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荣鑫:以质量为生命的浙大老校长

来源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d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荣鑫,我国著名教育家,1975年,被周恩来总理亲自委任为教育部部长。他坚持党的办学思想,坚持走群众路线,重视高等教育中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教学,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教育思想。他一生勤恳敬业,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周荣鑫,原名周文华,山东蓬莱人。在“一二·九”运动中,参加了抗日民族先锋队。1937年1月赴延安,并参加“抗大”二期学习班学习;后又进入中央党校学习,并留校任教务处干事、班主任等职。1958年年初,担任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1965年1月,48岁的周荣鑫出任国务院秘书长,成为周恩来的重要助手。1975年1月17日,经周恩来提名,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任命周荣鑫为教育部部长。1976年4月13日,周荣鑫去世,终年59岁。
  1958年年初,周荣鑫同志从北京调到了杭州,担任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周荣鑫同志以满腔的革命热情、高度的革命责任感从事浙江大学的领导工作,对浙江大学倾注了全部精力。
  
  科研与实践相结合
  在浙江大学担任教务领导期间,周荣鑫立志把浙江大学建设成万人以上规模的科技研发中心。他要求师生将学校科研与理论教育、实际生产三者结合起来,要求在实践过程中解放思想。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浙江大学早早研制成功了双水内冷电机并实现了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校党委大力实施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整个群情鼎沸,热火朝天。天黑以后,教学大楼、实验室经常灯火通明,彻夜不息。一天夜晚,周校长到了电机系实验室,查看双水内冷电机研究的情况。当时,学校双水内冷电机的科学研究才刚刚开始,教师、工人和实验员同志正在做模型,周校长听了情况汇报很感兴趣,立即表示要大力支持。他问道:“你们的工作有什么困难?”同志们回答说:“现在全国都在大跃进,器材十分紧张,关键材料空心导体的铜材很难买到。”周校长马上说:“好吧!你们放心,大胆地干,我帮你们去买。”这个回答完全出乎同志们的意外,学校的校长,而且还是省委的负责同志之一,竟来帮学校搞采购,这对师生鼓舞很大。
  在周校长的亲切关怀下,不到半年的时间,第一台双水内冷电机试制成功了,大家高兴地去向周校长汇报,周校长一方面进行鼓励,另一方面却说:“你们认为成功了,我并不这样看,实验室的成功并不等于成功,还要经受生产实践的考验。我已经和临安县一个厂联系好了,你们马上拖去用井水试一试。”同志们当时很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办,既然周校长指示了,那就去吧!结果一试果然不行,原来井水里有泥沙杂质,水一进管就塞住了通路,出了毛病,同志们这时才理解,实验室的条件毕竟和实际情况有所不同。回校以后再向周荣鑫汇报,他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干革命,既要有冲天的干劲,还要有科学的分析,要经受种种实际的考验,你们离真正的成功还有一段距离,还要做一些试验。我知道你们搞科研实行了教师、工人、实验员三结合,有工人参加,感到很高兴。你们解放思想、创新实践,一定能够取得最后的成功。”
  后来,在同志们的努力下,双水内冷电机研制成功,并得到广泛应用,但几十年前周校长的一席话,至今还响在浙大人的耳际,他的热情关怀和亲切教诲,使浙大人终身难忘。
  
  政治风气与学术风气并举
  周荣鑫始终强调,我国的教育事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坚持党的办学思想,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在教学中,他要求师生在努力扎实基础知识、刻苦钻研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了许多实用型人才。
  周荣鑫要求广大教师除了保证自身教学的高水平、敢于向科学尖端发起挑战、勇于在特殊时期加强科研之外,还要坚持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和思想。学校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大阵地,也是极易受到各种糟粕思想腐蚀的薄弱区。因此要加强正确思想的宣传,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学风,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勤奋学习,全面发展成为高素质的人才。他提出学校不但要有浓厚的政治空气,也要有浓厚的学术风气。他要求广大教师不但要学政治,还必须大力提高学术水平,要大搞科研,攻克尖端,要认真读书,看科技杂志,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周校长十分爱护教师,关怀教师的成长,支持教师的工作,认真执行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1959年,浙江大学掀起了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新高潮。化工系一位教授在周校长来到实验室时向他谈起有的厂怕困难、怕麻烦,不太愿意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影响了科学实验的开展。过了不久,这位教授到杭州饭店去参加一次座谈会,恰好周校长也去了,一见面,周校长就说,你反映的那件事,我给你介绍一个人帮你解决。被介绍的不是别人,正是管工交口的省委书记。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
  周荣鑫非常重视教育质量,几乎视质量为生命。为了大力提高教育质量,周荣鑫明确指出:“只要我们在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保证参加定量生产劳动的同时,认真读书、刻苦钻研、努力学好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就一定能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首先提高教师的政治水平、业务水平。教师应在党的领导下,教学相长,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周荣鑫任职时,校党委把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经常列入议事日程,不断深入检查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的各项工作。
  1961年5月,当周校长奉命调离学校之前,曾在一次团干部会上发表了长篇讲话,他着重指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提高师资水平。”“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进一步贯彻执行党关于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的政策。”在论述到红与专的关系时,他说:“红与专是辩证的统一,不能用形而上学的观点来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政治是灵魂、是统帅,政治思想提高了,学好业务才有强大的动力和保证,但红不等于专,掌握科学技术知识,攀登科学高峰,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劳动,它要求教师具有坚韧不拔的精神,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进行长期的勤学苦练。不刻苦钻研,科学知识是学不好的。”他勉励大家:“坚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革命精神,发扬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千方百计为提高教学质量而努力。”
  
  教育教学要坚持走群众路线
  周荣鑫在开展教育工作时态度认真,在教育教学上始终坚持深入到群众中去,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和知识来影响群众、教育群众。
  首先,在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上,周荣鑫认为,要提高教师的思想觉悟,让他们将自己的基本立场定位于农民、工人等群众中。教师是党和人民培养出来的,应发挥他们从群众中来、深入群众、对群众言传身教、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中坚作用。
  其次,在对学校的教学任务进行解读时,周荣鑫有很明确的观点:学校是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的学习、教师进行知识传授的场所。在这里,教师要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大胆创新,向学生传授知识和真理。在教学方法上,周荣鑫提出:教学要深入浅出,要坚持在教学中与工农群众共同学习、进步、提高。周荣鑫认为既要加强教育研究,又要热爱劳动、热爱群众。
  周荣鑫在浙江大学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他既是领导,又是同志;既是老师,又是学生。他坚持自己的教育理想,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求索。他任职浙江大学虽仅三年多,但所留下的勤勤恳恳、深入实际、胸怀广阔、平易近人的形象永远激励着浙大人前进。
其他文献
为提高工程训练课程的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研究和探索采用新型教学模式进行该课程的教学十分必要。文章首先阐述了工程训练教学的目标和课程性质,介绍了PBL教学模式
创客教育能有效提升实践课程内涵,"互联网+课堂"则面向校内外不同群体,互补性强可操作度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该文通过逐步搭建"互联网+课堂"平台,构建以实验室为基础的创客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为突出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出了基于故障电路的"逆向"思维实验教学模式。通过故障电路诊断、分析、排除的方式,培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嘉职院”)青年教师蒙冉菊,自从与嘉兴卅拾秋制衣有限公司结对后,越发感受到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提升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和紧
为帮助应用地球物理专业的本科生掌握岩心核磁共振仪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以及提高实验教学效果,该文讲述了岩心核磁共振仪的原理、技术参数、参数调节和功能,并利用该仪器在本
[摘要]面对逐年加剧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建设科学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西部高校理工科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已初步呈现出在政府政策引导下,逐步以市场为导向、高校具体指导、学生自主择业、家庭人脉网络支持的多层次、多内涵的立体格局,但仍存在诸多弊端。文章针对西部高校理工科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建设存在的漏洞,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将有利于该体系的优化。  [关键词]西部高校理工科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现状对策
在本科教育新时代、新要求下,根据工程专业认证创新性工程人才的培养标准,非专业能力培养对于大学生的发展和成才具有深远意义。工程训练是非技术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是实现
[摘要]随着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数学课程改革也在积极地行动。如何进一步深化高职数学课程改革,文章从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实践出发,阐述了构建实用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的高职数学课程体系的意义,也提出了构建实用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的高职数学课程体系的实践:课程定位彰显高职特色;课程结构呈现立体化;教学过程融入教学建模思想;学业评价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挖掘数学文化底蕴,兼顾人
该文主要介绍了基于特定的感应加热电源针对不同尺寸毛坯料设计适用的感应器。首先通过现有的感应加热电源参数推导出与之匹配的感应器电感参数;再根据实际情况假定两种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