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问题引导激活学生历史思维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ma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课堂提问是指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设计若干问题,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其历史能力,从而達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通过提问,可以开阔学生思路,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突破难点;可以掌握学生情况,了解学生动态,反馈学生信息,从而改进教法,找出存在差距,因材施教。
  【关键词】初中历史 提问原则 技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4.118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要使提问有效,教师就要深化对历史教材的理解,在备课前充分运用教材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那么,如何设置有效的问题呢?
  一、在教学过程中故设障碍,诱导学生思维
  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在提问时,可故意设置障碍。学生虽不能及时回答,但可令其有所发现。例如在讲授完“戊戌变法”这一内容后,可如下设问:“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以谭嗣同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却用鲜血唤醒了国人,开启了以后思想解放的闸门,这该如何理解?”“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而我们前边已学过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他们为什么能成功?”“通过学习我国古代的几次著名的改革,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何启示?”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发散、求异、既保持了思维的活力,又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通过这样层层深入的提问,抓住了学生求知的心理,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面向全体,分层设疑
  教师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好、中、差学生都有回答的机会。不能只局限于少数优秀生。如果只提问少数学生而冷落大多数学生,他们就觉得老师偏心,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教学关系。因此,教师提问时要注意提問的面,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目的地选择不同层次的提问对象。问题可分为记忆型的、理解型的和应用型的。如关于鸦片战争的问题,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直接提问“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而对中等生则可以问”引起鸦片战争的原因是禁烟运动吗?对优等生就可以问“有人说如果没有禁烟,就不会有鸦片战争,请用史实加以评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提问,可使各层次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
  三、求异设问,变中求活
  问题的实质相同但是不同的提问方式不同的提问角度其可能也会取得不同的效果。比如学生对一些常见性的问题,如XX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重要意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就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其回答的过程也就是按照套路进行作答,并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如果将问题进行调整换一种角度进行提问,比如为什么说XXX是其后续的事情发生的必然结果,在后续的事件的发展中其又发挥了什么作用,这种提问往往能让学生想的更深入,思维不再是直线型,而是发散型思考。提起了学生的趣味,不但让其理解了这个历史事件的另一层含义和作用,又提高了其看待问题的角度。
  四、创设矛盾,激起波澜
  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历史问题,为了能够引起学生在认识上的矛盾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所以,如果能够在提问过程中出现对立的意见,那么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采取设问的方式,最大限度上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并且通过小组间积极讨论方式,在争论中能够得到大家比较认可的结论,在矛盾中不断的获得真理,这种创设矛盾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是高效的体现。
  五、鼓励学生,教会学生发问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关心像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炮的型号、炮口直径、各国死亡人数;秦始皇严刑酷法中的12种死刑除车裂、腰斩外的其他刑法的种类、名称;商鞅变法“奖励耕战”如杀了一个诸侯,军功和杀普通的士兵一样吗,等问题。尽管出于个人喜好就事论事,但有的已表现出独创的色彩,教师应加以鼓励和引导。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教风,放弃自我权威中心意识,尊重与众不同的观念,鼓励、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避免强迫依从、嘲笑讽刺的“家长作风”。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区别对待。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较深,教师在备课时并无准备,不可盲目作答。课后查阅资料,下节课再宣布正确答案。对脱离教材甚远的问题,可在课余讲给提出问题的学生。
  六、对学生回答客观评价
  对学生的历史学业进行评价,是历史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对学生历史学习的评价,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历史课堂教学中,学习和评价就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两只桨,应该齐头并进,老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客观的评价,能将老师设计提出的问题落到实处。课堂评价应该是促进学习的动力,如果学生脑子里有被“评价”认可思想,能增强学生自信,激发学生不断思索,他们就能更好地去理解思考问题,也就可以在一个更高层次去探讨问题,并且能够通过适当的评价活动去寻求新的问题解决方法。
  历史课堂教学时,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应给予适当点评。通过点评,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和成就感;另外,学生可以从点评信息中获得新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点评的上述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教师的点评最好根据学生的回答是否全部正确、部分正确或全部错误而区别对待。如果学生回答正确就要肯定他的答案。如果学生的回答部分正确,只要肯定他回答正确的部分,并通过提示鼓励其他学生补充完整答案。如果学生的回答全部错误,教师必须启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知识点、或将问题进一步成若干小问题,并鼓励学生重新回答或者讨论出正确答案。在这样的提问中,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又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并从思维的角度、准确性、完整性以及学生学习态度、动机、方法、能力等诸方面给以简要贴切的评价,这样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激发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学习中参与,主导和主体在这里能获得高度的统一,课堂提问就会取得实效。
  总之,课堂中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它能够使学生全神贯注进行思考、进入良好的思维情景中。
  参考文献
  [1]陈相付.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提问.《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第2期。
  [2]熊芳.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的优化.《俪人:教师》,2014年第21期。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课堂教学不应是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授与记忆的过程,也不应仅仅是教师展示自己才华的过程。符合新课改精神的教学应该是“体现自主、创设合作、引导探究、注重过程”的教学,是让学生真正的在进行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有效教学。那么农村初中如何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呢?  【关键词】初中数学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
【摘 要】在学校教育中,体育教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着重于学生运动技巧和能力的提高、身体素质的增强以及体育素养的培养。但是,在当前中学生们由于课业繁重,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很少,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使学生形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 教学 体育素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
函数是描述变化的一种数学工具,而二次函数是函数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对抽象思维的训练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更是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函数的一个基础. 在二次函数这章内容中,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又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在考试题中经常出现,学生又不能找出适当的方法求解,下面我就求解析式方法作出以下分析.  (一)一般式法  已知二次函数图像经过三点的坐标,求函数解析式.像这样的题型可以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ax2 b
【摘 要】高中时代,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学校,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理论知识。因此,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的机会少之又少,所以教师应该抓住机会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运用化学实验就可以很好的做到。  【关键词】高中化学 化学实验 实验好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0.093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实验演示对化学的
【摘 要】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更加高效化,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本文主要探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具体有效方法,并希望通过这些方法的落实来促进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阶段 数学 自主学习模式 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