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牡丹科观花植物在广州园林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 :热带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eeni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广州市园林绿地种植的野牡丹科观花植物进行种类、应用频率、应用形式和配置情况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园林绿地中应用的野牡丹科观花植物有11个种类品种,最常见的是巴西野牡丹和角茎野牡丹,应用形式主要为散点植和丛植。存在的问题有应用种类单调、乡土种开发利用少、总体应用频率低、种植数量少等。在调查分析基础上,介绍了几种新优观花种类品种,并提出加强野牡丹科乡土观赏植物的利用、加强选育种和注重养护的建议。
其他文献
试验旨在研究菊粉对乳脂肪的替代及其最佳使用量.试验在脱脂乳中添加1%,2%,3%和4%的菊粉,及在不同菊粉(0%,1.5%,3%和4.5%)和乳脂肪(4.5%,3%,1.5%和0)组合下测定酸乳发酵过程中的
针对武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运动训练专业游泳专项二年级学生这一群体,探讨以渐进放松和常规的整理放松为干预手段对游泳运动员身体恢复状态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渐进放松
改变边界温度和土样高度,对饱和粉土进行了冻结试验,研究其水分迁移、水分重分布、冻胀和冰透镜体的发展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当温度稳定时,水分持续迁移到冻结锋面附近,含水
由于实际中监测点部署维护成本较高,为了节约成本,达到用最少的监测点监测全网链路流量的目标,合理选择网络流量监测点至关重要。现有的网络流量监测点选择方法并不能很好地适用于实际网络的情况,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实际网络中流量分布并不均匀,不同节点对网络流量传输具有不同重要性。现有算法无法根据重要性选择监测点;2)随着时间推移,网络拓扑结构会发生变化,已有监测点不易变动且无法满足新的测量需求,需要
分析未来空间科学试验、载人航天工程等对空间通信信息化加密需求,提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典型应用模式。针对这种模式提出基于SCPS-SP(空间通信协议规范-安全协议)和IPSec(互
目的:总结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后急诊给予真皮下血管网层反取皮回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30例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的临