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桃源” 和谐的“大同”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和谐社会,人们就会想到1600年前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何谓和谐?从字面上看:“和”,左边是个“禾”字,“禾者,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熟,得时之中,故谓之禾。”右边是“口”,“口者,人所以言食也。”“禾”与“口”结合起来,可以解释为人有饭吃而内心平和。“谐”,左边是“言”字,说话谓之言;右边是“皆”,“皆者,俱词也。”两者合起来就是所有的人都能开口说话,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概而言之,“和谐”即人人有饭吃,人人能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和思想。那么,人们为什么总喜欢把“桃花源”和“和谐社会”联系在一起呢?
  首先,“桃花源”是一个十分优美和谐的精神“疗养院”。
  陶渊明是东晋末期人,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年时代就有“大济苍生”的宏愿,又厌恶世俗。热爱纯静的自然。他二十九岁人仕,以后的十多年里,他三次入仕,又三次离开官场。在门阀士族严酷的时代,出身寒门的他先后作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彭泽县令等之类小官。少年时代的“大济苍生”的壮志成为泡影,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他四十一岁,毅然辞去在任仅八十余日的彭泽县令,回柴桑归隐,终身不仕。《桃花源记》是他的晚年之作,写于公元421年。
  桃花源之所以为人们所向往,是因为桃花源是一个与世隔绝、不受外界干扰的地方。桃花源外是一片桃花林,你看,“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景色宛如仙境一般。那里的土地,坦荡如砥,一望无垠;那里的屋舍,排列的整整齐齐,袅袅炊烟正生起……那里的田土肥沃,庄稼茁壮生长:池水清澈见底,鱼儿游来游去,悠然自乐:那里的桑竹,青翠茂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那里的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像一个巨大的棋盘……好一派旖旎的田园风光!真是“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见”呀!
  大自然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又是一个宽阔的审美场所,他向人们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自然奇观,长期感受自然美,人不仅能获得丰富的自然形象,而且还能把握到暗含其中的意味。
  陶渊明观赏大自然,就认为大自然蕴含着不可言喻的“真意”。他所指的“真意”,就是自然万物的和谐。人在观赏自然时,常常会移情,会产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审美感。同时,它又是一个最好的“疗养院”。自然以其和谐之美调节人的心绪,促使人保持和恢复心理平衡。人在社会上生活,不尽都是快乐,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们为了摆脱那灰暗的情绪,外出交游去欣赏大自然则是最有效之法。
  魏晋南北朝,皇帝王朝不断更迭,社会上层争夺砍杀,政治斗争异常残酷,一批又一批名士被送上刑场:何晏、嵇康、张华、潘岳、郭璞、刘琨、谢灵运……人们陷入极度的忧恐、惊惧与痛苦之中。加之人们对感性的觉醒:生命的短暂,人生之无常,使人们更加珍视生活,爱惜生命。因此,寄情山水,成了晋人之崇尚。阮籍登临山水,尽日忘归。王羲之既去官,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尼采说:只有大痛苦才是心灵的解放者。人们常常由极度的痛苦而走向大彻大悟。在这种情形下,极视听之娱,在苦难悲惨的现实之外追求片刻的快适愉悦。”
  其次,“桃花源”是一个极其自由和谐的人间“天堂”。
  “桃花源”不仅“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而且还是一个具有时代烙印的和谐社会,社会和谐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这里,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有所养,幼有所依。“黄发”(老人们)倚墙静坐于阳光下闭目养神,间或悠然地拉扯家常:“垂髫”(小孩们)则或团坐说笑或追跑嬉戏。在生活上,桃花源人也是自给自足。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互相勉励,努力耕种。桑竹繁茂,都可以蔽日遮阴了,五谷能够及时种植,不违农时。到了收获的季节,“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臬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均之。”“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衣食于他人耳。”“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所有的收获都归自己所有,而不必交那些繁重的苛捐杂税。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就是渔人那样的“不速之客”,“桃花源”人始而“大惊,问所从来”,继而热情相邀,“设酒杀鸡作食”以待,“闻有此人”到来,一村人喜气洋洋,奔走相告,纷纷涌来探询消息。桃源人视渔人为嘉宾贵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招待得十分殷勤、周到、热情。“归隐”的诗人,有和睦乡邻为伴,有粗茶淡酒为友,与他们朝夕相处建立了真挚的友情。农民们的朴实淳真、憨厚善良与官场的丑恶欺诈相比真有天壤之别!在这里,人们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吃饱穿暖。在这里,处处是人间真情,纯朴直率,其乐融融。这种“无国无君”的大同社会,是千百年来中国农民的梦想,也是陶渊明诗意之笔的创造,然而,这却又是诗人一生梦寐以求的生活方式,当然也是诗人的理想追求。
  第三、“桃花源”是诗人“大同”王国的追求。
  《桃花源记》所描写的世外桃源是陶渊明“大同”的理想王国,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世界,也是古人对和谐社会的描述与追求。在桃花源里,没有车马的喧闹,没有战乱:没有君主统治,没有阶级,没有压迫;没有官场的丑恶,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坑蒙欺骗。没有是非不辨:没有贫穷,人们共同劳动,相互平等,过着自给自足、丰衣足食、自由自在、和平安乐的生活。“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是那么的和谐统一。完全是一个“大同”式的王国。此种“大同”式的王国,在作者笔下多次提到:《五柳先生传》中的“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归去来兮辞》中的“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这个理想,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对现存社会制度的彻底否定与对理想世界的无限追慕和向往,也反映了诗人希望人们用共同劳动和平共处来创造和谐安宁、幸福美好生活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
  “和谐”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和谐社会是千百年来人类的梦想,更是中华民族对社会生活的’美好向往和不懈追求。老子《道德经》云:“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孟子也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1600年后的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已不是昔日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而是实实在在的事实——祖国各地处处是和谐的新农村,处处是小康的新农村。不是桃源,胜似桃源。如果陶渊明地下有知,将遂愿而含笑于九泉。
  总之,陶渊明描写的桃花源,是一个现实世界与浪漫想象有机结合的纯美境界,是文明积淀下的卓越诗意同创新思想相结合的表述高度,更是理想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高度境界。
其他文献
作家塑造人物形象,既会“正面施色”——对人物的肖像、心理、语言、行动等作直接的、正面的描写,也会“反面敷粉”——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对人物作间接的、侧面的描写。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云:“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这就是侧面描写。  清代文学家、文
期刊
我们写作文,是最怕作文中出现语病了,这是一种低级错误。因为语病而扣掉了作文的分数,那真是让人扼腕痛惜的结果。但是有一些故意而为的“语病”,不但不会给作文扣分,反而会为作文增色。鲁迅就是故意在文章中制造“语病”的高手,这些“语病”能在文章中营造出各种特别的气氛,借以深化文章主题。就让我们跟着大师学几招吧。    一、用累赘营造苦闷    大师出招:  鲁迅在他的文章《秋夜》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家的门前
期刊
“侃大山”,北京地区的方言词。有一位语文专家,曾经带了他的研究生,在北京地区开展了广泛的调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侃大山”应为“砍大山”。这位专家告诉我们,所谓“砍大山,”就是带了一把斧头,到深山老林里面,东一斧头、西一斧头地乱砍。后来,这种说法成了惯用语,人们用来比喻海阔天空地闲聊。这和浙江的“谈山海经”、四川的“摆龙门阵”,基本上是一码事。  应该承认,这位专家的治学态度是严谨的,得出的结论也
期刊
[文题设计]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2009年9月4日,在我国第25个教师节即将到来的前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为了亲身感受当前中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专门挤出一天时间,来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从上午8时10分到12时15分的4个多小时里,在初二(5)班连续听了5节课。随后和同学们一起共进午餐,边吃边聊,进一步了解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情况。下午3时,温总理在学校小礼堂主持召开座谈会,时自己
期刊
戏剧大师曹禺23岁大学毕业时,发表了震惊话剧界的《雷雨》,25岁时又发表《日出》,将新兴话剧文学推向高峰,被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曹禺先生之所以能登上话剧的殿堂,是由于他成功地用书搭成了阶梯。    一、12岁前读古书    曹禺没上过小学,是家里请来启蒙老师教他《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春秋》、《左传》、《古文观止》等。曹禺出生于书香门第,家中藏书很多。8岁时他就偷偷地看《三国演义
期刊
距离上次贵州之行,已经半年多了。一路的风景。在我的记忆里已逐渐变得模糊。然而,有一个佝偻的老人的身形,却像一束强烈的光线。每当在我回忆那段行程的时候,便刺得我热泪盈眶。  那是个下午,我们的车子还未驶入德江县城,便下起雨来。雨越下越大,道路上的坑凹处很快就泛起了水泡,面包车一瘸一拐地朝前行驶着。司机师傅虽然是贵阳人,但是在经过一个十字路口的时候,他仍迷失了方向。于是,他停下车,准备下车找一个当地人
期刊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七十回“猛张飞智取瓦口隘 老黄中计夺天荡山”,写的是刘备和曹操争夺汉中之战。此战役发生在建安23年(公元218年),当时镇守汉中的曹操之弟曹洪,派大将张郃进攻巴西,巴西守将张飞出迎,初次交锋,张郃虽然知道张飞有万夫不当之勇,但总觉得他是一勇之夫,不足为惧,谁知张飞却用计将他打得溃不成军。张郃只好在隘口,,坚守不出,以激怒张飞,张飞性格暴躁,多次搦战,敌人五十多天不出。张飞饮酒
期刊
中考作文分数的高低决定着整个语文考试的成败,但要想在短时间内写出一篇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佳作并非易事。写好中考作文的关键是审题、思路、立意。  一、认真审题、明确目标  近年来,中考作文主要以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的形式出现,学生在写作时首先要认真审题,依据题目的重点和要求来写。  2011年南京市的中考作文题目为“也是一堂语文课”。命题作文承载的是命题者的某些思想、观点,题目本身已蕴含中心题旨。该
期刊
《〈陈毅市长〉选场》情节完整,故事性强。化学家齐仰之从开始拒绝接待陈毅到后来与陈毅“秉烛夜谈”,两人之间的关系围绕着矛盾不断发展变化,极富戏剧色彩。在这个过程中,陈毅作为市长不仅以一位政治家的诚恳真挚、博大胸襟感化了“多年不问政治”的“老朽”齐仰之,更用一位军事家的智慧谋略化解矛盾,最终使齐仰之心悦诚服,欣然“出山”。依照矛盾的发展,按照军事策略来解读《〈陈毅市长〉选场》,可以更好地理解此剧的艺术
期刊
文言文学习一直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所在,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学生们普遍面临课文背诵困难、文意理解困难、态度恐惧厌烦等问题,要想让学生走出这种困境,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建立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下面我们以大家熟悉的《木兰诗》为例,做以具体的讨论与探究。  木兰从军是家喻户晓的故事,其事见于《木兰诗》。全诗讲述了木兰代父从军、征战沙场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具有非凡气概的古代杰出的巾帼英雄的形象,赞扬了木兰不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