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为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在多年的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突出体育教学特点,教学内容灵活多样;运用教师肢体语言,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有效利用测量工具,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师生共同参与活动,活跃气氛激发兴趣,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体育教学 创新尝试 教学方法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环节。它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贯彻实施的。体育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为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在多年的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坚持运用肢体语言、测量工具、亲身参与等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就这几种教学方法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以求同仁指教。
一、突出体育教学特点,教学内容灵活多样
体育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这就形成了体育教学在实施时与其它知识传授类学科不同的特殊性。因此,创新教育必须结合体育教学的特殊规律去组织教学。
由于体育教学是以身体活动为主的,因此活动量和生理负荷是最显而易见的因素,但身体活动又并不只限于给人以生理上的作用,还兼有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发展、情感的体验等作用。因此,体育教学在传授体育知识的同时,注意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教师应重点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基本的独立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学生的进步应表现在所学技术难度的不断提高和知识深度的增加。课程设置应由单一的普通教学课向选项课、专项提高课、保健体育课等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具体的教学内容可根据体育的发展、学生个体的需要及学校的教学条件,进行适度调整。例如,要让学生了解想跑得快,跳得高,应懂得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和人体的形态结构,从而使学生选择跑步、弹跳的最合理姿势和用力的科学方法。又如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录相、电影,访问体育明星,回顾我国体育发展史等,对陶冶学生性情,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很有好处。
一节体育课,从准备、实施到课后小结等环节都可以体现教学内容的多样性,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实用性,以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地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
二、运用教师肢体语言,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肢体语言是以身体动作表达意义传递信息。体育教学本身就是利用肢体的活动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当运用肢体语言,学生更能够接受,有时还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上课开始阶段,由于学生从一个封闭的课堂突然转移到操场上课,周围环境的刺激,必然要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时教师在讲解时,有个别学生可能会有不遵守纪律的情况,此时如果教师停止讲课,用语言、甚至是严厉的语言来制止该学生,必然会影响其他学生听课,并且还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进而影响其下一内容的学习。这时,如果教师向违反纪律的学生投去一个不满而又饱含殷切希望的眼神,这样,个别违反纪律的学生会立刻把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教师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这些学生在下面的练习中往往会格外积极。教师可采用各种肢体语言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可用点头、手势、抬头等自然语言来表达对学生的指示,也可以在讲解的同时借助特殊的手势辅助说明,从而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组织教学的作用。教师在维持课堂纪律时,可及时发出满意与不满意、鼓励与制止的动作信号或眼神,可利用摇头、耸耸肩、笑一笑、点点头来表达肯定与否定。这样比停下学生的练习来进行了批评或表扬节省很多时间,从而提高了课堂容量。因此,我认为灵活、机智、巧妙的运用各种肢体语言,将有助于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有效利用测量工具,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测量工具有助于体育课中练习量和强度的完成。现实社会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学生体质普遍较差。因此,在上体育课时有很多学生完不成教师安排的练习次数和运动量。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往往采取强制措施。老师一不注意,学生就偷懒,教师顾了东顾不了西。一堂课就在教师的忙碌和学生的懒散中完成了,何谈教学质量。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有效的利用测量工具和亲身参与就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当教师提出练习要求时,要同时宣布,在课堂进行到一定时间进行测验以及及格和优秀的标准。(这个标准尽量使绝大多数学生能够顺利通过)这样学生练起来,就会有的放矢,练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及格、良好、优秀标准的制定要根据不同的班级水平而定,不能一刀切。制定的标准要让学生经过一定努力,能够达到的标准,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并对不及格者及时给予补测,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较好的完成体育课堂教学任务。
四、师生共同参与活动,活跃气氛激发兴趣
教师亲身参与,就是利用学生对教师的“崇拜”心理,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的教学项目的比赛。教师在学生心中往往有种“高深莫测”的感觉。学生又有与教师比一比的愿望。这时,教师与学生在所有项目上的比赛,能极大的激发起全体学生的热情,使课堂气氛达到一个高潮。这时学生会自发的、认真的选出跟老师比赛的“勇士”,同时他们又是这些“勇士”最忠实的啦啦队,比赛起来气氛活跃。这样不但能激发起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而且教师还可以从中发现体育人才,为以后参加各种比赛确定人选,可做到有备无患。
在体育教学中包含着教师、学生、教材教法、学生生理心理以及场地器材等各种要素。教师只有把握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智力、心理品质等因素,根据不同的体育项目,结合不同对象的特点,确定具体灵活的教学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山东东营市东营区一中)
[关键词]体育教学 创新尝试 教学方法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环节。它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贯彻实施的。体育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为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在多年的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坚持运用肢体语言、测量工具、亲身参与等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就这几种教学方法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以求同仁指教。
一、突出体育教学特点,教学内容灵活多样
体育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这就形成了体育教学在实施时与其它知识传授类学科不同的特殊性。因此,创新教育必须结合体育教学的特殊规律去组织教学。
由于体育教学是以身体活动为主的,因此活动量和生理负荷是最显而易见的因素,但身体活动又并不只限于给人以生理上的作用,还兼有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发展、情感的体验等作用。因此,体育教学在传授体育知识的同时,注意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教师应重点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基本的独立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学生的进步应表现在所学技术难度的不断提高和知识深度的增加。课程设置应由单一的普通教学课向选项课、专项提高课、保健体育课等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具体的教学内容可根据体育的发展、学生个体的需要及学校的教学条件,进行适度调整。例如,要让学生了解想跑得快,跳得高,应懂得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和人体的形态结构,从而使学生选择跑步、弹跳的最合理姿势和用力的科学方法。又如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录相、电影,访问体育明星,回顾我国体育发展史等,对陶冶学生性情,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很有好处。
一节体育课,从准备、实施到课后小结等环节都可以体现教学内容的多样性,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实用性,以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地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
二、运用教师肢体语言,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肢体语言是以身体动作表达意义传递信息。体育教学本身就是利用肢体的活动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当运用肢体语言,学生更能够接受,有时还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上课开始阶段,由于学生从一个封闭的课堂突然转移到操场上课,周围环境的刺激,必然要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时教师在讲解时,有个别学生可能会有不遵守纪律的情况,此时如果教师停止讲课,用语言、甚至是严厉的语言来制止该学生,必然会影响其他学生听课,并且还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进而影响其下一内容的学习。这时,如果教师向违反纪律的学生投去一个不满而又饱含殷切希望的眼神,这样,个别违反纪律的学生会立刻把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教师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这些学生在下面的练习中往往会格外积极。教师可采用各种肢体语言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可用点头、手势、抬头等自然语言来表达对学生的指示,也可以在讲解的同时借助特殊的手势辅助说明,从而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组织教学的作用。教师在维持课堂纪律时,可及时发出满意与不满意、鼓励与制止的动作信号或眼神,可利用摇头、耸耸肩、笑一笑、点点头来表达肯定与否定。这样比停下学生的练习来进行了批评或表扬节省很多时间,从而提高了课堂容量。因此,我认为灵活、机智、巧妙的运用各种肢体语言,将有助于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有效利用测量工具,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测量工具有助于体育课中练习量和强度的完成。现实社会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学生体质普遍较差。因此,在上体育课时有很多学生完不成教师安排的练习次数和运动量。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往往采取强制措施。老师一不注意,学生就偷懒,教师顾了东顾不了西。一堂课就在教师的忙碌和学生的懒散中完成了,何谈教学质量。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有效的利用测量工具和亲身参与就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当教师提出练习要求时,要同时宣布,在课堂进行到一定时间进行测验以及及格和优秀的标准。(这个标准尽量使绝大多数学生能够顺利通过)这样学生练起来,就会有的放矢,练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及格、良好、优秀标准的制定要根据不同的班级水平而定,不能一刀切。制定的标准要让学生经过一定努力,能够达到的标准,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并对不及格者及时给予补测,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较好的完成体育课堂教学任务。
四、师生共同参与活动,活跃气氛激发兴趣
教师亲身参与,就是利用学生对教师的“崇拜”心理,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的教学项目的比赛。教师在学生心中往往有种“高深莫测”的感觉。学生又有与教师比一比的愿望。这时,教师与学生在所有项目上的比赛,能极大的激发起全体学生的热情,使课堂气氛达到一个高潮。这时学生会自发的、认真的选出跟老师比赛的“勇士”,同时他们又是这些“勇士”最忠实的啦啦队,比赛起来气氛活跃。这样不但能激发起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而且教师还可以从中发现体育人才,为以后参加各种比赛确定人选,可做到有备无患。
在体育教学中包含着教师、学生、教材教法、学生生理心理以及场地器材等各种要素。教师只有把握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智力、心理品质等因素,根据不同的体育项目,结合不同对象的特点,确定具体灵活的教学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山东东营市东营区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