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依的注意力思想及其对当代高校德育的启示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onyj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薇依认为注意力是衡量精神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是提高人类生存层次的重要条件。当代德育也应重视大学生注意力的培养,促成其更本真的生存状态。
  关键词:薇依;注意力;德育
  西蒙娜·薇依(Simone Weil,1909-1943)是二十世纪著名的思想家,她对二十世纪的基督教、政治学、哲学、文学乃至历史都有深刻的影响。西蒙娜·薇依具有非常令人赞叹的才华,即使连无神论者加缪都非常敬佩薇依的思想和才华,被誉为帕斯卡尔似的思想家。薇依参加过各种革命活动,亲身深入过劳工生活之中,其思想是建立在对理论的深入思考与实践的亲身体验之上的。其中,薇依的注意力思想至今仍然值得关注和思考,当代德育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薇依论注意力的基本内涵
  薇依的注意力是理智与上帝沟通的形式。这与薇依的神学家身份关系密切。薇依认为,祈祷是通过感情与上帝沟通的形式,而注意力则是通过理智与上帝沟通的形式。注意力之所以能够成为理智与上帝的沟通形式,就在于通过确定注意的朝向而指向上帝,引起理智对上帝的注意,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上帝身上。这种指向虽然是通过对理智的教育训练而铸就的能力,但是其目的并不在于对上帝的理性分析与证明,而是把人理智地引向上帝。
  薇依的注意力不同于傳统观念中所认为的心理上或者生理上的行为,强调的是精神取向上的态度。传统的注意力观念,要么是指心理上对某一对象的察觉认知活动,要么是指身体上一种紧张的状态,而薇依的注意力指的是关注者的精神理智对所关注对象的态度,以及关注者在关注过程中的人格状态。因此,她认为这种注意力不仅仅是对人的理智本身有益,也具有道德与信仰的意义,缺乏注意力意味着人在生存状态上的匮乏。
  薇依认为注意力是连接信仰体验与理性探索的桥梁。薇依认为,这种结合可以称之为“爱的注意力“,这种注意力对人的信仰体验与理智探索都是非常有帮助的。人在进行理智探索的时候,需要爱的动力作为内在的支撑以及方向的把控。人在体验信仰的时候,需要爱的动力作为不断延伸体验以及持续建构信仰空间的激发。这种爱的注意力一方面有利于根除了单纯理智孤立无依的状态,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因为信仰而导致的盲目顺从与自我欺骗。因此,这种爱的注意力,把人的理性生活与信仰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有利于避免人生存状态的割裂。
  二、薇依论注意力的价值所在
  薇依认为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是实现人的信仰生活的通道。薇依认为,注意力是实现人与上帝沟通的途径。在薇依看来,注意力在基督教信仰中的具体体现就是,人能够全神贯注地做祷告,从而把人灵魂中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起来朝向上帝。薇依认为,注意力集中的程度,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祈祷的质量。而且她强调,若想实现人与上帝的沟通,注意力必须集中到最高程度方有可能。就是说,人只有专心致志地把非常纯净的注意力集中在信仰对象上时,人才能真正进入信仰生活。
  薇依认为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价值所在。薇依认为,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是学校教学的真正目的,也是学校教育唯一的意义所在。薇依强调,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是最重要的,凡是能够培养学生注意力的学习都是具有同等价值的。她强调,学生应该热爱一切能够增进注意力的学科,因为这些学科对于提高他们养成全神贯注的习惯是同样有效的。薇依指出,注意力构成了祈祷的实体部分,因此,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也是奠定学生信仰生活的核心。
  薇依认为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是提高精神生活层次的基本途径。薇依指出,注意力即使不能够带来直接的可见的效果,也能够为人的精神生活带来益处。她认为,在任何情况下,任何真正集中注意力的努力在精神领域的影响总是极其有效的,对于智力的帮助尤其明显,智慧必须借助于精神的光辉才能够得到充分的显现。即使并没有寻找到理智所欲竭力探寻问题的答案,理智上注意力的付出同样是有价值的。注意力能够净化人的精神境界,进而提升理智本身。虽然有时候看不到注意力集中对具体事务解决的效果,但是却能够推动人趋向更加本真、更加厚重的生存状态。
  注意力通过专注于某个对象,可以实现对对象的“切身性”,进而建立对象与自身之间的关系,实现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共通感”,获得对于对象的真实了解与全面体验。这种注意力是纯粹理智上的精神观照,用一种冷静理性而又融入感触的方式认识和体验对象的存在,因此调节自身的节奏,实现对对象“同情”的理解。
  三、薇依的注意力思想对当代高校德育的启示
  首先,高校德育必须有信念的支撑。薇依认为,信念的支撑是实现注意力集中的必要条件。薇依对注意力思想的论述指出,精神进步的阶梯中,需要在有所体验之前就相信,这样才能够使之成为自己的信念与准则,从而鼓励自己更加深入地灌注到实践与生存之中,从而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与领悟。因此,无论是开展日常生活道德教育,或者开展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教育,教育者都应该首先引导学生从思想上信仰,才有利于推动学生把道德规范与政治理想贯彻到每天的生活与工作之中,形成精神生活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相互促进。
  其次,高校德育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薇依指出,真正的渴望促成渴望的实现,渴望是产生精神成就的根本要求,而提升注意力是产生真正渴望的关键条件。薇依认为,当一个人聚精会神、排除杂念,怀着能更好地理解真理的唯一愿望而聚精会神时,他能够取得的能力也就越大,因为心灵的能力依赖于渴望的强度以及注意力集中的纯度。如果能够不断引导学生培养自身的注意力,在聚精会神中度过学习和生活,将对其以后的工作和心灵产生实实在在的帮助,不断升华其灵魂存在的境界。
  最后,高校德育应重视培养注意力的途径。薇依认为,培养注意力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应排除分数、成就、兴趣、天赋之类因素的干扰,要把注意力的培养作为各项学习的唯一目标,因为各个学科的专注学习都有利于培养注意力。另一方面,应注意注意力的培养是否定性的努力。所谓否定性的努力,实际上是指让思想保持纯净的状态,避免已有观念的影响,从而让关注的对象进入心灵之中。人只有意识到自身的有限,保持谦逊的态度,让思想呈现空闲的状态,并且敢于让新的观念渗透进去,才能够提升灵魂的层次。
  总之,当前高校德育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培养学生日新又新的道德勇气和勇猛精进的政治担当。
  参考文献:
  [1]西蒙娜·薇依:《重负与神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西蒙娜·薇依:《在期待之中》[M].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
  作者简介:王灵伦,周口师范学院政法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树立学生法律信仰是高等法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之一。自从法学学科创立伊始,法律信仰就成为其必不可少的情感依随和理性升华。法学教育的产生应该符合这一特点,将培养法律信仰作为其重要任务和职责所在。高等法学教育必须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法律的具体操作和各种实践环节,还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实践,让学生在充足的实践中体验法律的价值,领会法律的精神,最终形成对法律的科学认识和理性评价。这是高等法学教育培
期刊
摘 要:为适应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本文从项目化教学入手,介绍了《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项目化教学与改革历程,探讨了中职学校专业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法,指出教学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建筑施工技术;教学改革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建筑类专业一门重要的核心专业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认识建筑施工在建筑专业上的重要作用,正确处理建筑施工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
期刊
摘 要:我们要时时刻刻的注意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想尽办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直观教学;巧妙插叙;形象描绘;巧用谚语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在地理教学中我们怎样能把平淡无奇、索然无味的课堂变得充满吸引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素质教育也要求,培养良好的兴趣是减轻学生的负担,促进学生人格
期刊
摘 要: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体现新课标、新理念,为学生提供终身学习的必备素质──学会学习,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合作观和群体创新意识,是课堂教学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方法。本文就构建“导学式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实施有效教学,作些许探讨。  关键词:导学式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实际效果和意义  新课程要求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得以发展;要高度尊重学生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阅读,既可以全面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可以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同时能使他们的个性、创造才能得到更好、更充分的发展,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探究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学习者通过自己练习、探索、发现,所获得的知识
期刊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与美德受到一定冲击,学校教育出现了许多困惑,部分中学生存在感恩意识淡漠等道德缺失倾向。为此,我们必须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关键词:感恩教育;基本道德;知恩;报恩;施恩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感恩思想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儒家讲求的“忠、孝、节、义”等思想引发出感恩意识,并以此作为“人性”的本根、秩序
期刊
摘 要:小学班主任是小学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班级管理以及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小学生,他们活泼好动、难于管理,导致班主任工作复杂、难做,长期处于这种繁重的教学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工作热情丧失、对学生、同事冷漠、疏远,出现自卑和失败感,班主任的这种职业倦怠对于小学生的教育管理是极为不利的。本文就小學班主任职业倦怠缓解途径进行分析和研究。
期刊
赏识教育是世界著名的六种教育方法之一。 它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运用到教学当中,赏识教育,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建立良好的师 生关系,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赏识教育,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其能 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赏识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耐挫力。下面具体谈谈我在班主任工作中采用赏识教育的几点做法:  一、采用赏识教育转化差生  大多数班集体,都有几个所谓的“双差生”。许多班主任教育他们时,
期刊
“大”和“崇高”是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中的两个概念。很多绘画作品都包含这两个美学内核,比如西方油画的古典主义风格和中国画中山水画(尤其是北派山水)的都是直接表达了这两种美学思想。但中西这两看似类似的,美学概念背后其实也有着些许差异,这是由地域文化差异决定的,同样包含着这两种美学内核的绘画表现出“和而不同”的表象。  “大”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孔子在《论语》里对它进行了解释:“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
期刊
摘 要:从近些年的发展状况来看,电子商务正在呈现出一种让人难以想象的速度来进行不断的发展,对于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的改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十分迅速并且在各大高校中也有专业的设立,但是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本文主要结合先进的发展实际,对于现今电子商务专业在职业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针对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职业教育;存在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