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神咖啡馆&安迪·沃霍工厂

来源 :北京青年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qh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万个人的心里会有一万个不同的巴黎,但惟一不变的就是对浪漫的向往,尤其是在20世纪20年代的巴黎,那简直是一个让人迷恋到无以复加的时代,一个纸醉金迷、经典迭出、迷茫又浮躁的时代。一个个熟悉或不熟悉的文化艺术大家,一条条街道拐角的酒吧餐厅,都浮光掠影般在这个国度一一留下印记,那些名人们所组成的文化沙龙,让人不禁遥想芬芳于当年巴黎塞纳河畔的左岸风华。
  巴黎是世界上无数文艺男女的梦想之地,说道聚集起来的文艺圈就不得不提起获得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提名的影片《午夜巴黎》。76岁的伍迪·艾伦作为纽约中产阶级代言人用这部电影奉献给他心中的巴黎,将风靡全球的穿越桥段演绎得浪漫而不轻浮。电影中的男主是和未婚妻及其父母来巴黎办事旅游的美国男作家,一心钟情于巴黎的文艺浪漫气息,向往着留在巴黎从事小说的创作。故事在一个偶然的夜晚中发生,他在一条小巷中乘上一辆驶向上世纪20年代巴黎的老汽车,在一个小酒馆中遇见了他心目中的偶像,在夜里他可以和这些文艺巨擘高谈阔论,受到了极大的精神鼓励,而在白天的现实中,他却与未婚妻一家愈加格格不入……
  男主追寻的是他心目中巴黎最美好的20世纪20年代, 大概是同我们一样想亲身目睹各位大师的风采,在这部影片中提及的历史名人多达数十位,比如说前段时间风靡一时的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法国导演让·谷克多,世界上第一个“黑人超级女明星”约瑟芬·贝克,《老人与海》的作家海明威, 西班牙画家、雕塑家巴勃罗·毕加索,法国的时装女王可可·香奈儿 ,美国女作家和诗人杜娜·巴恩斯,“史上最伟大的斗牛士”胡安·贝尔蒙特,西班牙电影导演路易斯·布努埃尔,艺术家保罗·高更, 法国画家埃德加·德加等,而他本人就以作家的身份加入他们的圈子当中与他们高谈阔论过足了瘾,也吸足了养分。
  在这些只能让人向往的社交活动之外,巴黎也有这么一个地方会吸引无数的名人纷纷到来,那就是塞纳河左岸的花神咖啡馆,这家咖啡馆建于1887年,位于巴黎第六区圣日尔曼大街172号,旁边就是最古老的圣日耳曼教堂,店名Café de Flore便是因为当时门前有一尊古罗马女神Flore的雕像而得名的。
  这家超过100岁的老店从20世纪初就开始展现它独有的魅力,超现实主义1917年在此诞生,而且这也是著名的哲学家萨特和他的情人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女性之一”的著名作家西蒙·波娃几乎天天消磨时光的地方,萨特在此创作了《存在与虚无》,影片《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便是她和萨特一生的传奇写照。而现代派绘画大师毕加索,更是喜欢在夜晚走进“花神”。在二战结束之后的岁月直至1960年,花神咖啡馆都是精英分子聚会之地,人们聚集在此,就世界的前途、艺术、哲学与爱情高谈阔论。
  到了20世纪末期,随着艺术家们的不断新旧更替,社交圈子也在发生着变化,而这一时期可以拿来当作范例的人物便是波普时代的引领者安迪·沃霍,与现代艺术家所呈现的那种作为一个外在于不欣赏其才能的社会中的落魄、孤独、愤怒的艺术家形象所不同,沃霍戴银色发套,甚至还为自己的鼻子做了整容手术,他一周常常出席五六次聚会,有时一个晚上就要赶两三个活动。从始至终,沃霍对于自己所生活的社会和文化有一种异乎寻常的亲和性,时装设计师Carolina Herrera回忆沃霍时说:他经常带着相机去参加各种派对,每个人都希望进入他的镜头,每个人都愿意为Andy摆出各种造型。有一次在一个派对上,他回过头对我说,“这么多人都想被我拍,我的胶片都快用光了”。
  安迪·沃霍的“工厂”同花神的咖啡馆一样吸引了许多的名人,成为新一代的名人圈聚集地,像是英国当时著名的演员Joan Collins,世界著名的服装设计师Valentino Garavani,美国好莱坞著名影星Jane Fonda,时装设计师Carolina Herrera,著名影星Maria Shriver,意大利时装设计师Giorgio Armani,世界时尚品牌DVF的创始人Diane von Furstenberg,著名的珠宝设计师Paloma Picasso等。在他那个叫“工厂”的工作室里,有人拍片试镜,有人排练音乐,有人搞丝网印刷,社会名流、摇滚明星和时装设计师同时在这里进进出出。通常的情况是,安迪·沃霍每天从早上十点工作到晚上十点,然后回家,等第二天早上再来工作室,前一天晚上离开时留在那里的人依然还在,依然神采奕奕。

其他文献
“悲观主义三部曲”首度集结上演,万众瞩目的《一步之遥》即将上映,因为这两个原因,隐遁了四年的廖一梅,现在重新回到公众视线。“世界的一切都是寓言,它一定会告诉你什么,我特别切身的疑惑、困惑、痛苦和问题,压得我不能畅快地呼吸,我用各种方式试图把它讲出来,表达出来,我试图对于遭受到的这一切做出反抗,或者是反应,或者是你要确定自己在这个生命中的一种位置。写作“三部曲”都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廖一梅说。  从
期刊
为什么Chanel喜欢“厮混”在这些与时尚不太扯得上关系的“文艺怀抱男人帮”中,尚·路易·弗蒙这样说:“因为通过他们,她看到了自己想成为但不可能成为的人”。  可可·香奈儿和艺术家朋友的紧密关系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而1999年美国《时代》周刊评出了10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20位艺术家,可可·香奈儿醒目地排在第二位。“她没有议会与国土,却统治得比任何一位政治家永久,她做出的每个决定,都超越国界而在世界
期刊
今年是Chevignon成立35年,品牌特别邀请TURQUOISE LABEL privé的Creative Director陈冠希先生以皮革为素材,合力打造Chevignon X TURQUOISE LABEL privé皮衣,他认为:“时装是一种个人风格,不同款式的皮衣由于各具不同性格,所以即使配衬简约的Tee或恤衫已经能表现独特的个性。所以,今次特别以皮衣为合作项目。”从设计、选料以及所有细
期刊
名人名车的光芒与魅力  伴随着上世纪60年代甲壳虫汽车发动机的轰鸣声,首届“中国国际名城经典汽车巡礼”拉开帷幕。活动共由两站组成,第1站于9月12日在北京首发,13日驶向张家口崇礼;第2站于9月19日在上海举行,目的地千岛湖区。两站全程包括市区路段、高速公路、国道、山区等多种行驶路况,行程1000多公里,这不仅是国内外经典汽车的一次集中展示,更能展现这些名贵老车奔跑的英姿,同时也是对参赛的经典车车
期刊
凯尔特人认为万圣节是夏天正式结束的日子,意味着新一年的生活的开始。在这个迎接幸福暖冬的万圣节之夜,你准备好你的整蛊计划了吗?  【闺蜜同去】MS SUGAR 捣蛋套餐  由小S徐熙娣与谢娜共同掌柜的闺蜜主题餐厅MS SUGAR已成为女生八卦聚会的新据点。在这个全天候的餐厅,会供应早午餐、西式简餐、下午茶、鸡尾酒等各个时段的轻松美食。万圣节当晚,MS SUGAR会为同去过节的闺蜜和小伙伴推出双人套餐
期刊
Nicole Warne,是个有着东方面孔的澳大利亚籍日韩混血女孩, 个人网站名为“Gary Pepper”,所以她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做“The Gary Pepper Girl”。  她属于比较典型的从网络社交网站上走来的时尚博主。对于她来说,朋友圈真的是一个更加广阔的范畴,因为通过网络,她收纳着这个世界更多人的关注、赞美和喜爱。凭借这些,她也积蓄更多的能量来创造自己的天地。她和自己的朋友们一起要
期刊
作为一个完全独立的瑞士高级制表品牌,帕玛强尼与爵士乐灵犀相通。帕玛强尼从2007年起即携手瑞士最负盛名的蒙特勒爵士音乐节至今。今年,帕玛强尼首次冠名步入第十个年头的上海爵士音乐周,将其与音乐的情缘延伸至中国。十月的黄浦江畔,帕玛强尼特邀2013年帕玛强尼蒙特勒爵士乐钢琴独奏大赛的获奖者Jerry Leonide在秋水涛声中用音乐打开从蒙特勒到上海的时空隧道,一场音乐与城市邂逅的美妙就此上演。爵士歌
期刊
2014年9月23日,全球顶级旅行箱品牌RIMOWA的全球最大用户体验店于北京市华贸商业街盛大开幕,这是RIMOWA进入中国市场的一座重要里程碑。RIMOWA全球行政总裁兼公司主席Dieter Morszeck先生、RIMOWA全球销售经理Stephan Nork先生、RIMOWA远东区总经理Charles Yong杨建华先生、中国区总代理秉臣科技总裁郭光硕先生。活动现场星光熠熠,著名影星刘嘉玲女
期刊
Q = 《北京青年》周刊A = 闫妮  她是男人喜欢、女人不嫉妒的女人  生活中的闫妮不似风情万种的佟湘玉,也不会像《一仆二主》中的唐红一样敢于挑战各种奇葩造型,平日里的她自然亲和,穿着也是中规中矩,包括拍杂志,在造型上也不太敢突破。  这次拍摄,服装编辑没有选闫妮平时比较喜欢的中性风格的衣装,而是想凸显她的女人味。拍摄中她很喜欢一件水墨印花的裙装,笑言比较符合她浪漫的个性。镜头前,穿着这件水墨印
期刊
朋友圈,一个非常现代化的词。之前大概在有闲有文化的阶层却也不屑这样的词,多是用沙龙来聚集,市井小民又对此毫无概念。倒是冯小刚一个《圈里圈外》突然让普罗大众都理解了圈子的涵义和意义。现在,自从We Chat风靡之后,朋友圈更加深入人心。一个圈里意味着可以互相看见,互相联络,可以资源互动和共享,最主要的是,可以创造。因为个人在社会中越来越增长的独立性和自我个性的确定,每个人的朋友圈开始变得越来越具有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