氛围才会活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才会透彻。课堂的效率自然就会提高了,学生学到知识也就会更轻松,更高效。
(三)构建多元分层的评价标准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学生具有8种不同形式的智能,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治理结构与学习方法。这要求教师要设立多元的评价标准,注重对学生不同智能的评价。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某一阶段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采用分层评价的方法,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例如,在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时,要把握好“了解、理解、掌握、应用”不同层次的要求,在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时,要把握好“经历、体验、探索”的尺度。
(四)大力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关系到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真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的教应转移到学生的学上面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只有学生主动地学习,才能使教学落到实处,创新思维才能得以发展。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数学课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培养学生能发现问题、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和发表创造性见解的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激发他们主动创新的能力。
(五)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
教学中,教师要善待学生出现的错误,一旦发现解题结果与标准答案不一致,一定要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再作相应的有针对性的评价。对那些错误但具有创新思维又不符合常规的解法,在指出不足的同时,也要给予适当的鼓励,以便保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的火花。对解题正确,特别是具有创新思路的解法,给予适当的表扬,让他们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
综上所述,在当前新课程的改革之下,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理念,同时还要对教材进行充分的利用,彻底落实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所提升,进而使我国小学数学的整体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吕传楼.浅析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创新[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11).
[2]严汝年.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攻略[J].学科教学,2013(4).
[3]许影.浅析小学数学教学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