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5日是个让全球市场激动的日子:欧洲与中国不约而同地宣布新一轮宽松措施。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当天宣布将政策利率下降25个基点,这是他上任以来第三次降息,将欧元区基准利率降低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点0.75%。同一天,英国央行的量化宽松规模也上升到了危机以来的最高点3750亿英镑。
中国央行7月5日也决定,自2012年7月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31个基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自同日起,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这是中国央行年内第二次降息,且距离上次降息(6月8日)还不足一个月。
首先,央行这次的降息操作是在全球大背景下推出的。近期,世界主要经济体,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发展中经济体,其经济增长均程度不同地弱于预期,这种同步走弱促使各国央行的政策基调重新转向宽松。
其次,降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实体经济当前存在的问题。而连续直接降息意味着货币政策已经不再是前不久一再对外声称的稳健,而是转为彻底宽松。很多专家并不看好这种连续放水行为,普遍认为流动性改善无法解决实体经济的当前问题。虽然央行降息一方面是为降低投资的资金成本,减轻企业负担,增强其盈利能力。但事实上短期内实体经济对资金并不十分渴望,只有拉动需求的增长才能真正对实体经济带来长远影响。
再次,央行的连续降息不一定利于股市,反而挑战房地产的调控。本轮的再次降息未必能提振股市。央行此前刚降息、降准,再次降息意在向市场传递利好信号,但这也确认了形势的严峻性,给市场带来悲观情绪。
考虑到降息对住房市场的影响,央行在降息信息中特别强调,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作调整,金融机构要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各项住房信贷政策,继续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但业界对此“附注”性规定基本上都持视而不见的态度。即使政府不断强调下半年房地产调控不会明显放松,但货币政策放松事实上会对房地产构成拉动作用。新增的信贷资金将直接、间接地流入汲取资金最大的房地产市场,这对于急需资金的地产企业是及时的补充。同时,降息可能会推动楼市的继续回暖、价格的继续攀升,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形成极大挑战,而对实体经济影响则可能并不起实质性作用。
(本刊编辑部编)
中国央行7月5日也决定,自2012年7月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31个基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自同日起,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这是中国央行年内第二次降息,且距离上次降息(6月8日)还不足一个月。
首先,央行这次的降息操作是在全球大背景下推出的。近期,世界主要经济体,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发展中经济体,其经济增长均程度不同地弱于预期,这种同步走弱促使各国央行的政策基调重新转向宽松。
其次,降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实体经济当前存在的问题。而连续直接降息意味着货币政策已经不再是前不久一再对外声称的稳健,而是转为彻底宽松。很多专家并不看好这种连续放水行为,普遍认为流动性改善无法解决实体经济的当前问题。虽然央行降息一方面是为降低投资的资金成本,减轻企业负担,增强其盈利能力。但事实上短期内实体经济对资金并不十分渴望,只有拉动需求的增长才能真正对实体经济带来长远影响。
再次,央行的连续降息不一定利于股市,反而挑战房地产的调控。本轮的再次降息未必能提振股市。央行此前刚降息、降准,再次降息意在向市场传递利好信号,但这也确认了形势的严峻性,给市场带来悲观情绪。
考虑到降息对住房市场的影响,央行在降息信息中特别强调,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作调整,金融机构要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各项住房信贷政策,继续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但业界对此“附注”性规定基本上都持视而不见的态度。即使政府不断强调下半年房地产调控不会明显放松,但货币政策放松事实上会对房地产构成拉动作用。新增的信贷资金将直接、间接地流入汲取资金最大的房地产市场,这对于急需资金的地产企业是及时的补充。同时,降息可能会推动楼市的继续回暖、价格的继续攀升,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形成极大挑战,而对实体经济影响则可能并不起实质性作用。
(本刊编辑部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