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两面,映见内心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sten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校门外有一家杂货店,生意非常好。偶尔有学生在店里买东西时忘记带钱,他们对老板说:“我没带钱,晚上给您送来,好吗?”老板总是回答:“没问题!”奇怪的是,老板从不记账。有人问:“你不怕学生不还吗?”老板说:“我相信他,他会还的。”
  (2)明代文人陈继儒的《小窗幽记》中有这样一句话:“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
  (3)时任人民日报社评论部主任的北大校友卢新宁在北大的演讲中说:“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
  在成长的过程中,对于“相信与怀疑”,青少年常常有很多困惑。对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要求:自拟标题,明确立意。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无论是相信抑或是怀疑,恰如是与非、黑与白。而在这对立面的选择过程中,恰恰折射出个人的内心世界。
  陳继儒在其道家著作《小窗幽记》中剖析人间世态:人们往往对听到他人做的善行抱有疑虑,却对听到的人性坏的一面深信不疑。由此可见人们心中充满着恨意与不平。
  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青少年总在选择相信还是怀疑时举棋不定。其实,我们只需明晓,我们对于黑白两面的抉择,亦是我们内心价值观的映照。
  选择相信,是相信真情、相信善意、相信正义的内心之映照。
  当卖杂货的老板对忘带钱的学生选择相信时,人间温情与人文关怀尽显其中;当落入海中的水手男孩儿被老船长救起,说出那句“因为我相信您是那样的人”时,他的信任让老船长 为自己犹豫的片刻而羞愧后悔,人性深处的良知与善意由此被唤醒;当三闾大夫屈原被楚王放逐,被渔夫嘲弄时,他的那句“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表明自己对正义的相信,对忠贞的坚守。
  我们在相信真情、善意、正义的同时,也是对正能量的肯定与认同,发扬与传播,而绝非盲从愚信,疑善信恶。
  选择怀疑,是怀疑虚假做作,怀疑潜规则,怀疑权术的内心之写照。这正是对黑恶势力的否定,对权威的挑战,也是对内心风骨的坚守。
  诚如卢新宁的北大演讲所说,青少年的我们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说“不”,对高校抄袭成风说“不”,向自我吹捧之风泛滥的学术杂志说“不”。这不仅仅是一个对立面的选择,更是一个人在大风大浪中所秉持的人生信条,提升个人修养,亦彰显背后的大国风范。
  尽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主流,但仍有冲突涌现。美国某些人打着“人权”的名义,企图干涉中国内政,破坏国际秩序。而这,正体现古老文化蕴含的哲理:“一切唯心造,万法由心生。” 心有善念,则一切皆善;心有恶念,则万象皆恶。人之所做,便为心之所想。
  千百年来,无数先贤圣哲用相信映照自己内心对人世真善美的坚守。时代变革,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用怀疑打破虚伪假象,亦是对正能量的呼唤呵护。我们青年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当以正气滋养内心,通晓人间善恶,怀揣正能量,这样方能在黑白是非对立面的选择中,清楚自己所做的决定,信己所信,疑己所疑,坚定自己的立场!
  故无论选择相信抑或是怀疑,只要循心而行,秉持道德信念与良知,方能于黑白之间,映见内心,始终站对位置。
  (编辑:王莹)
  评点:江红波
  辩证性标题,紧扣材料内容,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作者在论述时,精心选择名句开头,以“花”和“世界”作比,直接指出人的内心。在整体论述中,围绕“选择相信”“选择怀疑”两个层面,采取选用具体事例和分析材料主旨相结合的方式,做到边叙边议,阐明自己的观点。然后,从个人到社会,国家到国际,更联系时代发展进程中的事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论述,表述自己的观点。文末呼应标题,升华了全文。
其他文献
美国知名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挂有文艺复兴后期西班牙最伟大画家迭戈·委拉士开兹的一幅作品《奥利瓦雷斯公爵肖像》。委拉士开兹当初在绘制这幅画时,先重重铺衍,待刻画了坚实的形体和空间,再用挥洒的笔法在各个部位,譬如闪光的盔甲、皱隙的皮靴、飘动的饰带等,用笔轻轻扫动、点缀、提亮。所有观赏过这幅画的人,都啧啧称赞,说这幅骑马像又隆重又潇洒,许多局部都耐看极了。  有趣的是,這幅堪称完美的作品其实只是委拉士开兹
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把得与失看成终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起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过程。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素材支持  素材一  婚姻失去,年华易逝,一般女子也许就如此柔弱地依靠家族过完一生。可她不同,她是张幼仪。曾经她最遗憾的
文题  国庆期间,《我和我的家乡》这部电影火了。电影讲述了五个故事,故事发生的地域为东西南北中——横跨祖国大江南北,在时代发展洪流之中,透过保安大哥、快递小哥、草根网红、乡村教师、驻村书记等平民英雄的视角,讲述关于变化、选择、亲情、奉献和奋斗的故事,让每个人都能切实感受到家乡进步发展的过程,唤起中国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每个中国人脑海中都有一幕又一幕“我和我的家乡”故事,有与之相关的感怀。你对家
好书推介:《冬牧场》作者:  李娟,散文作家,诗人。1979年生于新疆。高中毕业后一度跟随家庭进入阿尔泰深山牧场,经营一家杂货店和裁缝铺,与逐水草而居的哈萨克牧民共同生活。1999年开始写作。出版有散文集《九篇雪》《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走夜路请放声歌唱》。  2010年冬天,李娟跟隨一家熟识的哈萨克牧民深入阿勒泰南部的冬季牧场、沙漠,度过了一段艰辛迥异的荒野生活。李娟是第一位描写哈萨克民
提到芯片的痛感,我们很容易想到四大发明的荣光。后者的确是骄傲,但一些冷知识也可以启迪我们的思考。  过去,批评者时常指出,四大发明在中国的应用出现了“变异”,并没有刺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正好和西方相反。比如,西方用火药制造武器,国王的火枪部队击穿了骑士的铠甲,大炮轰塌了领主的城墙,推动了西欧向现代国家迈进。而我们却用火药做鞭炮,驱逐鬼神。  再比如,西方用指南针开创了大航海时代。而我们用它来做罗盘
柳营,月明,听传过将军令。高楼鼓角戒严更,卧护得边声静。横槊吟情,投壶歌兴,有前人旧典型。战争,惯经,草木也知名姓。  【注释】万户:元代三品世袭军职。  15.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柳营,即汉将周亚夫屯军的细柳营,此处用典,意在赞扬邸万户治军严明。  B. 月明,月光明亮皎洁,此处写景,用月色之美衬托邸万户军营的庄严肃穆。  C. 横槊,用曹操“横槊赋诗
文题  古代文化经典包含着古代先贤对社会、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至今还能给我们很多启发。阅读这些经典时,既要充分理解先贤的思想,也要立足现实,自主思考。请从以下两个话题中任选其一,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阐述你的观点。  话题1:孟子劝说齐宣王“发政施仁”,认为“推恩足以保四海”。他对实现理想社会的设想,在今天看来有什么可资借鉴之处?又有哪些不足?  话题2:经典寓言的寓意是丰富的。有人认为
文题  閱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在中华文明中占有重要位置。时下,中小学生“五谷不分”的情况普遍存在,认不清农作物、搞不清其生长规律,对孩子成长看似影响不大,从长远看却是一种教育的缺失。  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和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中国农民丰收节农耕文化教育主题活动的通知》。通知指出,力争用3年到5年时间,打造一批中国农民丰收节农耕文化实践教
追根溯源: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八:那妻子与小舅私对陈大郎说道:“那日在海滩上望得见外婆家了,打发了来船。姐弟正走间,遇见一伙人,捆缚将来,道是性命休矣!不想一见大王,查问来历,我等一一实对,便把我们另眼相看,我们也不知其故。今日见说,却记得你前年间曾言苏州所遇,果非虚话了。”陈大郎又想道:好侥幸也!前日若非一饭,今日连妻子也难保。  文本解读:文中讲述了苏州人陈大郎因无心之中,对侠盗乌将军有
“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事业。”写下这句话的古巴人何塞·马蒂,15岁就参与到反对西班牙殖民的斗争中,42岁牺牲在战场上。当一个国家处在山河破碎的危亡当口,青年们的选择,将决定国家的命运去向何方。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夹缝中,艰难地生存。彼时,进步青年们困惑迷茫,他们在思考,为什么这个国家深陷在苦难的泥淖中。  13位来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龄仅28岁的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