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生物学模型建构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n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生物学教学中,模型建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板块,高质量的模型建构教学设计,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对生物学模型的建构技能和应用水平,而且能促进学生科学思维与自主学习意识的发展。然而现阶段生物学模型建构教学有效性并不是非常乐观,致使模型建构教学对学生生物核心素养培育的积极作用无法充分发挥。本文主要探索了提高生物学模型建构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从而增强模型建构教学质量,突破生物课程教改工作重难点。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重症肺炎疾病特点、患者治疗要点,评价抗感染机械通气治疗的基础上辅助中药方清金化痰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5月-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疾病患者,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参与患者与家属知情同意。对照组患者采取抗感染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辅助清金化痰汤治疗,比较2组重症肺炎患者的整体治疗情况。结果:组间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97.50%vs82
目的:观察清金化痰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痰热证大鼠P38 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干预COPD气道炎症反应及黏液高分泌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通过脂多糖(LPS)联合烟熏、风热刺激构建COPD痰热证大鼠模型。实验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氨溴索阳性对照组、清金化痰汤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
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是具有成为拔尖创新人才潜能的研究生群体,兼具“学习者”和“创造性研究者”的双重属性。通过对中国科学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12名拔尖创新人才的深度访谈,借助Nvivo12质性分析工具,运用扎根理论构建了包含科研知识、技能与方法,科学认知能力,自我调节与发展能力以及科研态度与品质4个维度、11个要素的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学术素养体系。各维度要素交互作用分别为创造性研究提供基础
以“中华消化外科杂志菁英荟(以下简称菁英荟)”为例,介绍如何建设学术生态圈,形成学术闭环,促进学科快速发展。在《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委会的大力支持下成立菁英荟。期刊牵头研究搭建科研共享平台,以纸刊为基石助力学术输出,以互联网为载体提高学术传播效率。2020年,期刊以菁英荟成员为主体搭建“云”端学术交流平台,倾力打造“消化外科云讲坛”系列线上学术活动,以期共促远程医学,共享优质资源,共建健康中国。云
大学学术评价的价值理性注重学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然而,异化的工具理性价值解构、裹挟了学术评价的价值理性基础,学术评价出现根本性的价值偏移或错位。大学学术评价在组织实践、制度规制与国际开放的理性计算、内卷倾向、“脱域化”表征,折射出学术评价功利主义驱动下的微观行动,“自上而下”的行政科层复制,全球学术评价趋同性竞争的技术治理“失灵”逻辑。助推大学学术评价的价值理性复归,应落实质量导向的内涵式学术评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构建与中国新时代、新历史方位、国际地位相匹配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构中承担着重要责任,要在守正创新的理念下,完成这一历史担当。一是要守马克思主义之正,立足中国实践,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成果,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发展;二是要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立足文明根基,推动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