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兼容原理》双语教学的尝试与体会

来源 :高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n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是作者在双语教学方面的体会,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电磁兼容原理》课程的双语教学实践,对双语教学的地位、作用、目标、模式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双语教学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双语教学 电磁兼容 本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b)-0225-02
  
  我院在为电子和通信专业大三学生开设《电磁兼容原理》课程时开始了“双语教学”的尝试。开设“双语教学”课程在我院还是个新鲜事物,经验较少,在“双语教学”模式和方式上必须逐渐摸索,经过这次试点,我们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希望与大家共享。
  
  1 为什么要在本科阶段进行双语教学改革和实践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2001]4号)文件中提出了“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供功课和专业课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这对于高等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也为开展双语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教育部的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适应社会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需求,不断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启动了“双语教学课程改革计划”,使学生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提高外语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与国际竞争能力。“双语教学”的目的是加强培养学生利用外语学习专业知识、进行技术交流的能力,这对于我国高等教育与世界接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培养国际化的人才,而且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学生今后自身的发展。对于高校工科类本科生来说,无论他们毕业后是攻读更高学位,还是从事各种技术性工作,具备用外语学习专业知识和进行技术交流的能力都是必要的。
  
  2 电磁兼容课程的特点和双语教学的模式选择
  美国IEEE学报Transaction RFI分册于1964年改名为电磁兼容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分册,以此作为电磁兼容学科形成的标志,距今已经四十余年了。电磁兼容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其理论基础包括电磁场理论、电路理论、微波理论与技术、天线与电波传播、通信理论、材料科学、计算机与控制理论、机械工艺学、核物理、生物医学以及法律学、社会学等内容。现在,电磁兼容学已成为国内外瞩目的迅速发展的学科,其研究内容纷繁复杂,包括电磁兼容基本原理、电磁干扰分析和控制技术、电磁兼容规范、电磁兼容设计和电磁兼容测试等诸多内容。
  电磁兼容技术在国外发展较快,信息和资料很多,而国内才刚刚起步,在这门课程上采用“双语教学”实践,一方面可以紧跟国外的研究进程,使学生一开始就接触国际最前沿的研究动态和发展情况,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可以直接阅读和消化英文资料,快速地适应现代电磁兼容设计的规范和要求。
  “双语教学”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沉浸型双语教学(immersion model),要求有很好的目标语语言环境,多见于多民族多元文化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香港等;二是维持型双语教学(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要求目标群体已具备较好的目标语言的能力,目標语环境也较好,平衡使用两种语言作为学科语言,学生的能力目标就是同时运用两种语言交流;三是过渡型双语教学(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适用于缺乏目标语环境,目标人群的语言能力以母语为主,双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逐步加强弱势语言,此模式是借助于母语作为理解和交流的工具,同时尽可能地扩大与目标语的接触时空范围,提高学生目标语能力。
  由于是第一次尝试“双语教学”模式,而且目前我校学生的语言环境和语言能力状况还是以汉语为主,选择过渡型双语教学是比较现实的双语教学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向维持型过渡,这也是由我国的文化背景和语言政策所决定的。
  
  3 教材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取舍
  教材的选择是“双语教学”中另一个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从长远目标来看,引进优秀的原版教材是最好的方法。因为原版教材具有以下优势:(1)信息量大,数据翔实,语言纯正,表达生动,逻辑性强;(2)内容先进,因为相当多的大学教材都是一流学者撰写的,会依据学科发展的新情况添加一些新近的内容;(3)案例多而且有时代气息,很有参与性;(4)印刷美观,符合学生的审美心理;(5)实用性强,国外优秀的大学教材往往还带有教师手册、题库、PowerPoint教学附件等。
  因此,有专家认为原汁原味的英语教材,可以一开始就为学生奠定一个“不是学英语而是用英语”的好环境,可以避免各学校自编自选教材而造成学科上的随意性与语言表达上的偏差。
  当然,原版教材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原版教材并不都是由一流学者撰写的,也有参差不齐的情况,有些教材并不反映国际学术的先进水平;某些内容脱离我国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有些教材起点过低、内容体系和结构与国内教学体系偏差较大,不能结合中国的实际,与其他课程衔接性差,文字可能对中国师生偏难,直接用于教学多有不便;而且国外很少有统一的教材,特色有余而完整性不足,不能完全适应当前我国教育模式的需要。此外,在引进时涉及到版权问题,其版权费相当高。
  值得指出的是,“双语教学”只是教学方式的改变,实施“双语教学”是要使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在本知识领域扩大外语的实践空间,培养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双语教学不是英语教学,不能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考虑到与以前所开课程的延续性和完整性,以传授专业基础知识为最终目的,有鉴于此,我们决定在“电磁兼容原理”课程的双语教学中,采取了中英文教材并用的权宜之计。中文教材选用自编的《电磁兼容基础》,英文教材根据内容的相似性和覆盖范围情况选用V.Prasad Kodali编写的“Engineering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Principles,Measurements,Technologies,and Computer Models”。对中文教材和英文原版教材进行反复对照和深入分析后,以中文教材为主,英文教材为辅,作为学生扩展知识面的首选参考书,课堂板书、课件、作业、考试等均用英文表达,引用英文教材的说法和案例进行教学。
  
  4 课堂讲授的几点体会
  “双语教学”与传统母语教学不同,课堂讲授不仅要注意专业技术课程内容的解释,还要注意学生的英语实际情况,增加许多英文专业术语的解释,注意描述的准确性、用地道的英语阐述清晰的物理概念和电磁兼容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内涵,在实际授课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了一些规律性的经验,完满完成了是“双语教学”任务,关键是要根据学生接受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1)“双语教学”的思想准备
  对工科类本科生实行双语教学的可行性不仅取决于教材的准备,还取决于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准备。教师首先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因为双语教学必然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备课,对教师的英语应用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能有畏难情绪,相信这样的尝试可以锻炼并不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另一方面,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的思想准备对双语教学的成功与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理论上讲,学生的外语基础准备应该是充分的。他们经过了大学公共外语课、专业外语课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基本知识。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可能还没有对双语学习做好思想上、或者说是心理上的准备。我们开始正式课堂讲授之前对“双语教学”的目标、模式和任务对学生交待清楚,使他们对双语教学的必要性、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对需要投入较多的精力来完成双语课程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同时还免除有的人英语基础不好担心无法完成双语课程的忧虑。
  (2)利用灵活的多媒体授课方式
  “电磁兼容”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电磁理论,而电磁理论是非常抽象的,要使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这些内容,仅仅靠讲和解释是很难做到的。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可以利用文字、声音、图象、动画和视频等媒介来形象生动的描述抽象的概念和現象。在讲授过程中,我们收集了大量的国外原始的英文素材,包括图片、动画和视频材料,在向学生展示这些课件内容时辅以中文讲解。这样学生看到的是英文,听到的是中文,容易理解。例,电磁波穿透孔缝耦合的现象学生理解起来就有些难度,我们通过电磁计算软件计算耦合现象,将结果用动画的形式一步步演示出来,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整个耦合过程,理解起来就容易得多。另一方面,重要的概念、定理、定律运用逐字显示的动画效果,配以声音,提醒学生注意,一般结论采用逐句展开方式,便于讲解。利用多媒体上课还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习兴趣,调节课堂的紧张气氛,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
  (3)中文为主英文为辅的讲授方式
  由于历史原因,教师以前没有经历过专门的“双语教学”培训,尤其在英语口语方面发音不够标准,遣词造句不够流利,如果全用英语讲解,不但拖延教学进度,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必定是为了英语教学而英语教学,本末倒置,适得其反。另一方面,高校学生已学习外语多年,拥有相当的词汇量,但听力和口语水平较低,所掌握的公共外语的词汇与专业外语词汇之间差距较大,对于双语教学难以适应。
  鉴于这些客观原因,我们采取中文为主英文为辅的讲授方式,虽然所有的材料都是英文的,但课堂讲授主要用中文,避免学生因个别字词或含义不理解而“卡壳”。英文用在一些提纲和概念上,随即用中文解说,首先让学生充分明白目前所讲的大致内容,能明析该节课程的整个框架,然后再对具体内容结合教材作适当展开,并辅以图解和简单手写文字说明等,便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4)中英文教材配合使用
  我们规定了有中英文两本教材,在教材的使用上又有所侧重,相互配合使用。讲课的章节顺序和内容以中文教材为主,但在具体内容的表述上主要参考英文教材。这样做一方面与以前的课程保持一定的延续性,在教学内容上保证了系统性和完整性,同时,加入了英文的素材和表述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扩展了专业英语的接触面,提高英文素养和读写能力。学生不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后,我们都要求他们相互参阅中英文教材,相当于增加了他们的课外阅读量,这对于学习专业知识还是提高英语能力都有好处。
  
  5 双语教学改革的建议
  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我们顺利完成了《电磁兼容原理》的双语教学任务,事后调查发现,学生的积极性较高,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在实践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希望引起重视,在后续双语教学课程中引以为戒。
  (1)外国原版教材的内容安排与原有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大纲不一致,两者之间的矛盾,有时使教师在进行教学安排过程中左右为难,无所适从;
  (2)课时数较少,针对同样的教学任务,双语教学比母语教学需要更多的学时才能完成,因为既要用英文讲述又要用中文解释和讲解。如果不增加课时,就会出现要么完不成教学任务,要么进度过快甚至出现跳跃的现象,使学生无法承受;
  (3)针对双语教学的特殊要求,对教师开展专门的培训工作。
  
  参考文献
  [1] 赵阳,“电磁兼容”全英文授课的尝试[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年10月.
  [2] 肖利,王立君,粱嘉明,丁兰,陆建隆,电磁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特点与应用[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5月.
  [3] 张素群,对我国大学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高等学校双语教学资源中心,http://www.btrc.edu.cn.
其他文献
【摘要】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高等教育一个永恒的话题,建立高校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共生共育的长效机制是实现高校教学与科研互动是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术声誉及社会影响力、服务于社会、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教学 科研 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b)-0213-02      1 教学与科研
目的:研究口腔专科护士的临床培训方法,为临床口腔护士专业化队伍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为切入点,借鉴其他专科护士培训经验,通过口腔科病房与门诊各科室
目的:分析依诺肝素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与是否安全.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140例,以不同治疗方案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分为70人/组,对照组以医
目的:针对X线和CT对于不典型肺结核的临床诊断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了我院2014~2015年收治的68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患
目的:分析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膳食营养搭配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防效果.方法:对我院6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营养支持以及个
该文的结构安排如下:引言:介绍了该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的国内外状况、研究方法以及框架结构.第一章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概论:首先介绍了证券投资基金的基本概念、特点和
目的:利用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分析托珠单抗不良事件(AE),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提供安全用药信息.方法:从FAERS数据库中提取托珠单抗相关AE报告,采用报告比
【摘要】要在高校基层支部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就必须建立科学、全面的支部考核制度,以考核促整改、以整改促建设、以建设促发展,形成支部党建工作良性循环。目前的考核方式没有突出考核的“导向作用”,特别是没有有意识的通过考核来促进党的根本性任务的落实。考虑到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性和基层党建工作改革创新的紧迫性,我们提出借鉴“平衡计分卡”这一科学管理理论,紧密围绕党的根本性建设,运用“平衡计分卡“理论模式,把党
沼液是有机物经沼气池取沼气后的液体残留物,它不仅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微量元素、氨基酸等多种营养物质,而且含有丁酸、吲哚乙酸、微生素B12等活性、抗性物质,因此沼液浸种
目的:分析姜黄素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组织转录因子Twist1、Twist2、E-钙黏蛋白(E-cadher-in)、Syndecan-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雌性SD大鼠采用自体内膜移植法建立子宫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