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重建术后合成网片或吊带相关疼痛的处理和结局分析

来源 :中华妇产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kai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盆底重建术后合成网片或吊带相关疼痛的处理方法和治疗结局。

方法

收集2007年1月—2014年12月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因盆底重建术后合成网片或吊带相关疼痛行再次手术治疗的患者共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一般临床特点、盆底重建术后网片或吊带的相关并发症、再次手术方式及治疗结局。

结果

(1)一般临床特点:12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4岁(43~74岁);中位阴道分娩次数为2次(1~ 5次);盆底重建术的手术方式:行阴道网片植入术9例(其中5例同时行尿道中段悬吊术),直肠表面网片植入+尿道中段悬吊术1例,阴道骶骨固定术2例。(2)盆底重建术后网片或吊带的相关并发症:12例患者盆底重建术后均有疼痛并发症,包括性交痛、会阴痛、排便及排尿痛等;同时伴有的其他并发症有阴道排液或流血7例、伴侣性交不适1例。从初次盆底手术(即盆底重建术)到出现疼痛症状的平均时间为21个月(0~48个月),自初次盆底手术到因疼痛症状而就诊的平均时间为30个月(1~ 72个月)。(3)再次手术的方式及治疗结局:12例均行网片或吊带去除术。其中,10例为阴式手术,均为网片部分去除术;2例为腹腔镜手术,其中1例行网片完全去除+吊带部分去除术,1例行网片完全去除术。网片或吊带去除术前、后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分别为(7.1±2.2)、(0.9±1.9)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疼痛改善平均为6.2分。

结论

疼痛是导致盆底手术后患者要求取出网片或吊带的主要原因之一;再次手术治疗可采用阴式或腹腔镜下行网片或吊带部分或全部去除术,可明显改善疼痛等症状。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骶神经调节(SNM)在治疗顽固性间质性膀胱炎/盆底疼痛综合征(IC/PPS)中的相关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和河北燕达医院应用SNM疗法治疗的26例IC/PPS患者(其中男5例,女21例)资料,对比术前、Ⅰ期自固定电极植入后及Ⅱ期永久刺激器植入后短期随访中相关症状的改善程度,观察该疗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总结相关经验。结果26例患者
目的探讨MRI检查在胎儿先天性肾脏异常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经随访证实的51例先天性肾脏异常胎儿的产前MRI检查资料,分析胎儿肾脏异常的MRI表现,测量肾脏扩散加权成像(DWI)信号强度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比较胎儿正常发育肾脏与异常肾脏、单侧肾脏异常胎儿的异常肾脏与正常肾脏的DWI信号强度、ADC值,比较MRI检查和超声检查对胎儿肾脏异常诊断的准确率。
期刊
目的调查河北省成年女性尿失禁的患病率,并探讨尿失禁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16年1月至5月,在河北省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的方法,统一由调查员对抽样对象进行访问问卷调查,统计河北省成年女性的尿失禁患病率,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尿失禁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回收问卷2 450份,其中无效问卷42份,有效问卷2 408份,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56±15)岁;河北省成年女性尿失禁的患病率为27.
期刊
期刊
目的通过观察缺氧条件下沉默Rab11基因对子宫颈癌细胞系SiHa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4组:缺氧Rab11干扰组(缺氧状态下转染siRNA )、缺氧阴性干扰组(缺氧条件下转染空白无干扰意义的siRNA )、缺氧空白组(缺氧条件下培养)、常氧空白组(常氧条件下培养)。蛋白印迹法检测4组SiHa细胞中Ras相关蛋白11 (Rab11)、整合素α5、整合素β3、磷
目的探讨基因间长链非编码RNA-重编码调控因子(Linc-ROR)在高级别卵巢浆液性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高级别卵巢浆液性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1)收集2014年6月—2016年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34例高级别卵巢浆液性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以同期19例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除+双侧附件切除术患者的正常输卵管伞端组织作为对照,采用逆转录(RT)-PCR技术检测其Linc-R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