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在雕塑上的情感共振

来源 :北京青年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qi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1840—1917),法国雕塑艺术家。他在很大程度上以纹理和造型表现他的作品,倾注以巨大的心理影响力,被认为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雕塑艺术家。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诗人但丁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罗丹同他的两个学生马约尔和布德尔,被誉为欧洲雕刻“三大支柱”。
  2014年秋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继20年前“思想者”首次到访北京,“罗丹雕塑展”将首次展出来自罗丹博物馆的140件罗丹雕塑作品和部分难得一见的罗丹绘画作品,重温罗丹的艺术探索之路,系统深入地剖析其代表作品,并一窥罗丹工作室的奥秘。
  而早在2013年5月30日,法国罗丹博物馆中文网站业已开通。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已经持续了数百年,网络时代双方的了解变得更加便利。1993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罗丹艺术大展”在一个月内吸引十余万观众。随着罗丹博物馆中文网站的开通,将有更多的中国人欣赏罗丹。
  罗丹作为法国艺术大师的代表,让中国人更深切地接触和理解到法国文化中浪漫与现实交织的美感,那种充满情感张力的雕塑作品和中国饱经沧桑的历史长河中挣扎至今的中国人内心产生深刻的共振。
  Q:请问本次罗丹雕塑展规模有多大?您是如何构思展览的?和以往的展览相比较,本次展览有什么特别之处?


  A:此次的展览是一个大型回顾展,将展出罗丹所涉猎的所有艺术创作类型作品共计 140件。其中 61 件石膏作品将会令观众仿佛置身于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中,去探索作品的起源,去见证作品不断完善的过程。这将成为专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量身设计的一场展览。
  Q:本次罗丹雕塑展会展出哪些雕塑作品?他们和《思想者》有什么不同之处?本次的展览主题是什么?
  A:1993 年的罗丹雕塑艺术展展出了包括《思想者》在内的58 件青铜作品,而本次展览将会借参展的140 件作品为观众真实、全面地呈现罗丹的一生。展览将分为四个部分,涵盖罗丹的整个艺术生涯。
  展览的第一部分是关于罗丹早年的学习与生活。第二部分主要展示罗丹的早期作品,如《地狱之门》的初稿和雕塑《加莱义民》。第三部分将陈列雕塑家成熟期的作品,如雕塑《雨果》和《巴尔扎克》。而在最后一部分展览中,观众将会了解罗丹对西方古典艺术的喜爱,以及其作品的现代元素是如何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来的。
  与 1993 年的展览不同,此次展览将通过展示罗丹所使用过的各类石膏模型来向观众揭示雕塑家完整的创作过程。罗丹十分擅长使用石膏,通过他的双手,石膏的艺术效果被发挥到极致,在空间和光线的双重作用下,石膏会给人一种圣洁之感。
  Q:听说此次展览还将会展出一些罗丹的稀有画作,您可以简单地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A:这是一些关于位于比利时索连森林(Sonian Forest)的纸本风景油画。这些罗丹的早期作品,深受印象派画家和英国画家特纳的影响。
  Q:从您的角度来看,在本次参展的作品中,有哪些使人难以忘怀?
  A:雕塑作品《巴尔扎克》 ,这是罗丹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罗丹最受争议的作品,但同时更是被罗丹本人认为最重要的作品。这些作品因为受到社会的广泛抨击而无法在1898 年的沙龙中展出。但正是罗丹孜孜不倦的钻研,才能使我们在今天见到这样一个在极其简单形态下却能展现出极其生动并富有力量的艺术形象。
  Q: 您认为罗丹的主要艺术特点和思想方式是什么?
  A:罗丹艺术作品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作品展现出的强烈的表现力。在法国文化中与之相似的有 19 世纪巴黎凯旋门的设计者、雕塑家挥德(Rude),和那些反对学院派、出身于传统艺术学院的浪漫主义画家们。不过,法国文化经常会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变化。即使我们是笛卡尔主义的信奉者,也无法将法国文化归类于浪漫或是理性。就像阴与阳一样,它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相互融合。
  Q:罗丹偏爱悲壮的主题,并且经常采用残缺美的表现手法。您觉得这和法国文化有什么联系?罗丹曾经常去卢浮宫临摹经典画作,这对他的艺术人生有什么影响?
  A:的确,罗丹十分敏感于浪漫主义重新提出的残缺美和破败美。他并不是单纯地效仿古典艺术大师,和同时代的很多艺术家一样,罗丹也会通过在卢浮宫临摹作品的方式来学习并提高自我。罗丹喜爱古典艺术,并且钟情于中世纪,尤其是中世纪哥特式教堂建筑发展时期的艺术。他在自己的作品中采用相似的建筑设计原理,比如《地狱之门》,或者相似的艺术形象,如《加莱义民》中的尤斯塔奇·德·圣皮埃尔(Eustache de St Pierre),这些都反映了一些哥特式的雕塑风格。
  Q: 您如何评价罗丹作品中融合的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法国文化是否也总是可以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
  A:罗丹超越了古典和现代主义,也从不自称为前卫艺术家。罗丹为雕塑艺术开创了不同于他所处时代的新思路,他是独特的,不从属于任何一个艺术流派。
  Q:在安排和准备本次展览时有什么困难或轶事吗?
  A:以雕像《巴尔扎克》为例,雕塑有很多个组成部分,并且需要加倍小心。有很多参展作品都是这样,搬运工作也十分繁重和复杂。
  Q:正值中法建交五十周年,本次展览会对这个主题有一些侧重吗?
  A:我们精心选取了雕塑作品《雨果》和《巴尔扎克》来京。他们两位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同样也是我们本次展览的“文化大使” 。我想这两个伟大的作品在中国也一定有非常深厚的接纳基础。
  Q: 您觉得罗丹作品与中国传统艺术家有什么相同或不同之处?例如和徐悲鸿画作中的马对比。
  A:与很多中国传统艺术家一样,罗丹的艺术作品源于自然,并尊重自然。罗丹与徐悲鸿艺术作品的相同之处均体现在对力量与生命力的表现,正如罗丹所说:“运动即生命。” 罗丹本人收藏了至少60 件中国艺术品,其中包括雕像、青铜制品、中国国画、文房器皿、瓷器、玉器和唐代陶俑等。巴黎古董商收购的这些艺术品丰富了罗丹的古董收藏。罗丹也曾在自己的著作中表达出对中国的向往,在他看来中国就像是另一个伊甸园、一个未知的神秘世界,是美与古典的代名词。   Q:中国文化又给您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理性与浪漫哪个更多一些?
  A:中国文化无论从时间上还是地域上都是博大精深的。我对西安碑林博物馆和它的碑石印象十分深刻。在如此完美的形态下,碑石蕴藏着巨大的生命力让我震惊。
  Q:您个人对此次展览有什么期待?您希望此次展览能够为中国观众带来怎样的感受与启发?
  A:罗丹博物馆的使命之一是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位伟大的西方雕塑家。而本次展览的目标之一也是让中国观众可以了解这位西方杰出艺术家的创作思想。罗丹在中国颇负盛名,他的作品通过外在的表现形式和内在的真实性总可以触动观者的内心。无论他们在文化、传统或是思想角度上存在什么样的区别。
  Q:您觉得此次展览对中法建交五十周年有什么意义?
  A:今年有很多博物馆都已经成功地和中国开展了文化合作项目。现在在巴黎有一个十分精致的关于汉代的展览。而我们的展览将会为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Tips
  罗丹博物馆
  罗丹博物馆是巴黎最负盛名的专题性博物馆,是雕塑展示的胜地。该博物馆在两个处所汇集了罗丹作品中最重要的藏品,其中最负盛名的一处坐落在巴黎七区中心,而另一处在位于塞纳河谷的默东(Meudon)。1916年,凭借奥古斯特·罗丹向国家捐赠其本人的作品和藏品而成立的博物馆于1919年对外开放。国际著名的艺术家,举世闻名的雕塑作品作者,罗丹的《思想者》已成为西方艺术的象征,而《吻》则使得博物馆蜚声遐迩。
  弼隆公馆的特殊氛围:巴黎洛可可式建筑的瑰宝,占地近三公顷的花园,独具一格,极富魅力,这些都是造访者络绎不绝的原因:每年接待观众总数超过70万人次,而雕塑家曾经在默东居住过的布里昂别墅则相对幽静,参观人数较少(每年约 1.7万人次),那里展示了所有的石膏模。
  1916年,奥古斯特·罗丹将其作品和收藏捐赠给国家,罗丹博物馆由此成立,并于1919年开放。弼隆公馆是法国文化部下属的公立机构,也是惟一资金自给的国家级博物馆。博物馆所在的毕宏宅邸是洛可可建筑的代表作,每年接待70万游客。罗丹生前收藏大量文物,包括60余件中国文物。罗丹博物馆的中文网站开通后,中文成为该馆继英语和西班牙语后第三种外语。据了解,中文信息包括艺术家生平、藏品介绍、博物馆实用信息等,并将在日后不断充实和完善。
  隶属于法国文化部的国家级博物馆,罗丹博物馆是惟一一座自负盈亏的公共设施。作为罗丹作品精神权利的拥有者,罗丹博物馆致力于保护、研究、开发,以及对作品和藏品的宣传;同时罗丹博物馆同其他博物馆一样担负着公共服务的使命。

其他文献
名人名车的光芒与魅力  伴随着上世纪60年代甲壳虫汽车发动机的轰鸣声,首届“中国国际名城经典汽车巡礼”拉开帷幕。活动共由两站组成,第1站于9月12日在北京首发,13日驶向张家口崇礼;第2站于9月19日在上海举行,目的地千岛湖区。两站全程包括市区路段、高速公路、国道、山区等多种行驶路况,行程1000多公里,这不仅是国内外经典汽车的一次集中展示,更能展现这些名贵老车奔跑的英姿,同时也是对参赛的经典车车
期刊
凯尔特人认为万圣节是夏天正式结束的日子,意味着新一年的生活的开始。在这个迎接幸福暖冬的万圣节之夜,你准备好你的整蛊计划了吗?  【闺蜜同去】MS SUGAR 捣蛋套餐  由小S徐熙娣与谢娜共同掌柜的闺蜜主题餐厅MS SUGAR已成为女生八卦聚会的新据点。在这个全天候的餐厅,会供应早午餐、西式简餐、下午茶、鸡尾酒等各个时段的轻松美食。万圣节当晚,MS SUGAR会为同去过节的闺蜜和小伙伴推出双人套餐
期刊
Nicole Warne,是个有着东方面孔的澳大利亚籍日韩混血女孩, 个人网站名为“Gary Pepper”,所以她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做“The Gary Pepper Girl”。  她属于比较典型的从网络社交网站上走来的时尚博主。对于她来说,朋友圈真的是一个更加广阔的范畴,因为通过网络,她收纳着这个世界更多人的关注、赞美和喜爱。凭借这些,她也积蓄更多的能量来创造自己的天地。她和自己的朋友们一起要
期刊
作为一个完全独立的瑞士高级制表品牌,帕玛强尼与爵士乐灵犀相通。帕玛强尼从2007年起即携手瑞士最负盛名的蒙特勒爵士音乐节至今。今年,帕玛强尼首次冠名步入第十个年头的上海爵士音乐周,将其与音乐的情缘延伸至中国。十月的黄浦江畔,帕玛强尼特邀2013年帕玛强尼蒙特勒爵士乐钢琴独奏大赛的获奖者Jerry Leonide在秋水涛声中用音乐打开从蒙特勒到上海的时空隧道,一场音乐与城市邂逅的美妙就此上演。爵士歌
期刊
2014年9月23日,全球顶级旅行箱品牌RIMOWA的全球最大用户体验店于北京市华贸商业街盛大开幕,这是RIMOWA进入中国市场的一座重要里程碑。RIMOWA全球行政总裁兼公司主席Dieter Morszeck先生、RIMOWA全球销售经理Stephan Nork先生、RIMOWA远东区总经理Charles Yong杨建华先生、中国区总代理秉臣科技总裁郭光硕先生。活动现场星光熠熠,著名影星刘嘉玲女
期刊
Q = 《北京青年》周刊A = 闫妮  她是男人喜欢、女人不嫉妒的女人  生活中的闫妮不似风情万种的佟湘玉,也不会像《一仆二主》中的唐红一样敢于挑战各种奇葩造型,平日里的她自然亲和,穿着也是中规中矩,包括拍杂志,在造型上也不太敢突破。  这次拍摄,服装编辑没有选闫妮平时比较喜欢的中性风格的衣装,而是想凸显她的女人味。拍摄中她很喜欢一件水墨印花的裙装,笑言比较符合她浪漫的个性。镜头前,穿着这件水墨印
期刊
朋友圈,一个非常现代化的词。之前大概在有闲有文化的阶层却也不屑这样的词,多是用沙龙来聚集,市井小民又对此毫无概念。倒是冯小刚一个《圈里圈外》突然让普罗大众都理解了圈子的涵义和意义。现在,自从We Chat风靡之后,朋友圈更加深入人心。一个圈里意味着可以互相看见,互相联络,可以资源互动和共享,最主要的是,可以创造。因为个人在社会中越来越增长的独立性和自我个性的确定,每个人的朋友圈开始变得越来越具有个
期刊
一万个人的心里会有一万个不同的巴黎,但惟一不变的就是对浪漫的向往,尤其是在20世纪20年代的巴黎,那简直是一个让人迷恋到无以复加的时代,一个纸醉金迷、经典迭出、迷茫又浮躁的时代。一个个熟悉或不熟悉的文化艺术大家,一条条街道拐角的酒吧餐厅,都浮光掠影般在这个国度一一留下印记,那些名人们所组成的文化沙龙,让人不禁遥想芬芳于当年巴黎塞纳河畔的左岸风华。  巴黎是世界上无数文艺男女的梦想之地,说道聚集起来
期刊
比熊犬很白、柔软、蓬松,像一团飘在天空中的棉花糖。现在它躺在建筑师妹岛和世设计的小窝中,探出半个脑袋好像在说“嘿,我的新家”。这一幕简直能把人心融化的场景出现在成都知·美术馆。由原研哉领头并策展的“设计:为了爱犬”展,邀请犬吠工作室、内藤广、MVRDV、RUR建筑设计公司、妹岛和世、藤本壮介、隈研吾及原研哉共13位组明星建筑师、产品设计师、交互设计师,根据不同品种的狗狗为其设计居所。  但这并不是
期刊
宣佐是金牛座,对织物的形态和触感有着天然的敏感和良好直觉。曾就读于巴黎索邦大学艺术专业,回国后创办了自己的时装公司,现在已经是拥有2万平自由土地,年产15万套西服正装的服装公司董事长和设计总监。回国之后也曾于2013年任旅游卫视形象总顾问,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形象顾问,参与《中国高级定制行业规则》制定工作并受邀在北京服装学院授课。2012年,她创办了XUANPRIVE高级男装定制品牌,开启了自己服务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