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审题、明思路、巧立意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yanfang19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考作文分数的高低决定着整个语文考试的成败,但要想在短时间内写出一篇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佳作并非易事。写好中考作文的关键是审题、思路、立意。
  一、认真审题、明确目标
  近年来,中考作文主要以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的形式出现,学生在写作时首先要认真审题,依据题目的重点和要求来写。
  2011年南京市的中考作文题目为“也是一堂语文课”。命题作文承载的是命题者的某些思想、观点,题目本身已蕴含中心题旨。该题目开放度大,学生既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写出对语文学习的感悟,也可通过某个片段畅谈语文学习所带来的欢愉,从生活的记忆、生活的情感中领悟语文学习的精彩。当然,这样的题目对许多学生而言并非无话可说,但真正要形成文章又非易事,因为这是大家司空见惯的事,如果局限于简单的叙述,只能是浅水一潭。其重点恰恰是在“也是”一词上,要表达的是如何体现其独特之处,让人感悟到其别具风格的特点,才能给人以新鲜之感。因此,在审题时将重点落实在“也是”上,找准阐述的入口处,从而引出具体内容,写出文章的力度、深度与浓度,才能让人刮目相看。在动手写作前认真审题、明确目标,就所给的题目进行反复推敲是写好一篇文章的重要步骤。
  半命题作文即给出一半题目,另一半题目由学生自己选择一个合适自己写作的词语,在补全题目后进行写作的形式。因此,写作时首要工作是理解给出的部分,弄清它与空缺部分的关系,找准题眼,使之新颖,不落俗套。要从多个角度去思考,拟定几个词汇并加以对比、筛选,避免因思路狭窄和思维定式而造成与他人文章思路撞车和写作上的千篇一律。
  2011年无锡市中考作文以“快乐,来自
  _________”为题,要求写篇记叙文。在补充题眼前需认真思考“快乐”来自于何处。其实学生的快乐无非来源于真实生活,有学生选择“成功”,因为生活中哪怕微不足道的成功都能给人带来心灵的欢愉。也可选择“梦想”作为题眼,因为有梦想才能有明确的目标,有梦想才能有前进的动力,有梦想才能有孜孜不倦的追求。除此之外,该题眼还可选择“爱心”、“坚持”等,这些字眼浓缩了学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生活中的快乐是如此的简单而常见。“快乐:是一种心灵的体验,是一种幸福的感觉。”因此,在审题时要把抒发的情感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多个角度进行发散思维,笔下必定会流淌出个性化的真情与感悟。
  二、反复推敲、明确思路
  在审题的基础上,学生必须依据所给的标题明确自己的写作思路,许多学生在写作时由于时间的关系,往往在思路上出现取舍不定的情形,不知从何处下笔。此时最好认真地深思,尽量与个人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如果所写的内容离自己的生活很远,会给人以假、大、空的感觉,尽管写作时思维可以尽情驰骋,但也要弄清楚驰骋必须在一个多大的圈子范围内,否则会出现离题万里的现象。
  2011年南通市中考作文题目为“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在提示语中,命题者用简要的内容给出了暗示。“那一刻,也许是在摆脱烦恼的困扰之后;也许是在收获意外的惊喜之后;也许是在顿悟亲情的温暖之后;也许是在震撼自然的伟力之后”。这些话语的提示其实已经给如何写好此文定好了框架结构,生命记忆中的“那一刻”即是写人生的经历,抒发个人的感悟。而“春暖花开”则是心旷神怡之灵动,因此所表达的内容必定是美好的、回味良久的。如果采用记叙文的形式,必须写清事件的因果关系,做到以细节刻画人物心理的效果。如果采用议论文的形式,所阐述的内容必须要让人感受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效果。在动手写作之前应反复推敲,明确写作的思路,取其中之一加以发挥,定能写出令人赏心悦目的佳作,因为这是对文章主题认真审视的结果,也是思路上正确选择的结果,所写内容也必然是个人心灵真情的流淌。
  在明确思路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学生能否吃透提示中的关键词语。不少学生在动手写作时往往忽视提示语及其特点,囫囵吞枣地将提示浏览浏览便着手写,其结果往往会背离命题者的初衷。
  2011年常州市中考作文标题为“理解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其中的关键词便是“理解”,何为理解,实际是心灵的沟通、心结的化解、心绪的理顺。只有明确关键词的内涵才能写出个人的感悟和体验。另一个关键词为“缓慢”,意味深长,意在写出是从不理解到逐步理解再到深深理解的过程,如果学生能体悟其内涵,所写内容必定是个人对“理解”这一过程的沉淀,其说服力必然会高人一筹。因此有了明确的思路,便会一发不可收,所写之作必然会上升到理性的高度,给人以阅其文欲见其人之感。
  三、卒章显志、精巧立意
  俗话说:“言为心声,文贵真情”。要想从平凡普通的事件中发现生活的真谛,产生与众不同的情感共鸣,就必须时时关注小事。但不能仅仅停留在感知的表象上,而要善于联系,把握实质,孕育情感,以此来获得某种启迪。许多学生的作文为什么不能引人入胜,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所写内容平泛,不能深化文章主题。古人言“意犹帅也”,这里的“意”就是立意,就是文章的中心。一篇文章无“帅”,犹如一盘散沙的队伍,承不起“经天纬地”之重任,当然也就与好文章的标准无缘。
  要想卒章显志,首先要精巧立意。如2011年苏州市中考作文题为“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一考生以母子情为线索,描述了其快乐、负疚、感动的心理。用“母亲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进行抒情,情真意切,动人心弦,从而引人共鸣。这样的立意可谓精巧有致,让人为之赞叹。在文章中,考生用三个片段深情地诠释了感恩的内涵。并用诗歌组成小标题,让人回味良久。风景一: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风景二: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风景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样的立意传神、独到,让人回味品咂不尽。此文章的结尾,让人不得不感叹作者语言运用的高超。“谁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母亲是一杯纯净水,没有丝毫杂质;母亲是严寒冬季里的一件厚厚的棉衣,为我遮雨避寒;母亲是避风的港湾,在她的怀抱里最温暖。母亲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永远让人感叹,为之抒情。”作者用诗的意境解读感恩的意义,让人心澈如泉,心朗如天。由此可见,文章的优劣与立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只有立意恰当,才能卒章显志。因此,在实际写作时要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思考,由感性向理性进行升华,才能使文章意蕴深厚,启人心扉。
  要想在短时间内根据提示或标题写出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需从平凡的生活中挖掘出最耀眼、最闪光的那一节来写,写出精彩的瞬间、精彩的场面、精彩的心灵感悟。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海陵中学(226600)
其他文献
胡适在《我的母亲》文章中写了他的母亲,她克己任劳,独自一人艰难地支撑着整个大家庭。事虽琐碎,纯系一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然而,正是从这样一些平淡而细致的叙述中,让我们渐渐感悟到了胡适母亲的不平凡,她在至柔中显示出的却是刚强。怪不得胡适称她为“我的慈母、恩师”。  平凡的母亲。母亲正如旧时代大多数农村妇女一样,不让“我”“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我”因没游戏习惯,在整个儿童时代“我”就总是文绉
期刊
布置语文作业是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朱绍禹先生说:“只有练习,听说读写的技能才能成为自觉的本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唯有在练习作业时才能达到最高点。”的确,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方法、获得的感悟体会,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内化为个人的知识、素养,而达成这一内化的重要手段就是有效的作业。  有效是语文作业设计的前提,犹如开卷未必有益,只有当教师设计的作业
期刊
丰子恺不仅是漫画家,更是散文家,他创作的散文独具魅力。他的散文和他的画一样,虽然写的是耳闻目见的琐事或个人感想,但往往“小中能见大,弦外有余音”,读后令人回味颇深。他的散文《梧桐树》就借梧桐树的四季变化表现了他对自然、对人生的看法。  作者首先就开门见山的给人一个惊喜,让楼的窗前那好几株梧桐树在我们眼前亮相,并引用唐诗“山远始为容”指出这虽是邻居家的梧桐树,但因为“距离产生美”,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
期刊
作家塑造人物形象,既会“正面施色”——对人物的肖像、心理、语言、行动等作直接的、正面的描写,也会“反面敷粉”——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对人物作间接的、侧面的描写。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云:“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这就是侧面描写。  清代文学家、文
期刊
我们写作文,是最怕作文中出现语病了,这是一种低级错误。因为语病而扣掉了作文的分数,那真是让人扼腕痛惜的结果。但是有一些故意而为的“语病”,不但不会给作文扣分,反而会为作文增色。鲁迅就是故意在文章中制造“语病”的高手,这些“语病”能在文章中营造出各种特别的气氛,借以深化文章主题。就让我们跟着大师学几招吧。    一、用累赘营造苦闷    大师出招:  鲁迅在他的文章《秋夜》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家的门前
期刊
“侃大山”,北京地区的方言词。有一位语文专家,曾经带了他的研究生,在北京地区开展了广泛的调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侃大山”应为“砍大山”。这位专家告诉我们,所谓“砍大山,”就是带了一把斧头,到深山老林里面,东一斧头、西一斧头地乱砍。后来,这种说法成了惯用语,人们用来比喻海阔天空地闲聊。这和浙江的“谈山海经”、四川的“摆龙门阵”,基本上是一码事。  应该承认,这位专家的治学态度是严谨的,得出的结论也
期刊
[文题设计]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2009年9月4日,在我国第25个教师节即将到来的前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为了亲身感受当前中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专门挤出一天时间,来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从上午8时10分到12时15分的4个多小时里,在初二(5)班连续听了5节课。随后和同学们一起共进午餐,边吃边聊,进一步了解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情况。下午3时,温总理在学校小礼堂主持召开座谈会,时自己
期刊
戏剧大师曹禺23岁大学毕业时,发表了震惊话剧界的《雷雨》,25岁时又发表《日出》,将新兴话剧文学推向高峰,被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曹禺先生之所以能登上话剧的殿堂,是由于他成功地用书搭成了阶梯。    一、12岁前读古书    曹禺没上过小学,是家里请来启蒙老师教他《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春秋》、《左传》、《古文观止》等。曹禺出生于书香门第,家中藏书很多。8岁时他就偷偷地看《三国演义
期刊
距离上次贵州之行,已经半年多了。一路的风景。在我的记忆里已逐渐变得模糊。然而,有一个佝偻的老人的身形,却像一束强烈的光线。每当在我回忆那段行程的时候,便刺得我热泪盈眶。  那是个下午,我们的车子还未驶入德江县城,便下起雨来。雨越下越大,道路上的坑凹处很快就泛起了水泡,面包车一瘸一拐地朝前行驶着。司机师傅虽然是贵阳人,但是在经过一个十字路口的时候,他仍迷失了方向。于是,他停下车,准备下车找一个当地人
期刊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七十回“猛张飞智取瓦口隘 老黄中计夺天荡山”,写的是刘备和曹操争夺汉中之战。此战役发生在建安23年(公元218年),当时镇守汉中的曹操之弟曹洪,派大将张郃进攻巴西,巴西守将张飞出迎,初次交锋,张郃虽然知道张飞有万夫不当之勇,但总觉得他是一勇之夫,不足为惧,谁知张飞却用计将他打得溃不成军。张郃只好在隘口,,坚守不出,以激怒张飞,张飞性格暴躁,多次搦战,敌人五十多天不出。张飞饮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