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鹰一起飞翔

来源 :追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dsfdfasfd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乘着滑翔三角翼,意大利冒险家安热洛·达里戈曾是世界上飞得最高的人。他与自然界那些滑翔高手之间,也是惺惺相惜。他成为濒危鸟类的守护神,在与珍爱的大鸟一起飞翔的历程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如果鹰能够在9000米的高空飞翔,我也能
  
  1961年,安热洛·达里戈出生在意大利西西里岛东部的卡塔尼亚。他在欧洲著名的埃特纳火山脚下长大,从小就对大自然情有独钟,尤其喜爱登山和三角翼滑翔这类与高度有关,又极具挑战性的体育运动,曾就学于巴黎体育大学,成为有执照的三角翼滑翔教练,并先后创下多项骄人的世界纪录。
  或许是由于酷爱自由,又崇尚冒险,对空中王国的主人——鹰,达里戈一向情有独钟。每当寒来暑往之际,这种擅长滑翔的大鸟便会循着一条古老的迁徙路线,历尽寒冷、狂风、饥渴、孤独以及人类的捕杀等艰难险阻,飞越数千公里,到冬季栖息地过冬。它们的毅力和勇气感动和鼓舞着达里戈,他像一只孤傲的雄鹰,飞越高山、平原、大海、沙漠、冰川、火山,飞翔的身影遍及世界各个角落,包括人迹罕至的蛮荒地区,赢得了“人鸟”的美誉。
  一天,安热洛·达里戈从一位朋友那里看到一张在喜马拉雅山上拍摄的照片,他注意到雪山映衬的蓝天上有一个极小的黑点,便把照片拿去放大。他猜对了,那是一只鹰。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为了从西藏去印度,一只鹰竟然会飞越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可是,为什么迁徙路线不选在易于通过的山口,而是异常危险的山峰呢?为什么尼泊尔鹰会不顾寒冷的紊乱气流,要在只有喷气式飞机才能到达的高度上冒险飞越呢?
  通过对当地大气气流的苦心研究,达里戈找到了答案。他发现,每年秋天都有一股强烈的西北风吹入绒布山谷。这股风被珠穆朗玛峰的北坡挡住去路,在海拔5000米的高度上分为两股,一股从山侧绕道而行,另一股则沿坡而上,从山顶越过珠峰。尼泊尔鹰就是借助这股上升气流飞越喜马拉雅山的。这是一条最近的路线,也是一条最不需要扇动翅膀,因而最节省体能的路线。“如果鹰能够在9000米的高空飞翔,我也能。”安热洛·达里戈产生了一个强烈的念头:他要借助同一大气现象,也就是同一上升气流,利用滑翔三角翼,乘长风飞越世界屋脊,成为在珠峰上空自由飞翔的第一人!
  
  和鹰一起飞
  
  以自由滑翔的方式独自飞越撒哈拉大沙漠,飞越浩瀚的地中海……“人鸟”安热洛·达里戈的极限挑战仿佛没有穷期。然而这位多项世界纪录保持者的更加与众不同之处,还在于他对鸟类的研究和保护。
  动物心理学家曾有一个著名论断:“雏鸟破壳而出时,视野中出现的第一个面孔将被它认做父母。它期待着父母的保护和教导,哪怕后者属于不同的种类。”于是,达里戈开始收养和哺育雏鹰。
  奈克就是他的“养子”之一,达里戈喂它,哄它,呵护它,奈克马上把这个一睁眼就看到的“第一个面孔”当作自己的“生父”了。后来,达里戈又带着它在三角翼上体验滑翔,还通过反复训练,让它学会了捕食的本领。当奈克“长大成鹰”、有了独立生活能力,安热洛·达里戈便决定让它回归故里,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奈克的老家在埃及的尼罗河流域。为了给它指引回家的路,达里戈驾着滑翔三角翼从西西里岛起飞,与奈克一路同行。在这次充满危险的旅途中,他曾在撒哈拉大沙漠里巧遇过着游牧生活的图阿雷格人,用“空中一游”的观光活动与他们换取食物和淡水;也曾因“非法”进入利比亚的领空,在卡扎菲的监狱里被关了35天。这次“纵鹰归山”的长途跋涉以胜利告终,奈克回到了祖祖辈辈生活的栖息地。
  在奈克身上取得的成功经验让达里戈备受鼓舞。他与俄罗斯科学工作者合作,开始实施一项帮助人工孵化的西伯利亚鹤回归自然的计划。他教雏鹤捕食,带它们飞翔,还教它们防范主要的天敌——人类。为了不使这些濒临灭绝的鸟儿因为他个人的“养育之恩”而丧失对人类的警惕,他和助手们在接近雏鹤时都要带上面具,扮成老鹤的样子,就连喂食也要通过人造的鹤嘴来传递。雏鹤终于长大了。达里戈张开他那12平方米的滑翔三角翼,开始了送鹤回家的旅程。他从北极圈出发,沿着西伯利亚野鹤的迁徙路线一路飞去,带领这些第一次出远门的“儿女”飞过哈萨克斯坦,飞过土库曼斯坦,飞过5000多公里的欧亚大陆,最后到达伊朗一侧的里海岸边。看到这些人工孵化饲养的鹤很快便适应了周围的自然环境时,“父亲”疲惫的脸上露出会心的微笑。
  这次新的成功之后,达里戈觉得,自己已经具备了尝试飞越珠穆朗玛峰的能力。由于从中国领土上空飞行的申请被拒绝,他开始研究尼泊尔鹰的回程迁徙路线。他发现,每年春天在季风到来之前,来自印度的西南风会吹入绒布山谷,然后沿着喜马拉雅山向上运行,翻过山脉抵达西藏。这样,珠穆朗玛峰西南坡就会产生一股上升气流。他计划借助这股上升气流,从喜马拉雅山的南坡完成飞越珠峰的壮举。
  这一次,他要与两只尼泊尔鹰一起飞。这两只鹰是他在家乡的埃特纳山区养大的,雄的取名“珠米”,意即珠穆朗瑪;雌的叫“吉阿”,一个很好听的女孩名字。为了这次期待已久的空中之旅,达里戈仔细检查了所需的器材和装备,还爬到高海拔的山上,在缺氧、寒冷的恶劣条件下做体能训练。
  达里戈带着两只爱鹰乘飞机降落到尼泊尔的首都加德满都,开始了从空中征服世界屋脊的行动。一切准备就绪,达里戈驾着他那模样古怪的飞行器和珠米、吉阿一道起飞了。他的身体随着强大的气流迅速上升,地面上的景物变得越来越小,旋即成了一片白皑皑的冰雪世界。他回头看了看紧随身后的珠米和吉阿,见它们舒展羽翼,从容地在风中飞翔,不禁流下喜悦的泪水。他任凭泪水结为冰晶,任凭高空中-50℃的凛冽寒风恣意抽打脸颊,全神贯注地俯瞰着身体下面的世界最高峰。
  南美秃鹰是世界上最大的鸟,两翼展开有3米宽,主要生活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由于人类的滥捕滥杀,这一物种已濒临灭绝,为了恢复这一种群自然繁殖的基本数量,达里戈决定尝试将人工孵化的秃鹰放归大自然。
  这是一次横跨南美洲的远距离飞行,也是有史以来人类第一次以自由滑翔的方式飞越这个美丽的大陆。他带着小鹰从东岸的太平洋出发,顺利飞到了大西洋一侧的安第斯山上空。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阿空加瓜山国家公园。“阿空加瓜山”在歧楚阿语中的意思是“白色哨兵”,海拔6962米,是安第斯山的主峰,也是南美洲最高的山峰。达里戈在高空气流中熟练地操纵三角翼,经过数次上下反复,一步步乘着气流向上攀升,直到9100米的高度,创下了又一个新的世界纪录。
  
  为找回生命的起源而永远飞翔
  
  2006年3月26日,安热洛·达里戈在家乡卡塔尼亚做滑翔表演时,因飞行器失事不幸遇难,年仅45岁。很多年以前,他就是从西西里岛东部的这个小城起飞的。他在飞遍了世界各地的高山大海之后,又回到了当年远行的起点,并将永远安息在这块曾经给了他梦想、智慧、勇气和力量的土地。
  达里戈不是一个单纯以挑战极限为目的的运动爱好者,他推崇的是“有益的冒险”。他在征服一座座高山、创下一个个世界纪录的同时,也在拯救那些濒临灭绝的鸟类。在他的滑翔三角翼后面,是众多珍稀鸟类的身影。当达里戈独自在空中滑翔时,他决不会感到孤独。“我生活的意义吗?”他在遇难前留下的自传中写道,“是为找回我们生命的起源而永远飞翔”。
  这个起源寓于埃特纳火山炽热的岩浆,寓于喜马拉雅山静谧的寺庙,寓于西伯利亚的千里雪原,也寓于安第斯山的幽深峡谷。归根结底,它寓于“人鸟”安热洛·达里戈毕生的追求之中。
  (心海摘自《世界博览》)
其他文献
每天,会有很多的人从我的身边走过,他们是一群快乐的孩子。我上辈子肯定也和他们一样,是一个人。因为喜欢上一个无法喜欢的人,所以今生做一棵等待的树,天天守候着他,从我的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03年10月11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
中国女排11月15日在大阪与东道主日本队进行的谢幕战中,以钢索般的神经,对迎战东道主带来的诸多不利因素视而不见,对现场狂热的助威声浪听而不闻。坚持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凭
我们初中班上每个人都有绰号,同学之间不喊名字都喊绰号。老师们总用又欣赏又焦虑的口气说:“你们班太疯了!”最后一学期,班主任换了,来了个很凶的女老师,我们都怕她,结果学
不慕虚名黄庭坚的书法在宋代颇负盛名,在他年轻时,书法已有小成,再加之诗词方面的成就,便颇为自负。于是常常漫游山水,在心动之处必题诗留念。 Not admire the fame of Huan
海参崴对许多中国人来说,恐怕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在中学的地理课本上,它还有着一个长长的拗口的名字——符拉迪沃斯托克,令许多人印象深刻。去年,本文作者应邀赴俄罗斯参加
巴格达当地时间2003年12月14日下午3点,驻伊拉克美军在巴格达举行记者招待会,公开宣布萨达姆被捕的消息,并证实,萨达姆目前正在联军的严密看管之下。当美国负责伊拉克战后重
近日读到一篇微型小说,讲到日本的白隐禅师,道行甚高,享有盛名。面对旁人无端的诬陷,他未作任何辩解,只是淡然地说了句:“是这样吗?”轻轻几个字,包含着多少威力与内涵!一种
做梦也有典故可说?那当然。我们平时常说的黄粱美梦、南柯一梦,等等,都是有故事的。人人都会做梦,所以有关梦的故事就很多…… Is there an allusion to dreaming? Of cours
我与民震兄同属壮人,年龄相近,还同住一个城市,又同在文艺界工作,按壮家“认老同”的风俗,我应当有相当的发言权。但是,“学然后知不足”。读了他新近出版的《周民震散文选》(下简称《散文选》)后,我才找到了自己的差距:年轻时,从他的《苗家儿女》到《甜蜜的事业》等影剧中,我只是个远距离的羡慕者.虽说不上以他为“偶像”,但至少,他的作品像前队的驼铃一样吸引着我跟进;其后,他是厅长我是编剧,即使在“出将门”“入相门”边屡屡擦身而过,在主席台上下常常点头招呼,了解的程度也停留在一个内行的观众(读者)的水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