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阅读教学的回归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cu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语文(湖南卷)的命题,延续了前两年的命题思路,严格遵照《考试大纲》规定,努力追求湖南卷“典雅厚重、务实创新”的湖湘特色,在进一步强化命题导向功能的同时,也注重了传统阅读与新概念阅读的继承与创新。既在文学作品阅读出题上大胆地改革(如将原21题改为文章赏析题,要求写300字左右的赏析文,赋分16分。它主要考查学生读写能力、理解鉴赏能力),在文学作品的传统阅读方面费尽了苦心,令国人为之深思。
  湖南省命题组的这一作法是在现代文阅读成绩不高的情况下设计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导向性。据有关权威机构调查研究表明,湖南考生这道题的及格率一直徘徊在45%左右。有一半的考生没有掌握相关的解题方法及相应的解题能力。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呢,众说纷纭。但笔者认为是近几年来高考语文试卷没有正确处理好传统阅读模式与开放阅读模式的关系,忽视了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积累,在追求自主性阅读、探究性阅读的同时,全盘地否定了前者。
  纵观近几年来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在文学作品阅读题的设计上五花八门,各有各的特色,也各有各的说法。然而传统阅读与传统的试题却不能占有一席之地。湖南高考语文试卷命题组却敢为人先,率先走在全国众多语文试卷改革的前列。究其原因,首先是新课程改革已经轰轰烈烈地在全国拉开了帷幕,而新课程改革所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把课堂交还给学生,反对题海战术等。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易被忽视,渐渐淡出了语文教学的舞台。
  其次,新概念阅读也有它自身的优势:它既具有选拔性试题的灵动性,又不会抑制学生的再创造,并在试题的设计上呈现“个性化”。既允许有语言表达的个性,也可以有材料的个性,更可以有个人的观点看法。2005年春招卷《带着村庄上路》第21题“联系全文,说说你是如何理解作者在文章结尾处所说‘我要带着我上路’的”,就是可以多向解读的试题。句中的第二个“我”是指一个全新的“我”,考生对“新我”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第一,“新我”对村庄怀有深情厚意,不再因为村庄而“羞涩”;第二,“新我”已经和村庄融为一体,村庄的精神将永远与“我”同行;第三,“新我”要更好地回报村庄,为村庄贡献力量。
  其次,也与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泛语文教学”有关。目前,一部分中学的现代文教学往往脱离具体文本而随心所欲,阅读的一些基本环节,如正音、正字等汉语知识的积累和必要的行文线索的分析、文意层次的划分及层次大意的概括等,往往被视为老套而遭忽视。甚至在教学、评教中,对老式做法不屑一顾,简单的加以否定。教师和教育主管部门的“不作为”直接导致了学生对文本的误读甚至错读。我们一直所强调的“自主性阅读”“探究性学习”与传统的阅读教学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传统的阅读教学偏重于字、词、句、段、篇,过多的单方面的讲解灌输和学生机械的理解记忆,忽视了阅读者的主体性,这固然不好,但简单否定也是不对的,它至少在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上还有可取之处。如果不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凌虚蹈空,一切“自主性阅读”“探究性学习”也就失去了基础。所以,今年的现代文阅读《在山荫道上》,命题组特意设置四个题目——解题(为什么题目是“在山荫道上”);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次大意;正确理解重点语段(语段体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解释具体语境中的词义(“故乡”的含义)——目的就在于强调中学现代文阅读教学应回到文本本身,应重视阅读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在理解文本文意的基础上,应多体味文本语言,并在具体实在的文本中去与作者对话、交流。
  因而,我们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同时,应该注意将传统阅读教学与新概念阅读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不简单否定任何一种模式,而是要“吸取精华,去其糟粕”,辨证地看待阅读教学中的传统与开放模式,让语文高考命题改革不仅仅停留在命题内容扩展上,更要体现出高考语文的人文关怀。
  (作者单位:427110湖南省桑植第四中学)
其他文献
我们在“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的理念指导下,使用五法激读,把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引导学生在读上狠下功夫,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粗浅体会,泛散交流,求教同行。    一是入境激读法    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入口。每教一篇新课文,教师都要给学生精心指导朗读的重点、难点、精点、情点和导于朗读的方法技巧,并施予精心范读,为学生的朗读践行作好充分的示范引导。然后要求组织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忘我忘形地
期刊
在长期的山区小学语文教师岗位和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刻地体会到:当好小学语文教师并教好小学语文的关键全系在一个“趣”字上。教师融“趣”于一身成为活生的“趣”体,教学突出一个“趣”字,融“趣”于整个教程,可以使学生在趣味中记忆,在趣味中陶冶情性,在趣味中培养真情,在趣味中益智明理,能使学生在严肃的教育氛围里轻松活泼地接受教育、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趣”教的关
期刊
近几年来,新课标的颁布、实验教科书的试运行,向我们昭示着素质教育已日渐深入。同时,社会的迅猛发展更是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他们在网络、媒体中获得的知识、信息等甚至比老师还丰富。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显得尤其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呢?  笔者认为: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师精深的学问、友好的态度、高尚的人格、浓厚的教学兴趣、适当的情绪表现以及
期刊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是培养与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应被看成“知识的传授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启发者、质疑者和示范者,充分发挥“导向”作用,抓好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听、说、读、写”。    一、数学学习中的“听”    1、听老师上课  主要是听老师上课的思路,即发现问题、明确问
期刊
我尝试探索情趣教学进入课堂,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收获颇多,愿意将一些浅显的经验写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爱的力量是无穷的    感人者,莫过于情,感情是人格力量的基础。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情感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信念的催化剂。我国教育家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在政治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对激发学
期刊
中学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多数农村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没有兴趣。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如:有理数的加法这一节,我们可以用扑克牌代替正负数来玩游戏,红色的为正数,黑色的为负数,让两个学生一组来抽扑克牌,每人抽两张,然后把它们相加,谁得的数大,谁就获胜。这样,就把抽象而枯燥的知识转变到了一种游戏
期刊
【摘要】在信息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计算机技术已参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课堂教学也借助多媒体技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改革时代。多媒体辅助作文教学能依据它的海量信息,在短时间内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有目的地训练他们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他们敢于想象、快速构思的能力。教师运用多媒体再现多种生活场景,使学生写作兴趣浓厚,降低了写作难度,写出构思奇特、立意高远、真切感人的好作品。  【关键词】多媒体辅助教学、场景
期刊
实践证明:高中物理教学应将培养学生的物理思考精神和物理思维能力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重点。  培养学生的物理思考精神和物理思维能力,教师必须首先抓住激发、培养、调动学生对物理学习和思考的兴趣这一关键。  兴趣是学习动机的关键心理成分,它不仅表现为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渴望得到有关知识,而且伴随着愉快的体验。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则会把学习看成内心的满足,而不会把其当成一种精神负担。学习兴趣的有无会直接影响学
期刊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发展学生智能的核心,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本人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一些启迪学生思维,培养思维能力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一、使学生愿想,激发求知欲    在教学过程中,教是外因,学是内因,教通过学而起作用。教学的艺术就在于根据学生愿意想,发挥内因的积极作用。这也是启迪思维的基础,教学时,应在讲每个问题之前,首先向学生介绍此问题的重要性,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集中学
期刊
批改作文,批语的书写是重要的一环,它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人生价值的培育有着双重影响,因而作文批语中应注入生命的活力,关注生命的成长,提升作文批语的导向品位、文化品位和育人品位,使之成为学生心中高层次的营养丰富的精神快餐。  1、好批语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引发其写作内驱力  对于学生的作文,教师要以肯定与鼓励为主。对于视作文为畏途的学生的作文,教师要尽力肯定,寻找其闪光点,以保护其写作热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