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从容过一生

来源 :公务员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f09020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中的大问题都是没有答案的,但是,唯有思考这些问题的人才可能真正拥有自己的生活信念和生活准则。
  人生中有些事情很小,但可能给我们造成很大的烦恼,因为离得太近。人生中有些经历很重大,但我们当时并不觉得,也因为离得太近。距离太近时,小事也会显得很大,使得大事反而显不出大了。隔开一定距离,事物的大小就显出来了。我们走在人生的路上,遇到的事情是无数的,其中多数非自己所能选择,它们组成了我们每一阶段的生活,左右着我们每一时刻的心情。
  我们很容易把正在遭遇的每一件事情都看得十分重要。然而,事过境迁,当我们回头看走过的路时便会发现,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不多的,它们奠定了我们的人生之路的基本走向,而其余的事情不过是路边的一些令人愉快或不愉快的小景物罢了。
  人生中一切美好的时刻,我们都无法留住。人人都生活在流变中,人人的生活都是流变。那么,一个人的生活是否精彩,就并不在于他留住了多少珍宝,而在于他有过多少想留而留不住的美好的时刻,正是这些时刻组成了他的生活中的流动的盛宴。留不住当然是悲哀,从来没有想留住的珍宝却是更大的悲哀。
  既然一切美好的价值都会成为过去,我们就必须承认过去的权利,过去不是空无,而是一切美好价值存在的唯一可能的形式。
  世上事了犹未了,又何必了。这种心境,完全不是看破红尘式的超脱,而更像是一种对人生悲欢的和解和包容。
  人心中应该有一些有分量的东西,使人沉重的往事是不会流失的。
  人生有千百种滋味,品尝到最后,都只留下了一种滋味,就是无奈。生命中的一切花朵都会凋谢,一切凋谢都不可挽回,对此我们只好接受。我们不得不把人生的一切缺憾随同人生一起接受下来,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心中就会产生一种坦然。无奈本身包含不甘心的成分,可是,当我们甘心于不甘心,坦然于无奈,对无能为力的事情学会了无所谓,无奈就成了一种境界。
  我相信,终年生活在大自然中的人,是会对一草一木产生感情的,他会与它们熟识,交谈,会惦记和关心它们。大自然使人活得更真实也更本质。
  人在世界上行走,在时间中行走,无可奈何地迷失在自己的行走之中。他无法把家乡的泉井带到异乡,把童年的彩霞带到今天,把十八岁生日的烛光带到四十岁的生日。不过,那不能带走的东西未必就永远丢失了。也许他所珍惜的所有往事都藏在某个人迹不至的地方,在一个意想不到的时刻,其中一件或另一件会突然向他显现,就像从前的某一片烛光突然在记忆的夜空中闪亮。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如是说。
  既然祸福如此无常,不可预测,我们就应该与这外在的命运保持一個距离,做到某种程度的不动心,走运时不得意忘形,背运时也不失魂落魄。也就是说,在宏观上持一种被动、超脱、顺其自然的态度。
  既然祸福如此微妙,互相包含,在每一具体场合,我们又非无可作为。我们至少可以做到,在幸运时警惕和防备那潜伏在幸福背后的灾祸,在遭灾时等待和争取那依傍在灾祸身上的转机。也就是说,在微观上持一种主动、认真、事在人为的态度。
  虽然没有根据,但我确信每个人的寿命寿命是一个定数,太不当心也许会把它缩短,太当心却不能把它延长。
  一个人预先置身于墓中,从死出发来回顾自己的一生,他就会具备一种根本的诚实,因为这时他面对的是自己和上帝。人只有在面对他人时才需要掩饰或撒谎,自欺者所面对的也不是真正的自己,而是自己在他人面前扮演的角色。
  对于死亡,我也许不是想明白了,而是受了哲人们态度的熏陶,能够面对和接受了。
  随着老年的到来,人的自我意识似乎会渐渐淡薄。死的可怕在于自我的寂灭,那么,自我意识的淡薄应该是一件好事了,因为它使人在麻木中比较容易接受死。
  可是,问题在于:临死时究竟清醒好还是麻木好?
  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我的设想是,若是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死时肯定会更痛苦,但同时也会更自持,更尊严,更有气度。
  恰恰是当一个人即将告别人世的时候,他与世界之间最有可能产生一种非常有价值的交流。这种死别时刻的精神交流几乎具有一种神圣的性质。一个人在大限面前很可能会获得一种不同的眼光,比平常更真实也更超脱。当然,前提是他没有被死亡彻底击败,仍能进行活泼的思考。有一些人是能够凭借自身内在的力量做到这一点的。就整个社会而言,为了使更多的人做到这一点,便有必要改变讳言死亡的陋习,形成一种生者与将死者一起坦然面对死亡的健康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将死者不再是除了等死别无事情可做,而是可以做他一生中最后一件有意义的事,便是成为一个哲学家。我这么说丝毫不是开玩笑,一个人不管他的职业是什么,他的人生的最后阶段都应该是哲学阶段。在这个阶段,死亡近在眼前,迫使他不得不面对这个最大的哲学问题。只要他能够正视和思考,达成一种恰当的认识和态度,他也就是一个事实上的哲学家了。
  从无中来,为何不能回到无中去?
  (摘自《内在的从容》)
其他文献
2017年4月12日到10月11日期间,应大韩民国市道知事协议会和釜山广域市的邀请,我作为上海市的代表参加了2017年度K2H项目,赴韩国釜山广域市政厅进行为期半年的公务员研修交流。  K2H项目,全称Korea Heart to Heart Programme,也被称为“外国地方公务员赴韩研修项目”。有别于其他的培训交流项目,这一项目不是通过培训授课,而是让研修生以亲身参与的方式,通过日常工作,
期刊
应全力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更为严格地执行反垄断法。对于国企的串谋等违反公平竞争的行为, 务必严格执法。  质次价高、供给不足,是垄断的必然表现。近期,华北地区“煤改气”如火如荼,初衷是推进“能源利用清潔化”,在部分地区却出现入冬无法通气或通气后难以保证按时供气的尴尬。同时,天然气价格近日猛涨,导致怨声四起。成因虽然复杂,根由却是油气行业的市场结构。天然气与电力、石油、铁路、民航、电信类似,均为具有一
期刊
目前全国上下形成了学习十九大报告、落实十九大方针政策的高潮。各地不仅全面动员了起来,而且各级政府及很多组织、机构创新形式,把宣传十九大精神搞得充满新意,产生了良好效果。本次十九大宣传应该说是历届党代会之后开展得最迅速全面、效果也最突出的一次。  由于宣传、落实十九大精神是全党、全社会的事情,参与者非常广泛,而具体执行者的水平又不是一致的,在全国范围内强调这项工作的高质量至关重要。要防止个别地方搞形
期刊
世间只有两件事,一件是关你屁事,另一件是关我屁事。  这是我在停用朋友圈后最明显的感悟。  掐指算算,从三年前发第一条朋友圈开始,微信的好友也从个位数慢慢积累到了近千人,如果硬要说当时停用 朋友圈的理由的话,好友数目的急剧增多是直接的导火索。增多的这些人里面,包括了领导、家长、买东西硬要加你 的营业员、楼下经常叫的外卖店老板,等等。  所以发朋友圈这件事情有了越来越多深刻的含义。比如发张出去吃饭的
期刊
你有没有类似的体验,在你寄托了全部心神的目标消失后,随之而来的不但不是解脱,还有巨大的孤独和空虚。  之所以重新思考起这件事,是因为从国内朋友那里听到一则案子。一个17岁的高中生,在高考之后,留下一段感慨人生空虚的语言后,跳崖自杀了。他学习不错,正是在高考过后旅游的时候走的。遺书中写着,“世间本无安心所,何事空留皮囊在人间。”我想这“安心所”应是在说生活的价值。  这个世界似乎无比繁荣,却又似乎无
期刊
职场有真正的朋友吗  我博士毕业后一直在美国工作,还真没经历过尔虞我诈的事情。我想这主要是因为美国职场非常奉行“职业精神”,你是去工作的,不是去交友的,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以“职业精神”为宗旨。  法国管理学教授艾琳迈耶曾经这样描述美国与其他一些国家在职场文化上的差别:全世界范围,美国人的商业准则是最以任务为导向的,管理者和雇员更专注于工作。他们的想法很单纯,就是希望完成工作而已。但在其他许多国家,
期刊
近些年来,包括步行、慢跑、骑自行车等在内的“主动交通”模式越来越火热。“健康”“绿色”“便捷”等优势是人们选择这些交通模式的重要原因。但是,也有不少人在担心,因为城市中不算良好的空气环境,这些直接暴露在户外空气中的交通和运动模式是不是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伤害?那么,一方面是空氣污染可能导致的损害,另一方面是主动交通能够带来的健康收益,这两者,究竟孰轻孰重呢?  来自剑桥大学、伦敦帝国学院、苏黎世大学等
期刊
有人问左宗棠:“天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左宗棠回答:“三尺。”  提问者不以为然道:“我们每个人都超过三尺,如果天地间止有三尺,天空岂不都是窟窿?”  左宗棠回答说:“所以啊,我们学会了低头。”  学会低头,百事可为。  低头不是软弱,不是无能,而是一种气度,一种智慧,一种修养。  01 笑着低头,是一种智慧  人生总会遇到不顺心的事,低头不是自卑,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智慧。  笑着低头,就是把
期刊
武则天统治时期大肆任用特务诛杀异己,大臣人人自危。可是那时却有一个敢于和酷吏斗法、维护良善的著名“法官”,他就是徐有功。  与武则天当庭辩驳  徐有功(640-702年),出身书香门第,年轻时以“明经科”出仕。先是担任蒲州司法参军(主管司法审判辅助官员),在武则天称帝的前一年(689年),被调到朝廷任司刑(大理)丞,以后就长期在朝廷的司刑寺(大理寺)、秋官(刑部)、肃政台(御史台)三个司法部门任职
期刊
老主任是我十分敬重的领导,他出身贫寒,靠着自己的努力,凭着过人的智慧,一步一步艰难地走上了领导岗位。可能因为我是农家子弟,在我的身上看到了当年的他,所以他时不时地对我指点迷津。对于他的话,我总是仔细揣摩,认真品味。都说酒后吐真言,老主任醉醺醺之后总是对我说:“人呀,一定要低调低调再低调。”但有时候又对我说:“人呀,该高调还得高调啊。”这样的话听多了,我有点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在低调和高调之间到底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